学术投稿

牵引加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周蕾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 腰椎, 牵引术, 针刺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牵引加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采用牵引加浮针治疗,对照组48例,单纯用电针治疗.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第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显效率为51.7%,对照组为25.0%,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第2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1.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牵引加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效快、效果佳.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温针灸治疗老年性尿失禁42例

    尿失禁是泌尿系统常见症状,临床常见于老年人,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2001-11~2002-03,我们用温针灸治疗老年性尿失禁4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松梅;刘克;孙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视康颗粒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视康颗粒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分别给予视康颗粒小剂量(5 g/kg)、大剂量(10 g/kg)灌胃,另1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进行对照.观察小鼠肠系膜毛细血管开放数、血液流态、肠系膜微循环恢复时间.结果视康颗粒组能显著增加小鼠肠系膜毛细血管开放数,降低血液流态积分值,缩短微循环障碍的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视康颗粒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铭连;王崇山;赵金生;王鑫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近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系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包括心房、房室交界区及其它部位)的病变,导致窦房结冲动形成障碍和(或)冲动传导障碍而产生心律失常(主要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窦房传导阻滞)和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现代医学以安装起搏器为特效治疗方法,但价格较为昂贵.中医中药治疗病窦综合征临床应用较广,现就其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庆向;郝志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肺脓疡辨证施护

    辨证护理肺脓疡,对缩短疗程,防止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肺脓疡的病理变化,辨证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

    作者:马利宣;孟祥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妊娠呕吐90例

    1997-07~2002-07,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90例重症妊娠呕吐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许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便秘的辨证施护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通的一种病症.中医学认为便秘多因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或情志失和,气机郁滞,或劳倦内伤,气血不足等,而导致各种不同性质的便秘.临床常见的证型有肠胃积热型、气机郁滞型、气血不足型.现将便秘的辨证施护介绍如下.

    作者:张廷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消症舒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症舒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以消症舒痛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28.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症舒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

    作者:孙永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五倍子敷脐治疗盗汗28例

    五倍子系漆树植物盐肤木叶上的干燥虫瘿,其功效敛肺止血、止渴收汗.1999~2001年,笔者用五倍子敷脐治疗盗汗28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修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失眠症30例

    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并伴有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2001-06~2002-04,我们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失眠症3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茹;赵双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手术期急性重症胰腺炎24例临床观察

    1998-05~2001-06,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围手术期急性重症胰腺炎24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宏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新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原为治疗血痹证而设,由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组成.血痹证是由于患者平素气血不足,微受风寒,邪滞血脉,血行不畅所致,以局部肌肉麻木不仁为主要特征.黄芪桂枝五物汤具益气温阳、调畅营血、散寒通脉之功.笔者据其功用推广用于内科杂病,取得了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李淼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清开灵注射液合辨证论治急性少量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1999-01~2001-01,我科采用清开灵注射液合辨证论治急性少量脑出血33例,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痛汤治疗急性痛风110例疗效观察

    1996~2001年,我们采用自拟急痛汤治疗急性痛风110例,并与秋水仙碱治疗10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乐枫;钱耀明;顾宝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咽炎1号合剂含漱治疗急性咽炎105例

    急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病之一.1999~2001年,笔者应用咽炎1号合剂含漱治疗急性咽炎105例,并与西药雾化吸入治疗7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纬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土茯苓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42例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科较常见的顽固性疾病,目前西医尚无特殊疗法.西医采用激素与免疫调节药物,近期疗效较好,但对控制复发效果不佳,且副作用较大,限制了临床的长期推广使用.1999~2001年,我们运用自拟土茯苓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越魁;朱晓红;蒋国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产后肛裂72例

    肛裂为肛管皮肤的纵行裂疮,居肛缘与齿线之间,表现为肛管皮肤全层破裂,以疼痛为主症.此病发病率高,痛苦重,被列为肛门三大主病之一[1].产后肛裂由于妇人产后身体的特殊生理、病理状态,多不宜手术治疗.1999~2001年,笔者以中医辨证用药、调理通便为主,配合局部外洗、敷药治疗产后肛裂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海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饮食护理

    现代的血液净化技术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大大地延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肾功能衰竭的饮食护理无论对透析前还是透析中患者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饮食疗法可改善透析效果,从而保持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舒适的生活,有助于恢复社会活动.兹就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饮食护理概述如下.

    作者:张晓春;邓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益精赞育汤治疗少精类不育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精赞育汤治疗少精类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治疗少精类不育症的机理.方法将230例少精类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8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用益精赞育汤,对照组用益肾丸,分别对比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痊愈率75.84%,总有效率95.50%;对照组总痊愈率53.85%,总有效率71.1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精赞育汤具有补肾益精、疏肝祛瘀之效,治疗少精类不育症疗效确切.

    作者:赵宝忠;谷宝森;刘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妇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手术对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多数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表现为:怕疼痛、怕出血、怕有危险、怕出现不良后果等.同时因对手术人员和手术室环境的陌生,更增添了对手术的紧张感和恐惧感.而患者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都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展.因此,做好手术患者清醒时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呃逆18例

    1992~2002-10,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单侧内关穴治疗呃逆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有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