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郭裕;郑荣华;张治军;李明;王珮华;成苗;杨晓燕
目的 考察菩人丹对ob/ob小鼠糖脂代谢、脂肪细胞形态及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影响,为中药菩人丹调节脂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预防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证据.方法 将ob/o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菩人丹组和二甲双胍组,饲以高脂饲料,后两者给予菩人丹和二甲双胍干预12周,以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饲以低脂饲料.测定小鼠体质量、内脏脂肪指数、血脂四项(TG、TC、LDL、HD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考察葡萄糖耐受量;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内脂素的水平;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形态.结果 菩人丹对ob/ob小鼠体质量及内脏脂肪指数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菩人丹能够降低ob/ob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并升高脂肪细胞因子内脂素的水平;同时使ob/ob小鼠睾周脂肪细胞排列相对规则有序;菩人丹增加ob/ob小鼠糖耐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菩人丹可以改善ob/ob小鼠脂代谢紊乱,并改善脂肪细胞排列形态,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升高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内脂素的水平有关.
作者:陈书;张耀丹;鲁碧楠;宋新龙;苏冷高娃;杨坤宝;庞宗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GC-MS法分析多花堇菜、戟叶堇菜和光蔓茎堇菜挥发油.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3种堇菜属植物挥发油,GC-MS法鉴定并分析其成分,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含有量.结果 3种植物色谱图中分别得到57、56、56个峰,鉴定出57、50、53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6种,主要为高级烷烃、醇、酸、酯、醛等.结论 该方法可为堇菜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吕惠玲;陈俊华;程存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麻花秦艽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以龙胆苦苷和落干酸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Box-Benhnkert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佳条件为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次数4次,超声频率85 kHz.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麻花秦艽超声提取.
作者:余晓晖;孙政华;张启立;赵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RP-HPLC法同时测定黔产水芹Oenanthe javanica(B1.)DC.中绿原酸、咖啡酸、芦丁、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含有量,并建立其指纹图谱.方法 该植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365 nm;柱温30℃.建立11批样品的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7.7%~101.3%,RSD 1.2%~3.1%.11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5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2类,与相似度分析基本一致.结论 凯里、瓮安、石阡、普安产水芹中6种成分的含有量高于贵州其他地区.
作者:李程程;左雅敏;蒋信明;伍庆;郭晓青;潘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定坤丹的动态靶向药效的评价.方法 2011年和2012年夏季,从募集的痛经人群中筛选出8例阳虚体质、寒凝血瘀型的原发性痛经受试者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在其服用温水及定坤丹时运用HIR-2000型红外热像诊断系统进行进行104例次全身扫描,并测定全身15个区位的绝对热值和背景热值,计算相对热值及趋势图.所有数据均在SPSS 13.0下进行分析.结果 温水在头后位上部、头后位中部、督脉、神阙、下腹、子宫、附件等7个区位有提高基础热值的作用,作用趋势为单峰型;定坤丹在除心前区、下腹、足正位、足后位等区位外的其它11个区位均能提高基础热值,除头后位上部、头后位中部、督脉、附件等4个有效区位外,定坤丹对有效区位的药物作用均呈双峰型;定坤丹治疗一个月经周期后,受试者痛经症状评分、阳虚体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有效区位中,头后位上部区位热值明显提高.结论 定坤丹的靶向性集中在与双眼底供血,脑供血,末梢循环和生殖相关的区位.定坤丹通过提高子宫区位的基础热值来直接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
作者:李启佳;陆华;刘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百令胶囊(虫草菌丝体)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足细胞损害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例DN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上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雷公藤多苷组及雷公藤多苷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组(联合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及3个月后血白蛋白(ALB)、肌酐(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及24 h尿蛋白定量(UTP)、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足细胞数及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 (PCX)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3月后雷公藤多苷组和联合组患者血24hUTP、尿NGA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其中联合组下降更明显;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CysC、CRP、24hUTP、尿NGAL、尿足细胞数及PCX表达量有明显下降;与雷公藤多苷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BUN、CRP、24hUTP、尿足细胞数及PCX表达量有明显下降.相关分析显示,CRP与足细胞数及PCX表达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2、0.689),PCX表达量与尿NGAL、CysC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7、0.413).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百令胶囊可通过减少足细胞损害更好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张燕;张继强;陈卫东;金国玺;尹晓丽;常保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析舒脑欣滴丸的入血及入脑成分.方法 大鼠灌胃舒脑欣滴丸后,采用UPLC-Q-TOF-MS法对给药、空白血样和脑组织进行分析,通过基峰离子(BPI)图寻找差异峰,并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舒脑欣滴丸给药后,有4种成分能吸收入血,经鉴定为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H、洋川芎内酯A和Z-藁本内酯;2种成分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经鉴定为Z-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L/H.结论 本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舒脑欣滴丸的药效物质基础.
作者:周鸿;霍利琴;张静泽;曲卓;佟永领;高文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了刺玫果多糖的提取工艺、纯化及其抗氧化的研究.方法 刺玫果经过热水提取获得粗多糖,粗多糖经DA201-C大孔吸附树脂和DEAE6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获得刺玫果多糖,我们对刺玫果多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OH自由基清除法和铁还原能力考察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纯化后的刺玫果多糖纯度为88.3%,理化性质证实提取物具备多糖的性质.红外光谱的结果显示该多糖为β-吡喃构型,其对DPPH·、ABTS+·和·O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EC50)依次为26.85、7.34、174.94 μg/mL,铁还原能力为110.6 mg Trolox/g多糖.结论 刺玫果多糖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
作者:郝龙平;晏嘉泽;靳艳;郭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将仁术脐贴基质改制成微乳凝胶膏剂,并通过其透皮吸收与止泻作用进行验证.方法 制备仁术处方(砂仁、苍术、肉桂、丁香)挥发油微乳,正交试验考察聚丙烯酸钠(NP-70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甘羟铝、甘油用量对制备工艺的影响.以桂皮醛和丁香酚为指标,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研究凝胶膏剂的体外透皮吸收.通过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模型,评价凝胶膏剂的止泻作用.结果 佳条件为0.4 g PVP-K90,1.0 g NP-700,0.08 g甘羟铝,6 g甘油.与仁术脐贴比较,凝胶膏剂中桂皮醛、丁香酚的透皮吸收速率分别提高了3.54、4.06倍,24 h累积透过率分别提高了2.86、2.84倍.其止泻作用显著优于同浓度低剂量仁术脐贴(含0.97%挥发油),并与后者高剂量(含10%挥发油)相当.结论 所制备的仁术微乳凝胶膏剂透皮吸收快、止泻效果好、皮肤相容性佳,兼备微乳与凝胶膏剂的优点.
作者:刘帝灵;朱莉;林吉;杨帆;余志和;张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三七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应用范围较广.研究表明,三七皂苷作为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改善学习记忆和治疗AD方面的良好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调节神经可塑性、调节β淀粉样蛋白(Aβ)代谢、抗细胞凋亡、抗氧自由基损伤、抗炎症、改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等.本文总结近年来三七皂苷治疗AD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三七皂苷作为AD的潜在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曹国琼;过利敏;张海静;秦春霞;张文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复方黄藤合剂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0例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实际有效病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29例.2组均予放射治疗,对照组予抗炎止泻以及胸腺蛋白口服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药物的基础上予复方黄藤合剂内服及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者总体疗效、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rfsky's performance scale,KPS)、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CD4/CD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总评分差值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gA、IgM、IgG的水平、CD4/CD8的比值及KPS评分差值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黄藤合剂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陈莉;周兰;姚诗清;柳雯;汪超;孙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土圞儿Apios fortunei Maxim中绿原酸、异绿原酸B、芹菜素含有量的变异规律.方法 收集23份种源,考察其农艺性状(叶长、宽及其比例,块根纵、横径及其比例,茎粗,块根质量).HPLC法测定3种成分含有量,分析其与海拔、经纬度、农艺性状、种源的相关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各种源间绿原酸、异绿原酸B、芹菜素含有量均有显著差异,湖南、四川产者相对较高,其变异规律较一致,与块根纵横径比呈正相关关系,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与叶、茎农艺性状以及经纬度的相关性较低.23个种源可划分为4个类群.结论 以绿原酸、异绿原酸B、芹菜素含有量为目标筛选土圞儿时,应优先考虑低海拔、高块根纵横径比的湖南与四川种源.
作者:陈冰冰;汤晟凌;吕伟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奥扎格雷对照组(45 mg/kg)、丹参素组(30mg/kg)和丹参酮ⅡA组(30 mg/kg).通过舌下静脉推注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T-500)造成微循环障碍,镜下记录微静脉管径、血液流态、毛细血管开放率和淋巴微循环变化情况.结果 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能改善血液流态,提高肠系膜毛细血管网交点开放率,增加淋巴管收缩活性.结论 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能改善Dextran T-500所致的血液微循环及淋巴微循环障碍.
作者:林小茹;刘湘;鲁澄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天麻超微粉粒度对天麻素溶出率及抗惊厥作用的影响.方法 HPLC法测定不同粒度天麻微粉(普通粉以及5、10、20、40 μm超微粉)在体外模拟人体肠液和胃液环境中天麻素溶出率的差异.以戊四唑致惊厥为药理模型,比较其抗惊厥作用.结果 与普通粉比较,超微粉中天麻素的溶出率和抗惊厥作用显著提高(P<0.05),并在20μm粒度下佳.结论 基于天麻素溶出率和抗惊厥作用,可为天麻超微粉制备过程中粒度限定相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芝芳;胡明勋;邓薇;陈玲;蒋运斌;马逾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串联质谱(HPLC-DAD-MS/MS)法结合谱库筛查龙血竭、红花、跌打丸、二十五味珊瑚丸、跌打活血散中21种合成染料(金胺O、金橙Ⅱ、胭脂红等).方法 7批阳性样品甲醇或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on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 mol/L醋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400 ~ 700 nm.MS分析采用ESI电离源;干燥气温度350℃,体积流量10L/min;雾化气压力241.3 kPa;源电压4 kV.结果 所有样品均检测出合成染料,谱库匹配度均大于99.8.结论 该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中药中合成染料筛查.
作者:何轶;雷银瓶;鲁静;王瑞忠;何风艳;戴忠;马双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芪以5∶1的比例配制)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高、低剂量组[3.6、1.8 g/(kg·d)]及氯沙坦钾组[0.03h/(kg·d)],灌胃给药,每日1次;12周后,检测当归补血汤对模型大鼠体质量、肾质量体质量比、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 (p-JAK2)及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p-STAT3)的影响.结果 当归补血汤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肾质量体质量比显著减小,24 h尿蛋白定量、BUN及SCr水平显著降低;当归补血汤可以提高模型组大鼠肾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有量及降低TNF-α、IL-6和hs-CRP表达;同时有效抑制p-JAK2及p-STAT3蛋白的表达.结论 当归补血汤具有保护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损伤的作用与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产生抗炎活性有关.
作者:张佩琛;周开;吴瑗;张佩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椭圆叶花锚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Halenia elliptica)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星状细胞(HSC)活性表达度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以明确椭圆叶花锚总黄酮药理作用发生的基础.方法 用白蛋白免疫攻击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药物处理后制作肝组织切片,分别进行HE、天狼猩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HSC活性表达的变化.结果 椭圆叶花锚总黄酮对模型大鼠肝纤维化在组织学上有影响,能改善纤维化程度,降低HSC激活标志物α-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论 椭圆叶花锚总黄酮影响肝星状细胞活性表达度,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可能是抗肝纤维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王昕;顾秀琰;张琳;朱建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从环氧合酶2 (COX,)、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及其上游调控因子核因子-κB (NF-κB)的角度探索鼻渊舒口服液(辛夷、苍耳子、薄荷,等)改善鼻窦黏膜炎症持续状态的可能机制.方法 140只雄性C57小鼠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克拉霉素组及鼻渊舒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外,各治疗组小鼠由肺炎链球菌诱导造成慢性鼻-鼻窦炎模型,每日分别给予克拉霉素103 mg/kg,鼻渊舒口服液3.1、6.2、12.4 mL/kg.灌胃2周后,取鼻窦黏膜,HE染色观察黏膜病理状况,实时定量PCR观察COX2、RANTES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p50表达.结果 模型组鼻窦黏膜慢性炎细胞浸润明显,上皮大片脱落,鼻窦黏膜组织病理指数,COX2、RANTES mRNA及NF-κBp5O表达较正常及假手术组显著增高.鼻渊舒中、高剂量组黏膜慢性炎细胞浸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上皮形态完整,鼻窦黏膜组织病理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鼻渊舒中剂量组COX2、RANTES mRNA表达及中、高剂量组NF-κBp50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 鼻渊舒口服液具有抑制慢性鼻-鼻窦炎(CRS)时鼻窦黏膜持续炎症状态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NF-κB通路、减少COX2、RANTES靶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付译节;李辉;朱天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莪术油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联合冰水浸泡的方法,复制急性血瘀症模型;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学仪测定不同切变率的全血黏度(WBV);采用红细胞变形/聚集能力测定仪测定各组红细胞大凝集指数(MAXD)、红细胞凝集曲线下面积(SS)、红细胞大变形指数(MAXDI)、红细胞变形曲线下面积(SS);采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测定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显示莪术油能降低血瘀大鼠模型全血黏度,改善红细胞聚集能力及变形能力,改善凝血功能,并且呈剂量相关性,莪术油包合物与莪术油组相比作用更为显著.结论 莪术油经过β-环糊精包合后活血化瘀药效并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
作者:张季;王巧晗;毛春芹;陆兔林;姚庆;季德;顾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优化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提取石榴皮中原花青素的工艺,并建立其动力学模型.方法 以原花青素得率为评价指标,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因素,Box-Behnken设计对加酶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优化.建立4种提取工艺的动力学模型(Allometric1、Expdec1、Logistic、Sweibull1),通过精准因子(Af)、偏差因子(Bf)、根平均方差(RMSE)、决定系数(R2)分析模型的适用性.结果 佳条件为加酶量1.5%、酶解温度48℃、酶解时间270 min,原花青素得率为1.88%.Logistic模型和Sweibull1模型拟合精度均较高,并且后者在佳酶解温度(48℃)下预测效果更好.结论 所建立的优化条件和动力学模型均可用于石榴皮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工程放大和优化控制.
作者:王占一;张立华;王玉海;戴博;李卓瓦;毕海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