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翡
先师董平学验俱丰,名噪塞外.其治病常善化裁古方,自拟新方,方中有方,法外有法,圆机活法,灵活多变.现仅从先师治疗胃脘痛众多方剂中,整理撷取10法如次.1 疏理和中法主治肝胃不和之胃脘痛.症见:胃脘疼痛,有时牵及胁下,脐腹阵痛,胀满,每因情志怫郁而加重,纳谷不馨,欲得嗳气,矢气则舒,喜常叹息,大便不爽.脉弦滑,苔薄白.基本方药:柴胡、枳壳、白芍药、香附、青皮、陈皮、佛手、香橼、郁金、川楝子、炙甘草.
作者:胡旭珍;汪建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肾虚腰痛,多因长期操劳过度,久坐久立,或因房劳伤肾,精气耗损或年老体弱,肾精亏虚等引起.其腰痛多以腰部酸痛不适为主,常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临床疗程较长,易反复发作.1998~2000年,笔者采用针刺复溜穴治疗肾虚腰痛22例,与同期采用一般辨证取穴治疗21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鸿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张仲景<伤寒论>一书,擅用攻下,奥妙无穷,堪称攻下之鼻祖.我们对其中三阳病之攻下法做一研究,发现攻下条例共39条(次),用方达40首(次).攻下涉及范围有脏有腑,有气血、津液、症瘕、宿食、燥屎等.张仲景对攻下法运用自如,而对于禁忌亦严格掌握,成为后世楷模.在三阳病中共有20条(次)专讲禁忌之法.现就我们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分述于下.
作者:熊国谦;曾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中药祛风胜湿镇痛汤加西药短程冲击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均60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祛风胜湿镇痛汤配合西药短程冲击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健飞;梁有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88~2000年,笔者应用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并光量子氧透射液疗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心力衰竭24例,并与常规治疗24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秀坤;李跃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水蛭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口服水蛭胶囊4粒,每日3次;对照组36例,口服眩晕宁片5片,每日3次.连用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血脂指标变化,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水蛭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疗效确切.
作者:邱全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9-02~2000-02,笔者采用温灸加颈椎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20~73岁,平均44.3岁;病程1~8年,平均13个月;急性发病(因车祸、推拿等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棘突明显压痛,四肢肌力及感觉减退,肱二、三头肌反射及膝、踝反射消失或明显减退)9例,起病缓慢(表现为颈肩臂疼痛不适,颈部僵直,肢体运动、感觉障碍)26例,其中排尿困难3例.所有病例均经MRI或CT检查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李洪桂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8~2000年,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症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5~35岁;病程2~10年,平均6年;原发性不孕症10例,继发性不孕36例;慢性盆腔炎26例,可扪及附件肿块及增厚压痛24例,双侧输卵管积水6例,月经不调20例.均行输卵管通畅试验和B超检查,或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确诊为输卵管炎性阻塞不孕.临床表现:两侧下腹部隐痛,腰骶酸痛,经量中等或偏少,经行不畅,色紫黯,有血块,痛经,经前心烦易怒,乳房胀痛.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附件区增厚或有压痛.
作者:徐素琴;姚雪靖;李光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乙肝转阴解毒冲剂并乙肝转阴散敷脐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乙肝转阴解毒冲剂,每次15 g,每日3次,并乙肝转阴散脐敷;对照组予凯西莱片0.1 g,每日3次,饭后口服.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可促使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复常,促使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阴转,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转阴解毒冲剂并乙肝转阴散敷脐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可阻断或抑制HBV复制,且使用安全,方法简便.
作者:孙九光;徐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9-03~2000-12,笔者采用自拟复方蕲蛇合剂治疗脑血管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20例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均经CT确诊.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31~76岁,平均52.5岁;脑梗死92例,脑出血28例.
作者:王新武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中风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90项自评量表(SCL-90)、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自编用于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表,测定30例脑中风康复期患者,并与30名健康自愿者做配对比较分析.结果中风病人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存在,照料人、躯体功能、病人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等,对其发生起催化剂作用.脑中风康复期患者2个量表抑郁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必须进行心理干预,心身并治.
作者:蒋玲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治疗组19例配合针刺疗法,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17例配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12日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日.4个疗程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为35.2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血液黏度及纠正血脂代谢紊乱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针刺配合降糖药物治疗DPN疗效确切.
作者:王敬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作者:曹玄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7-08~1999-12,笔者采用自拟乳舒丸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120例均为本院门诊女性患者.年龄小20岁,大51岁,其中20~25岁9例,25~45岁82例,>45岁29例;病程短4个月,长11年,其中<1年84例,≥1年36例;双侧乳腺增生86例,单侧乳腺增生34例;伴有月经不调76例.
作者:刘桂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5~2000年,笔者运用逐瘀安神汤治疗顽固性失眠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18例,男7例,女¨例;年龄大65岁,小25岁;病程短1个月,长7年,其中5~7年2例,3~5年2例,1~3年6例,1个月~1年8例.
作者:张彩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高血压病是目前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的常见慢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与变革,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的老龄化等,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1990~2000年,笔者采用自拟麻芍钩藤汤治疗高血压病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诊断标准高血压病的分期标准以世界卫生组织(WHO)1987年确定的分期标准和我国1979年制定的<常见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人群防治1979~1985年规划>[1]为依据,参照文献[1,2]的分型标准辨证分型.
作者:李富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利湿通口服液采用中医宣肺利湿,清热通窍原则组方,对187例渗出性中耳炎病人的疗效观察,总有效率达97.3%[1].现将其药效学实验结果(由河北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药理研究室完成)报告如下.1 实验方法及结果1.1 抗炎作用(大鼠足跖肿胀法)
作者:韩晓丽;陈太平;沈伏;张黎媛;张少华;翟秀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们自拟的中药制剂强力健儿冲剂(主要成分有党参、乌梅、补骨脂等)具有健胃消食、强身益气、促进生长发育等功效,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对小儿体质虚弱、消化不良、厌食拒食等症,通过临床应用有明显的疗效.我们根据强力健儿冲剂健胃消食的主要作用,通过该药对豚鼠离体肠管的作用、对小鼠胃肠推动的影响、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实验研究,为强力健儿冲剂健胃消食、益气强身作用提供了药理学依据.现将初步实验总结如下.
作者:宋英轩;李恩苓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治疗组50例,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50例,给予辅酶Q1020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2周为1个疗程.2周后进行心电图疗效及毒副作用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电图st-T改变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作者:王明;余存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主要传染病之一,主要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目前,我国约有1.2亿以上的人口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乙肝现症患者约有2 000万,其中每年发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者分别占2%和1%[1].乙肝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乙肝预防,是征服乙肝的有力手段;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张颖;褚贵保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