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花椒籽中脂肪酸及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

王娅娅;张有林

关键词:花椒籽, 脂肪酸, 挥发性成分, GC/MS
摘要: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属芸香科,落叶灌木或乔木,是中国传统的有较高价值的调味品和中药,它性热、味辛、入脾经胃,能散寒祛湿,止痛杀虫并可除六腑寒冷.主治慢性肠胃炎,胃腹冷痛及慢性关节炎,肌肉风湿痛等疾病[1].国外对花椒类植物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据有关报道[2,3]花椒属植物的提取物或挥发油在抗病毒、杀病菌和抑制微生物等方面有显著的功效.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香连止泻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新药香连止泻软胶囊(木香、黄连)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香连止泻软胶囊中木香、黄连;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去氢木香烃内酯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217 4~2.174 μg(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6.25%(RSD=1.37%,n=6);木香烃内酯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99 2~1.992μg(r=0.999 3,n=6),平均回收率为101.77%(RSD=1.23%,n=6).结论:所建立之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香连止泻软胶囊的质量.

    作者:王姿媛;何泽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黄芪提取液纳滤浓缩的实验研究

    黄芪(Radix astragali)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典规定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1].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2].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目前,黄芪有效成分的提取多以水煮醇沉,取上清液部分或取醇沉部分再进行精制.水煮醇沉提取法操作简单,但提取过程要耗费大量的乙醇,为了减少乙醇用量,水煮提取液在醇沉前要进行蒸发浓缩去除大量水分,这一过程能耗很大,加上回收乙醇的能耗,使得提取成本很高.

    作者:司丹丹;顾正荣;徐伟;方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胶束毛细管电泳色谱法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g1、Re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

    目的:建立三七药材中人参皂苷Rg1、Re及三七皂苷R1的毛细管电泳测定方法.方法:以pH为9.0,20 mmol/L的硼砂、20mmol/L的硼酸缓冲体系(含50 mmol/L的SDS)与乙腈4:1(V/V)混合配制成电泳缓冲液,在50μm(id)×50.0(ef.41.5)cm的毛细管柱上,50 mbar(8 s)压力进样,紫外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031 4~0.502 5mg/mL、Re在0.033 1~0.5290 mg/mL、三七皂苷R1在0.035 1~0.561 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高效,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三七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霞;杨建婷;柳小秦;吴少平;宋燕玲;郑晓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丹参片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丹参片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丹参属于常用的中药,以往对丹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循环系统.近年来,丹参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本研究旨在观察丹参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作者:杨红;周萍;陆瑛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应用进展

    复方丹参滴丸(CDSP)是在复方丹参片的基础上,根据中医传统理论,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研制的一种纯中药滴丸剂,在质量控制、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上均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可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急救药物.自1995年上市以来,国内的医药专家们对该药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发现其不仅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显示了独特的疗效,在很多其他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向柏;方瑜;郑小莉;曹德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协日嘎四味汤胶囊主要药效学试验研究

    目的:研究协日嘎四味汤胶囊(姜黄、黄柏、栀子和蒺藜)的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并与散剂进行比较.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及大鼠足跖肿胀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抑菌实验采用体外抑菌及体内抗菌实验;利尿实验采用水负荷对大鼠尿排出量的影响.结果:协日嘎四味汤胶囊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及抑制大鼠足跖肿胀度;明显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感染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对水负荷大鼠具有利尿作用.结论:协日嘎四味汤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抑菌、利尿作用,其中对大鼠足跖肿胀试验,胶囊剂优于散剂,其它药理作用,胶囊剂与散剂相似.

    作者:魏云;吴爱萍;马丽芳;卜振军;向小敏;黄浩;宋化杰;陈君;王萍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白鲜皮脂质体凝胶剂的研制与质量评价

    目的:制备白鲜皮提取物的脂质体凝胶,并进行质量初步评价.方法:用正交设计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用微型凝胶柱以白鲜碱为指标,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包封率,并进一步制备成凝胶,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所得脂质体外观圆整,分布较均匀,平均包封率(80.54±1.6)%(n=3),所得凝胶剂为半透明黏稠状胶体,稳定性良好.结论:含有白鲜皮提取物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简便,脂质体制备的包封 率较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开发成为新型外用治疗皮肤感染的中药制剂.

    作者:冯淑华;林强;周晶;李可意;马晓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茅苍术多糖的提取方法及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实验法考察了提取时间、温度、次数和料液比对茅苍术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影响茅苍术多糖得率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为每次4 h,提取2次.结论:在此佳工艺条件下茅苍术粗多糖含量为3.90%.

    作者:韩丽;欧阳臻;李晓昕;杨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降香和红景天对心肌梗死大鼠胶原比值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中,心肌梗死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危害较大,致死致残率高,因此解决心肌梗死的很多难题摆在人们面前.心肌梗死后如何逆转心室重构,是研究的热门话题.虽然中药改善心室重构的研究刚刚起步,但是取得的初步结果是很喜人的,本研究探讨了了中药降香和红景天对心肌梗死后大鼠Ⅰ/Ⅲ胶原比值的影响.

    作者:王大英;李勇;范维琥;范华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鸡枞菌粉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鸡枞菌粉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实验,甲醛致痛模型,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及角叉菜胶致足肿胀模型观察鸡枞菌粉及其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同时对小鼠炎症渗出液中PGE2,SOD,MDA,NO和NOS进行测定.结果:鸡枞菌粉提取物均能降低小鼠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减少甲醛致痛实验中小鼠舔足时间;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肿胀.对炎症介质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鸡枞菌粉提取物具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陆奕宇;敖宗华;成成;吴春;郑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采收期内水蛭活性成分动态变化的研究

    动物药水蛭为环节动物水蛭科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或柳叶蚂蟥(Whitmania acranulata Whitman)的干燥全体入药.

    作者:万竹青;郭巧生;刘飞;唐秋玲;史红专;刘丽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消痞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张镜人教授痞满证经验方-消痞颗粒(地枯萝、生白术、苏梗、香附、砂仁、黄芩、广郁金、元胡)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并从血浆胃动素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入选FD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前者消痞颗粒治疗,对照组服用西沙必利.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消痞颗粒对FD患者疗效与对照组相近(P>0.05).就单个症状而言,消痞颗粒对上腹疼痛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P<0.05).消痞颗粒能明显提高FD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P<0.01).结论:消痞颗粒能改善FD患者症状,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改善可能是其取效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亚声;王松坡;陈怀红;张存钧;张镜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正交设计-重复试验法优选芍甘胶囊的提取工艺

    芍药甘草汤系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的著名方剂,是常用的缓急止痛之方,由白芍和炙甘草等组成,主营阴不足、肝脾不和,症见脘腹诸痛,四肢挛急等证候.随着现代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广泛用于神经、呼吸、消化系统及外科、妇科的病症.近年来[1,2]芍药甘草汤被用于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取得较好的效果.便于临床研究,我们将其制成胶囊.

    作者:叶光明;姜云云;赵汉清;施建安;刘桂永;曾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止血定痛片质量标准研究

    止血定痛片是由三七、花蕊石、海螵蛸、甘草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散瘀,止血,止痛的功效,用于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出血,胃酸过多[1].该制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现行质量标准尚未建立各组成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我们采用显微鉴别对三七、花蕊石、海螵蛸、甘草进行显微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七中三七皂苷R1进行含量测定[2].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对控制本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林;黎明;李娜;雷震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那保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那保胶囊(黄芪、当归、延胡索、白花蛇舌草、铁棒锤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处方中当归、延胡索及白花蛇舌草进行鉴别,对毒性药材铁棒锤进行限量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铁棒锤中乌头碱含量不超过规定;黄芪甲苷在1~10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2.48%,n=6).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那保胶囊的质量.

    作者:马明英;张晓峰;沈建伟;付超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黄姜中薯蓣皂苷元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考察超声波提取技术在薯蓣皂苷元提取中的应用,并寻求一种高效节能的薯蓣皂苷元提取方法.方法:采取先溶剂提取再酸水解的方法提取黄姜中的薯蓣皂苷元,对提取环节进行了五种不同方法优化组合和对比研究,以及反应机理的探讨,并与传统的直接酸水解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对黄姜磨浆后进行超声提取的方法提取效率好,收率比传统提取法提高15%,用酸量降低90%以上,提取物纯度高.结论:对黄姜磨浆预处理后进行超声提取能充分发挥超声波的作用,该方法具有收率高,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特点.

    作者:韩枫;李稳宏;李冬;唐璇;陈练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锦灯笼与兔儿伞两种药材的挥发油成分研究

    锦灯笼为茄科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 var.franchetii(Mast.)Makino的干燥宿存萼或带果实的宿存萼,性味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化咽、利尿.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外治天泡疮,湿疹[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中药兔儿伞为菊科药用植物兔儿伞Syneilesis aconitifolia(Bunge)Maxim.的全草[2].

    作者:许亮;王冰;贾天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HPLC鉴别含有陈皮枳壳复方中的枳壳药材

    中药陈皮、枳壳为临床常用药对,陈皮性温、枳壳微寒,二者结合使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温燥伤阴之弊,且行气、祛痰之功效增强.常用于温阳、食积导致的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方剂中,如:木香通气丸、调肝和胃丸、泻痢消片[2]等.陈皮和枳壳来源于同科不同种的不同药用部位,均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陈皮主要含有橙皮苷、新橙皮苷,枳壳主要含柚皮苷、新橙皮苷及少量的橙皮苷,且上述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非常相似[3](见图1).

    作者:代云桃;郭小青;秦雪梅;张丽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维药鹰嘴豆及活性部位降血糖作用研究

    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属豆科鹰嘴豆属,为一年生栽培植物,别名鸡头豆,维吾尔语称其为诺胡提(音译).鹰嘴豆在新疆维吾尔医药中已有两千多年应用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注册》和《维吾尔常用药材》记载,鹰嘴豆有很多药理功能,能补中益气,温肾壮阳,主消渴,解百毒,润肺止咳等,还具有解毒,消炎,养颜,抗衰老等功效,能防止骨质脆化及脱发,同时也可作为滋补食品[1,2].

    作者:王玉芹;陈娜;阿吉艾克拜尔·艾萨;孙全忠;韩薇;潘欣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筋骨痛消丸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研究筋骨痛消丸(丹参、桂枝、香附等)GC/MS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DB-1型(0.25 mm×30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接口温度:250℃;柱温:70℃(1 min)4℃/min→130℃(15 min)1℃/min→150℃10℃/min→250℃(7 min);载气:氦气;柱压:60kPa;电离源:EI;电离:1 kv;质量范围41~350 aum.结果:标示出17个共有峰.结论:该方法测定的GC/MS指纹图谱为筋骨痛消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作者:夏华玲;赵新杰;宋雪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