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潘胤娜

关键词:中医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多为因长时间的坐,或站,或不当弯腰作业,或在站、坐和运动时身体的姿势不当,动作不协调而致,或受扭伤或闪挫、震动伤而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致病机理是由于上述因素使腰椎间盘不断受到挤压牵引、扭转等的外力作用而变形,逐渐发生退化,髓核的含水量逐渐减少而失去弹性,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周围韧带松弛或产生裂隙,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公英汤加减治疗慢性附件炎性包块

    妇科慢性附件炎症为临床多发病,其中因经久不愈形成包块者也较常见.西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自拟公英汤临床加减运用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季春红;尹中信;路臻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二甲消癥散治疗卵巢囊肿30例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一般用手术切除治疗者多,用中医药保守治疗者报道甚少.从2002年-2006年我们用自拟方二甲消癥散治疗卵巢囊肿30例,并以20例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为对照组,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德全;杨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也谈实验动物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实验动物学与中医药学关系密切,实验动物学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中医药学反过来亦可丰富实验动物学内容.事实证明,现代中医药学与实验动物学相结合有利于科学化、客观化、定量化地阐明中医药理论,从而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作者:杨镇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四妙丸加味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8例报告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以关节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时称为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足趾部,患部的异常肿痛常使患者感到疼痛难忍.自1995年,作者应用四妙丸加味内服为主配合消肿止痛膏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顺文;那玲丽;杨建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8例独肾再发结石的中医治疗

    目的:探讨独肾再发结石的中医中药治疗与保健.方法:用北京研究院拟定的排石溶石验方随证加减治疗8例独肾再发结石患者,结石大者辅与1-2次碎石治疗.结果:5例用排石溶石验方治愈,3例辅与碎石后治愈.病程短者3天,长者21天.结论:排石溶石验方对独肾再发结石的治疗和保健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若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0例

    我院自2002年10月-2007年2月,采用自制腰腿痛合剂、腰椎间盘外敷1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0例,其中80%患者随访3-6个月,无复发,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磊;司道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略识中医学中的心身医学

    心身医学是当今社会一门新兴学科,而祖国医学对其认识已有两千年历史.中医学从独特角度解释了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预防及治疗方法,丰富了医学的诊断手段,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去研究.

    作者:马冲;陈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李鲤教授寓补于消法与保和丸化裁临证治验

    李鲤教授是河南省中医院暨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其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李老临证推崇寓补于消法,擅长保和丸加减一方多用,独具匠心,疗效卓著.兹将其学术思想及保和丸化裁治验整理如下.

    作者:何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小儿自发性寰枢椎半脱位63例的康复护理指导

    小儿自发性寰枢椎半脱位好发于8岁左右儿童.常因上呼吸道感染、颈部炎症等引起[1].临床表现为突发或缓发斜颈、颈痛和运动受限[2].脱位复位后,由于小儿好动且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而家长又忽视了进一步对颈椎的保护(如提前解除颈围领的保护等),故造成寰枢椎半脱位的复发.

    作者:王俊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十全大补汤对NF-kB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对NF-k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C57小鼠复制Lewis肺癌模型后,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十全大补汤及CTX处理,RT-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NF-kB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十全大补汤组及CTX组NF-kB基因呈低表达(P<0.05).结论:抑制NF-kB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十全大补汤抑瘤作用的机理之一.

    作者:张永军;包素珍;孙在典;张爱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双黄连粉针加地塞米松治疗嵌顿痔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加地塞米松静滴迅速缓解嵌顿痔剧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顺应当今痔症治疗新理念;治疗目的的重在消除症状而非根治.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100例嵌顿痔患者作为研究对对象,分为治疗组(双黄连粉针加地塞米松)50例,对照组(双黄连粉针)50例.两组均配合自拟痔疮坐浴液局部熏洗,用药1-2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并量化评分比较.结果:对疼痛单项症状明显缓解,治疗组用药1.5-2 h疼痛开始缓解,用药后3-12 h疼痛完全缓解,疼痛积分下降率达100%,两组间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疼痛证候临床痊愈率为88%,对照组临床痊愈为32%,治疗组疼痛证候临床痊愈率效优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天数比较,治疗组用药1天占54%,对照组用药1天占2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黄连粉针加地塞米松能迅速缓解嵌顿痔的剧痛.双黄连粉针治疗嵌顿痔疗效确切,但其安全性末能完全保证,个别有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邬裕琼;朱涛;黄慧琳;郝建军;郑磊;关文秋;罗湛滨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消炎增视片治疗慢性虹睫炎临床观察

    慢性虹睫炎是一种常见的前葡萄膜炎疾病,其病因复杂,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病程多在3月以上.

    作者:徐峰;朱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主要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程长、易反复,治疗比较困难.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振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以神蜂精刮痧为主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以神蜂精刮痧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神蜂精刮痧为主配合针刺、火罐疗法、理疗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2例.结果:通过1-5个疗程治疗,132例中治愈81例,好转43例,无效8例.结论:以神蜂精刮痧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见效快,疗效好.

    作者:程林兵;戴景育;陈远泉;陈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黄疸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将131例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及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及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黄疸型肝炎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王红霞;席玉红;李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运用中医药膳防治妇科疾病

    目的:运用中医学理论和药膳学理论.对妇科疾病进行辨证施膳,以提高妇科疾病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分析妇科疾病药膳的特点,确定药膳的基本原则,辩病与辨证相结合,予以施膳,以健康教育形式指导患者配合.结果:系统提出妇科不同疾病,不同证型药膳的原则,药膳的常用食品、药物,饮食宜忌等.结论:对妇科不同疾病,不同证型患者实施辨证施膳,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康复和防止复发.

    作者:岳炜;陈润清;吴静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现状与展望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疗效及进展.方法:对几年来临床上采用中西医治疗痛风的方剂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及结论:中医药治疗痛风方法多样,疗效可靠,副作用小,从而达到长期用药,终根治的目的,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中西医结合则扬长避短,值得推广.

    作者:何文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因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切除术后引起含胆酸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病变,临床常见病程迁延,久治不愈.

    作者:刘爱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经方运用两则

    1 乌梅丸加减治疗眼干口干一例2004年9月27日,陈某,女,60岁,双目干涩,目困喜闭,视物模糊,口干,动则好转,静则干涩异常,夜间尤甚,不喜饮水,尿频,腰困重,呼吸气短,舌红干裂无苔,脉弦,病已一年,服杞菊地黄丸无效,诊为肝经气化不利,拟乌梅丸加减:乌梅20g,川椒12g,黄连6g,黄柏9g,肉桂6g,炮姜6g,党参10g,当归10g,白芍15g,吴萸6g,山萸肉10g,潼蒺藜15g,刺蒺藜10g,细辛2g,3剂.

    作者:何运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形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2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72)给予中药布袋热敷法配合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n=70)给予吲哚美辛口服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治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军君;金远林;王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