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

黄红菊

关键词:新生儿, 窒息, 复苏, 护理
摘要: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状态,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窒息经复苏后,由于窒息程度不同,复苏后新生儿较正常儿的生活力差,仍有一段时间持续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此期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良好的护理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治愈率,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我院近1年来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介绍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脾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免疫性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免疫性疾病,治疗方案很多,疗效不一.

    作者:郑东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型胃黏膜异型增生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治疗效果及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符合中医血瘀热毒证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善胃Ⅰ号方;对照组给予猴头菌片,两组均用药12周.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总体疗效方面(81%,85%)均优于对照组(45%,29%),P<0.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病理恢复总有效率为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异型增生程度逆转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黏膜EGF表达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证型CAG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异型增生程度逆转,降低EGF的表达.

    作者:代二庆;袁红霞;李海英;陈通;王洪俊;冯莉;闫小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康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病情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频繁的急性发作,不仅大大增加医疗费用,而且会加速疾病的进程.因此COPD缓解期的管理极为重要,如果采取一些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增进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急性发作和呼吸衰竭的发作频率,使患者带病延年,提高生活质量.笔者对17例COPD患者缓解期进行康复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吴胜华;徐芬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更新管理模式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

    我院为一所拥有650多张床位的地市级综合二级甲等医院,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年门诊量36万人次,全院总手术人数达6 000多例,其中,病区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29人,设科护士长1名,护士长、护理组长各1名.为提高工作效率,配合连台手术,保证手术质量,在工作中实行首接负责制,量化考核,与浮动工资挂勾,奖罚分明,现分述如下.

    作者:白洪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体外反搏联合药物治疗眼底病的疗效观察

    体外反搏在内科被广泛用来治疗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症,并取得良好疗效,它能明显增加主动脉、颈总动脉舒张期灌注压,增加其血流量.

    作者:高洁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26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muco 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我院自1988年第1次发现本病以后发病率逐年增多,现将我院1988年1月-2003年7月收治的26例川崎病患儿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将86例老年(年龄≥60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比索洛尔1.25~7.5 mg/d,疗程至少1年,观察心率、血压、心脏超声(EF及LVDd)等改善情况.结果经过1年的治疗后,治疗组95%的患者和对照组67%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比索洛尔可使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其生存质量,并具有良好耐受性和安全性,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有益的.

    作者:武铁峰;王春田;卞春华;马会利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近年来,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临床对脑血管疾病诊断、抢救和治疗技术的提高,使急性期病死率大幅度下降,而致残率却明显增加,约为86.5%[1].存活者也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尤以偏瘫、失语、认知障碍更为常见,影响患者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减轻残疾,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笔者对脑卒中患者86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林;辛志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慢性腰痛伴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病程长,症状逐渐加重,以致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因为患者对疾病不了解,往往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我科自2001年2月开展健康教育以来,认为有效的健康教育对配合医生治疗、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起到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榕;张青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106例体会

    子宫切除是妇科常见手术,其术式的发展变化与妇科学理论发展密切相关.2000年1月-2002年7月,我院施行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106例,与同期62例普通子宫全切术和次全切术相比,达到了防止宫颈残端瘤,保持盆底、阴道完整性和部分子宫颈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玉秀;杜淑青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

    2001年7月-2003年4月,笔者用美国强生LIFESCAN公司出产的ONE TOUCH PRROFILE稳捷全能型血糖监测仪(使用血糖试纸4-8号)对来我中心就诊的已确诊糖尿病(DM)者,未确诊但有典型或非典型症状者,或有相关疾病需排外DM(如高血压、高血脂……)者进行血糖监测,并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刘崇素;王金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含碘灭滴灵散治疗口腔溃疡52例分析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均能发生.局部红肿,其上覆以灰黄色或浅黄色纤维素性假膜,局部充血而出现剧烈疼痛、流涎、发热,影响进食及语言.2000年10月-2003年3月笔者采用含碘灭滴灵散治疗口腔溃疡患者52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爱梅;潘爱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

    前列腺手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可达40%~50%[1],膀胱痉挛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且容易引起继发性出血和引流管阻塞等,影响术后恢复.笔者现将膀胱痉挛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美清;高伟琴;姚晓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

    骨折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由于发生突然,许多患者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打击,心理干预,特别是早期心理干预显得很重要.2000年1月-2003年7月,我院加强对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起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颅内脑膜瘤围手术期护理

    颅内脑膜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由于肿瘤生长速度缓慢,相对病程较长,刺激性症状的发生频率较高.发病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亦有不同之处.我院2002年6月-2003年12月共收治132例脑膜瘤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治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佩萱;解慧玲;马宪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浅谈急病入络

    急病入络是络病的一个重要特征.新感外邪迅即入于五体之络者,多病位浅,病情轻;新感外邪迅即入于五脏(六腑)之络者,多病位深,病情重;内生邪气渐生而隐病,一旦发病多骤作急起而络病;久病(病程长的疑难杂病)复感于邪多直中而入络.强调救治急危重证,应当从治络入手.

    作者:常富业;王永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超声扫描照射配合电刺激用于中风康复的临床研究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疾患逐渐增多,其中脑血管疾病尤为突出,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的中风患病率为719/10万,死亡率为116/10万,其中7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大部分中风患者急性期之后仍能继续生存,但其中多数患者又因半身不遂而终生致残,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作者:郭宏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胃癌患者的健康教育

    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其重要内容之一[1].患者健康教育即对人们在疾病状态下进行的与疾病有关的医学和护理知识的教育.

    作者:廖爱芬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腹膜透析患者的家庭健康教育体会

    家庭腹膜透析过程中,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是相当重要的环节,是使患者获得正确透析的保证,也是延长腹膜透析患者存活时间、减少死亡的重要步骤.1998年-2002年笔者对63例家庭腹膜透析患者实施了健康家庭教育,效果满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芝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脑血管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脑血管病患者的抑郁状态,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PULSES功能评定量表对168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 44.6%脑血管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在分组比较中老年组抑郁发生率偏高,占55.2%;脑血管病患者抑郁发生与性别和文化程度无相关性;脑血管病患者抑郁发生与功能障碍者发生率较高.结论脑血管病患者抑郁发生率偏高,临床护理人员应给予足够重视.提示加强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护理对预防脑血管病患者抑郁发生有积极意义.

    作者:沈建华;冯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9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