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塞米松治疗再障患者带状疱疹

刘晓清;赵淑华;段连凤

关键词:地塞米松, 治疗, 再障, 患者, 皮下注射, 神经痛, 皮损, 疱疹, 方法
摘要:方法:用地塞米松沿疱疹周围皮下注射,每隔1~1.5cm注射约1.5mL.第2天神经痛消失,3~5天皮损回缩结痂.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病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

    目的:对我院呼吸病区分离的7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方法:15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并使用Nitrocefin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呼吸病区致病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12.68%.7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性相对低的有丁胺卡那霉素(12.8%)、复方新诺明(15.2%)、菌克单(15.7%)、氧哌嗪青霉素(15.7%)、泰能(21.4%)、环丙沙星(22.9%)及凯复定(24.3%).结论:应重视当前病房致病菌的变化及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的选择应在体外细菌药敏试验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耐药性对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高堂玲;李惠华;伍春蓉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滴金免疫法快速检测活动性肺结核IgG抗体

    肺结核确诊依赖痰涂片及培养,但涂片阳性率低,培养时间长.笔者应用金桥生物技术交流中心提供的澳大利亚B&J Life Science Laboratory Company用现代生物技术提纯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外膜抗原,以滴金免疫法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以期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芮冬妹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颌面大型手术患者的术后支持疗法

    总结我院130例颌面大型手术患者术后支持疗法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彩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含锌凤雏膏治疗皮肤溃疡

    皮肤溃疡是临床一种常见多发病症,笔者应用自拟的含锌凤雏膏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凤声;李进芝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恶性肿瘤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sIL-2R的检测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SIL-2R的变化.方法:采取SAP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sIL-2R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淋巴亚群中CD3,CD4明显下降,CD8增高,CD4/CD8比值下降.结论:肿瘤患者免疫抑制状态可能与高水平sIL-2R及T淋巴亚群异常有关.

    作者:邹吉敏;吴俊艳;袁宝军;安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鸡蛋壳内膜治疗Ⅱ~Ⅲ度烫伤

    笔者采用鸡蛋壳内膜治疗烫伤52例取得明显疗效,其中Ⅱ度烫伤上肢37例,下肢9例;Ⅲ度烫伤6例均位于下肢.对46例Ⅱ度烫伤,创面应用鸡蛋壳内膜覆盖后,7天结痂,10天愈合.6例Ⅲ度烫伤患者,其创面经湿敷后,用鸡蛋壳内膜覆盖,渗出液减少,换药间膈时间延长,逐渐结痂愈合.上述病例均未见感染.

    作者:王馨苓;李丽平;王尚云;王振荣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

    我院从1996~1998年行直肠癌根治术32例,年龄50~79岁;男25例,女7例;治愈17例,好转12例,不愈3例.

    作者:林笑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肝病患者肥达氏反应阳性的探讨

    血清肥达氏试验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伤寒杆菌的凝集效价,作为伤寒病辅助诊断的一种凝集反应.临床上应以两次标本(疾病早期及恢复期或中期)的凝集价有4倍增高作为新近是否感染的指征.至于其他疾病出现肥达氏试验阳性的情况,报道尚少.笔者对1989年9月~1996年4月89例肝病患者的肥达氏试验检测情况观察,发现部分肥达氏试验结果阳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法祥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占透析人数10%,女性多于男性,症状有头昏、眼花、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神情淡漠,重者可发生抽搐,甚至危及生命.笔者白1981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血透患者4389例,行25292次透析共发生低血压2280例次,占9.0%.发生原因有,醋酸盐不耐受者380例次(占16.6%),超滤过多者830例次(占6.4%),心功能不稳定者87例次(占3.8%),体质量增加过多者970例次(42.5%),低蛋白血症者13例次占0.7%).

    作者:屠筠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护理部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护理管理对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性在于多数预防感染的措施首先涉及到护士.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效果监测是切断微生物传播、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而任何护理工作的实施又都离不开这些技术,因此,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监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者:尹灵朔;白雪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湿润烫伤膏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体会

    湿润烫伤膏(简称烫伤膏)主要用于烧伤、烫伤的治疗,我科于1998年3月~1999年8月试用烫伤膏外敷治疗新生儿红臀25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文晓霞;苗秀兰;董华芳;赵文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护理体会

    自1967年首次报道超声乳化手术以来,已成为当今世界白内障的佳治疗手段.方法是在局麻下,在术眼角膜缘的小切口处伸入超声乳化器,将混浊的晶状体核、皮质击碎抽吸出来,然后植入人工晶体,笔者自2000年1~6月对50例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胞二磷胆碱合维生素B6治疗妊娠呕吐35例

    笔者用胞二磷胆碱合维生素B6治疗妊娠呕吐35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巨荣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早期汗出过度探讨

    在应用大剂量激素疗法治疗阶段,常易出现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阴虚阳亢之证,出现汗出过度现象尚未见诸于报道.笔者在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时,遇到数例特殊的汗出过度的表现,现分析报道如下,并就其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李俊芳;孙明丽;张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三腔二囊管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

    自1991年8月以来,我科共收治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8例,经下三腔二囊管止血,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郎英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流行性出血热尿蛋白与异形淋巴细胞关系探讨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尿蛋白的检出程度与血液淋巴细胞异形百分率,其关系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是否具有参考价值?为此笔者将黄岛区第二人民医院历年收治的该类患者做一对照.

    作者:唐晓春;顾维乐;吕咸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番泻叶治疗习惯性便秘6 4例体会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6年10月~1999年10月共收治习惯性便秘患者64例.其中男42例,女22例,40~50岁21例,51~70岁38例,71岁以上5例,长期卧床患者7例.服药后24小时内解出大便者48例,24~48小时内解出大便者14例.无效2例.

    作者:王东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及贲门癌治疗中的应用

    营养疗法是食管、贲门癌外科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全身疗法,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胸外科自1994年4月~2000年8月对64例食管、贲门癌病例施行术中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进行营养治疗,促进了机体功能恢复,无吻合口瘘及胸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曾繁文;王立兵;梁增敏;刘占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测定的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1例,对照组20例,将不同类型脑梗死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监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其进行调控,对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曼丽;张金章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危重患者特别护理探析

    从1996年至今,由护理部组织,在全院范围内打破科室界限统一安排符合条件的护士开展危重患者业余特别护理(特护),在不增加人员编制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的对337例危重患者开展了1425天特别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郭俊璞;朱莺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