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玲;宋坤青;杨蓉;张辉;李拥军;田志
目的 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代谢水平,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单位体检者的影像学检查及肝功能、血糖、血脂等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并对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脂肪肝总检出率为9.15%,男性检出率12.50%,显著高于女性的5.99%(P<0.05);男性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间接胆红素(IBi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non-HDL-C、apoB100/apoA1、LDL-C/HDL-C、apoB100/HDL-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女性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IBil、葡萄糖(Glu)、TC、TG、LDL-C、apoA1、non-HDL-C、apoB100/apoA1、LDL-C/HDL-C、apoB100/HDL-C、TC/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non-HDL-C与TC、LDL-C、TG、HDL-C、apoA1、apoB100、apoB100/apoA1、TC/HDL均显著相关(r=0.411~0.989,P<0.01).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普遍具有脂类代谢异常和肝脏受损特点,non-HDL-C的检测有助于全面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脂类代谢状况.
作者:周位强;沈琪琳;吕惠娟;姜锋;苏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抗甲状腺药物(ATD)致不同程度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方法 40例明确诊断为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的患者,服用ATD前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数量正常,服用ATD后3~16周,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0.09~0.499)×109/L(2次细胞计数);依据中性粒细胞缺乏的轻、中、重程度将患者分为A、B、C 3组;A组16例,B组14例,C组10例;3组患者立即停用ATD,给予盐酸小檗胺和利血生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150~300 μg每日1次皮下注射,第1次应用G-CSF 4~24小时复查血常规,以后每天复查血象,直至血中性粒细胞≥2.0×109/L考虑停药;有症状患者同时加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结果 中性粒细胞轻度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3~0.499)×109/L]、中度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1~0.299)×109/L]患者其粒细胞计数可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重度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09×109/L)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较轻、中度缺乏的患者明显延长;中性粒细胞重度缺乏患者经过以上治疗,应用G-CSF 4~24小时中性粒细胞不升,以后中性粒细胞上升较慢,其中7例患者粒细胞达正常水平,另3例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严重感染死亡,死亡前1天中性粒细胞仍然不升高.结论 G-CSF对轻、中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效果明确,且对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G-CSF对重度粒细胞缺乏恢复时间延迟,疗效不满意;第一次注射G-CSF 4~24小时中性粒细胞计数是评价G-CSF是否有效的指征.
作者:张怀国;王玲玲;梁翠格;梁存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上升,且明显年轻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40%.深入研究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从根本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我们设立了该项研究,以探求胰岛素抵抗(IR)在心脑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
作者:赵岚;汤冠荣;时风杰;徐国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为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磷脂酰肌醇聚糖A(phosphatidylinositol glycan,PIG-A)基因突变,使三系血细胞膜糖化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 inositol,GPI)锚蛋白缺乏,致使主要的补体调节蛋白C3转化酶衰变加速因子(DCF,CD55)和反应性溶血膜抑制蛋白(membrane inhibitor of reactire lysis,MIRL,CD59)缺乏,对补体溶血敏感发生的血管内溶血性贫血.
作者:林凤茹;郭晓楠;任金海;张静楠;王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例1,女,38岁,因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就诊.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门诊体格检查:体温:37.5 ℃,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处方: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0825)0.4 g,每日1次静脉滴注,滴速30滴/min.
作者:张玉月;李丰云;魏绍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男,37岁,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胸闷7天,于2005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查体:血压140/85 mm Hg(1 mm Hg=0.133 kPa);气管居中,左肺中下野呼吸音消失,叩诊浊音,右肺呼吸音清晰;心率78次/min,心音有力,律齐;腹平软,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余无异常.
作者:杨永军;张水平;高志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3种脂肪细胞因子(游离脂肪酸、肿瘤坏死因子α和脂联素)与肥胖人群抵抗素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19例肥胖和29例非肥胖受试者,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腹部皮下与大网膜脂肪组织中抵抗素mRNA的表达,同时测定血清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游离脂肪酸(FFA)和脂联素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肥胖组的血清FFA、TNF-α和抵抗素水平高于非肥胖组(均P<0.05);而血清脂联素水平却低于非肥胖组(P<0.05);抵抗素在各组皮下及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血清抵抗素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TNF-α、皮下脂肪组织中抵抗素表达、FFA进入回归方程;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与体质量指数、FFA、TNF-α、HOMA-IR呈正相关(分别=0.457,P=0.008;r=0.708,P=0.000;r=0.520,P=0.006;r=0.703,P=0.000),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928,P=0.000);皮下脂肪中抵抗素表达与TNF-α呈负相关(r=-0.352,P=0.039),与网膜脂肪中抵抗素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5,P=0.05),与血清FFA和脂联素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提示TNF-α、皮下脂肪组织中抵抗素表达和FFA对血清抵抗素水平具有正性影响,而脂联素对抵抗素水平产生负性作用;TNF-α可能下调皮下脂肪中抵抗素的表达.
作者:胡红琳;王佑民;王长江;周剑;刘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在门诊工作中,经常遇到原因不明的食管症状患者,常规检查方法不能显示任何器质性病变,因诊断不明,常反复就诊.随着食管测压技术应用于临床,食管运动功能性疾病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部分食管功能性疾病及部分食管症状与食管运动形式的关系,现对我院消化科胃肠动力室所做的313例食管测压结果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陈健;褚燕君;刘秋慧;王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临床检出率明显增高,同时伴有血清生化多指标的异常,但无临床特异性.现代医学对NAFL的治疗除生活调理及对症治疗外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中医药研究发现,中药治疗对NAFL改善症状、调节生化多指标异常以及抗肝纤维化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本研究旨在通过对NAFL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探讨与血清生化多指标相关性,为中西结合防治NAFL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守亮;苏锐;倪建峰;范宁;樊玉兰;米永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女,83岁.主因一过性意识丧失 18小时,腹泻12小时入院.缘于18小时前患者小便过程中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尿失禁,无汗出、抽搐.急诊心电图示:Ⅰ、Ⅱ、Ⅲ、aVF、V2~V6 ST段压低约0.1~0.3mV.心肌酶、肌钙蛋白未见异常.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
作者:王亚玲;宋坤青;杨蓉;张辉;李拥军;田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儿,女,14岁,主因发热、排脓血便2天,于2006年8月9日入院.既往体健,无食物过敏史,对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过敏.查体:体温37.8 ℃,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正常,腹软,肝脾不大,神经系统正常.
作者:宋相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肾上腺危象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或缺如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病情凶险,进展急剧,临床易误诊,如不及时救治可致休克、昏迷、死亡,是严重的内科急症之一.为研究该病临床发病及诊疗情况,笔者报道1例并检索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邹百仓;董蕾;马明弦;闻新丽;王深皓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细菌耐药性监测对准确掌握本地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本院2004~2005年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构成比及耐药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临床防治耐药菌的感染和流行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时东彦;赵建宏;杨敬芳;王鑫;戚小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血清血脂和乳酸脱氢酶(LDH)是一种临床经常测定的酶学指标.急性白血病在不同时期其血脂和LDH会有相应的变化,为探讨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36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化疗前后血脂及LDH进行了动态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周守勤;孙熠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截至2006年7月27日,全球共有254例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死亡141例,病死率55.5%.而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认的国内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共19例,死亡12例,病死率63.1%[1].深圳市于2006年6月10日收治、后经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确诊为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的成年男性患者1例,经过51天的临床治疗成功出院,成为国内首例救治成功的成年男性H5N1人禽流感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雪燕;邱晨;傅应云;吴诗品;周伯平;陆普选;袁静;杨桂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慢性咳嗽是儿科的一个常见临床症状.首先,慢性咳嗽可对婴儿和儿童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其次,慢性咳嗽可能是一种潜在疾病的症状,所以明确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文辉;王雪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心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通常以颈内静脉置管作为首选,传统的颈内静脉置管穿刺路径有前路、中路和后路3种,目前多数人采用中路穿刺置管,但时常发生误穿动脉等并发症,随着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的日益普遍,如何减少穿刺置管并发症、提高成功率是临床医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后路穿刺法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与目前常用的中路穿刺法颈内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进行比较,拟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供同道参考.
作者:黄其鹏;邹茜萍;陈江林;刘筱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雄激素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 老年男性87例,按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病例的血清睾酮及雌二醇水平;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睾酮与几项常见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两组间睾酮水平、雌二醇水平及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睾酮水平与认知功能联系更强(P<0.01);睾酮水平主要与空间、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相关(其中积木试验r=0.752,P<0.01;数字广度试验r=0.690,P<0.01;图形旋转试验r=0.548,P<0.05;连线B试验r=0.572,P<0.05);控制年龄因素、雌二醇因素后,睾酮水平与空间、注意力等认知功能仍相关(P<0.01).结论 雄激素水平主要影响老年男性空间、注意力等认知功能,且不受雌激素的影响.
作者:桂雅星;陈怀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近几年在全球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由此导致获得性免役综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的人数也逐渐增多.根据美国旧金山中心医院的统计[1],在美国大约有1/3的艾滋病患者有上消化道症状,这些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上腹胀痛、厌食.
作者:张斌;金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为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减退.因此尽快纠正患者的高血糖状态既有利于保护胰岛残存β细胞功能又可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本实验以血糖较难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短期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特充)治疗的降糖效果[1].
作者:余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