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能谱成像技术定量测定羊骨骨密度的可行性

南燕;王成伟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物质分离, 骨密度, 骨质疏松
摘要:目的 利用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技术定量分析测定骨密度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新鲜羊离体腰椎体骨5付,每付4个椎体作为一组,首先分别对每组羊骨使用双能量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进行扫描,获得每块羊骨的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再将每组羊骨放置于CT机中,采用GSI模式进行扫描,利用能谱成像物质分离技术测量每块羊骨的钙含量;后将每块羊骨测定体积后进行高温灰化并称重,计算出每块羊骨的骨灰密度值,采用骨灰钙含量作为金标准,将GSI、DXA方法测得结果分别与之进行对照分析,即采用均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计算GSI技术、DXA与骨灰钙含量之间的相关度.结果GSI及DXA扫描所得的各种测量数据与骨灰Ca含量均呈线性正相关(P<0.01),GSI技术测量结果与骨灰Ca含量的相关度为(r=0.879),稍高于DXA测量值的相关度(r=0.845).结论CT能谱成像在离体羊骨骨密度的定量分析方面,准确性优于DXA骨密度测量方法,有望应用于人体骨骨密度的定量测量.
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与鉴别

    目的 分析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的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6例,黏液性囊腺瘤11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22例,年龄在30~83岁之间,本组27例行CT平扫并增强扫描,分析病变在CT图像上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及肿瘤的强化特点.结果 16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中病灶位于胰头部10例,胰体尾部6例,6例见中央瘢痕,3例见钙化,3例见壁结节,其中1例实性部分较多,病理证实为交界性肿瘤,呈小囊型的8例,大囊型的5例,混合型的3例;11例黏液性囊腺瘤中病灶位于胰颈部的2例,胰体尾部的9例,4例囊壁见钙化,6例见壁结节,单囊3例,多囊8例;增强扫描病灶囊壁、纤维间隔及实性部分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结论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郝敬军;赵林;庄伟雄;崔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会阴超声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观察及评估分析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价值.方法 对在本院接受自然分娩、剖宫产术及未孕女性采用三维容积或腔内探头进行检查,经会阴对盆底肌肉及盆腔器官位置、结构进行观察和评估,对比三组受检者的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三组受检者之间比较,在尿道旋转、静息状态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Valsalva膀胱下降、肛提肌Valsalva大面积、静息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Valsalva宫颈下降、尿道漏斗、直肠膨出等指标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两组间比较发现自然分娩组的尿道旋转明显高于未孕组和剖宫产组.自然分娩组、剖宫产组在静息状态下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距离明显低于未孕组,Valsalva动作时,未孕组膀胱下降均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自然分娩组的肛提肌Valsalva大面积明显高于未孕组和剖宫产组,未孕组静息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距离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未孕组Valsalva宫颈下降数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Valsalva动作时,自然分娩组的尿道漏斗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孕组和剖宫产组,而自然分娩组的直肠膨出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孕组和剖宫产组(P<0.05).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器官结构及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经会阴超声能有效诊断盆底功能功能性障碍性疾病,反应出患者的损伤情况,是一种较好的检查方法.

    作者:杨佳丽;梁淑仪;洪碧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寰齿关节退行性变在CT矢状位重组图像中的表现

    目的 观察寰枢关节退行性变及其随年龄的增长的CT表现.方法 对219例有阳性临床症状病患的寰枢关节进行CT扫描、重组,按年龄分组对该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寰枢关节退行性变具有出现早,普遍性,时序性的特点.结论 寰枢关节退行性变的CT表现反应了其病理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宝贵信息.

    作者:Pritam Das;张洁;于乔文;孙庆举;刘庆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RI对海绵窦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海绵窦(cavernous sinus,CS)病变的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和病理证实的海绵窦病变患者59例(男30例,女29例,年龄范围6~69岁,平均45.3岁)MRI资料.59例海绵窦病变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病变形态、信号及累及范围.结果 海绵窦原发肿瘤(脑膜瘤8例,三叉神经鞘瘤5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1例,胶质瘤1例);海绵窦继发肿瘤(鼻咽癌18例,侵袭性垂体瘤8例,脊索瘤6例);非肿瘤性病变(颈内动脉瘤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鼻咽部动静脉瘘累及海绵窦1例).主要MRI征象:1)47例肿瘤性病变,一侧海绵窦受累29例,双侧海绵窦受累18例,其中13例包绕双侧颈内动脉,22例包绕一侧颈内动脉;2)非肿瘤性疾病12例,海绵窦内见异常血管流空信号,其中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同侧眼上静脉扩张扭曲,6例动脉瘤表现为颈内动脉扩张呈类圆形流空信号,2例海绵状血管瘤呈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延时扫描强化范围增大.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海绵窦区病变及其累及范围,了解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是否被包绕,对海绵窦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江林;张体江;李仕广;杨伟;刘衡;柏拉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MRI诊断(附45例报告)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肛门直肠脓肿及肛瘘患者术前的MRI影像资料,总结不同系列对病灶显示的准确性,以及MRI检查具有达到分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5年7月~2016年5月临床通过体检已诊断肛周感染性病变的患者45例,进行术前盆底MRI检查,术后回访临床资料,把影像资料与术后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影像诊断符合率.结果 45例肛周感染性病变中,影像诊断肛瘘42例,肛周脓肿3例;肛瘘MRI正确分型39例,无法分型1例;分型错误2例;其中正确分型中,括约肌间型肛瘘15例;经括约肌型肛瘘肛瘘19例;括约肌上型肛瘘5例;括约肌外型0例.结论高场强MRI可清晰显示肛周脓肿、肛瘘与肛周组织的关系,脓肿可准确定位,瘘管与肛门外括约肌的关系可达到分型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作者:程静;赵云超;刘兴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其右心功能的评价作用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其右心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 将医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外选择9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对两组受检者右心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右房室瓣环侧壁收缩期组织速度及右心室面积变化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右心室侧壁基底段纵向应变率及右房室瓣环收缩期位移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右心室面积、右心室基底段内径、右心房左右径和上下径、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及胸骨旁长轴切面右心室流出道近端内径、剑突下右心室侧壁厚度及肺动脉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织多普勒a波峰值、组织多普勒e波峰值、右房室瓣舒张晚期A波峰值、右房瓣舒张早期E波峰值及E/e值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E/A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心动图可有利于临床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从而为临床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姜霄鹰;刘宇毅;林蕊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肩周炎与肩袖损伤的MRI鉴别诊断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MRI在鉴别诊断肩周炎与肩袖损伤病变的应用及帮助临床做出准确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的研究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9月~2014年9月具有肩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且经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肩周炎或肩袖损伤的36名患者磁共振图像表现.结果 MRI诊断为肩周炎的患者11例,其中6例患者外用扶他林加理疗、推拿;5例患者采取局部注射得宝松1~3次.肩袖损伤25例,其中1级损伤5例,2级损伤16例,3级损伤4例.1级损伤采用保守治疗;2级损伤保守治疗3~6个月后,11例患者症状减轻或明显减轻,5例患者效果欠佳,采用手术治疗;3级损伤采用手术治疗.结论 MRI在鉴别诊断肩周炎与肩袖损伤病变的应用及帮助临床做出准确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有确切的研究价值.

    作者:丁建;陈艳;姚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CDE)在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nensive hean disease,HH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并与血压正常且无心血管疾病的正常体检者进行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HHD患者与对照组正常体检者比较,在LVESV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t=0.87,P>0.05);但是,两组在LVEDV、LVMM、LAD、LVEF、E/A等四项参数方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t=3.48、4.26、4.11、3.22、5.03,P<0.05).进一步对研究者中的Ⅰ期、Ⅱ期、Ⅲ期患者进行组内比较发现,LVEDV和LAD是Ⅲ期>Ⅲ期>Ⅰ期,而LVEF和E/A则是Ⅰ期>Ⅱ期>Ⅲ期.即随着血压的升高,高血压患者的LVEDV和LAD逐渐升高,而LVEF和E/A则是逐渐下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作监测HHD患者的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HHD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余红;乐怀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UE比值法)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72例乳腺肿块的女性患者做为观察对象,进行常规超声扫描(对照组),后进行UE扫描(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效果及其内部结构病变情况进行定期临床随访、统计实验检测数据分析影像学图像分析及记录详细临床信息.结果 观察组中对乳腺肿块良性与恶性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4,P=0.001;t=4.313,P=0.001).观察组在对乳腺肿块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效果方面(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约登指数)更优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依次为2.871、3.032、3.643、6.511,P依次为0.001、0.001、0.001、0.023).此外UE扫描方式检查获得的影像学图像更为清晰准确,能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良好依据.结论 在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时,采取UE比值法检查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率高、分辨率高及特异性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慧;江华;周晓蓉;冯晓曦;蒋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X线与螺旋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X线检查和螺旋CT扫描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价值,已减少螺旋CT的使用,减轻患儿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014年怀疑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50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于有明确异物吸入史,听诊有一侧呼吸音减低或者有呼吸困难的患儿采用普通X线检查,对于没有异物吸入史或者有异物吸入史但是听诊没有呼吸音减低和呼吸困难的患儿采用螺旋CT检查.选取我院2008年~2011年315例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为对照组,全部采用普通X线检查.结果 实验组阳性率为95.04%(479/504),对照组阳性率为89.27%(281/315);实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X线检查或螺旋CT检查方法是很重要的,可以在提高准确率的基础上明显减少对患儿的辐射危害.

    作者:卢春;程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在子宫滋养细胞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滋养细胞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滋养细胞病变患者82例,进行超声造影观察.结果 8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其中恶性病变32例,良性病变50例;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0%、80.00%、70.59%和83.33%,与病理检查一致性Kappa值为0.544;良恶性病变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弥漫型增强模式比例为71.88%,明显高于良性病变;侵蚀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在子宫滋养细胞病变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良恶性病变在造影增强模式上有一定差异.

    作者:张连花;武秀兰;贾志莺;马富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左室功能的早期改变

    目的 评估初诊的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障碍.方法 实验组包括125例患者,对照组包括78例年龄匹配的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志愿者.所有受试者进行多导睡眠图和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结果 OSA患者E/A比值和二尖瓣血流峰值E峰显著降低,A峰波二尖瓣血流显著升高,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和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显著增加.OSA患者二尖瓣后瓣组织多普勒衍生S'振幅、E'振幅及前瓣E'振幅显著减低.结论 左心室整体功能正常的新确诊的OSA患者,其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区域纵向收缩功能已明显受损.

    作者:王涛;王志斌;王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T能谱成像技术定量测定羊骨骨密度的可行性

    目的 利用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技术定量分析测定骨密度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新鲜羊离体腰椎体骨5付,每付4个椎体作为一组,首先分别对每组羊骨使用双能量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进行扫描,获得每块羊骨的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再将每组羊骨放置于CT机中,采用GSI模式进行扫描,利用能谱成像物质分离技术测量每块羊骨的钙含量;后将每块羊骨测定体积后进行高温灰化并称重,计算出每块羊骨的骨灰密度值,采用骨灰钙含量作为金标准,将GSI、DXA方法测得结果分别与之进行对照分析,即采用均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计算GSI技术、DXA与骨灰钙含量之间的相关度.结果GSI及DXA扫描所得的各种测量数据与骨灰Ca含量均呈线性正相关(P<0.01),GSI技术测量结果与骨灰Ca含量的相关度为(r=0.879),稍高于DXA测量值的相关度(r=0.845).结论CT能谱成像在离体羊骨骨密度的定量分析方面,准确性优于DXA骨密度测量方法,有望应用于人体骨骨密度的定量测量.

    作者:南燕;王成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二维与三维超声造影诊断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二维与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诊断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接受诊断与治疗的不孕症患者采用SonoVue(声诺维)超声造影剂进行二维与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检查,比较经阴道超声引导下二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2D-HyCoSy)和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3D-HyCoSy)判断输卵管通畅性和输卵管走行效果,并与腹腔镜下美蓝通染液试验(CLP)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腹腔镜下美蓝通染液试验(CLP)结果显示本组68例患者的136条输卵管中输卵管通畅84条,输卵管通而不畅26条,输卵管阻塞26条.以CLP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三维模式与二维模式在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结果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x2=0.98,P>0.05).三维模式采集并进行三维重建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在输卵管走行方面显示效果明显优于二维模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8,P<0.05).结论 应用SonoVue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能够更加准确地反应输卵管的结构、走形、阻塞部位,其结合二维超声造影评估输卵管通畅性和判断输卵管的形态及走行有着明显的优势,获得的造影图像立体、形象、客观,能够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作者:陆小燕;刘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源CT大螺距心脑联合CTA对冠状动脉与头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初步分析

    目的 应用双源CT大螺距一站式心脑联合CTA,探讨冠状动脉与头颈动脉钙化积分的相关性,及钙化积分对动脉阳性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行心脑联合CTA扫描的63例患者冠状动脉、头颈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的钙化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阳性狭窄组(≥50%)及非阳性狭窄组间钙化积分的关系,并寻找佳诊断点.结果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头颈动脉颅外段及头颈动脉颅内段钙化积分两两呈线性相关(P<0.05).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能很好的诊断及预测冠状动脉阳性狭窄,佳诊断点为107.5,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为57.9%,特异度为96.6%;颈内动脉颅内点钙化积分可较好的诊断及预测头颈动脉阳性狭窄,佳诊断点为15.0,曲线下面积为0.762,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62.0%.结论 双源CT大螺距心脑联合CTA可用于初步评价冠状动脉与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王臣;杜祥颖;祝小莲;王艳;李倩义;王苑丁;孙凯;李坤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能谱CT碘基物质分析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能谱CT碘基物质分析在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宝石能谱CT扫描仪进行检查,获得单能量CTPA图像及碘基肺灌注图,评价CT能谱成像定量碘基物质图在PE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结果72例PE患者经能谱CTPA扫描发现栓塞血管365支,其中中心型发生多,为110支,占30.13%;其次是闭塞型,为104支,占28.49%;锐角附壁型,为73支,占20.00%;钝角附壁型,为48支,占13.15%;不规则形,为30支,占8.22%.对比不同类型PE栓塞区与对照区的碘基值可以发现锐角附壁型、闭塞型、中心型等类型PE栓塞区的碘基值与对照区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碘基物质图灌注改变与栓塞部位有良好的吻合性,显示肺栓塞与肺灌注缺损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为PE诊断提供更多的形态及功能学信息.

    作者:邓全越;罗越凡;刘怀忠;欧阳可勋;黄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影像生物学标记定量评价肝脏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随着影像学新技术设备的临床应用,涌现出了一系列影像学生物指标(Imaging Biomarker)使定量诊断成为可能.与传统的单参数成像的螺旋CT相比,能谱CT的物质分离图像、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等多参数信息,可进行物质成分的定量检测.3.0场强的高端MRI设备新的化学位移水脂分离如迭代小二乘法非对称采集水脂分离(IDEAL)梯度回波技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等技术,为定量分析组织脂肪含量变化,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扩散状态以及毛细血管血流的微灌注状态提供新的途径.本文就近年影像学定量评价的新技术在肝脏微环境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磁共振成像检查丘脑肿瘤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丘脑肿瘤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丘脑肿瘤患者采用MRI检查,分析丘脑肿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42例丘脑肿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星形细胞瘤16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淋巴瘤3例,生殖细胞瘤12例,转移瘤5例,动静脉畸形2例;经统计,其中星形细胞瘤所占比例高,达38.10%.对42例丘脑肿瘤患者的分布部位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上丘脑多,占40.48%;其次是背侧丘脑,占38.10%.结论 丘脑肿瘤种类多,病理成分复杂,MRI检查早期丘脑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培丽;施军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膜假性粘液瘤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3年10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例腹膜假性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CT影像学表现.结果 12例均表现腹腔肝、脾边缘扇贝样压弧,腹盆腔分隔样粘液性团块,呈多发,囊内密度较为均匀,CT值比水略高,增强扫描后团块边缘略有强化;其中11例原发病灶,5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合并网膜、肠系膜浸润生长,出现网膜饼状改变.结论 腹膜假性粘液瘤是一种少见疾病,腹盆腔脏器扇贝样压弧、网膜、肠系膜浸润生长及网膜饼状改变是腹膜假性粘液瘤CT检查特征表现.

    作者:李刚;易亚辉;苏刚;蒋伟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前纵隔类癌并异位ACTH综合征1例

    患者 男,47岁. 活动后胸闷、气促半月,伴双下肢水肿入院. 查体:全身水肿,无色素沉着,满月脸,水牛背. 实验室检查:pH 值7.502,红细胞计数 4.01T/L,白细胞计数8.41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9.70%,淋巴细胞百分比12.00%,空腹血糖 10.37mmol,血钾 3.0mmol/L,血钠149.62mmol/L,血钙1.950mmol/L,血ACTH升高,皮质醇节律异常.

    作者:王红;范光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