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可青;王国培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胃排空,探讨FD的病因.方法:采用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11例健康者及35例FD患者(运动障碍型10例,溃疡型11例,反流型14例)餐后6小时胃排出的钡条数.结果:FD组较正常对组胃排空明显延迟(P<0.05),运动障碍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排空明显延迟(P<0.05),溃疡型及反流型与正常对照组的胃排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障碍型较溃疡型及反流型患者胃排空延迟(P<0.05),溃疡型与反流型患者的胃排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部分FD患者存在胃运动障碍,但胃运动障碍不是FD单一的发病因素.
作者:秦荔荣;谭至柔;唐国都;李海滨;李晓阳;李凯;张勇胜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间皮瘤是发生于浆膜间皮细胞的一种少见肿瘤,可见于胸膜、腹膜和睾丸鞘膜.据统计,间皮瘤约65%发生于胸膜,25%发生于腹膜,近20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长.本病确诊较难,误诊率高.现将我院1953年至1999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腹膜间皮瘤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兰春慧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多种并发症.我院近3年来收治了5例肺心病低渗血症并脑梗死患者,在诊治过程中4例发生了漏诊或误诊,现就其发生机制及误漏诊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许志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匹维溴铵(得舒特)是一种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通过阻滞胃肠道平滑肌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产生抗痉挛作用,恢复正常的肠道动力,缓解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本文总结了得舒特对30例IBS患者的疗效.
作者:王利华;鲁素彩;潘国宗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患者,女,29岁,我院麻醉科医生.12小时前在陪别人行高压氧治疗后自觉恶心,前胸部有紧缩感,胸闷、憋气,继之双下肢麻木无力,小便稍觉不畅,予盐酸培他啶500ml,东莨菪碱10mg,氟美松10mg等,静脉滴注1次,双下肢肌力基本恢复正常,约6小时后上述症状复发.查体:意识清,双上肢肌力、感觉正常,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降低,腱反射(+),病理反射(-),胸5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深感觉正常,脊髓MRI正常.诊断为:脊前动脉供血不足、减压病.予盐酸培他啶、罂粟碱、东莨菪碱等扩张血管药物治疗4天恢复正常.
作者:吴喜娟;王远臣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副伤寒是由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由粪--口感染发病,易污染水源,常造成地方性暴发流行,1999年5月至7月,短时间内本地区暴发流行副伤寒77例,现将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临床转归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陆香善;李保才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黑色素斑--胃肠道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为遗传性疾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单一多效基因所致,具有家族性.本文为黑色素斑胃肠道息肉综合征一家系7例报告.
作者:焦卫疆;席大鹏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Duchenne/Becker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BMD)致病基因外显子缺失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利用9对引物以多重PCR技术,对临床诊断的DMD/BMD患者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共发现15例患者外显子缺失,主要分布在中央缺失热区和5′端缺失热区,其中以45、48号外显子缺失多见,且缺失片段长度各异.结论:①外显子缺失的表达也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呈高度的遗传异质性.②该病病情轻重可能与外显子缺失的数量及片段大小不呈平行关系,而与某些外显子缺失有关.
作者:吕佩源;杨康女;郭宗成;郝玉宾;张微娜;朱俊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10年随访,并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对比,观察哮喘患者自然发展过程.
作者:邹霞英;张丽;翁如萍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患者,男,60岁.间断呕血2次伴头晕、心慌3小时入院,总呕血量约800ml.入院查体:血红蛋白77g/L,红细胞2.51×1012/L,白细胞4.6×109/L.粪便隐血试验().既往无肝病及溃疡病史.入院诊断:上消化道大出血:①胃溃疡;②肝硬化门脉高压.经输血、止血对症保守治疗后,患者病情有好转.胃镜检查示:胃窦小弯侧见直径约1cm大溃疡.经抗溃疡病治疗,呕血无好转,大便隐血试验().转入外科行胃大部切除.巨检:胃窦部小弯侧见一1cm×1cm×0.5cm大溃疡,边缘整齐.溃疡下肌壁间见一灰白色肿块,突向浆膜面.肿块大约3.5cm×2cm×1.5cm,有薄层包膜,切面灰白色,质韧.镜检:瘤细胞呈短梭形,核呈短棒状,核膜薄、染色质疏松呈细颗粒状,胞浆淡染,胞界不清,细胞排列有漩涡状、栅栏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Actin(-),S-100(+).病理诊断:胃神经鞘瘤.
作者:罗敏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为了探讨低渗性脑病和老年肺心病预后的关系,本文回顾性地对年龄≥60岁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低渗性脑病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佩韶;雷翠蓉;方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高氨血症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2],正常人血氨主要来源于胃肠道、肾脏及骨骼肌生成的氨,其中胃肠道每日产生的氨达4克,是氨进入身体的主要门户,占机体产氨总量的90%.胃肠道的氨大约74%为从血循环弥散至消化道粘膜的尿素,再经细菌分泌的尿素酶分解而形成.一直以来,人们只注重结肠内细菌的作用[3],而忽视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其中的地位,事实上,早期的研究已经发现胃内的尿素酶含量明显高于结肠[3,4],但始终未能明确它的来源.直到80年代HP分离成功后,才从根本上揭开了胃内尿素酶的稳定.HP对血氨浓度的影响已引起了临床与实验的极大兴趣,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顾掌生;刘永霞;郑萍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1996年2月至1999年8月,使用环磷腺苷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哲勇;王生彦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小肠占消化道总长的75%,但原发性小肠肿瘤仅占消化道肿瘤的1%~5%[1],以恶性肿瘤居多.小肠肿瘤虽然发病率低,但其临床表现各异,缺乏特征性.由于检查条件有限,故误诊率高.现就我院1993年2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作临床分析.
作者:章莉;尤汉宁;沈晟晖;姜靖寰;李定国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是晚期肿瘤较难处理的情况,癌性胸水生长快,化疗难以控制,我院自1995年2月至1998年12月,对31例肺癌并癌性胸水的患者,分为顺铂加尿激酶组和四环素加利多卡因组,行胸腔内注射,对比其疗效.
作者:王晓梅;尤平娟;徐淑晨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为一原因未明的慢性肺间质性疾病,起病隐袭,呈进行性加重,终因肺纤维化而致肺、心功能衰竭,是近年来热点研究课题之一,现将我院10年来病理确诊的23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其章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多普勒超声是一种简便、无创伤、无放射性的检测方法,能在生理状态下动态适时显示门静脉血管形态,直观血流方向,较精确地检测和计算血流量,易于重复进行、动态观察,特别适于临床研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1],该方法测定门静脉主干血流不受肝内分流的影响,不受肝脏摄取功能的影响,近年用来测量门静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报告渐多,对于慢乙肝门静脉血流动力变化的报告不多.从乙肝病毒感染到肝硬化形成是一个慢性的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从慢性肝炎到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各期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我们测量了114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崔建华;吕兴侠;韩方正;王金章;封波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高血压病左室克服后负荷重塑,其构型分为四类:正常左室构型、向心性重构、向心性肥厚及离心性肥厚[1],而在左室重塑过程中也许会影响心室复极离散度,分析163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构型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探讨不同构型与QTd的变化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汝任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预防儿童结核感染是减少成人发病的关键,多年来传统使用异烟肼6~12个月,对感染人群特别是高危感染的儿童,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发病率.虽然异烟肼的预防效果已经得到肯定,但由于该药用药时间长,服用次数多,使得人群的可接受性差,特别是青少年更不易完成疗程,这给预防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既具有更好疗效又能缩短疗程,同时还不增加药物毒副反应的方案.我们根据结核菌的特性及抗结核药物的药理特点等,对儿童预防性治疗方案进行了新的探索,联合应用异烟肼和利福平以及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对儿童结核病高危人群预防性治疗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萍;李登旭;董淑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称肺癌)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总结我院1990~1997年间住院死亡肺癌患者59例.分析其直接死因,发现肺部感染对肺癌生存期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冯可青;王国培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