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白质纤维成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新进展

蔡世峰;彭洪娟;赵斌

关键词:脑, 白质纤维成像, 磁共振成像
摘要:脑白质纤维成像是目前唯一能直观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基础是弥散加权威像,基本原理为脑白质水分子弥散的各向异性.应用多的方法主要有线性延展法和椭球体表示法.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监测脑白质的发育、成熟及生理性老化;观察脑肿瘤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显示急性中风、炎症、脑外伤病变引起的脑白质改变;显示精神分裂症病人局部神经联合的中断.
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癌热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肝癌热疗是通过全身加热或局部加热的方法进行的.局部加热与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相结合,即介入性热化疗,它对提高治疗效果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肝癌热疗的理论依据、技术方法、研究现状和治疗效果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兆华;孙宝霞;李书鹏;刘作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MR灌注加权成像在兔VX2软组织肿瘤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初步评价MR灌注加权成像方法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其一侧大腿近段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液0.1ml,分别于肿瘤组织接种后第14天、21天行MR平扫和灌注扫描,扫描图像经AW4.0工作站处理,计算灌注参数(包括相对血流量rBF、相对血容量r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并分析灌注曲线图.随后将荷瘤兔处死并取出肿瘤,用10%福尔马林固定,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的结构特点.结果:所有兔大腿VX2肿瘤组织的rBF、rBV值明显高于正常肌肉组织,而MTT值则低于正常肌肉组织.结论:MR灌注加权成像是一种安全、简便且较准确的半定量评估软组织肿瘤性病变血流灌注状态的功能成像方法,它可以为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后的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景峰;王仁法;邹明丽;曾引华;肖旭轩;王承缘;夏黎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致死性侏儒1例

    患者女,26岁,孕26+周.妇科查体:宫高脐上一指,腹围81.0cm,胎心博动规律.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胎儿双顶径6.8cm,头围23.0cm,腹围18.3cm,脊柱排列规整,胎心146次/分,搏动规律.胎儿肱骨长1.6cm,桡骨长1.3cm,股骨长2.0cm,胫骨长1.5cm,四肢骨均粗短而弯曲(图1,2).超声诊断:①单胎妊娠(Lop);②胎儿畸形:致死性侏儒.

    作者:刘淑玲;刘加太;董文秀;胡玉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脑动静脉畸形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的脑血管疾病,目前人们主要是通过尸体解剖以及CT、MRI等影像学的方法认识.近年来,学者们应用各种动物模型来研究脑动静脉畸形的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以及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材料的评估,栓塞后临床疗效评价,放射照射剂量对脑动静脉畸形的影响等.本文就脑动静脉畸形实验动物的常用种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动物模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盛希忠;刘作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电子束CT血管造影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和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电子束CT血管造影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3mm薄层连续容积扫描,使用MIP和SSD三维血管重建.结果:食道下端静脉曲张9例,胃底贲门静脉曲张13例,肝门静脉曲张6例,脾门处脾静脉扭曲扩张11例,2例脾肾静脉自发分流,3例附脐静脉开放,2例肝硬化合并肝癌.结论:电子束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对TIPSS手术的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饶敏;苏宏;陈自谦;黄伟;袁立友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超声诊断罕见肝母细胞瘤1例

    患儿女性,5岁.意识不清1h入院.1h前摔倒后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亦无呕吐.查体:腹微膨隆,肝肋下4.5cm,脐下3.0cm,质软,脾不大.肝功能显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均增高.

    作者:曹晓燕;汪军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国产聚乙烯醇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国产聚乙烯醇(PVA)的动脉栓塞效果.方法:杂种犬15只,选择国产PVA和进口PVA分别栓塞左、右侧肾上极动脉, PVA的规格为255~355μm.3只犬栓塞后立即处死,剩下的犬1周、4周、12周、26周分别处死3只.处死前进行双侧肾动脉造影,然后把双侧肾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国产PVA和进口PVA均能阻塞靶血管和导致双肾上极坏死,两种栓塞材料所栓塞的血管在随访中都能再通,动脉内的栓子均由PVA和血栓组成,国产PVA与进口PVA在其血管周围具有相同的炎症反应(P>0.05),国产PVA对动脉壁的破坏0周时较进口PVA严重(P<0.05),1周、4周、12周、26周时与进口PVA相同(P>0.05).结论:国产PVA与进口PVA具有相似的栓塞效果,适合作血管栓塞剂.

    作者:张宏文;倪才方;赵辉;陈珑;缪东流;康苏娅;陆金澄;冷德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实施个体医学影像编码统一,提高医学信息管理水平

    随着局域网(包括picture archiving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在医院内的建立,个体的医学影像存储或检索取得了很大进步,为了推动其顺利发展,促进个体医学影像更方便、更快捷地存储或检索,我们对北京、济南的九家医院的个体医学影像编号的现状、问题做一分析,提出一种将患者个体医学影像编码统一的方法.

    作者:邹清旭;王伟鹏;周立平;尚玉贵;张发俊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家族性石骨症病例报道

    石骨症是一种较少见的泛发性骨质硬化性病变,一般认为与遗传有关,以下是本院发现一家族性石骨症病例.

    作者:刘锴;李西河;李广峰;朱事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超声心动图对32例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体会

    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M)是常用的方法,本文总结我院1994年~2003年确诊的HCM 3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云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应用CT扫描对结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提高CT在结肠癌诊治中的价值.通过对结肠癌病人进行CT扫描,并对轴位图像和重建的4-D、VR、MIP及仿真内窥镜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及术前评估.CT对结肠肿瘤的分期和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明显优于其它检查方法.CT尤其是MSCT动态强化扫描在结肠癌的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王锡明;武乐斌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胸部血管外皮肉瘤的影像诊断

    胸部血管外皮肉瘤是起源于胸部毛细血管外皮细胞的一种临床罕见恶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笔者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经病理证实的3例患者,给合文献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探讨.

    作者:戴捷;高慧;于尧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老年冠心病人介入治疗和护理特点

    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新技术,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以及冠心病PTCA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冠脉内支架的应用,拓宽了其适用范围,60岁以上老年病人占冠心病PTCA介入治疗的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1].老年病人无论从生理、病理及疾病的发生均不同于常规病人.总结近年来717例资料完整的冠心病病例,60岁以上老年病人占35%,其介入治疗及护理特点如下.

    作者:孟红;程俊卿;谢富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急性脑缺血CT灌注成像各参数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自体血栓栓塞模型研究CT灌注成像各参数在脑缺血12h内的动态变化以及计算各参数的半暗带阈值.方法:5只新西兰大白兔行自体血栓栓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GE Lightspeed 16 MSCT,在基础灌注后于栓塞后20min扫描一次,1~6h内每隔1h扫描一次,6~12h内每隔2h扫描一次.CT灌注软件可以给出每个时间点的各参数图.在完成缺血后12hCT灌注扫描后,断头取脑,进行TTC染色,并根据CT灌注各参数图和TTC的染色结果将梗塞侧分为中心梗塞区,半暗带区和相对正常区三部分.结果:所有参数的动态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梗塞后2h内:CBV在中心梗塞区明显下降,在半暗带区轻度下降或正常,在相对正常区轻度上升,CBF在三个区域均明显下降,MTT和TTP均明显延长;②梗塞后2~5h:所有参数均在一定水平上轻度波动;③梗塞后5~12h:在中心梗塞区和半暗带区CBV和CBF下降,MTT和TTP延长和轻度缩短,而在相对正常区CBV和CBF明显上升,MTT和TTP明显缩短.在缺血20min时,若CBV%<66.57%,CBF%<39.22%,MTT%>2.63或TTP%>1.97,缺血组织就发生不可逆损伤.结论:实验证明CT灌注成像能够准确地显示脑缺血的部位和范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改变.CT灌注检查能够指导溶栓治疗患者的选择.

    作者:陈唯唯;漆剑频;吴静;宋金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钙化上皮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钙化上皮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其超声表现多为个案报道,术前多易误诊.笔者就我院2002年4月~2004年2月间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钙化上皮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新方;刘绍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36例X线分析

    髋臼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因髋臼过浅,可引起早发性骨关节病和脱位,笔者回顾分析36例髋臼发育不良的X线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桂忠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老年人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

    近几年来由于城市流动人口增加,人群感染机会增多,导致肺结核发病率增高[1],又由于老年人T细胞机能减退,细胞免疫低下,以及老年人呼吸器官结构功能的改变,更易受到结核菌感染.本文100例老年性肺结核与中青年肺结核对照分析,详讨老年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以便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作者:常健;张勇;杨和平;袁宇辉;唐玲;罗丽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颈动脉鞘区占位性病变的CT分析(附21例报告)

    目的:探讨颈动脉鞘区肿块的CT特征及其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例颈部肿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神经鞘瘤中5例使血管移位,呈斑驳样强化.1例呈囊性改变血管未见移位.2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可见血管移位,呈低密度,未见强化.1例颈动脉体瘤位于颈动脉分叉处,有血管移位.1例颈动脉瘤呈囊状扩张伴有假性囊肿的形成.转移瘤多有中央坏死,部分可见融合,周边强化,血管移位.淋巴瘤多位于颈外侧,多不伴血管移位,轻度强化.结论:根据血管的移位及肿瘤的CT强化特点有助于颈部肿瘤的鉴别.

    作者:林志春;陈燕萍;张雪林;王蜀燕;陈翼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畸胎瘤1例

    患者女,53岁.1年前感胸部不适,进食有阻挡感,曾疑食道病变,但未做任何检查,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初为阵发性干咳,现咳少量白痰,无痰中带血,伴胸闷、胸痛,并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尤以活动后为著,口服感冒类药物治疗无效.

    作者:张子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椎间盘炎的影像诊断

    椎间盘切割抽吸术后发生的椎间盘炎较少见,发生率0.73%~3%[1],我院1992年曾发生过1例,近几年来外院转院的3例,4例均临床资料较完整,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钱学江;杨效经;韩学东;翟伟庆;卢春汕;骆行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