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充多种维生素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杜萱;沈琳辉;吴畅;巩云霞;顾智东;林云;沈蓓蓓;沈戈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维生素
摘要:目的通过我院干部体检资料的分析,探讨补充多种维生素(多Vit)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999年度我院干部体检中的正常组589例和1999年4月~2000年10月间住院中的冠心病组179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Hcy浓度,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叶酸、VitB12水平,同时调查其是否服用含叶酸的多Vit。结果 1.正常组:(1)服多Vit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高于未服组,而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未服组,血清VitB12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服用多Vit组,血浆Hcy水平≥15 μmol/L者的比例明显低于未服用多Vit组。2.冠心病组:(1)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叶酸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VitB12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血浆Hcy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3)除心绞痛组,服用多Vit者叶酸水平明显高于未服用者外,冠心病其余二组服用多Vit者Hcy、叶酸、VitB12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服用含叶酸的多Vit对血浆Hcy水平有明显影响。服用多Vit可提高血清叶酸水平,使正常组血浆Hcy水平降低,减少冠心病的患病率,但对已患有冠心病者补充多Vit对血浆Hcy水平无明显影响。
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泌尿道感染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放射土壤杆菌

    放射土壤杆菌(A. radiobacter)是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的一个代表种,广泛分布于土壤,为植物病原。国外曾报道从血液、腹水、尿液等临床标本分离出该菌。国内报道甚少,目前仅有2例,1例为灼伤患者继发的菌血症,另1例为褥疮感染,作者尚未见尿标本中分离的报道。我们从1例泌尿道感染患者的清洁尿中连续2次分离出放射土壤杆菌,特予报道。

    作者:周庭银;赵虎;陈险峰;王寅;倪语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肠球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

    目的研究肠球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04株肠球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及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增效筛选试验。结果 104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77.9%,屎肠球菌占15.4%,鸟肠球菌占6.7%。104株肠球菌在各标本中的分布位于前三位的是尿液、脓液分泌物和痰液,它们分别占已分离到肠球菌的50%、18.3%和13.5%。肠球菌对万古霉素、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敏感率分别为90.4%、65.4%和69.2%,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增效筛选试验的敏感率分别为48.1%和54.8%,对利福平、环丙沙星、四环素和红霉素的敏感率较低。结论临床分离到的肠球菌以粪肠球菌为主。肠球菌在尿液标本中分布高。除对万古霉素外肠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低,而屎肠球菌比粪肠球菌和鸟肠球菌具有更严重的耐药性。检测肠球菌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中新;黄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在血管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测对韦格纳氏肉牙肿/多血管炎的诊断及疗效考核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对28例韦格纳氏肉芽肿、45例其他血管炎和20例硬皮病患者标本进行了ANCA的检测。并对5例ANCA阳性的畸形期血管炎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韦格纳肉芽肿及多血管炎组的阳性率为64.3%,明显高于其他血管炎组(20.0%)和硬皮病组(0%)。5例ANCA阳性的畸形期血管炎患者治疗后4例转阴,1例滴度从1∶320降至1∶80。结论 ANCA的检测有助于韦格纳氏肉芽肿及多血管炎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作者:龚萍;顾继安;许元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消化道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和肿瘤坏死因子等水平的测定

    目的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CA)72-4、19-9和癌胚抗原(CEA)的检出率,同时探讨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43例、非肿瘤性消化道疾病患者26例,均采用ELISA检测血清sIL-2R、TNF和CA72-4,采用IMX仪器检测CA19-9和CEA。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sIL-2R和TNF水平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对照组, TNF水平与CA72-4浓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CA72-4与CA19-9双指标组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3项指标组合检测不再提高阳性率。结论 CA72-4与CA19-9组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检出率, 3项指标组合检测并无实际意义。消化道肿瘤患者TNF水平与CA72-4浓度密切相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观察指标。

    作者:周培芳;陶箭;何银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初筛实验“灰区结果”的探讨

    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抗-HIV1、2)初筛实验普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试验(ELISA)间接法,但是存在假阳性,而对于一些弱阳性标本,又会出现假阴性漏检现象。所以,在HIV P24抗原和HIV RNA尚无法常规检测的情况下,我们以增补实验联合检测“灰区范围”内的可疑样本(因技术原因判为阴性却含有较高A值的样本),会产生一些发现早期感染合理可信的机会,以便于监测,避免漏检现象的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志旭;杨晋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添加磷酸吡哆醛对血清转氨酶活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添加磷酸吡哆醛对血清转氨酶活力的影响。方法用添加磷酸吡哆醛的DADE试剂和不添加磷酸吡哆醛的长征试剂对同一组血清作测定,以二者活力比表示。结果添加磷酸吡哆醛试剂的转氨酶活力肯定大于不含磷酸吡哆醛试剂的结果,丙氨酸转氨酶(ALT)平均高64%。对作血透析后病人血清中的转氨酶活力影响更大,不含磷酸吡哆醛的ALT活力平均增高24%;添加的ALT平均增高达57%。结论只有使用添加磷酸吡哆醛的试剂才能准确反映病人血清中转氨酶活力以及肝损害程度。但各病人添加和不含磷酸吡哆醛试剂的转氨酶活力比值相差较大,不可采用校正系数换算。

    作者:忻鼎广;伏春明;陈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呼吸道感染患儿1 379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检测

    目的应用敏感、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使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患儿。方法日本富士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结果 1 37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Mp-IgM阳性293例,检出率为21.2%。<3岁~6岁和~14岁3个年龄组Mp-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6%(111/818),30.7%(92/300)和34.5%(90/261)。取86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符合临床支原体诊断标准病例有205例,抗Mp-IgM阳性156例,阳性率为76.1%;而不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中,抗-Mp-IgM阳性仅26例,假阳性率为4.0%。两组经统计χ2=48.3,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检测小儿Mp感染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快速、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可作为早期诊断Mp的客观指标。

    作者:唐立萍;葛青玮;蒋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耐药质粒与伤寒沙门菌在巨噬细胞内生存的关系

    目的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伤寒沙门菌不相容性C群可接合性耐药质粒pRST98与其宿主菌在巨噬细胞内生存的关系。方法荧光染料标记3株染色体同源的伤寒沙门菌-含pRST98野生型伤寒沙门菌株STpRST98、人工消除pRST98的突变体菌株ST(R-)及将pRST98再重新导入突变体的接合子菌株pRST98/ST(R-),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它们被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ФJ774A.1吞噬和吞噬后在细胞内的存活情况。结果被巨噬细胞吞噬的标记ST(R-)菌量显著多于STpRST98和pRST98/ST(R-)(t检验,P<0.05),但pRST98宿主菌在巨噬细胞内的活菌数却明显高于无此质粒的菌株(t检验,P<0.05)。结论 pRST98不但能编码对药物的抗性,还能提高其宿主菌抗吞噬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

    作者:黄瑞;吴淑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骨髓培养马尼菲青霉菌阳性一例

    马尼菲青霉菌(PM)是青霉菌中唯一的呈温度双相型、罕见的致病菌,自1973年首例人自然感染该菌以来,已有100多例报道。可发生于健康者,但更多见于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器官移植、血液病、皮质激素应用者等。现将我们在骨髓涂片中所见经培养证实的马尼菲青霉菌1例报告如下。 一、病例患者男,29岁,农民。在广东打工时患病,曾有野游史。在当地医院未确诊,治疗无好转,回家后来医院就诊。患者不规则发热2月余,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皮肤有多处丘疹。一般情况差,贫血貌,乏力伴牙龈出血,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肝肋下6~7 cm,脾肋下4~5 cm,胸骨压痛明显。外周血血红蛋78 g/L、红细胞2.87×1012L,白细胞3.7×109/L、血小板45×109/L,怀疑为急性白血病而行骨髓穿刺。

    作者:钟辉秀;孟文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凝血因子Ⅹ a活性测定对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治疗监测的观察

    目的观察抗凝血因子(F)Ⅹ a活性测定,作为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治疗的监测。方法用heptest试制盒对LMWH治疗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30例用普通肝素(UFH)和30例用LMWH预防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倾向患者进行抗凝血因子(F)Ⅹ a活性、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用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抗F Ⅹ a测定在治疗第2天为(0.18±0.13),第10天为(0.30±0.19)u/ml。肾病组在治疗第2天为(0.21±0.15),第15天为(0.31±0.19),第30天为(0.37±0.14)u/ml。两组在治疗开始和结束检测抗F Ⅹ a、APTT和Plt均无统计学的差异。LMWH抗F Ⅹ a测定为(0.28±0.14)u/ml。结论虽然,抗F Ⅹ a测定是简便,快速和有效的监测LMWH的方法。但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肾病患者应用LMWH治疗无需监测。

    作者:曾淑燕;张端伟;钱芸娟;余展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欧洲会议评述

    1998的夏天在意大利罗马市举行了欧洲第一次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检测研讨会。其中,有来自21个国家的实验室采用雅培公司的Imx仪器对全自动同型半胱氨酸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进行了评价。论文汇编内容丰富,这里对这一方法的各实验室实验评价作一概述。

    作者:冯仁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肠癌患者伴高甲胎蛋白血症一例

    患者男,45岁。因反复腹泻3月,右腹疼痛伴血便2周,于1999年10月5日入院。体检:右下腹扪及一肿块,有压痛,其他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CEA)25 μg/L,甲胎蛋白(AFP)875 μg/L,血红蛋白80 g/L,粪便隐血试验强阳性。

    作者:周帮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控制品为校准品的尝试

    目的以稳定的液体控制品为碳酸氢盐测定的应用校准品,观察对病人标本测定的可靠性。方法固定的检测系统,校准品校准确认为准,对拟采用的控制品作长期测定,确定其稳定性。原检测系统的仪器、试剂、操作程序不变的条件下,试用该控制品为校准品替代原校准品,以长期测定的均值为校准值校准检测系统,在测定病人标本时,又和以原校准品校准的检测系统作对比。结果在1个月内,2种校准方法的病人标本碳酸氢盐测定结果具极好的可比性,回归式Y=0.994X-0.137,相关系数r=0.966。结论始终以病人测定结果为准,做好校准确认,可以将重定值稳定的控制品为校准品。

    作者:严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胶乳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比较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是早由Davies等[1]发现的一组自身抗体,且根据间接免疫荧光可将其分为胞浆型ANCA(c-ANCA)和核周型ANCA(p-ANCA)。p-ANCA已经明确与多动脉管炎和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有关,其主要靶抗原是髓过氧化物酶(MPO),临床上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抗体。我们尝试用胶乳凝集法(LAST)来检测MPO抗体,并与ELISA比较,探讨其可行性。

    作者:张松照;黄永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emoline双相血培养瓶的应用评价

    败血症是由病原体在血液内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感染。病情发展迅速,而且在感染早期或抗生素治疗后,病人血清中的细菌数通常小于1 CFU/ml[1],所以血培养方法将直接关系到败血症的准确诊断及治疗[2]。为了加快血培养的速度,更好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我室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双相需氧血培养瓶(Hemoline performance disphasique,HPD),对1999年1月~2000年8月共收到的血培养标本1 097份进行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蔡璇;施菁玲;李从荣;李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孕妇特有的全身性疾病,在孕妇中其发病率为29.5%[1],严重威胁着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与健康。我们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对妊高征患者做了观察分析。

    作者:周中华;杨维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应重视粪便检验

    粪便检验对许多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粪便检验问题作一概述。 一、粪便检验目前存在的问题 1.粪便常规检验量过大我国长期以来,住院患者必做“三大常规”检查。现代医学虽然高度发展,检验项目不断增多,但仍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申请检验单。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纽海芬医院是一家有800多张病床的综合性大医院,但每天仅有3~4份粪便常规检验[1]。相比之下,我院为1 000多张病床的三等甲级医院,每天门诊和住院患者粪便常规检验多则超过150份,少则也有近100份;我国其他许多医院粪便检验情况与我院相似。检验科往往由1~2个检验人员负责粪便等常规检验工作,所以粪便常规检验工作量大。

    作者:林发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用国际室间质量保证活动评价血常规检验质量

    我们通过对3年来参加Beckman-Coulter公司的实验室间质量保证活动(Interlaboratory 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IQAP)结果进行回顾,对本室的室内质控进行分析,对室间质控进行评价。

    作者:翟建新;伊学军;焦连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宁波地区31 720例育龄妇女和孕妇中弓形虫抗原抗体的检测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育龄妇女和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1 720份血清检测了弓形虫抗原和及其特异性IgM、IgG抗体。结果 31 720位育龄妇女和孕妇中弓形虫感染者611感,阳性率为1.93%。其中孕妇为1.95%、不孕症妇女为2.30%、妇科病患者为2.5%,而正常未孕妇女的感染率为1.37%。结论此结果虽无统计学上显著差异,但不孕症妇女、妇科病患者的弓形虫感染率略高于正常妇女。

    作者:林鸿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补充多种维生素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我院干部体检资料的分析,探讨补充多种维生素(多Vit)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999年度我院干部体检中的正常组589例和1999年4月~2000年10月间住院中的冠心病组179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Hcy浓度,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叶酸、VitB12水平,同时调查其是否服用含叶酸的多Vit。结果 1.正常组:(1)服多Vit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高于未服组,而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未服组,血清VitB12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服用多Vit组,血浆Hcy水平≥15 μmol/L者的比例明显低于未服用多Vit组。2.冠心病组:(1)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叶酸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VitB12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血浆Hcy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3)除心绞痛组,服用多Vit者叶酸水平明显高于未服用者外,冠心病其余二组服用多Vit者Hcy、叶酸、VitB12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服用含叶酸的多Vit对血浆Hcy水平有明显影响。服用多Vit可提高血清叶酸水平,使正常组血浆Hcy水平降低,减少冠心病的患病率,但对已患有冠心病者补充多Vit对血浆Hcy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杜萱;沈琳辉;吴畅;巩云霞;顾智东;林云;沈蓓蓓;沈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检验医学杂志

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