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珂;杨梦;白义萍;郭月婷;张明辉;匡海学;冯卫生
目的:研究艾纳香有效成分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影响其含量的主导因子.方法:GC测定艾纳香中l-龙脑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理化分析法测定土壤因子,应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土壤因子与有效成分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艾纳香中l-龙脑含量与有效硫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黄酮含量与pH、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呈显著负相关(P<0.05);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l-龙脑含量的主导因子为有效硫,影响总黄酮含量的主导因子为pH;经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pH为影响艾纳香有效成分的重要因子,其次为碱解氮和有效硫.结论:无论是选择适宜产地还是施肥,都应重视和考虑氮、硫及土壤pH对艾纳香质量的影响.
作者:黄梅;杨全;庞玉新;于福来;陈策;刘立伟;陈振夏;王丹;官玲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基于全国多家中医院住院病历及名老中医的中药数据,分析中药数据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科学合理的中药数据预处理方案,为准确分析中药信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中医临床及中药学专业人员协作,通过对多区域中药数据进行分析,针对中药数据的特点,结合数据分析挖掘需求,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适宜方案.结果: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2010年版)及各地区中药炮制及调剂规范,制订中药整理规则、方法及流程,进行中药数据整理.形成了解决不同区域中药数据规范化整理方案.结论:该方案制定的中药数据整理规则及方法,解决了多区域医疗中药数据分析利用的规范性、准确性问题.
作者:周霞继;张润顺;王映辉;刘保延;张静茹;杨辉;王建升;郭琦;宋观礼;徐丽丽;周雪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临床中已经使亿万患者摆脱了疾病的困扰.目前,青蒿素的获取途径主要有直接从青蒿中提取、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本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青蒿素生产过程的差异,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期为青蒿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贾成友;于金英;张传辉;王云红;禹奇男;杨荣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优选穿琥宁自微乳制剂处方,并对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初步筛选处方辅料种类;以乳化结果和效率、乳滴粒径为标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伪三元相图法确定优处方组成及配伍比例;考察该处方形成乳液的外观、粒径、Zeta电位及其稳定性.结果:穿琥宁自乳化制剂优处方为MCT-Tween-20-甘油(1:4:5),该处方能自发形成具淡蓝色乳光的透明乳液,其乳化时间为31.27s,平均粒径为37.1±0.06 nm,Zata电位为-17.4 mV,乳液稳定性良好.结论:所得穿琥宁自微乳处方乳化性能良好,乳液较稳定.
作者:王浩;崔名全;尹蓉莉;慈志敏;余泉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石榴叶鞣质及其鞣花酸对原代大鼠脂肪细胞分化及其相关脂代谢影响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培养原代大鼠前脂肪细胞方法,观察石榴叶鞣质及其鞣花酸对脂肪细胞内脂生成及其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石榴叶鞣质和鞣花酸对脂肪细胞中脂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脂蛋白脂酶(LPL)和葡萄糖-3-磷酸脱氢酶(GPDH)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促进脂分解,降低胞内脂含量.并且上调PPARγ和脂肪酸结合蛋白(aP2),下调肥胖基因(ob).结论:石榴叶鞣质可以抑制脂肪细胞内脂的生成,并能促进脂代谢,鞣花酸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与石榴叶鞣质相同的作用.
作者:余煊;卢希;姜敬非;王欣佩;邢东明;雷帆;杜力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青稞红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薄层色谱法建立定性鉴别;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相关方法测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式洛伐他汀和内酯型洛伐他汀的含量.结果:青稞红曲的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青稞红曲中水分6.04%-8.78%,总灰分2.15%-2.92%,酸不溶性灰分0.23%-0.29%,水浸出物27.99%-30.17%,醇浸出物14.12%-18.51%.青稞红曲中酸式洛伐他汀含有量在0.11%-0.29%范围内,内酯型洛伐他汀在0.02%-0.08%范围内.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控制青稞红曲质量.
作者:谭友莉;马云桐;刘奇;王文韬;黄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心、肝、脾、肺、肾、脑、胃、大肠、小肠等组织中的分析方法,并考察大鼠灌服穗花杉双黄酮后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特性.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穗花杉双黄酮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含量.按500 m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大鼠穗花杉双黄酮,分别于给药后10 min、0.5、1、2、4、8、12 h后脱颈椎处死,立即解剖采集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脑等组织.各组织处理后测定其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分布情况.结果:各组织在不同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检测限0.125 ng,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各组织中穗花杉双黄酮的绝对回收率在75.07%-89.80%之间;相对回收率在92.00%-107.00%之间;各组织中穗花杉双黄酮在-20℃冰箱内保存15天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穗花杉双黄酮在各组织中浓度差异较大,大鼠灌服穗花杉双黄酮主要分布于胃、大肠、小肠、肝、肾中,其次为心、肺、脾中,并可透过血脑屏障分布于脑组织中.
作者:王彦志;张萌;刘阳;赵会丽;郑晓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石榴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石榴药用历史悠久,不同部位在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中应用广泛,其化学成分以鞣质类、黄酮类、生物碱和有机酸化合物为主,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近年来,有关石榴的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抗肿瘤、调血脂及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研究进展迅速.通过整理归纳并科学的分析石榴的功效及其新的药理学研究成果,以期能对石榴的研究、临床应用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刘宇;蔡霞;曾勇;王平;孟宪丽;张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南方红豆杉中总黄酮、总多糖及其与紫杉醇配伍抗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南方红豆杉中总黄酮、总多糖及其与紫杉醇配伍对4T1、A549、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利用等效线图探讨联合用药的行为.采用均匀设计分组,培养S180肉瘤ICR小鼠,观察配伍对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情况;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体外总多糖、总黄酮能够增强紫杉醇对4T1、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总多糖能够增强紫杉醇体外对MCF-7细胞、体内对S180荷瘤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体内减轻紫杉醇抗肿瘤时的骨髓抑制毒副作用.结论:紫杉醇可以通过配伍南方红豆杉总黄酮、总多糖达到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蔡伟;夏苗芬;熊耀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揭示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研究现状,探讨此领域研究热点、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检索来源,检索2005-2014年间相关学术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等方法,从论文量年度变化、基金资助、载文期刊、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研究内容6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此领域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获基金支持力度大、层次高,主要的刊载期刊有中华中医药杂志、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近十年研究者主要围绕数据挖掘、中医证候、用药规律、文献研究等问题进行研究.结论:学术论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科研力量地区分布不均衡.古籍文献研究基础薄弱、方法和技术尚不成熟;文献信息资源的评价和服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领域;学科交叉领域的方法学探索及评价研究对中医药文献信息化的发展完善是极有意义的.
作者:韩雅丽;付先军;张丰聪;李学博;王振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红景天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肿瘤、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等药理作用.本文利用《Espacenet》及《世界传统药物数据库》对该中药的发明专利进行系统检索,采用Python、R语言等工具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整理、分析,了解红景天相关专利开发的发展与现状.从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发明人的数量变化来看,红景天近年逐渐成为开发热点.中国作为红景天传统应用国家,在专利数量等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在俄、日、美、韩等国,红景天的药用价值也逐渐被认可.红景天疗效作用广泛,从专利信息来看,关注度较高的是红景天作为全身保护或抗毒剂、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药剂开发,但红景天相关发明专利数量较少,质量也有待提高,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
作者:项佳媚;马运运;孙志一;刘海波;彭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蒙药地格达-4味汤的历史渊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标准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该蒙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蒙药地格达-4味汤的历史渊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及标准化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针对性提出对该方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思路.结果:地格达-4味汤是常用蒙药制剂,历史悠久,其组方单味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复方研究仍相对滞后,缺乏可控的质量标准, 缺乏药理、药效、毒理研究.标准化、高速化、信息化的检测手段与质量控制研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结论:蒙药地格达-4味汤为常用蒙成药,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其进行标准化研究、药理药效学研究、规范化临床研究,为开发一种质量稳定、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的新蒙药地格达-4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那仁满都拉;康双龙;董秋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电子鼻技术和化学成分分析对不同生长年限黄芪样品进行准确、快速鉴别分析.方法:建立电子鼻对2年、7年和10年以上生长年限黄芪样品的响应特点分类模型,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因子分析(DFA)对不同生长年限的黄芪进行分类.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不同生长年限黄芪样品间化学成分和品质的差异性.结果:2年、7年和10年以上生长年限黄芪样品组内电子鼻检测结果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均可分为一类.相同生长年限黄芪化学成分含量相似,不同生长年限黄芪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明显.结论: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揭示黄芪生长年限的鉴别对于黄芪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电子鼻技术能够实现对不同生长年限黄芪样品快速、灵敏、无损地鉴别,在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庆珍;郑司浩;黄林芳;田义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苁蓉总苷胶囊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三种成分含量的HPLC法.方法:Water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结果: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分别在27.792-277.92μg·mL-1(r=0.999 6,n=6),2.418 4-24.184μg·mL-1(r=0.999 6,n=6),5.106-51.06μg·mL-1(r=0.999 8, n=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于苁蓉总苷胶囊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三个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素德;胡军华;李家春;徐忠坤;毕宇安;萧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菝葜水提物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寻找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菝葜组、强的松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余各组采用TNBS灌肠法建立UC模型.连续灌胃给药7天后,处死动物,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并进行组织学评分,检测大便隐血,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印迹检测TNF-α的表达,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菝葜组能改善结肠组织形态,提高组织学评分;菝葜组HE染色显示单核细胞浸润、炎症细胞渗出明显少于模型组;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菝葜水提物能有效降低TNF-α的表达(P<0.01);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显示菝葜水提物可有效降低NF-κB的表达(P<0.01),与强的松组效果相当.结论:菝葜水提物对TNBS诱导的UC大鼠具有治疗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TNF-α的表达,抑制NF-κB的激活,从而起到抗炎作用,菝葜可能成为治疗UC的良药.
作者:刁建新;范钦;王启瑞;蔡红兵;刘远亮;邵萌;孙学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发掘与利用龙胆草的潜在功用.方法:比较龙胆草在古代本草、古代方剂和2010版国家《药典》一部中所述功用,结合现代药理学和临床研究分析.结果:龙胆草传统功用的核心内容与《药典》记录相符合,但从古代本草文献总结出来的清热解毒、消疳、镇静安神、凉血止血、杀虫功能,以及《普济方》数据库中含龙胆草复方所治痈肿疮毒、疳疾、神志不安、癫痫、出血等病症,并未被《药典》收录.结论:初步认为清热解毒、消疳、镇静安神、凉血止血是龙胆草的潜在功用.
作者:张林;梁茂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一个方剂虽能治疗数种病症,但若遇到病情较为复杂,而治疗功效范围不能涵盖全部时,只能扩充药味来解决.由于新方不易创立,便可考虑于此方剂上同时加入另一个或数个适合方剂,来扩展疗效,因为既有之方剂是经过多代医者临床实践后肯定其疗效而留下的,故采取方剂与方剂相加,成为便捷又易掌握疗效之方法.方证使用者常以单一方剂作为基本单位,爰引类比推理法,透过已有之方证对应来而产生合方,即依循辨证论治法则,对应复杂病症所采取一种动态调整.多个关键主证系决定合方主要依据,而方与方相合可产生累加、协同、相反相成,甚至新的功效.由于古方历经多年临床验证,医者若能活用既有方剂,将能拥有更多的论治思路与方法.
作者:吴清荣;贾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葶苈子挥发油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北葶苈子挥发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技术并结合保留指数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采用GC-MS分析检测出82个组分,利用MS结合保留指数定性,鉴定出其中72个成分.含量较高的组分为4-(氯甲基)苯甲腈,占88.9%,其次为2-氰基-吡啶(2.73%)、6,9-十八碳酸甲酯(1.59%)、4',7',7'-三甲基-3'-苄氧基-螺[1,3-二氧戊环-2,2'-双环[2.2.1]庚烷](0.49%)、甲基6-顺,9-顺,11-反-十八碳三烯酸(0.36%),5-甲基-2-苯基-2-戊烯醛(0.35%)、4-vinylsyringol(0.18%)、丁香油酚甲醚(0.11%)等.结论:采用质谱结合保留指数分析北葶苈子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提高定性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弓建红;郑晓珂;赫金丽;张艳丽;李春阁;曹彦刚;匡海学;冯卫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党参是临床常用的补气中药,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效.本文对2014年9月之前的党参发明专利申请信息进行检索整理,得到分析用专利数据集,共包括11 129件专利申请,分属于10 857个专利族.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党参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并在近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党参的发明专利申请主要来自中、美、韩、日等国家和地区,比较受关注的疗效应用为保健、提高免疫力、补气、改善失眠状况等,多与补虚药特别是补气药配伍使用.
作者:陈雅林;马运运;孙志一;刘海波;彭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建立川芎和天麻中Cu、As、Pb、Cd、Hg共5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外标法,用ICP-MS进行测定.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2>0.999),低检出限为0.003-0.134μg·L-1,回收率为80.04%-118.34%.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川芎和天麻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作者:谢达温;廉源沛;梁文琳;孙永成;李艳静;丁岗;萧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