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卫生;曹彦刚;李方;张艳丽;李春阁;王小兰;陈文静;匡海学;郑晓珂
目的:建立青稞红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薄层色谱法建立定性鉴别;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相关方法测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式洛伐他汀和内酯型洛伐他汀的含量.结果:青稞红曲的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青稞红曲中水分6.04%-8.78%,总灰分2.15%-2.92%,酸不溶性灰分0.23%-0.29%,水浸出物27.99%-30.17%,醇浸出物14.12%-18.51%.青稞红曲中酸式洛伐他汀含有量在0.11%-0.29%范围内,内酯型洛伐他汀在0.02%-0.08%范围内.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控制青稞红曲质量.
作者:谭友莉;马云桐;刘奇;王文韬;黄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控制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质量.方法:利用HPLC-UV法,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结果:建立了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生成对照指纹图谱,标定16个共有峰.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稳定性及重复性好,可用于油菜花粉总黄酮部位的质量控制.
作者:冯铖铖;杨素德;原少伟;王振中;毕宇安;范思洋;杨义芳;萧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获得北葶苈子(Lepidium apetalum)中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GGPS)的编码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该蛋白.方法:根据北葶苈子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的GGP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北葶苈子GGPS的cDNA序列,进行TA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于大肠杆菌中表达北葶苈子GGPS蛋白.结果:得到北葶苈子GGPS cDNA全长1 146 bp,编码381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北葶苈子GGP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类异戊二烯合成酶结构域,氨基酸序列进化关系表明北葶苈子GGPS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白芥(Sinapis alba)亲缘关系近;成功构建了pET-32a-LaGGPS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成功诱导表达.结论:首次克隆得到北葶苈子GGPS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北葶苈子GGPS蛋白,为纯化该蛋白并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马利刚;赵乐;李英超;冯卫生;匡海学;郑晓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蒙药地格达-4味汤的历史渊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标准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该蒙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蒙药地格达-4味汤的历史渊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及标准化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针对性提出对该方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思路.结果:地格达-4味汤是常用蒙药制剂,历史悠久,其组方单味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复方研究仍相对滞后,缺乏可控的质量标准, 缺乏药理、药效、毒理研究.标准化、高速化、信息化的检测手段与质量控制研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结论:蒙药地格达-4味汤为常用蒙成药,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其进行标准化研究、药理药效学研究、规范化临床研究,为开发一种质量稳定、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的新蒙药地格达-4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那仁满都拉;康双龙;董秋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南方红豆杉中总黄酮、总多糖及其与紫杉醇配伍抗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南方红豆杉中总黄酮、总多糖及其与紫杉醇配伍对4T1、A549、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利用等效线图探讨联合用药的行为.采用均匀设计分组,培养S180肉瘤ICR小鼠,观察配伍对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情况;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体外总多糖、总黄酮能够增强紫杉醇对4T1、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总多糖能够增强紫杉醇体外对MCF-7细胞、体内对S180荷瘤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体内减轻紫杉醇抗肿瘤时的骨髓抑制毒副作用.结论:紫杉醇可以通过配伍南方红豆杉总黄酮、总多糖达到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蔡伟;夏苗芬;熊耀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有效控制槐花炭的质量,本研究建立了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相关方法,对槐花炭的水分、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以芦丁、槲皮素为对照品,硅胶G为薄层板,芦丁以乙酸乙酯-甲酸-水(8:1:1)为展开剂,槲皮素以氯仿-甲醇-水(6.5:1:1)为展开剂,均在紫外(365 nm)下检视,建立薄层鉴别方法.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以500 nm为检测波长.采用HPLC法测定芦丁、槲皮素含量;芦丁的色谱条件为:以Kromasil C18为固定相,以甲醇-1%冰醋酸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57 nm,柱温35℃;槲皮素的色谱条件为:以Kromasil C18为固定相,以甲醇-0.4%冰醋酸水(44:56)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57 nm,柱温40℃.结果:槐花炭(花)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分别不得超过6.0%、16%、8.0%;在薄层条件下,2个对照品与其他斑点分离度良好;浸出物、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含量分别不得低于40.0%、5.0%,2.5%,0.2%.槐花炭(花蕾)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分别不得超过6.0%、9.0%、1.5%;在薄层条件下,2个对照品与其他斑点分离度良好;浸出物、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含量分别不得低于45.0%、10.0%, 5.0%,0.9%.结论:本标准提高了饮片的质控水平,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实验依据,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提供实验数据.
作者:李彦奇;李娆娆;曹俊岭;景佳麟;韩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载体,考察雪菊总提物、正丁醇部位、黄酮单体CB-1及CB-2对该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雪菊4个不同提取部位分别设3个剂量组.MTT法检测雪菊4个不同提取部位对3T3-L1细胞增殖的作用,油红O染色并通过比色分析细胞分化过程中胞浆脂质的形成与积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雪菊总提取物100μg·mL-1,正丁醇部位0.5、5、50μg·mL-1,黄酮单体CB-1、CB-2在50μg·mL-1浓度时对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正丁醇部位的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相关系数r=-0.903).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雪菊总提取物1、10、100μg·mL-1均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分化,减少细胞中脂质的形成(P<0.01);正丁醇部位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分化(r=-0.779);CB-1与CB-2在50μg·mL-1浓度时对细胞分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雪菊总提物、正丁醇部位、CB-1与CB-2均能够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减少细胞中脂质积累.
作者:贾明贤;张媛;董世芬;戴待;余婕;古文杰;李志远;王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艾纳香有效成分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影响其含量的主导因子.方法:GC测定艾纳香中l-龙脑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理化分析法测定土壤因子,应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土壤因子与有效成分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艾纳香中l-龙脑含量与有效硫呈显著负相关(P<0.05),总黄酮含量与pH、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呈显著负相关(P<0.05);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l-龙脑含量的主导因子为有效硫,影响总黄酮含量的主导因子为pH;经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pH为影响艾纳香有效成分的重要因子,其次为碱解氮和有效硫.结论:无论是选择适宜产地还是施肥,都应重视和考虑氮、硫及土壤pH对艾纳香质量的影响.
作者:黄梅;杨全;庞玉新;于福来;陈策;刘立伟;陈振夏;王丹;官玲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损、无污染、多组分同时测定等优势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中红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真伪优劣鉴别、中药活性成分定量分析、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药生产工艺过程中在线检测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随着红外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红外光谱将在中药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申云霞;赵艳丽;张霁;沈涛;王元忠;张金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采用均匀设计和综合评分法,对治疗失眠中药小复方进行剂量配比优化研究,借以筛选出安全有效的中药小复方,为后续中药新药研制提供候选药物.方法:①采用U7(76)均匀设计进行分组;②对延长戊巴比妥钠催眠小鼠睡眠时间的实验;③对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影响实验;④小鼠急性毒性实验(LD50的测试);⑤综合评分法评价干预效应,确定佳剂量配比.结果:苦参和五味子作为筛选后确定的佳药物组合;两药的佳剂量配比关系为1:3.结论:采用均匀设计对治疗失眠的中药小复方进行3因素6水平的实验设计,综合评分法评价各剂量配比组的综合效应,确认兼顾收益与风险的苦参与五味子为佳组合,两药佳剂量配比为1:3,可将此方作为候选药物用于后续研发.
作者:张宏;甘雨;乔敏;王光函;张会宗;王菲;陈贺;范英兰;赵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石榴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石榴药用历史悠久,不同部位在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中应用广泛,其化学成分以鞣质类、黄酮类、生物碱和有机酸化合物为主,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近年来,有关石榴的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抗肿瘤、调血脂及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研究进展迅速.通过整理归纳并科学的分析石榴的功效及其新的药理学研究成果,以期能对石榴的研究、临床应用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刘宇;蔡霞;曾勇;王平;孟宪丽;张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建立川芎和天麻中Cu、As、Pb、Cd、Hg共5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外标法,用ICP-MS进行测定.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2>0.999),低检出限为0.003-0.134μg·L-1,回收率为80.04%-118.34%.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川芎和天麻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作者:谢达温;廉源沛;梁文琳;孙永成;李艳静;丁岗;萧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石榴叶鞣质和菠萝叶酚通过母乳对哺乳期小鼠生长的影响.方法:给母鼠灌胃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新生小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尾长及脏器系数肝脏相关脂代谢调控因子的表达.结果:石榴叶鞣质和菠萝叶酚均可以通过母乳明显影响新生小鼠的生长发育,其中石榴叶鞣质的作用强于菠萝叶酚,同时可以明显下调新生小鼠肝脏的脂代谢相关酶的表达.结论:石榴叶鞣质和菠萝叶酚可以通过母乳影响新生小鼠的生长发育,其作用与影响肝脏脂代谢酶表达有关.哺乳期服用该药需引起注意.其临床意义尚有待于深入研究.
作者:王欣佩;邢东明;姜敬非;余煊;严孝金;雷帆;杜力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基于全国多家中医院住院病历及名老中医的中药数据,分析中药数据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科学合理的中药数据预处理方案,为准确分析中药信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中医临床及中药学专业人员协作,通过对多区域中药数据进行分析,针对中药数据的特点,结合数据分析挖掘需求,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适宜方案.结果: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2010年版)及各地区中药炮制及调剂规范,制订中药整理规则、方法及流程,进行中药数据整理.形成了解决不同区域中药数据规范化整理方案.结论:该方案制定的中药数据整理规则及方法,解决了多区域医疗中药数据分析利用的规范性、准确性问题.
作者:周霞继;张润顺;王映辉;刘保延;张静茹;杨辉;王建升;郭琦;宋观礼;徐丽丽;周雪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石榴叶鞣质及其鞣花酸对原代大鼠脂肪细胞分化及其相关脂代谢影响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培养原代大鼠前脂肪细胞方法,观察石榴叶鞣质及其鞣花酸对脂肪细胞内脂生成及其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石榴叶鞣质和鞣花酸对脂肪细胞中脂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脂蛋白脂酶(LPL)和葡萄糖-3-磷酸脱氢酶(GPDH)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促进脂分解,降低胞内脂含量.并且上调PPARγ和脂肪酸结合蛋白(aP2),下调肥胖基因(ob).结论:石榴叶鞣质可以抑制脂肪细胞内脂的生成,并能促进脂代谢,鞣花酸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与石榴叶鞣质相同的作用.
作者:余煊;卢希;姜敬非;王欣佩;邢东明;雷帆;杜力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前,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植物源烟水在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生物量和果实品质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近年来,还有学者报道烟水在促进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方面也表现出显著活性,为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要综述了烟水对植物的生理学效应、烟水中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并总结了烟水在中药材中的应用,以期为烟水在中药材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邹琳;周洁;边丽华;张永清;王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发掘与利用龙胆草的潜在功用.方法:比较龙胆草在古代本草、古代方剂和2010版国家《药典》一部中所述功用,结合现代药理学和临床研究分析.结果:龙胆草传统功用的核心内容与《药典》记录相符合,但从古代本草文献总结出来的清热解毒、消疳、镇静安神、凉血止血、杀虫功能,以及《普济方》数据库中含龙胆草复方所治痈肿疮毒、疳疾、神志不安、癫痫、出血等病症,并未被《药典》收录.结论:初步认为清热解毒、消疳、镇静安神、凉血止血是龙胆草的潜在功用.
作者:张林;梁茂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红景天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肿瘤、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等药理作用.本文利用《Espacenet》及《世界传统药物数据库》对该中药的发明专利进行系统检索,采用Python、R语言等工具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整理、分析,了解红景天相关专利开发的发展与现状.从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发明人的数量变化来看,红景天近年逐渐成为开发热点.中国作为红景天传统应用国家,在专利数量等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在俄、日、美、韩等国,红景天的药用价值也逐渐被认可.红景天疗效作用广泛,从专利信息来看,关注度较高的是红景天作为全身保护或抗毒剂、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药剂开发,但红景天相关发明专利数量较少,质量也有待提高,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
作者:项佳媚;马运运;孙志一;刘海波;彭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黄芪的拆分组分之间有无交叉,对组分拆分交叉验证的方法学进行研究,为黄芪甘温药性组分的判定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水煎煮提取,不同溶剂萃取,分别以HPLC-UV和HPLC-ELSD数据作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的定性结果显示,黄酮组分与其余各组分之间相似度均小于0.31,皂苷组分与各组分之间相似度均小于0.34.结论:溶剂萃取法获得的拆分组分之间交叉较小,紫外和蒸发光散射两种数据获取方式相结合、相似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数据评价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学能够有效的评价黄芪组分的交叉度,从而有利于黄芪甘温药性组分的判定.
作者:蒋海强;陈迩东;曹洪杰;杨勇;巩丽丽;容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测定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中盐酸药根碱、盐酸非洲防己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制定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黄连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25 mol·L-1乙酸铵和8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氨水调节pH 9.3)(36:64)为洗脱剂,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5℃.结果:盐酸药根碱、盐酸非洲防己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依次为0.006 96-0.233、0.004 75-0.152、0.003 30-0.528、0.006 31-1.010、0.004 71-0.753、0.017 8-2.884μg·mL-1;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9.65%、98.59%、98.49%、98.66%、98.64%、98.63%,RSD依次为0.03%、0.15%、0.21%、0.12%、0.28%、0.2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黄连质量标准中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阳勇;罗维早;孙建彬;王欣;花雷;李隆云;覃瑶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