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红玲;顾浩;王耘;乔延江
中医药历经几千年发展,有其独特的科学内涵,而传统概念表达的中医药理论难以被现代社会理解和接受。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中医药内涵成为亟待解决的任务。中医药的精髓在于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即以整体的、动态的和辨证的观点去把握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它凝聚着历史的智慧,却缺乏现代科学阐释。伴随代谢组学的出现,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系统观和辨证论治思维方式不谋而合,与中医药认识和解释疾病的方法相一致。若有效地契合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策略,基于系统代谢网络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变化来评价中医药整体效应,发掘特征性规律,将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从而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作者:张爱华;王喜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12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委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组织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平台评估”(CAP)。通过对已完成评估的20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伦理审查平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当前美国的伦理监管体系,论述我国自主评估品牌CAP的重要特点,“以评促建”和“持续改进”的实践与受益,以及大力推进CAP评估的重要意义。
作者:白桦;王思成;熊宁宁;张金钟;张忠元;徐春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文从生物学角度论述导致野生刺五加资源减少的原因,主要为有性繁殖能力弱,叶、根、根茎的不合理采集破坏无性繁殖。结合刺五加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加强规模化野生抚育及半野生栽培和科学采收是保护野生资源的重要手段。
作者:孟祥才;宋琦;曹伍林;孙晖;王喜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客观评价规范化推拿手法治疗240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普及和推广小儿推拿应用技术。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240例婴幼儿急性腹泻病,推拿治疗组(180例)取主穴脾经、大肠、阑门等与配穴三关等,对照组(60例)口服思密达治疗,用SPSS 15.0软件统计分析,评价小儿推拿技术治疗腹泻病综合疗效、时点疗效、安全性、技术稳定性。结果:治疗组腹泻综合疗效痊愈率为75.6%(136/180),对照组21.7%(13/6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时点疗效上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3个研究中心推拿技术稳定(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推拿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技术疗效显著,安全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汪惠尧;杨见辉;孙海鹏;冷丽;彭玉;彭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初步考察咖啡渣提取物的急性毒性与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大耐受剂量法观察咖啡渣提取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分别用二甲苯与醋酸诱导小鼠急性炎症模型,连续7天分别灌胃给予咖啡渣提取物1.00,2.00,3.00 g·kg-1(按生药量计)。重量法检测小鼠耳肿胀率,伊文思蓝法检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观察咖啡渣对炎症小鼠的抗炎作用。结果:咖啡渣提取物的小鼠大耐受量为8.60 g·kg-1(按生药量计),咖啡渣提取物3.00 g·kg-1能降低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胀率(P<0.05),抑制醋酸导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结论:咖啡渣提取物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作者:谭银丰;李洪福;王晓杨;张俊清;廖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广东省在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工作中,十分注重部门协定和政策研究。本文从服务机构准入政策、专业服务人员准入政策、考评机制和校验制度、修订现行医疗机构的诊疗科目、医保政策和服务补偿政策、价格政策、积极的科技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政策等方面,探讨对支撑广东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
作者:陈建南;许仕杰;黄纯美;赖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慢性肾衰终末期维持血透患者随机分成肾康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19例和单纯血透治疗对照组(简称对照组)22例,两组均进行标准的透析方法,在对症处理相同的条件下维持血透治疗。对照组每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每周透析2次,每次透析完后给予肾康注射液。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中医证候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肾功能、透析充分性、营养指标及电解质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跃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45.4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大便干结症状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头晕、头痛、腰痛、自汗症状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了三大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检查,无异常表现。治疗组患者在使用肾康注射液期间,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达到充分透析的情况下,肾康注射液有可能减少每周的透析次数。
作者:何玉华;李明权;赵良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分析大豆素与葛根素体外抗氧化及抑制NO、NOS活性机制。方法:用1滋g·mL-1 LPS诱导体外培养的RAW264.7细胞,制备呼吸爆发、自由基反应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大豆素及葛根素的细胞毒性;采用DCFH-DA探针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被试药的抗氧化能力;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体系中NO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内T-NOS含量。结果:大豆素与葛根素均能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NO释放及T-NOS表达。结论:大豆素与葛根素的抗氧自由基活性接近,有望作为葛根素的替代品使用。
作者:王迪;张明;艾浩;万义增;李军祥;李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研究建立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平台建设与评估”基础上。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平台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受试者保护体系”,包括医疗卫生组织机构、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办公室、研究科室与研究人员4大方面。其中,研究科室与研究人员平台建设尤为关键,所有与受试者保护体系密切相关的治疗、保护、风险控制、不良事件监督都是通过研究者完成的。但在评估过程中不难发现临床研究者伦理意识相对薄弱,对伦理审查流程不熟悉,没有把受试者保护和临床研究摆在同样的高度。这类问题同样在国内其他医疗机构的伦理审查评估中凸显出来,成为当前建立受试者保护体系的短板。为此,本研究参考《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平台评估标准》评估要点,从伦理委员会角度出发,提出临床研究者在受试者保护和方案设计与实施方面需注意的伦理学问题,并针对研究者临床研究伦理现状提出改进建议,进而促使临床研究者提高伦理意识,熟悉伦理审查流程,更好地完成保护受试者的中心任务。
作者:陈健;曹毅;夏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技术改良后的手法II(改善髌骨下骨骨板压力刺激为主)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通手法I组(对照组)50例和改良技术后的手法II组(治疗组)50例。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40例,好转10例,治愈率为80%;对照组临床治愈32例,好转18例,治愈率为64%,两组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技术改良后的手法II治疗髌骨软化症有良好的疗效,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周红军;杨树安;孟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不同哲学理念下的东西方医学有不同的思维模式,本文针对中医药科学研究伦理审查过程中会遇到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特殊伦理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并提出应当构建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伦理审查体系,制定中医药伦理审查标准,在推动中医药科研进步同时维护中医药受试者合法权利。
作者:王春芳;李艳;李真;白桦;郭新民;徐立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伦理审查委员会(http://210.76.97.167/ethics/)是国际性非营利学术组织,其秘书处设在中国北京。该委员会致力于研究探讨世界范围内传统医学临床研究的特点及其在伦理审查方面的不同考虑,通过学术研讨、协作交流、组织培训、质量评估、制定标准规范等方式促进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的能力以及规范操作;以期达到尊重和保护受试者的权益与安全,更好地发挥传统医药维护人类健康的作用。目前,该委员会已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389名会员。
作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伦理审查委员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对蜜本南瓜花、茎尖和籽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首次分析蜜本南瓜3个部位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从蜜本南瓜花、茎尖、籽中分别鉴定出22、20和21个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1.89%、89.24%和96.26%。其中花和茎尖共有10个共有成分,花、茎尖和籽有3个共有成分。结论:蜜本南瓜花中茁-波旁烯(17.57%)和二十一烷(11.90%)含量较高;蜜本南瓜茎尖中癸醛(28.77%)含量高;籽中棕榈酸乙酯(29.12%)、2,3-丁二醇(16.90%)和亚油酸乙酯(16.52%)含量较高。
作者:张伟;彭涛;卢引;顾雪竹;李昌勤;康文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考证蒙药孟根乌苏历代的炮制方法。方法:查阅古代和现代孟根乌苏炮制的文献资料,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孟根乌苏炮制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和文献循证。结果:蒙药孟根乌苏传统炮制方法始见于18世纪的《必用药剂诸品》,历代炮制分为除垢、去毒以及具体炮制等3个环节,炮制方法有软、热、寒、平、显、猛、缓、白、黑、速、硬制法等11种,历代炮制方法中有炮制名称一致,但炮制方法不一样,或炮制名称不一致,但炮制方法一样的现象。依据炮制内容可分为7种,其中孟根乌苏用硫黄炮制应用较为广泛。而现今沿用的仍以孟根乌苏用硫黄的炮制方法为主,分为热制法和寒制法2种,其来源于《甘露四部》的猛制法和平制法,并忽略除垢和去毒重要环节,而其他炮制方法已很少用或不用。结论:孟根乌苏用硫黄炮制方法至今使用。
作者:佟海英;呼日乐巴根;包迎春;高娃;呼和木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通过分析中西方医学伦理学发展道路的差异,提出我国的医学伦理审查制度虽源于西方,但因为医学伦理思想起源、人种间文化信仰及医学发展和科学模式的不同,该制度应用于我国时不能“生搬硬套”,需“和而不同”的理念,并论述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伦理审查平台的现状及意义,同时强调对研究者伦理培训的重要性。
作者:陈晓云;郑锦;李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目前有关糖尿病肾病的中药临床试验越来越多。因此在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前提下,如何充分了解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的专业需求,保障受试者权益,是糖尿病肾病中药临床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分别对糖尿病肾病领域专家和患者进行有关中药临床试验的伦理研究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更为规范完善的糖尿病肾病中药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模板。
作者:王珍;商建伟;田金洲;柳红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是中医药研究领域内热点及难点问题,但是当前相关研究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在中医临床疗效评议研究领域内还存在着不少学术争议。笔者认为在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之前,要对其核心问题进行梳理,主要包括中医临床疗效的概念及其评价。近年来,已有国内学者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相应成绩,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将为解决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问题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
作者:元唯安;朱蕾蕾;胡薏慧;汤洁;彭鹏;蒋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硫磺熏蒸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养护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硫磺熏蒸引起的二氧化硫残留的认识,国家逐渐开始减少并禁止中药材的硫磺熏蒸养护。本文采用有机元素分析法,对多种中药材含硫量进行了测定。该法测定中药材含硫量所需样品量少、测定速度快、结果准确。通过对已知中药材含硫量的数据分析,得出中药材硫磺熏蒸的判定标准为含硫量大于0.5%,并采用该标准对10种未知中药材进行了判定,表明元素分析可作为中药材硫磺熏蒸的筛查方法,用于中药材品质的快速鉴定。
作者:张华;钟虹敏;尚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制剂研究特点,明确该学科的长期发展方向,并提出本学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对策。方法:根据中药制剂研究的发展轨迹,结合中医药基础理论、现代新药研究技术与本人从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经验,从中药制剂发展方向、特点、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建立以结构与作用明确的多成分群为原料,按中医药基础理论或现代网络医药为指导,以来源方便的动、植、矿物为原料,单用确定性(有效、稳定、可控),合用可调性(可预、优效、低毒)整体相统一的单个、群体与中药复方制剂体系。在实现上述目标时,需解决成分有效性归属、遗传稳态性与一次投料量、成分间理化性质迁移规律、提取过程动态性与稳态性规律、制备时整体模型受控与紊湍受控规律、体内外的评价规律、微观质量与宏观质量、单用的确定性与合用的调配性等关键技术问题。结论:中药制剂是体现单用确定性与合用调配性高度统一的整体有效成分群制剂。
作者:贺福元;邓凯文;石继连;杨岩涛;刘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学伦理学研究的相关问题通常会涉及生物伦理学的4个基本原则,包括研究的价值和完整性、尊重人、风险-受益比的衡量以及公正选择受试者。该原则是以评价涉及人的研究中相关伦理学问题为出发点,也适用于包括针灸和中药在内的传统医学和替代医学研究。WHO对补充和替代医学(CAM)临床研究指南中指出“应考虑到因社会、文化和历史问题所致的不同价值体系里所涉及到人类的权利”,而且“对CAM临床研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应在进一步研究中应予以妥善处理”。本文围绕上述医学伦理学的4个基本原则进行展开论述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特点,探讨具有西方文化的医学伦理学中关于知情同意、风险受益等问题的认识与设定,在引入对于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药临床试验的伦理学认识和伦理审查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梁兆晖;曾令烽;潘建科;刘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