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款冬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分离与鉴定了款冬叶片褐斑病病原菌;筛选了几种药物防治,并对其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款冬叶片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款冬花种植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丽萍;赵阿娜;丁万隆;武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本文应用基于数据挖掘流程的logistic回归方法建模,对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分类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针对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从数据理解、数据准备、变量筛选和选择logistic回归建模的数据挖掘流程的方法,确定终的回归方程,从而得到亚健康状态的判别方程及其临床特征.结果:建立了两种logistic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数据挖掘的思想对回归方程做进一步的测试,得到了分类准确率较高的验证,其结果提示亚健康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躯体的疲劳、睡眠不实、记忆力和工作效率下降、饮食二便失调、心理的空虚感和情绪易怒等.结论:在分析判断和解释影响因素较复杂、自变量较多的亚健康人群临床特征研究中,使用传统意义的logistic回归建模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作者:刘保延;何丽云;谢雁鸣;李霞;匡宏波;易丹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损害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口服降糖西药加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41例,单服降糖西药.共观察16周,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α1-微球蛋白(α1-MG)、血一氧化氮(NO),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等肾损害实验指标.结果六味地黄丸治疗组尿UAE,尿α1-MG,尿NAG酶、血β2-MG、血肌酐治疗后均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肌酐清除率(Ccr)和尿NO有明显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各项肾损害实验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吕勇;王亿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测定炎立消胶囊(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方法: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4.6×200mm,5u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原儿茶酸进样量在0.06~0.1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2%.结论:本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炎立消胶囊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建明;王桂姬;孙永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9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2例,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50例,口服安慰剂.并进行相应的动物实验观察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作用.结果治疗组肾虚衰老治疗后症状积分值,比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区别.近视力、握力、心理衰老、瞬时记忆积分等,应用六味地黄丸后均有显著改善(P<0.01);安慰剂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清过氧化脂质、肾上腺皮激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睾酮、雌二醇、细胞免疫功能等方面,治疗组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药理学研究证明,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降血压、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应激等作用.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且具有一定的药理学基础.
作者:赵建生;叶振邦;赵涛;陈京江;钟建国;王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一次进柱过程即可从延胡索粗提物中分离到活性成分延胡索乙素.两相溶剂系统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四元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50r/min,流速为1.2ml/min.通过EI-MS和1H-NMR鉴定,基本确认了其化学结构.经HPLC分析,纯度达96.4%.
作者:俞雁;金艳;徐超;沈平孃;张继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以化学成分为指标评价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的质量.方法:测定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中的熊果酸、马钱苷、总多糖、总鞣质、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采用灰色模式识别法对山茱萸的不同栽培品种药材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评价了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质量的优劣.结论:初步建立了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化学质量评价的新方法.
作者:陈随清;王利丽;扬晋;冀春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中多糖的含量,通过对多糖部位的水溶部分、水不溶部分及两部分混合物的多糖含量测定,表明水溶部分与水不溶部分总多糖的含量和两部分混合物的多糖含量接近,结合多糖特性和Molish反应的阳性现象,提出用沸水代替冷水对黄芪多糖有效部位萃提的方法更具准确性.本研究结果证明苯酚-硫酸法也可用于测定水不溶多糖.
作者:李孝栋;陈景山;陈峰;张小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众多研究表明,苷类中药需经肠道中的微生物转化为苷元后方能产生药效,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系,建立苷类中药体外转化模型,将苷类物质转化为相应的苷元,能有效提高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利用微生物将药材中的苷类成分转化为中间体苷元,过程简单,成本较低,不但可以将中间体开发为新剂型,而且符合中药炮制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符合中药生产现代化和产品国际化的发展要求.
作者:徐萌萌;王建芳;徐春;白家峰;何晨;薛慧玲;孙启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肾小管上皮细胞LPS刺激不同时段表达MMP9、TIMP1的影响.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将5%含药血清培养基加入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于LPS刺激24 h及48 h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MMP9、TIMP1的表达.结果:LPS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12 h后,细胞胞浆内MMP9活性逐渐增强;24h达到高峰;TIMP1于LPS刺激24 h逐渐增强,48 h达到高峰上.复方鳖甲软肝方降低24h时MMP9的表达,同时也降低48h时TIMP1的表达.结论:复方鳖甲软肝方含药血清能抑制细胞早期MMP9的表达,可降低MMP9早期对基膜的破坏引起的上皮细胞转化,同时又降低后期TIMP1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其双向调节作用可能是其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相辉;赵宗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伤寒杂病论>205首汤剂经方与北京东直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上海龙华医院等3家医院中医处方的药物组成、用量.方法:按照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对205首经方进行古今折算,计算经方平均药物组成、用量.随机抽取东直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3天门诊汤剂处方,上海龙华医院一天门诊汤剂处方,分别计算它们的处方平均药物组成、用量,分别与经方比较.结果:现代3家医院平均处方用药较经方明显增多,有显著差异,P<0.05.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平均处方用量与经方用量无明显差异;北京东直门医院处方用量较经方用量小,有显著差异,P<0.05;上海龙华医院处方平均用量较经方用量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经方相比,东直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上海龙华医院处方药味明显增加;与现代医院处方相比,经方单味药物用量较大.经方药物组成、用量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程先宽;韩振蕴;陈志刚;范吉平;余海滨;张伟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对六味地黄丸的方剂学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归纳整理.
作者:张家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山楂叶提取物(奥沙恩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犬为实验对象,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从心肌酶、血管活性物质、心外膜电图、心肌耗氧量、心肌缺血及坏死面积等多种角度,研究奥沙恩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奥沙恩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酶(CK、CK-MB、LDH)的含量,显著降低血管活性物质(ET、TXB2)的升高,提高血浆6-Keto-PGF1α的水平和6-Keto-PGF1α/TXB2比值,显著降低心肌耗氧,减少心肌死区面积.结论:奥沙恩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作者:付建华;李澎;李欣志;刘建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去势高脂雌鼠ER(a,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8周龄去势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地黄组、雌二醇组、对照组共3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六味地黄丸(2.4g/d/只)、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0.2mg/3d/只)、生理盐水,观察6周.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测血脂、放免法测FSH,E2,硝酸还原酶法测NO,RT-PCR法分析ERa,ERβ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地黄组能明显降低TC,TG,有显著性差异(P<0.01),升高HDL-C(P<0.05),E2上升(P<0.05),NO明显上升(P<0.01),ERa,ERβ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改善血脂作用,并可调高去势高脂大鼠主动脉ERa,ERβmRNA的表达及升高血清NO的作用,该作用为其在绝经女性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梁瑞宁;陈明人;邱丽瑛;黄烨;付向春;姜玉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从中医药学和蒙医药学具有较多的通用药材为切入点,从传统医药理论、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比较研究,探讨异同之处.本文有助于拓展天然药物临床应用、探索天然药物的药性物质基础,进而开发针对现代疾病谱疗效确切的天然药物新药.
作者:包·照日格图;包凤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明永乐年间,祖籍浙江宁波府慈水镇,乐氏宗谱记载乐姓家族第廿六世乐良才是一位行医卖药的“铃医”,于永乐帝朱棣迁都之际由宁波迁到北京,成为北京乐氏宗族始祖.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北京同仁堂公司主营中药产销和研发,其品牌有300多年历史.六味地黄丸是其主导产品之一,品质优势突出.本文评述同仁堂六味地黄丸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体现在原料药材质量保障、生产工艺技术保障、建立完整的全面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同仁堂依靠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保障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地保护和发扬了自身的知名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优势.同仁堂的成功实践,促进了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也为同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周立东;蔡金环;史静;简秀枝;解素花;白建;朱共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苦玄参药材Picria fel-terrae Lour.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RP-HPLC法,采用C18ODS2柱(5μm,4.6×250mm),乙腈-0.3%磷酸(34:66)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64nm.结果:苦玄参苷IA进样量在0.42μg~2.10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64%(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苦玄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勇;甄汉深;刘婧;李耀华;叶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方剂的药物构成、配伍关系和剂量配比关系,是影响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瓶颈,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亟待突破的关键方法技术问题.当前,均匀设计方法的引入,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指导.不过,在中药小复方的上述研究中,完全照搬均匀设计方法,则难以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本文就运用中药小复方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改良应用方法谈了具体的参考意见.
作者:梁茂新;李东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的传统医学分3个组成部分:中医学,民族医学及民间医学.近几十年来,我国对30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资料进行发掘整理,民族医药的文献资料逐步得到全面整理,没有文字的民族医药经验也用汉文记录下来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梳理.全国现有民族医医院196所,共计床位6492张,门诊部359个,藏医、蒙医、维吾尔医都有高等医药院校.藏、蒙、维、傣、苗、彝6个民族分别有社会化、现代化的民族药产品,民族药成药的生产企业130多家,允许生产的药品国家标准865个,其中非处方药(OTC)200个,民族药生产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亮点.
作者:诸国本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