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30例疗效观察

赵宁侠;刘玉堂;宋虎杰

关键词:滋阴潜阳, 宁神益智, 智力低下, 风阳上扰型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将诊断为智力低下(中医证型-风阳上扰)的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两组均配合特殊教育。治疗前后采用中国—韦氏幼儿、儿童智力量表(WISC -Ⅲ)对两组患儿的核心症状———智力水平进行专业的盲态评估,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 WISC -Ⅲ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刃针配合刮痧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100例

    目的:观察刃针配合刮痧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刃针推拿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刃针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刃针推拿配合刮痧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刃针推拿治疗。

    作者:叶花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医肿瘤平衡治疗

    中医药治疗肿瘤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近年来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认为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的根源。机体功能状态的紊乱是诱发肿瘤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中医肿瘤平衡治疗观点,将其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以维护机体平衡为本,通过调节脏腑气血,作用于肿瘤生长的内在环境,纠正机体失衡状态;以掌握攻补平衡为要,正确处理攻与补的关系,根据肿瘤进展速度与患者体质强弱综合判断,采用阶段性治疗的策略,在取得疗效的同时做到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不仅重视肿瘤患者躯体的病症,还要关注其精神状态,以人为本,形神兼治,促进患者身心平衡。中医肿瘤平衡治疗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不仅提纲挈领,而且验于临床,收效满意。

    作者:刘浩;林洪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悦读改变人生,悦读助我成长”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贫血的相关性探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的肺系慢性疾病。COPD 患者多死于并发症,合并贫血首当其冲,但 COPD 合并贫血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贫血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和大量炎症介质参与的疾病,其发生涉及三种机制:红细胞寿命的缩短、体内铁离子内环境稳态的失调和机体骨髓红细胞生成应答的受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通过不同途径在不同水平上影响了红细胞的生成或造成了其破坏,可能是 COPD 相关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核心。文章通过论述认为,“炎性因子—Hepcidin—EPO”轴中各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可能是贫血发病机制,并探讨以中医药对其防治的策略及措施。

    作者:程羽;陈静;陶伟利;祁燕;周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海外中医药动态》栏目约稿函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期刊。我刊重点特色栏目《海外中医药动态》主要关注并报道国外中医药医疗保健、国外中医药教育、国外中医药学术活动与科学研究、国外中药生产与贸易、国外中医药管理与立法等方面的动态,以及中医文献在海外的流传、研究情况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传导痛理论指导的针刺腰背部原发性压痛点治疗肩部筋伤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传导痛理论指导下毫针针刺原发性压痛点治疗肩部筋伤病的疗效情况。方法将60例原发痛点在腰背部的肩部筋伤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针刺腰背部原发性压痛点,对照组针刺肩部周围传统腧穴。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评分系统(CMS)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而且在治疗后和随访时,治疗组患者的 VAS 和 CM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腰背部原发性压痛点治疗肩部筋伤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刚;董宝强;荆秦;宋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将诊断为智力低下(中医证型-风阳上扰)的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两组均配合特殊教育。治疗前后采用中国—韦氏幼儿、儿童智力量表(WISC -Ⅲ)对两组患儿的核心症状———智力水平进行专业的盲态评估,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 WISC -Ⅲ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滋阴潜阳、宁神益智法治疗风阳上扰型智力低下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宁侠;刘玉堂;宋虎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成人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种临床少见、多发于儿童、病因不明的铁代谢异常;以肺泡毛细血管反复出血、肺间质含铁血黄素沉着为主要特点的疾病;临床中以反复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发病表现。国外报道 IPH 的年发病率0.24/100万~1.23/100万[1]。现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收治的1例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病例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马立明;刘宝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黄芪注射液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微循环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微循环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疗法、生物制剂、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疗程、3个疗程的微循环相关指标及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个疗程和3个疗程的微循环指标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检测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微循环及氧化应激状态的治疗效果明显,对于改善银屑病患者的机体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骨肉瘤中医证型与方药分析研究

    目的:收集197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知网(CNKI)中中医诊断治疗骨肉瘤的文献,分析其中医证型和方药特点,以探讨骨肉瘤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运用 SPSS17.0统计软件对症状、证型、方剂、药物、证候要素和脏腑病位进行频数分析,进而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症状和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选文献中共出现证型26个,其中血瘀证、痰瘀互结证、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肾阴虚证为常见证型,共占54.20%;症状聚类分析,得出肾阴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痰热结聚四个证型;证候病机以血瘀、阳虚、痰阻较常见;脏腑病位主要涉及肾、肝、脾。共得方剂119首,其中成方归为7类,以补益剂、理血剂、温里剂为主,自拟方以祛风除湿、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止痛等治法进行组方。所用中药239味,按功能归为19大类,补虚、活血化瘀、清热药物使用频次共占62.27%;药物主要归经为肝经、脾经、心经、肾经、肺经,占82.05%;通过聚类分析,得出5个聚类方,适用于气虚血瘀型,肾阳虚衰、寒凝血脉,肾阴不足、筋弱足痿,痰瘀互结、筋骨失养,阳虚血亏,寒凝痰滞等证型的骨肉瘤。结论中医对骨肉瘤的病因病机的分析、辨证分型、遣方用药的临床研究结果可为目前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作者:司富春;丁帅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川楝子中川楝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楝科植物川楝子中川楝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 - MS)方法。方法采用 XDB - C18色谱柱(2.1 mm ×150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35:65(V: V),流速为0.3 ml/ min,柱温30℃。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300μg/ ml(R2=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6%。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提取回收率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川楝子中川楝素含量测定。

    作者:吴忠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郭为汀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经验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妇科临床的常见病、疑难病,是指由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且没有全身和内外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常表现为月经无规律、经期过长、经量过多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本病属中医“崩漏”的范畴,其病因多端,病机复杂。郭为汀主任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机多以虚、瘀、热三者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而致经血非时而下,根据临床症状,将崩漏分为血瘀型、血热型、血虚型及暴崩,治疗时针对各型分别以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健脾益气、益气止崩塞流应急为主要原则,运用临床经验方活血固经汤、凉血固经汤、养血固经汤、益气止崩汤分别治之,取得良效。

    作者:蔡晓霖;郭珊红;李英莲;郭为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序贯治疗支气管哮喘6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序贯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分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三期序贯治疗。对照组6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每一期疗程结束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发作期病情平均缓解时间,以及肺功能指标、症状体征积分、临床总有效率、1年内复发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临床近期、远期疗效高,复发率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雪竹;白海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析“脾”的护卫功能

    “脾”的护卫功能是通过脾统四脏、脾生化卫气、脾为气机调节之枢、脾主肌肉之生成共同来实现的。人体抵御疾病能力的强弱,依赖于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而脾在保证心、肝、肺、肾四脏功能正常运作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卫气承担着人体的防卫功能,而卫气的生成则依赖于脾的化生功能;人体防卫机制之所以能正常发挥功能,全赖于中焦脾土升降有序,正常枢转五脏之气;脾充养肌肉,形成物理屏障而保护人的五脏六腑并防御外邪的入侵。现代医学的许多试验研究也证明了脾脏的功能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脾”护卫功能的临床意义在于:未病护脾可防发病,已病健脾可促病愈,病愈补脾可防复发。

    作者:何晶;罗湛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辛开苦降方对初发2型糖尿病 KKAy 小鼠胰腺 InR 和 Bax 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方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KKAy 小鼠胰腺胰岛素受体(InR)和凋亡相关蛋白 Bax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周龄雄性初发 T2DM KKAy 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辛开苦降低剂量组、辛开苦降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选取10周龄雄性C57BL/6J 小鼠10只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其余组别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胰腺中 InR 和 Bax 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马来酸罗格列酮组、辛开苦降高剂量组 FPG 明显降低(P ﹤0.05),各给药组小鼠 FINS 均降低,ISI 均升高(P ﹤0.05)。免疫组化染色,与模型组相比,马来酸罗格列酮组、辛开苦降低剂量组、辛开苦降高剂量组 InR 阳性细胞均有明显恢复,Bax 阳性细胞均有明显减少(P ﹤0.01),其中辛开苦降高剂量组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组相比无差异(P ﹥0.05),与辛开苦降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辛开苦降方可以使初发 T2DM KKAy 小鼠胰腺中 InR 的表达增加,Bax 表达减少,提示其改善胰岛自身胰岛素抵抗、抑制胰岛细胞凋亡,且疗效与剂量相关。

    作者:姜旻;张先慧;张艳红;胡照娟;柳红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消肿止痛合剂湿敷治疗慢性肾脏病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湿敷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予消肿止痛合剂局部湿敷治疗,对照组用25%硫酸镁湿敷治疗;均1次/ d,1 h/次;疗程均为5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4.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消肿止痛合剂可在短时间显著缓解静脉炎的症状,减轻疼痛,临床疗效优于25%硫酸镁湿敷治疗。

    作者:刘学永;车玉静;裴海明;史新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苇茎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的Meta 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苇茎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等。收集已发表的关于苇茎汤治疗 COPD 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 Meta 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 RevMan5.2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027例患者。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未发现苇茎汤与安慰剂对照的 RCT 研究。研究发现苇茎汤在改善 COPD 咳痰喘等症状及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方面与单存西医对症治疗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所纳入的研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目前苇茎汤治疗 COPD 的疗效证据有限,尚缺乏高质量的研究以增加证据强度。

    作者:孔艳华;王辛秋;史琦;阎玥;何博;李友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电针刺激对手术中肺萎陷-复张过程中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

    目的:胸腔手术时会在肺的萎陷—复张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通过肺内炎症因子的测定,验证电针刺激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起到减轻肺部炎症的作用。方法取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电针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在肺萎陷和肺复张两个时间点抽取肺静脉血,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 -2)、白细胞介素-6(IL -6)、白细胞介素-8(IL -8)、白细胞介素-10(IL -10)、肿瘤坏死因子(TNF)]并加以比较。结果 IL -2、IL -10、TNF 含量在肺萎陷—复张过程中无显著变化;IL -6含量在电针手术组中有显著增高(P ﹤0.01),而在常规手术组中增高不明显(P﹥0.0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 ﹤0.05);IL -8含量在电针手术组中显著降低(P ﹤0.05),常规手术组虽同样下降,但下降差异不显著(P ﹥0.05),两组间不存在差异(P ﹥0.05)。结论电针刺激确实引起了部分炎症因子(IL -6、IL -8)的变化,但其对肺内炎症改变的影响和调控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阐明。

    作者:池浩;葛文;徐建俊;周文雄;陈彤宇;王珂;周嘉;吴瑶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气虚阴亏为原发性肝癌主要病机的文献理论初探

    原发性肝癌形成的病机复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究其本是正气亏虚,导致邪气—癌毒的形成。根据肝脏本身的生理特性、肝与脾肾的关系及现代人的生活模式,气虚阴亏是其主要病机。其中脾气虚是基本前提,肝血虚是根本原因,肾阴虚是重要因素。已形成的癌毒自身生长需要能量,消耗人体的气血。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消融术等耗气伤阴。平时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合理,不仅为肝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且又消耗人体的正气。如高能量食物的堆积化热伤阴,缺乏运动造成气血流通缓慢,人体产生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堆积体内,形成毒物;熬夜耗伤人体肝胆之气和肾中精血。本文就气虚阴亏为原发性肝癌主要病机这一观点进行文献及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赵亚林;何玲玲;杜林林;江宇泳;杨志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日本书道与中医养生的关系初探

    中国书法与中医学同为中国的两大国粹,二者在渊源及发展历程上有相似之处。书法与中医学都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历史上也有“自古医坛书家多”之说。日本书道源起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与日本本土文化融合,日本书道乃成。

    作者:徐睿瑶;李俊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