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波;周训杰;桂明泰;姚磊;韩亚楠;李建华;符德玉
点校是传统古籍整理和数字化古籍整理的基础工作,在中医古籍数字化点校过程中,数字媒体形式的数据库更方便了点校方法的应用,可以为点校工作节省时间、节省资源、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因此中医古籍数字化点校与传统古籍点校相比能够更快捷、更广泛、更深入的运用点校的方法,尤其体现在对校法、本校法及他校法中。
作者:陈晓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的肺系慢性疾病。COPD 患者多死于并发症,合并贫血首当其冲,但 COPD 合并贫血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贫血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和大量炎症介质参与的疾病,其发生涉及三种机制:红细胞寿命的缩短、体内铁离子内环境稳态的失调和机体骨髓红细胞生成应答的受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通过不同途径在不同水平上影响了红细胞的生成或造成了其破坏,可能是 COPD 相关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核心。文章通过论述认为,“炎性因子—Hepcidin—EPO”轴中各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可能是贫血发病机制,并探讨以中医药对其防治的策略及措施。
作者:程羽;陈静;陶伟利;祁燕;周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收集197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知网(CNKI)中中医诊断治疗骨肉瘤的文献,分析其中医证型和方药特点,以探讨骨肉瘤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运用 SPSS17.0统计软件对症状、证型、方剂、药物、证候要素和脏腑病位进行频数分析,进而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症状和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选文献中共出现证型26个,其中血瘀证、痰瘀互结证、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肾阴虚证为常见证型,共占54.20%;症状聚类分析,得出肾阴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痰热结聚四个证型;证候病机以血瘀、阳虚、痰阻较常见;脏腑病位主要涉及肾、肝、脾。共得方剂119首,其中成方归为7类,以补益剂、理血剂、温里剂为主,自拟方以祛风除湿、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止痛等治法进行组方。所用中药239味,按功能归为19大类,补虚、活血化瘀、清热药物使用频次共占62.27%;药物主要归经为肝经、脾经、心经、肾经、肺经,占82.05%;通过聚类分析,得出5个聚类方,适用于气虚血瘀型,肾阳虚衰、寒凝血脉,肾阴不足、筋弱足痿,痰瘀互结、筋骨失养,阳虚血亏,寒凝痰滞等证型的骨肉瘤。结论中医对骨肉瘤的病因病机的分析、辨证分型、遣方用药的临床研究结果可为目前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作者:司富春;丁帅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扶阳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完全随机抽样法将92例观察病例分为扶阳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和小针刀组。综合治疗组52例采用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小针刀组40例单纯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82.69%,总有效率为100%,小针刀组为57.50%与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扶阳中药结合小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显著,临床总疗效优于单纯小针刀治疗,且不同程度提高了患者正气,阳气,增强了患者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作者:周金香;王文辉;苏淑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厚朴为常用理气中药,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其抗抑郁作用近年受到关注。结合有关厚朴抗抑郁文献,探讨厚朴的抗抑郁作用,厚朴饮片,厚朴提取物,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与和厚朴新酚,厚朴复方均具有肯定的抗抑郁作用。临床治疗多种类型抑郁症及抑郁相关病症如梅核气等,多以半夏厚朴汤加减,随证配伍应用,疗效确切。厚朴抗抑郁机理主要涉及调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再生,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厚朴抗抑郁的深入研究对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发抗抑郁新药、提高抑郁症中医诊治水平均具有参考作用。
作者:黄世敬;陈宇霞;张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十四味建中汤对氧惊厥小鼠惊厥潜伏期及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 -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 -10)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56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氧惊厥6 h组、氧惊厥24 h 组、氧惊厥48 h 组、十四味建中汤+氧惊厥6 h 组(建中汤6 h 组)、建中汤24 h 组、建中汤48 h 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建中汤组小鼠在惊厥发生2周前每日灌胃1次十四味建中汤煎剂。将氧惊厥组和建中汤组小鼠置于高压氧(500 kPa)环境中至惊厥发作,建立氧惊厥小鼠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脑组织 IL -1β和 IL -10含量。结果建中汤组小鼠氧惊厥潜伏期与氧惊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氧惊厥24 h 组和48 h 组小鼠脑组织 IL -1β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建中汤组24 h 组和48 h 组小鼠脑组织 IL -1β含量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氧惊厥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同时间点,氧惊厥组、建中汤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小鼠脑组织 IL -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十四味建中汤处理未能显著延长小鼠的氧惊厥潜伏期,但可有效降低氧惊厥后脑组织 IL - lβ含量,有助于重建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减轻惊厥性脑损伤。
作者:雷箴;王国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种临床少见、多发于儿童、病因不明的铁代谢异常;以肺泡毛细血管反复出血、肺间质含铁血黄素沉着为主要特点的疾病;临床中以反复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发病表现。国外报道 IPH 的年发病率0.24/100万~1.23/100万[1]。现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收治的1例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病例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马立明;刘宝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脾”的护卫功能是通过脾统四脏、脾生化卫气、脾为气机调节之枢、脾主肌肉之生成共同来实现的。人体抵御疾病能力的强弱,依赖于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而脾在保证心、肝、肺、肾四脏功能正常运作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卫气承担着人体的防卫功能,而卫气的生成则依赖于脾的化生功能;人体防卫机制之所以能正常发挥功能,全赖于中焦脾土升降有序,正常枢转五脏之气;脾充养肌肉,形成物理屏障而保护人的五脏六腑并防御外邪的入侵。现代医学的许多试验研究也证明了脾脏的功能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脾”护卫功能的临床意义在于:未病护脾可防发病,已病健脾可促病愈,病愈补脾可防复发。
作者:何晶;罗湛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序贯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分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三期序贯治疗。对照组6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每一期疗程结束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发作期病情平均缓解时间,以及肺功能指标、症状体征积分、临床总有效率、1年内复发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临床近期、远期疗效高,复发率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雪竹;白海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胆石利通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的规定,采用5种对照菌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采用常规法,5种对照菌的回收率均小于70%;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胆石利通片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的回收率小于70%;采用离心沉淀加薄膜过滤法,回收率均大于80%;控制菌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能检出控制菌。结论胆石利通片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检查采用离心沉淀加薄膜过滤法,控制菌的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可行。
作者:郝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湿敷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予消肿止痛合剂局部湿敷治疗,对照组用25%硫酸镁湿敷治疗;均1次/ d,1 h/次;疗程均为5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4.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消肿止痛合剂可在短时间显著缓解静脉炎的症状,减轻疼痛,临床疗效优于25%硫酸镁湿敷治疗。
作者:刘学永;车玉静;裴海明;史新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方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KKAy 小鼠胰腺胰岛素受体(InR)和凋亡相关蛋白 Bax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周龄雄性初发 T2DM KKAy 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辛开苦降低剂量组、辛开苦降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选取10周龄雄性C57BL/6J 小鼠10只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其余组别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胰腺中 InR 和 Bax 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马来酸罗格列酮组、辛开苦降高剂量组 FPG 明显降低(P ﹤0.05),各给药组小鼠 FINS 均降低,ISI 均升高(P ﹤0.05)。免疫组化染色,与模型组相比,马来酸罗格列酮组、辛开苦降低剂量组、辛开苦降高剂量组 InR 阳性细胞均有明显恢复,Bax 阳性细胞均有明显减少(P ﹤0.01),其中辛开苦降高剂量组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组相比无差异(P ﹥0.05),与辛开苦降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辛开苦降方可以使初发 T2DM KKAy 小鼠胰腺中 InR 的表达增加,Bax 表达减少,提示其改善胰岛自身胰岛素抵抗、抑制胰岛细胞凋亡,且疗效与剂量相关。
作者:姜旻;张先慧;张艳红;胡照娟;柳红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壮医针灸是壮医特色实用治病技法,具有简、便、廉、验、捷的特色与优势,那丰富的内涵、悠久的历史、古朴的理论、独特的方法、显著的疗效,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一朵奇葩,是祖国重要的医疗卫生资源,至今仍是壮族地区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法,在壮族地区广为应用,影响较大。本文着重介绍广西黄氏壮医针灸学流派的历史源流、传承脉络,深入探讨流派的学术特色,归纳出流派具有强调毒虚二因、主张道路传导、创立气血理论、重视调气通路、善用特定穴位、推崇无痛针灸、针灸罐法联用等学术特色。文中还从传承医道、传承医术、传承医德、勤于临证等方面交流流派传承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传承新思路,为中医流派的传承和发展积累经验并提供借鉴。
作者:宋宁;李浪辉;黄贵华;李美康;梁薇;黄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的多发病和慢性病,是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有激素内分泌学说、生长因子学说、上皮-间质细胞相互作用学说、细胞凋亡与基因调控学说、炎症以及其他方面的学说。此外,原发性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综合征也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危险因素。中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文章着重介绍中医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并且介绍部分可能作用机制。
作者:陈广辉;陈兵;孙大林;金保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腱鞘炎中药外用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自建库至2015年治疗腱鞘炎的中药外用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76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27个核心组合和3首新处方。结论腱鞘炎常用的药物以祛风湿、活血化瘀药为主。该研究结果对治疗腱鞘炎的组方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者:陈能;许学猛;李钢;曾得明;陈国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胸腔手术时会在肺的萎陷—复张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通过肺内炎症因子的测定,验证电针刺激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起到减轻肺部炎症的作用。方法取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电针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在肺萎陷和肺复张两个时间点抽取肺静脉血,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 -2)、白细胞介素-6(IL -6)、白细胞介素-8(IL -8)、白细胞介素-10(IL -10)、肿瘤坏死因子(TNF)]并加以比较。结果 IL -2、IL -10、TNF 含量在肺萎陷—复张过程中无显著变化;IL -6含量在电针手术组中有显著增高(P ﹤0.01),而在常规手术组中增高不明显(P﹥0.0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 ﹤0.05);IL -8含量在电针手术组中显著降低(P ﹤0.05),常规手术组虽同样下降,但下降差异不显著(P ﹥0.05),两组间不存在差异(P ﹥0.05)。结论电针刺激确实引起了部分炎症因子(IL -6、IL -8)的变化,但其对肺内炎症改变的影响和调控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阐明。
作者:池浩;葛文;徐建俊;周文雄;陈彤宇;王珂;周嘉;吴瑶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运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 OAB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单纯采用西药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法。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情况,同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8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1)。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 OABSS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在第2周评分即有改善,而对照组在第2周时评分改善不明显,治疗组终评分的改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 OAB(肾虚型)患者,不论是临床疗效,还是在改善 OABSS 和减少不良反应方面均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成海生;张韬;张雪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已经成为教学体制改革的一种新趋势,在中医院校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正是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契合点,它既保留了院校教育的优点,又打破了中医教育培养同一规格、同一尺度人才的现状,符合中医人才培养的规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加强临床实践,同时导师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能力会进一步提高,从而教学相长,这对于中医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但是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起步晚,机制还不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使本科生导师制取得实效,比如注重导师遴选、贯彻双向选择的原则、完善制度和管理体制、指导应切合实际且方式应灵活多样。
作者:朱智耀;李宁;高彦彬;车念聪;耿建国;张秋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刘军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KOA)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刘军教授治疗 KOA 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 apriori 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挖掘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对筛选出的500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500首方剂中158种药物使用频次在45次及以上的药物有40味,其使用频次前3位的分别是牛膝、甘草、独活。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3位分别是“牛膝、甘草”“牛膝、独活”“甘草、独活”。共挖掘出14个核心组合。结论刘军教授治疗KOA 多用活血化瘀药、补血药、补气药、补阳药、祛风湿散寒药等,治法主要是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牛膝,薏苡仁,当归,苍术,黄柏,甘草,独活,徐长卿,杜仲,狗脊,续断,白芍,延胡索是刘军教授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常用的核心药物。
作者:洪坤豪;黄和涛;刘军;潘建科;谢辉;马振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医药治疗肿瘤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近年来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认为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的根源。机体功能状态的紊乱是诱发肿瘤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中医肿瘤平衡治疗观点,将其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以维护机体平衡为本,通过调节脏腑气血,作用于肿瘤生长的内在环境,纠正机体失衡状态;以掌握攻补平衡为要,正确处理攻与补的关系,根据肿瘤进展速度与患者体质强弱综合判断,采用阶段性治疗的策略,在取得疗效的同时做到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不仅重视肿瘤患者躯体的病症,还要关注其精神状态,以人为本,形神兼治,促进患者身心平衡。中医肿瘤平衡治疗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不仅提纲挈领,而且验于临床,收效满意。
作者:刘浩;林洪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