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热化痰合剂联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王兴福;滕涛;李家曌;崔美月

关键词:清热化痰合剂, COPD急性加重期,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清热化痰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COPD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给予药物治疗14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清热化痰合剂联合西药可有效改善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COPD患者临床的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患者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祛瘀解毒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索祛瘀解毒方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祛瘀解毒方,疗程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BODE指数、疾病疗效、肺功能的变化,初步评价祛瘀解毒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综合疗效有效率(87.1%)明显优于对照组(60.0%),CAT总分两组均有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睡眠、信心评分两组均有降低(P<0.05,P<0.01),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BODE各项指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祛瘀解毒方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张文江;苗青;张琼;姚明江;张旭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调肝益气通络方药物血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肝细胞的研究

    目的 探讨调肝益气通络方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向肝细胞定向分化的能力.方法 分离、纯化并鉴定大鼠骨髓MSC,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灌胃调肝益气通络方后提取药物血清,用含药血清,对照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MSC向肝细胞的分化若干天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1.各浓度含药血清在加入1、7、14 d后,其细胞数量均显著多于常规培养组.2.含药血清诱导MSC分化7d后,高剂量组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与白蛋白(Albumin,ALB)的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高于HGF组,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的阳性细胞率与HG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MSC分化14 d后,高剂量组AFP、ALB、CK18的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HGF组.结论 调肝益气通络方具有诱导MSC分化为肝细胞的能力.

    作者:韩海啸;李军祥;孟捷;杨晋翔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六味地黄汤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另对比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0%,不良反应率为3.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0%,不良反应率为7.7%,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且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周旭升;戴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神经管畸形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出生缺陷性疾病,它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属于在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基因遗传病.神经管在胚胎的第15~17天开始发育,至第24~26天左右形成,在此期间接触农药、射线、噪声刺激、使用药物、饮酒、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均可导致神经管发育相关基因发生结构改变或表达障碍[1].胚胎发育过程中早期神经管无法闭合或者闭合的神经管重新打开是导致NTDs的直接原因.神经管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由基因严格控制,由许多环境因素调节,涉及到基因-基因,基因-环境和基因-营养的相互作用[2].另外,一些其他因素也可引起NTDs的发生.现将引起NTDs发生的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柴智;袁怀永;王永辉;李艳彦;王悦尧;周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针刺合用帕罗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加帕罗西汀)30例与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3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用简明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的PPI总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PPI总分、HAM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末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2周末开始,治疗组PPI总分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4周末开始,治疗组HAMD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第2、4、6周末时两组SE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加帕罗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起效更快,疗效更好.

    作者:陈晓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脾补肾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健脾补肾通络方治疗脾肾亏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脾肾亏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片口服,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健脾补肾通络方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变化以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补肾通络方能有效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留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清热化痰合剂联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清热化痰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COPD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给予药物治疗14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清热化痰合剂联合西药可有效改善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COPD患者临床的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患者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兴福;滕涛;李家曌;崔美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祛银汤对血热证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清热凉血中药--祛银汤治疗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时相表达的影响.方法 观察30例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予祛银汤口服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血清TNF-α、IL-8的水平.结果 祛银汤能明显改善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PASI评分、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8周后TNF-α、IL-8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F-α、IL-8分别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46,P<0.05;r=0.37,P<0.05).结论 祛银汤可通过降低血清TNF-α、IL-8水平,从而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且两者与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银屑病病情活动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张春红;张春敏;杜锡贤;魏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祛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祛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糖尿病肾病(DN)Ⅲ~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单纯口服降糖药或合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配合降压、降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祛痰通络汤,每日1剂,分早晚2 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祛痰通络汤能降低痰瘀阻络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患者尿蛋白,对其肾功能、血脂及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作用.

    作者:贾建营;于俊生;孙云松;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谢鸣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撷萃

    谢鸣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三十余载,在疑难杂病的中医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用药灵巧,配伍精究,治疗效果显著.文章整理总结了谢鸣教授关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相关经验,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机复杂,以先天体质为本,气火痰瘀为标;治疗上以灵活运用奇经辨治之法为特色,标本兼顾,周期用药,中西互补,重视后天;强调专病专药可提效,心理疏导不可缺,制方严谨,临床效佳.

    作者:李红梅;谢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局部应用中药控释药条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盲袋内局部应用中药控释药条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有急性冠周炎疾病患者100例,治疗组初诊用3% H2O2溶液、0.9%NS交替进行冠周冲洗,盲袋内局部放置中药控释药条,5 d后复诊;对照组用3% H2O2溶液、0.9%NS交替进行冠周冲洗,盲袋内局部放置碘甘油,每日1次,连用5 d后复诊.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盲袋内主要厌氧菌的杀灭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对四类盲袋内主要厌氧菌的细菌杀灭率分别为54%和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中药控释药条治疗急性冠周炎与每天冠周冲洗、碘甘油上药疗效相当.但副作用小,复诊次数少,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冠周炎用药.

    作者:李立芳;张勇;杨士杰;张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通督正脊术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李建仲教授通督正脊术对腰肌劳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腰肌劳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李建仲教授通督正脊术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10次1疗程,隔日1次)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体征积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体征积分、总积分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正脊术在治疗腰肌劳损方面,效果较佳,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裴志勇;李建仲;刘昌盛;李志贵;李晋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藿香正气胶囊中橙皮苷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胶囊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DIOEX Acclaim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C2H3N:NaH2PO4(5 mol· mL-1)=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3 nm;柱温为25 ℃.结果 橙皮苷在10.1~101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292 5X-0.163 9,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5%(RSD=1.2%).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消除干扰,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藿香正气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建光;王旭文;王潞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运用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方法,对照组运用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HAMD与CSS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作者:宋书昌;卢智;陈华;王利春;贾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骨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和增生性关节炎等,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1].以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破坏及丧失,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边缘骨赘形成和关节面硬化为基本病理改变.其显著的症状是疼痛,还可伴有无力、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存质量[2].该病的发生率占各类型关节炎发生率的40%左右,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好发,全球约有3.5亿该病患者,仅中国就已经超过大概过亿患者,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3].据调查研究显示,骨关节炎发病占全身关节发病率的首位,所引起的功能障碍是使老年人致残及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本文就骨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武敏;黄传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癌3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2年8月肝癌患者68例.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后,碱性磷酸酶、γ-GP转氨酶、肝功转氨酶、总胆红素的水平和肿瘤体积大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碱性磷酸酶、γ-GP转氨酶、肝功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的升高幅度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27/34),对照组为52.9%(18/3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癌患者安全有效,疗效显著.

    作者:刘同刚;宋荣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益气健脾法治疗F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MOT、GAS及SS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胃动素(MOT)、胃泌素(GAS)及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予对照组患者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健脾中药治疗.两组均连用4 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及检测血浆血浆MOT 、GAS及SS.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MOT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SS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益气健脾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军;闫建玲;李向东;翟春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24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

    目的 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应用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对224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分类研究,并以同时间段体检正常的人群600人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FS组中属于气虚质、气郁质、湿热质、血瘀质、痰湿质五种中医体质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女性多于男性,不同性别的患者体质分布有所不同,女性气郁质、血瘀质人群明显多于男性.躯体疲劳以气虚质程度重,脑力疲劳以气郁质为明显.结论 气虚质、气郁质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多发体质,掌握中医体质特征,将为系统化干预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彭敏;马宏博;司国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郑伟达教授治疗胆石症经验探析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郑伟达教授注重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与疾病、证的发生有莫大关系,临证时应注重患者体质,辨质与辨证相结合.郑教授认为胆石症的发病与体质关系密切.根据患者体质及其证候,临证时常将胆石症患者分为气滞型与湿热型,以疏肝理气、清热泄利立法.临床辨证用药注重胆胃相关,忌用苦寒攻伐,败坏胃气.郑教授治疗胆石症尤器重木香、枳壳,每逢结石患者,必用此二味药物.常用经验方气滞型胆结石效方与湿热型胆结石效方,以此为基础加减治疗胆石症,疗效显著.

    作者:郑东海;郑伟鸿;郑东京;郑伟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外治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重建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组方外用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重建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24条肢体),对照组18例(22条肢体).两组患者术前行MRA、CTA或DSA,选择合适的血管重建术,术后治疗组中药组方外敷;对照组应用碘伏湿敷.比较两组患者在缓解疼痛、溃疡愈合时间及经皮氧分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经皮氧分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组方外治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够缓减疼痛,提高局部组织氧分压,加快溃疡愈合.

    作者:刘皓;孟庆杰;刘俞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