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义;朱爱明
目的 观察逍遥散配合针灸对产后抑郁症肝郁脾虚型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将180例患者分为中药组、针灸组、中药加针灸组、安慰剂组.使用制订的<中医证候量表症状评定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评定,观察中医药治疗的有效率,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及孕酮水平.结果 中药组、中药+针灸组在治疗2、4、6周的总有效率优于安慰剂组(P<0.01),而针灸组仅在治疗的4周、6周总有效率优于安慰剂组(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中药组、针灸组、中药+针灸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针灸组较单独使用中药或针灸组具有更好的趋势.结论 中药+针灸组治疗肝郁脾虚型产后抑郁症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徐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经经释>由清代医家姜国伊所著,为注解姜氏所辑<神农本经>的专门著作,全书分上、下册,上册注解<本经>上品药120种,下册注解中品药120种及从下品药中移入的连翘一味,全书共释药241种.姜氏以经释经,撰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等经典著作对<神农本经>药物逐条注解,具有一定特色,尤强调药性功效.姜氏注释对于读者了解古代医家对于药物、病症等理解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即是笔者对<本经经释>研究心得,对作者生平著述、版本及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
作者:陈居伟;郭玉晶;刘更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足三里注射胃复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2年8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胃复安穴位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胀发生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术前、术后第1、2、3天血清胃动素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次肛门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清胃动素水平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辅以足三里注射胃复安治疗可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有效防止术后腹胀发生.
作者:张波;谭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谢鸣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三十余载,在疑难杂病的中医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用药灵巧,配伍精究,治疗效果显著.文章整理总结了谢鸣教授关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相关经验,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机复杂,以先天体质为本,气火痰瘀为标;治疗上以灵活运用奇经辨治之法为特色,标本兼顾,周期用药,中西互补,重视后天;强调专病专药可提效,心理疏导不可缺,制方严谨,临床效佳.
作者:李红梅;谢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调肝益气通络方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向肝细胞定向分化的能力.方法 分离、纯化并鉴定大鼠骨髓MSC,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灌胃调肝益气通络方后提取药物血清,用含药血清,对照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MSC向肝细胞的分化若干天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1.各浓度含药血清在加入1、7、14 d后,其细胞数量均显著多于常规培养组.2.含药血清诱导MSC分化7d后,高剂量组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与白蛋白(Albumin,ALB)的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高于HGF组,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的阳性细胞率与HG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MSC分化14 d后,高剂量组AFP、ALB、CK18的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HGF组.结论 调肝益气通络方具有诱导MSC分化为肝细胞的能力.
作者:韩海啸;李军祥;孟捷;杨晋翔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祛瘀解毒方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祛瘀解毒方,疗程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BODE指数、疾病疗效、肺功能的变化,初步评价祛瘀解毒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综合疗效有效率(87.1%)明显优于对照组(60.0%),CAT总分两组均有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睡眠、信心评分两组均有降低(P<0.05,P<0.01),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BODE各项指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祛瘀解毒方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张文江;苗青;张琼;姚明江;张旭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六味地黄汤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另对比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0%,不良反应率为3.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0%,不良反应率为7.7%,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且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周旭升;戴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胶囊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DIOEX Acclaim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C2H3N:NaH2PO4(5 mol· mL-1)=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3 nm;柱温为25 ℃.结果 橙皮苷在10.1~101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292 5X-0.163 9,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5%(RSD=1.2%).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消除干扰,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藿香正气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建光;王旭文;王潞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李建仲教授通督正脊术对腰肌劳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腰肌劳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李建仲教授通督正脊术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10次1疗程,隔日1次)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体征积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体征积分、总积分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正脊术在治疗腰肌劳损方面,效果较佳,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裴志勇;李建仲;刘昌盛;李志贵;李晋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郑伟达教授注重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与疾病、证的发生有莫大关系,临证时应注重患者体质,辨质与辨证相结合.郑教授认为胆石症的发病与体质关系密切.根据患者体质及其证候,临证时常将胆石症患者分为气滞型与湿热型,以疏肝理气、清热泄利立法.临床辨证用药注重胆胃相关,忌用苦寒攻伐,败坏胃气.郑教授治疗胆石症尤器重木香、枳壳,每逢结石患者,必用此二味药物.常用经验方气滞型胆结石效方与湿热型胆结石效方,以此为基础加减治疗胆石症,疗效显著.
作者:郑东海;郑伟鸿;郑东京;郑伟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运用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方法,对照组运用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HAMD与CSS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作者:宋书昌;卢智;陈华;王利春;贾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消渴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该病多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及劳欲过度等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而致,其发病以阴虚燥热为始,病程日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晚期阴损及阳,乃至阴阳两虚.曹玉山教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现代医学诊疗方法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治疗消渴疾病,根据消渴病不同病程及临床表现从虚、瘀入手,确立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的消渴病治疗大法.文章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方面介绍曹玉山治疗消渴病的经验.
作者:余臣祖;张朝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清热凉血中药--祛银汤治疗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时相表达的影响.方法 观察30例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予祛银汤口服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血清TNF-α、IL-8的水平.结果 祛银汤能明显改善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PASI评分、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8周后TNF-α、IL-8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F-α、IL-8分别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46,P<0.05;r=0.37,P<0.05).结论 祛银汤可通过降低血清TNF-α、IL-8水平,从而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且两者与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银屑病病情活动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张春红;张春敏;杜锡贤;魏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学术体系.师承教育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种文明.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离不开中华文化师承教育的特点.中医药学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师徒传承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师承遵循中医药学发展规律,是中医学教育的主导模式.中医师承是造就名医的摇篮,是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师承是造就名医的摇篮,是理论与实践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中医师承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回归,引领东方文化的主流.目前要做好中医传承工作,不仅要从中医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着手,更要把师承教育放在中医药学发展创新的国家战略高度上来进行.在传承中善于融合自然、人文科学等发展创新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传承创新的目的.
作者:姚魁武;薛燕星;熊兴江;薛伯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出生缺陷性疾病,它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属于在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基因遗传病.神经管在胚胎的第15~17天开始发育,至第24~26天左右形成,在此期间接触农药、射线、噪声刺激、使用药物、饮酒、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均可导致神经管发育相关基因发生结构改变或表达障碍[1].胚胎发育过程中早期神经管无法闭合或者闭合的神经管重新打开是导致NTDs的直接原因.神经管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由基因严格控制,由许多环境因素调节,涉及到基因-基因,基因-环境和基因-营养的相互作用[2].另外,一些其他因素也可引起NTDs的发生.现将引起NTDs发生的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柴智;袁怀永;王永辉;李艳彦;王悦尧;周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苦参碱治疗不同中医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55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湿热型和非湿热型,治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湿热组有19例(79.17%)好转,非湿热组有12例(38.71%)好转,湿热组好转率优于非湿热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均有明显下降,湿热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时间(PT)改善明显(P<0.01).结论 苦参碱治疗湿热型乙肝肝硬化患者,总体较非湿热型患者更有效,为临床选择适合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苦参碱治疗提供参考,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色.
作者:羌韧;王越;茅志娟;达坤林;秦刚;章幼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清热化痰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COPD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给予药物治疗14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清热化痰合剂联合西药可有效改善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COPD患者临床的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患者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兴福;滕涛;李家曌;崔美月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胃动素(MOT)、胃泌素(GAS)及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予对照组患者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健脾中药治疗.两组均连用4 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及检测血浆血浆MOT 、GAS及SS.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MOT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SS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益气健脾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军;闫建玲;李向东;翟春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按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颈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予治疗组患者按动手法治疗,予对照组患者中药内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应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ESCV量表评估总体改善情况总体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ESCV量表不同症状评分比较,治疗组颈肩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明显优于常规药物配合牵引治疗,且安全易操作.
作者:柏晓波;邹海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健脾补肾通络方治疗脾肾亏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脾肾亏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片口服,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健脾补肾通络方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变化以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补肾通络方能有效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留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