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强;庞立健;付东升;石绍顺;李明飞;李丁蕾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因子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9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细胞因子和血脂代谢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42%)高于对照组(66.67%)(P<0.05).2组治疗后ADL评分和BEHAVE-AD评分降低而MMSE评分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和BEHAVE-AD评分低于对照组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NF-α、CRP和IL-6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DL-C、TG和TC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TG和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细胞因子和血脂代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陈戴荣;郑义雄;陈敏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定坤丹结合激素治疗肾虚肝郁证月经过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确诊为肾虚肝郁证月经过少女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2组患者同时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定坤丹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2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清LH、E2及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行经时间显著延长(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7% (P <0.05).结论:定坤丹结合激素与单纯应用激素相比治疗肾虚肝郁证月经过少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增加患者的月经量、行经时间、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
作者:李嘉慧;欧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是实现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bD)的关键工具之一.在线(On-line)和原位(In-line)等PAT技术的使用,为中药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和决策支持,在稳定产品质量、优化工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分析功能和属性角度,将PAT技术分为5个方面进行介绍:1)模拟视觉分析技术;2)模拟听觉分析技术;3)模拟味觉分析技术;4)模拟触觉分析技术和;5)多功能集成在线分析技术.同时综述了PAT在中药提取、浓缩、醇沉、柱层析、干燥、混合、制粒、包衣等制药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王馨;徐冰;徐翔;苑兆国;吴志生;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3日至2016年9月11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助孕的女性随机双盲分为滋肾育胎丸药物组及安慰剂组,均采用长方案,降调日起服药,至移植后35 d停药,比较2组超排卵的治疗过程及结局;结果:共入组205例,药物组(103例)和安慰剂组(102例)基础数据没有差异,2组促排卵时间、促排卵药物总量、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优胚率亦没有统计学意义.药物组HCG日每成熟卵泡对应E2值、新鲜移植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过程中配合应用滋肾育胎丸能够改善卵细胞质量,促进胚胎种植,终可提高IVF-ET助孕效率.
作者:柏海燕;王婷;刘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西药治疗对复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0例复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西药+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周.治疗后,比较患者临床疗效、H-B面神经功能评分、Portmann评分、FDI评分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 (P <0.05).2)治疗后,2组H-B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B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FD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H-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Portmann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西药治疗复发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名涛;刘美;徐向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以知为度”一词出自《伤寒论》,是以用药见效为尺度来控制总体给药量的一种方法.临证所见,病情有轻重、药物有厚薄、人体耐受度也有差异,所以用药剂量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以患者服药后确切反应为基础,从宏观把握用药剂量,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仲景十分重视对患者服药后出现不同反应的观察,笔者全面梳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相关论述,以作为不同经方疗效评价及临床药量把握的依据,意在举一反三,启迪临床用药思路,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仲景学术.
作者:陈琳;王敏;李宇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P-糖蛋白表达和脑间质液Aβ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2只4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和模型组;6只4月龄雄性C57BL鼠为正常对照组.电针“百会”“涌泉”2周后,采用脑微透析检测技术取小鼠脑间质液,Elisa法检测小鼠间质液Aβ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海马P-糖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糖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的表达相对增加.ELISA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间质液Aβ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Aβ水平明显下降.结论:电针可以降低脑间质液Aβ水平,并可以升高海马内P-糖蛋白的表达.
作者:周英奕;高誉珊;李丽娜;毛颖秋;张磊;张学婷;裴亚妮;薛卫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6-2016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6篇文献,1 25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644例,对照组609例,各研究均明确指出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在提高临床疗效(RR=1.73,95%CI[1.46,2.05])、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MD =0.26,95%CI[0.22,0.3])、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MD=-1.02,95%CI[-1.16,-0.87])、降低体重指数(MD=-0.78,95%CI[-1.26,-0.3])、降低血脂TC:(MD=-0.57,95%CI[-0.73,-0.42]、TG:(MD=-0.78,95%CI[-1.26,-0.30])、LDL-C:SMD=-0.46,95%CI[-0.59,-0.32]、空腹胰岛素(SMD=-0.69,95%CI[-0.81,-0.57])、空腹血糖(MD=-0.9,95% CI[-1.09,-0.7])、糖化血红蛋白(MD=-0.77,95%CI[-1.28,-0.26])等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优势,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作者:聂春丽;李靖;郑世静;蒋逸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4只大鼠,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和造模组(26只),采用改良的造模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每组8只.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样本ICAM-1和PPAR-γ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大鼠的ICAM-1的表达显著上升(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的ICAM-1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PPAR-γ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的PPAR-γ的表达显著增强(均P<0.05).结论:隔药饼灸能抑制ICAM-1表达,促进PPAR-γ的表达,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阻止血管生成.
作者:周志刚;王晓洁;肖小文;王萍;覃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西药基础服用的基础上,观察组33例加服红藤汤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加服妇炎消胶囊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包块直径与盆腔积液深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能够高效缓解慢性盆腔炎患者血瘀证的状况,能够改变血液流变学;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患者身体免疫力.
作者:廖文艳;邓霜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麻黄汤不同配伍对苦杏仁和甘草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制备苦杏仁苷对照品溶液和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溶液和不同配伍方式的麻黄汤水煎液供试品溶液,以正交设计8中不同配伍的麻黄汤组方,苦杏仁有效成分研究中以A-H进行标识;甘草有效成分研究中以A1-H1对8中不同配伍方式进行标实.终结果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提出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结果:苦杏仁和甘草色谱条件能够分别将苦杏仁苷和甘草酸清晰的分离出来,无其他杂质峰,基线稳定,具有可比性.麻黄汤不同配伍方式中对苦杏仁有效成分苦杏仁苷每剂含量未见明显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后结果显示,麻黄汤不同配伍中麻黄、桂枝、甘草对苦杏仁苷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汤不同配伍方式中以H1单纯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为高,而麻黄汤全方A1中的甘草酸含量为低;不同配伍中麻黄、桂枝和苦杏仁均降低麻黄汤中甘草酸的含量(P<0.05).结论:麻黄汤不同配伍中麻黄、桂枝、甘草对苦杏仁中有效成分苦杏仁苷未见明显影响;而不同配伍中麻黄、桂枝和苦杏仁均降低麻黄汤中甘草有效成分甘草酸的含量.
作者:麦荣国;郭晓銮;招丽娟;林家寿;刘少文;张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对提高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索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收治的肺癌并发骨转移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予紫杉醇与顺铂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青蒿鳖甲汤,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各细胞因子水平、临床受益情况等.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22%,对照组有效率6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2组患者治疗前各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在KPS方面的改变及其体重稳定率的例数比对照组优(P<0.05);4)治疗前的血浆IL-2、IL-6、IL-10及TNF-α浓度,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指标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显著.结论:青蒿鳖甲汤可明显改善肺癌并骨转移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炎水平,同时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兵;蒲志忠;邓彬;雷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金胶囊联合手术治疗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小金胶囊.观察术后7d时伤口愈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2例在第12个月时失访,5例在24个月时失访,对照组有1例在第12个月时失访,3例在24个月时失访.术后7d时,观察组愈合率97.9%,对照组愈合率85.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回访中,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0%,4.3%,7.0%;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8.3%,17.0%和22.2%,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未观察到与药物有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在围手术期服用小金胶囊,能提高创口愈合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良好.
作者:郜朝霞;邵力伟;陈春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当制药工艺从实验室小试规模向生产规模放大时,工艺规模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新的变量.小试规模下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中试规模或生产规模下可能呈现另外情况.在质量源于设计(QbD)框架下,加入工艺规模这个新的变量,势必对制药过程的理解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总结了常用制药工艺放大的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数学模拟放大.以高速剪切湿法制粒过程为例,通过采用量纲分析,保持各规模间颗粒增长微环境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相似,建立非规模依赖型工艺动态设计空间,扩展了设计空间的边界和范围,提高了工艺对变化因素的容忍性,产品可变性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罗赣;徐冰;孙飞;马群;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质量控制经历了检验质量控制、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控制3个阶段.为实现全面质量控制,Juran提出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将质量的概念扩展到产品质量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与质量源于设计等全面质量控制理念的内涵具有内在一致性,为QbD在中药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提出并阐释了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的2个维度,即从研发到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维度和从原料到产品的中药产业链维度.总结了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在中药材种植加工过程、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和中药产品流通过程的应用.
作者:张娜;徐冰;陈衍斌;戴胜云;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倒,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药物口服;观察组给予基础药物口服治疗联合养心氏片.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运动试验、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评价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有效率为78.0%,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结论:养心氏片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心绞痛症状的发生,并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威;宁微;李滕;苏庆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水华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氮磷营养物质、较高的水温、缓慢的水体流速,当这些条件都具备时,蓝藻细胞团聚上浮,终在水面形成蓝藻水华,从而导致水体中其他生物死亡.研究以水华为始源域,癌症为目标域,将水华映射到人体的癌症,通过水温与热毒、水体流速与气血运行、蓝藻的复甦与癌症的复发进行系列类比映射,试图从水华发生去探求癌症发病机制,以期激荡一些有益的思考.
作者:侯星宇;刘宁;贾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MS患者108例,并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降糖、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利湿化浊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的变化,并计算平均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DL-C较治疗前升高,BMI、TC、TG、LDL-C及FPG、2 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HDL-C显高于对照组,BMI、TC、TG、LDL-C及FPG、2 hPG、HbAlc均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MS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降低BMI.
作者:周雷;杨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术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于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并比较2组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记录2组治疗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较对照组的55.0%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MPO、hs-CRP、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清BNP、cTnT、CK-MB等心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LVEDD及观察组LVESD均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F及观察组FS均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 <0.05或P<0.01);随访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30.0%,较对照组的55.0%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AMI患者PCI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减轻患者心肌损害,提高左心功能,并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
作者:姬洪涛;刘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斑蝥胶囊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给予内分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纯中药制剂斑蝥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免疫功能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生命质量治疗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FACT-B、EORTC-QOL-C30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治疗前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CD8+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CD4+、CD4 +/CD8+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恶心、潮热、肌肉关节疼痛及阴道流血发生率分别为11.11%、7.94%、6.35%、3.17%,与对照组25.40%、20.63% 、19.05%、14.29%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加入斑蝥胶囊,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吴池华;李一;杨麟翰;贾新建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