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肾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

陈德仁

关键词:2型糖尿病, 温肾化瘀法, 中医
摘要:目的 探讨温肾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治疗组30例采用中医温肾化瘀法治疗与对照组28例采用西药二甲双胍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温肾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在降糖的同时还能调节血脂及改善微循环,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跟团护士做好抗震救灾疗养团服务保障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结束后,为尽快恢复救援人员的身心健康,保证军队战斗力,上级组织抗震救灾部队进行疗养.疗养团成员大多是奋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英雄模范,是保护和挽救灾区人民生命安全的功臣,为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上级机关高度重视,由疗养科室派出1~2名跟团护士在疗养期间全程服务,跟团护士在为疗养员服务的过程中,根据抗震救灾疗养团的特殊性,开展亲情式、细节性、创新性服务,受到疗养团首长的一致好评,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服务保障任务.

    作者:王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轰炸机飞行员颈肌强度及训练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轰炸机飞行员颈部各肌群的强度并探讨颈肌训练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4例轰炸机飞行员按年龄分为N1组(21~30岁)、N2组(31~40岁)和N3组(41~50岁),每组各8例.采用CME-1飞行员颈肌训练器对其进行为期3周共9次的颈部各肌群(前、后、左、右)的强度训练,第1、3、4、6、7和9次为等长训练模式,第2、5和8次为可变阻力和可变速度训练(CVR)模式,记录第1(T1组)和第9(T9组)次训练所有飞行员前、后、左、右各肌群的平均颈肌强度以及平均10 s大冲量.结果 ①训练前N3组向前、后、左、右各肌群平均颈肌强度和平均10 s大冲量值低于其他组(P<0.05).②训练3周各年龄组各肌群的平均颈肌强度、平均10 s大冲量的均值均无差异(P>0.05).③第9次训练各肌群的平均颈肌强度和平均10 s大冲量值的均值较第1次数值均有显著提高(P<0.05);训练3周所有飞行员各肌群的平均颈肌强度均值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47.5%、37.3%、51.1%和47.3%,平均10 s大冲量均值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56.5%、39.9%、59.9%和55.3%.结论 ①训练前40岁以上轰炸机飞行员各肌群颈肌强度较低;训练后各年龄组轰炸机飞行员各肌群颈肌强度无差异.②CME-1飞行员颈肌训练器能有效提高轰炸机飞行员的颈肌强度.

    作者:陈琼;朱超;陈晓健;孙玮;李交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矿泉浴疗预防学:新的研究方法[英]/CsabaVarga//IntJBiometeorolDOI.-2010.(10).-377

    这篇文章描述了一种研究矿泉浴疗在预防医学中应用的策略.以预防为目的 矿泉浴及饮用矿泉水是能够应用于人群中开展流行病学分析的.应用完全的化学分析(包括高精确有机分析)及特定毒性试验检测医疗矿泉水样本和医疗泥样本,可以计算出预防应用矿泉疗法的毒理学风险.

    作者:张倩;王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临床检验需重视显微镜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医学检验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全国各类型医院的临床检验部门在许多的检测项目上都已实现了自动化,所能检测的项目也比以前丰富了很多,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结果,但在血、尿常规分析仪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检验质量的问题.就目前很多基层检验科而言,往往忽视了显微镜的形态学检查,造成了临床很多漏诊的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显微镜在血、尿常规中的使用作一简要阐述.

    作者:徐云峰;刘松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医学训练的特点与医学鉴定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战争的特点,高性能战斗机作为战争中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各国普遍重视对现有飞行员进行严格的航空生理心理训练和医学鉴定.我们空军也建立了五所航空训练鉴定中心,增加改进了医学鉴定,完善了训练模式,使飞行员适应高性能战斗机的要求,严格训练标准,确保高质量地完成飞行训练和实战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作者:张晓慧;王晓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体育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观察

    慢性腰肌劳损可有外伤史及腰部迁延慢性病史,为经常从事弯腰劳动,或身体虚弱及长期处于不适宜的姿势所致.表现为腰骶部酸痛、钝痛,休息、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弯腰、久坐、劳累后加重.查体可见腰部平坦,生理曲线消失或腰骶角过深,腰部活动受限,前屈明显,用拳叩击腰部有舒适感.一侧或两侧腰段骶棘肌、腰骶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等处有明显压痛,经X线摄片有或无椎体边缘变钝及增生.

    作者:金旭明;刘翠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光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主要症状是神经痛,而且年龄越大疼痛越重,如治疗不当,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我们应用光疗法配合常规药物综合治疗的方法,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病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岩;杨学颖;齐佳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住院患者意外跌倒防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评估患者跌倒的危险程度,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住院患者发生意外跌倒.方法 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对300例患者中存在的58名高危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及护理干预,无意外跌倒发生.结论 重视人文关怀,落实安全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跌倒防范的知晓率,加强护理管理及跌倒风险防范的流程监控,可减少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

    作者:陈新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

    随着车辆和流动人员的逐年增加,交通伤、意外伤及斗殴等引起的腹部创伤事件也不断增多.传统的外科观念认为,首次确定性的手术是决定伤者预后的重要措施.但由于伤情复杂,尤其是多发脏器损伤者,常常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低体温、凝血功能异常等严重生理功能障碍,难以耐受复杂的确定性手术.而且持续的出血、污染又会使已经产生的脏器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陷入恶性循环,导致伤者的快速死亡.

    作者:林小鸣;王凯;黄传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理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 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理需求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科10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理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对资料进行汇总,并针对心理需求内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理需求等级依次是希望重新获得独立能力,回归社会和家庭;希望了解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希望得到家庭成员的支持;希望得到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希望得到充足的经济支持.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和心理疏导,100例脑梗死患者心理负担较入院时明显减轻,对疾病康复充满了信心.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是必要可行的.

    作者:郭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提高无痛理念创建无痛病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9年国际上已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已日益受到重视.因此解除疼痛、开创无痛病房便成了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创建无痛病房,首先是提高无痛理念,现将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张玲;周丽坤;虞雪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对于不能手术或不宜手术以及术后复发或转移的肿瘤多采用放、化疗的方式.放疗分为外放射治疗和内放射治疗两种,后者又叫近距离放射治疗,包括全身内放射治疗、组织间放射治疗、腔内放射治疗等.本文综述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种类、原理、方式、禁忌证、适应证、手术前后的护理及前景等.

    作者:赵伟伟;姜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的预防策略

    本文通过对1997-2010年关于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预防的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及探讨,就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内在联系及预防用药策略深入探索,指出如何通过有效的预防及干预举措,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病率.

    作者:吕晓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疗养期间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有不典型低血糖症状的9名患者进行即刻血糖浓度检测,并分析导致低血糖的原因.结果 本组病例血糖浓度均低于3 mmol/L,符合老年人低血糖的诊断标准.给予对症治疗后血糖浓度上升,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患者活动量增大,热量消耗增加而降糖药物没有适当减量,是疗养期间发生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计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量子共振检测(QRS)与报告单解析

    量子医学是建立在量子科学基础之上的医学方法,运用量子医学方法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仪器主要是量子共振检测仪(QRS).QRS通过捕捉和解析人体器官所发出的电磁波来研究人体生命现象,可判断人体生命活动的状态,它将人体正常器官和致病因子(细菌、病毒、少数致敏物质等)以及各种疾病的电磁波分别用代码标志,并贮存于电脑中.

    作者:程永梅;燕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加强军队特勤人员口腔体检的医院感染管理

    我院是一所军队特勤疗养院,担负着军队特勤人员疗养、体检、健康鉴定任务,门诊各科室同时担负着干部疗养人员和当地社区百姓的疾病诊治工作.特勤人员口腔体检、口腔疾病诊治是疗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口腔科门诊是血液性疾病传播的高危科室[1],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是确保特勤人员体检安全的重要措施,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希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361例公务员脂肪肝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2010-01-12,我院对桂林市1 282名国家公务员进行了腹部常规超声检查,共检出脂肪肝361人,现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 282人均系桂林市国家公务员(其中退休公务员133人),男798人,女484人;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43.4岁.按间隔5岁为一组,24岁以下者合并设为一组,60岁及以上者也合并设为一组,共9个年龄组.

    作者:李艳娟;戴伟川;胡惠;罗文秀;赵銮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致脑微出血一例

    脑微出血常见于老年人,由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是淀粉样血管病和高血压血管病的预警信号[1].阿司匹林具有清热、镇痛、抗炎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常被用作抗血栓药物,服用阿司匹林、卡巴匹林钙等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类药物可能会增加老年人脑微出血的风险.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致脑额叶微出血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曲新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干部疗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健康教育对老干部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93名老干部疗养员健康教育前后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除检查配合知识外,各项内容得分教育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对老干部健康知识的了解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仲梅;霍婧婧;高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特勤疗养质量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本文对特勤疗养建设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特勤疗养自身建设的优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指出未来特勤疗养质量管理的发展重点是管理理论研究、评价指标构建、技术及装备的改进.

    作者:张卫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