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胃炎病人的饮食保健

殷艳

关键词:慢性胃炎, 病人, 饮食保健, 饮食治疗, 胃酸分泌, 萎缩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 治疗效果, 饮食习惯, 饮食调理, 食物, 生活方式, 功能, 炎症性, 胃黏膜, 贮存, 消化, 系统, 培养, 理想
摘要: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是一种非常多见的疾病,一般分为浅表性及萎缩性两种.通常浅表性胃炎胃酸分泌较多,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偏少.经全面检查确诊后应进行系统地治疗,并配合精神、饮食、生活等方面的调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胃的功能就是暂时容纳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机械和化学的消化.因此慢性胃炎的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而且重视饮食治疗是使病情缓解的关键.饮食治疗的目的,是利用饮食来减少或增加胃酸的分泌,调整胃的各项功能,有利于慢性胃炎的康复和痊愈.注意饮食调理,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风险管理在疗养院的运用和体会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维权意识的日益提高,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凶此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将风险因素降至低限度,已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工作.我们针对疗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实施风硷管理,提高了护理安全系数,保障了疗养护理安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疗养员在饮食营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目的 探索一套适合疗养员的全方位饮食模式,改变其不良的饮食习惯.方法 找出疗养员饮食习惯方面的不足及误区,给出对应的护理整改措施.结果 疗养员对饮食营养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坚定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决心,并在护士的帮助下形成了适合自身健康的饮食模式和良好习惯.结论 通过对疗养员饮食营养现状作出细致的评估,以营养学为基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帮助疗养员实现科学健康的饮食目标.

    作者:周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卒中康复期的治疗探讨

    脑卒中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多发病,会使大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脑卒中康复期的治疗,给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该文通过对脑卒中病因、发病机制的系统分析,将脑卒中的康复期治疗策略概括为四部分:一是针对脑卒中后机体各个部分的功能改变和脑卒中并存的多种疾病,考虑各种疾病的关联性和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主张用药少而精,尽量减少单剂药物用量;二是尽早依靠现代康复技术,中西医结合进行康复训练;三是改良饮食结构,有针对性地调整生活方式;四是加强心理疏导与护理,使患者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倡导整个社会关注起来,参与进来.

    作者:冯建来;费英俊;郜时华;支世保;许春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空勤人员屈光不正现状

    空勤人员视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飞行安全以及工作效率.我们在对空勤人员健康体检时发现许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为此我们对来我院健康疗养的1 735名空勤人员进行了屈光不正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春华;邢筱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健康体检1 200例腰围测量与腹型肥胖护理分析

    目前,各医院体检大多数只测身高、体重,不重视腰围测量.腰同测昔是诊断腹型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指标.腹型肥胖是高血压、冠心病的易患因素.男性腹部内脏所含脂肪量与死亡率之间存在直接关系[1].我们在体检中加入腰围测量,它既是心血管防治的重要工作,也是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标准之一.

    作者:洪燕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飞行员疗养期间肾结石两例报告

    B超检查是飞行员年度大体检的必检项目,2009年8月份我们训练中心从联勤部疗养院转隶组建同时,共接收97名飞行员做大体检,B超新发现疾病两例,均为肾结石.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宏;郭春霞;王晓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降压操对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医疗体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医疗体育组进行为期8周,每周6次,每次1 h的降压操治疗,观察运动前后血压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医疗体育组运动治疗后血压较运动前均明显下降(P<0.01).医疗体育组运动前与对照组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压观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疗体育治疗可使原发性高血压痛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是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高军;刘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护理人员素质教育的管理对策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护理工作对象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社会人群,工作性质从针对疾病的护理延伸到病人身心整体护理,工作范围从临床护理发展到康复和健康保健.由此可见,新形势下的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乃至胜任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鲁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110例诊治分析

    目的 提高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治水平,总结AMI救治流程,提高AMI患者生存率.方法 分析盖州市中心医院2005年1月~2009年9月收治的110例AMI患者诊断、误诊、溶栓治疗情况.分析溶栓再通患者和溶栓未通及未溶栓患者在病死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上的差异.结果 诊断率97.27%,误诊率2.73%,溶栓再通率69.07%.溶栓再通患者临床预后明显好于溶栓未通及未溶栓患者.结论 在基层医院努力减少误诊,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治疗以便提高AMI患者生存率.

    作者:孔令安;王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MI-921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分析

    MI-921电解质分析仪可直接检测K、Na、Cl、Ca、CO2-CP含量,24小时开机用于常规和急诊工作,易出现故障,现将日常保养、操作中常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田卫东;杨志娜;宋明辉;李安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健康特勤人员窦性P波电轴左偏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窦性P波电轴左偏特点,为确定窦性P波的外形特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12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中有P波电轴左偏者83例,并与130例P波电轴正常者相比较.结果 ①两组受检者P波时限均<0.11 s、P-R间期均>0.12 s,Pv5、v6均呈直立,PaVR均呈倒置.P波电轴左偏组平均心率为(61.7±7.6)bpm、正常组平均心率为(68.4±11.5)bpm.②P波电轴正常组电轴平均值为62.7°±10.1°,左偏组平均值为-17.3°±10.5°,其中-1°~-10°22例(26.5%)、-11°~-20°36例(43.4%)、-21°~-30°17例(20.5%)、-31°~-43°8例(9.6%).③P波电轴正常组PⅡ呈直立,振幅为(106.5±8.1)μV,左偏组PⅡ振幅为(31.5±31.3)μV,PⅡ呈平坦32例(38.6%)、平坦并切迹34例(41.0%)、正负双向12例(14.5%)、倒置5例(6.0%).结论 健康特勤人员P波电轴可以发生左偏,只要P-R闻期>0.12 s,并同时具备PaVR倒置和Pv5、v6直立这两个条件,就是窦性P波.P波电轴左偏推测系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窦性激动部位移至窦房结尾部,导致激动在心房内传导顺序发生改变所致.

    作者:戴伟川;罗文秀;胡惠;赵銮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军队离休老干部住院体检满意度分析

    通过对2009年5月于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住院体检的182名军队离休老干部健康体检满意度分析研究,发现对老干部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因素,及时掌握离退休老干部关心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做好老干部的疗养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葛鑫;李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对盆腔炎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的体会

    目的 探讨盆腔炎治疗辅助针对性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6月,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对50例女性盆腔炎患者给予盆腔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结果 患者对盆腔炎的健康宣教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100%;临床治愈45例,治愈率90%;显效3例,显效率6%;有效2例,有效率4%.总有效率100%.结论 盆腔炎患者治疗辅助针对性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对本病的病因、患病及治疗过程的认识,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因素,从而降低其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孙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原官兵青岛海滨疗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原官兵在青岛海滨疗养的效果.方法 抽取来自海拔3 000m以上地区的二炮部队官兵疗养员78例,其中保健疗养52例,康复疗养26例.两组在保持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空气浴、日光浴、海水浴、景观、理疗、体疗、合理膳食等综合疗养措施.问卷征询病史及临床症状并记录呼吸(R)、血压(SBP/DBP)、心率(HR)、体重,同时测定血氧饱和度(SaO2)、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等项目.结果 两组疗养员疗养后原有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两组疗养员HR、SaO2、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血沉测量值与疗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疗养组高血压痛、高原性心脏病SBP、DBP测量值与疗养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原红细胞增多症KBC、HGB、HCT、血沉与疗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青岛海滨疗养因子对高原官兵疗养效果显著.

    作者:周美剑;闫明启;张晖;朱承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无锡市区高三酰甘油血症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无锡市区人群中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对1 200例无锡市区居民血清三酰甘油进行了检测,并分组进行分析.结果 总发病率24.6%.其中男性为29.6%,女性为17.9%.并且男女总患病率、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患病情况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无锡市区人群中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率明显增高,且男性发病显著高于女性,并有年轻化趋势.

    作者:贺桦;赵凤珍;李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影响临床合理用药因素分析

    该文从人为因素、药物因素分别阐述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使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增强对药物使用的认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不合理用药.

    作者:吴国海;邢建华;郭晓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脊髓型减压病患者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脊髓型减压病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46例脊髓型减压痛患者及30名健康成年人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心理评分比较,进而制订针对脊髓型减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将46例脊髓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例.分别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SDS评分及抑郁发生率.结果 脊髓型减压病患者SDS评分分值及抑郁心理发生率高于健康成年人.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DS评分分值及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脊髓型减压病患者SDS评分分值偏高,抑郁发生率较高,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邓璐;宋莹;唐晓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疗养院健康体检医疗纠纷的发生与防范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现实生活中在巨大压力下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迫切,及时准确的健康体检也就显得尤为必要.疗养院环境优美,自然疗养因子丰富,同时具有一定的医疗技术,在休闲减压的同时还能够进行健康体检工作,能够比较全面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随着体检工作的不断展开,因多种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也不断出现,如何才能大限度地规避这一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包海燕;杨永平;蒋家望;李继铭;郭曙萍;王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浅谈体检中心的护理管理

    如何对体检中心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难题.该文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体检中心合理的工作模式和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护理管理的两大关键因素.其中,健康评估和健康教育是护士参与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鲍艳英;黄英;费秀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疗养中加强特勤疗养员生活制度管理探讨

    疗养期间特勤疗养员能否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保证科学疗养生活制度的落实,直接关系到疗养效果.文中分析了特勤人员在实施疗养生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①对合理的疗养生活制度认识不足.②自我保健意识不强.③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作者认为应采取的对策有:①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特勤疗养员对疗养生活制度的认识和改进不良生活方式的自觉性.②全方位地监督、指导和管理特勤疗养员遵守疗养生活制度.

    作者:李惠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