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戊酸钠与地西泮治疗酒精戒断反应的临床对照研究

肖立群;梁田;李爱民;齐志田;李震;许海丽

关键词:丙戊酸钠, 地西泮, 酒精戒断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酒精戒断反应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61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丙戊酸钠(31例)与地西泮(30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1周,采用戒断症状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有关实验室等检查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丙戊酸钠与地西泮疗效相近(P>0.05).治疗前后戒断症状量表、HAMA量表总分减分率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HAMA的精神性焦虑因子减分率丙戊酸钠组大于地西泮组(P<0.05).两组副反应均很少且轻微.结论丙戊酸钠与地西泮对酒精戒断反应均有良好疗效,但丙戊酸钠一般不会造成滥用和成瘾.
精神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性痴呆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及相关问题,加深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方法收集近8年来106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血管性痴呆与既往史、脑血管病发生的次数、病灶部位、病灶数目及有无脑萎缩等有相关性关系.106例基本治愈18例,显著进步46例,进步26例,无效16例.结论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与上述因素有关;脑萎缩可以是血管性痴呆的直接因素或加重因素;通过有效治疗,部分病例预后良好.

    作者:周增杰;曾存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性谵妄病人的护理(附36例护理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性谵妄的临床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性谵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33例有原发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病、感染、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临床表现为在意识障碍基础上的广泛认知障碍,如注意迟钝,定向、记忆障碍,幻觉妄想、恐惧、焦虚、行为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结论老年性谵妄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等,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强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卢世臣;张晓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心理沟通的技巧

    与病人进行良好心理沟通是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关键.作者从护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沟通方式和技巧,阐述了熟悉病人基本情况、掌握病人病情、尊重病人人格、关心体贴病人以及充分发挥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的重要性.

    作者:徐清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黄苏打片治疗药源性便秘30例

    用大黄苏打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大便秘结,效果很好,现将30例的结果报告如下.30例病人均为我院首次住院患者,以往无便秘史,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3天内无大便或排便费力者.开始用大黄苏打片治疗,5片/次,每日3次.规定治疗后2天内症状消失且无反复者为显效,4天内症状消失且无反复者为有效,4天后大便仍不通畅者为无效.结果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显效+有效)86.7%.其中有2例出现腹泻,停药后恢复,3例有大便前下坠感.维持治疗试病情而定,可减量,也可停用.停用后复发者再用仍有效.

    作者:孙守宪;马洪涛;林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舍曲林(左洛复)治疗8例强迫症观察

    作为一种新型的SSRI类抗抑郁药物,舍曲林(左洛复)具有抗抑郁和抗强迫的双重作用,而且这种抗强迫作用可能不是单纯通过改善抑郁来达到治疗目的的,说明舍曲林有特殊的抗强迫作用,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且应用于临床.我们对8例门诊强迫症患者进行了左洛复治疗,并观察8周,取得初步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验证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抑郁症患者分别以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治疗前后HLAMD、HAMA、CGI-SI评分及减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的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帕罗西汀常见的副反应有恶心、头晕、口干等.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同阿米替林相当,副反应少而轻.

    作者:孙振晓;于相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及其对精神症状认识的研究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症状的认识及其与自知力、精神病理症状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由患者和医生分别评定4个阳性症状和4个阴性症状在患者身上的表现程度.同时由医生对患者进行ITAQ、BPRS、SANS、SAPS、CGI评定.结果患者对自身阳性和阴性症状的总评分分别为(16.79±3.67)和(16.02±3.81),明显高于医生评定的(15.46±4.25)和(13.22±4.22),患者对自身症状的评分ITAQ、BPRS、SANS、SAPS、CGI均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结论患者对自身症状的认识明显不足,特别是阴性症状.患者对症状的认识与其自知力、疾病严重程度、精神病理症状有关.

    作者:王汝展;张敬悬;原伟;唐济生;刘金同;李宪伟;邱慧敏;王松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Tourette综合征患者的智力水平研究

    目的测试TS患者的智力水平及分测验结构.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64例患儿和60例正常小儿进行智力评估.结果 Tourette综合征患者的智商多在正常范围或边缘水平,除词汇、知识外,其余各分测验及PIQ、VIQ、FIQ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IQ与VIQ之间的平衡性较差.结论Tourette综合征患者的智商较正常少儿平均水平为低,且智力发展不平衡者较多.

    作者:陈景清;李功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提高科室核算质量

    搞好科室核算,是医院实行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我院提高科室核算质量,取得分配制度改革较为成功的做法,简述了实施科室核算后的效果及体会.

    作者:张超敬;于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小学教师神经衰弱调查研究

    本文采用国内12地区神经症流行学调查相似的方法,对城区1698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一次神经衰弱患病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中神经衰弱患病率为5.06%,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中小学教师神经衰弱症状的发生不是孤立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与其心理健康水平、遭遇生活事件及个性特征密切相关.提示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建辉;胡夫东;李淑敏;孙慧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00例癫痫病人的剥夺睡眠诱发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诱发法是否可提高癫痫病人脑电图癫痫样波的阳性率.方法对临床拟诊为癫痫,常规脑电图描记正常的100例病人行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并选择4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100例癫痫病人剥夺睡眠诱发脑电图呈现爆发性癫痫样波者42例(42%),46例正常人脑电图无1例呈爆发波,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01).结论脑电图有轻度改变者,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癫痫病人脑电图癫痫样波的阳性率.

    作者:宗文斌;张桂娟;张志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64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焦虑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曲唑酮(32例)、阿米替林(32例)治疗六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焦虑性神经症均有疗效,二者疗效相当(P>0.05).曲唑酮的副反应明显少于阿米替林(P<0.01).结论曲唑酮是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郑占杰;王骞;王立涛;田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与性有关的精神症状

    与性有关的精神病性症状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是较常见的.其出现频率有多高,以什么症状多见,与病人的性别、婚姻、诊断分型等因素存在着什么关系的报道甚少.现将我们调查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聆;温达民;姚在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智力成就责任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的检测智力成就责任问卷(IAR)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294名中学生进行了智力成就责任问卷的测试.结果重测信度系数为0.660;I+与I-的相关系数为0.166(P<0.01);总分与I+的相关系数为0.730;与I-的相关系数为0.749.与期中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仅高中二年级较高(0.729),其它年级不具相关性.结论测查结果与文献中介绍的结果相似,提示IAR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我国使用.

    作者:李作珍;梁家国;李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凯尔丁对美沙酮脱毒治疗后海洛因瘾者的继续治疗

    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目前广泛用于脱毒治疗,然而大多数美沙酮脱毒者停药后,仍存有程度不一的戒断症状和延长性戒断综合征,导致脱毒者难以经受这种慢性折磨而重蹈覆辙.为了缓解停药后的戒断症状,顺利向纳屈酮巩固治疗过渡,我们对此组经美沙酮脱毒后的海洛因瘾者,采取停药后继续口服中小剂量凯尔丁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学东;何纯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舒血宁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36例临床分析

    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不敏感.作者对3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合并氯氮平及单用氯氮平治疗12周,经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发现舒血宁合并氯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单用氯氮平.认为舒血宁合并氯氮平是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胜利;王启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曲唑酮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曲唑酮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4),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6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分.结果治疗4周及6周后,治疗组抑郁症状改善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曲唑酮治疗组S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曲唑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周刚;邵荣;韩伯军;盛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杀死亡482例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自杀原因,为减少和预防自杀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本市范围内区县级以上医院,抢救过的自杀死亡的482例的详细资料,对自杀原因及有关项目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82例中,男139人,女343人,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年龄以20-、30-年龄组较多;季节以春夏两季较多;自杀原因以心理社会因素多,服毒是自杀的常见方式.结论心理社会因素是自杀的常见原因.

    作者:祝英禄;张玲;祝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氯氮平所致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氯氮平所致糖尿病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可能的发病机制等.在应用氯氮平治疗期间应注意血糖监测,同时临床医生应对慢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应用氯氮平治疗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振晓;于相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述情障碍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述情障碍情况.方法以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6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测评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高血压患者TAS总分为(74.06±8.7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06±6.38)分,因子分中以Ⅰ、Ⅱ、Ⅳ因子为显著,男,女患者之间无差异.结论述情障碍常见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医师应预以重视.

    作者:刘晓鹏;林莉;田刚;王东;刁俊荣;魏秀芹;王怀霞;范玉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精神医学杂志

精神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