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线状和漩涡状痣样色素沉着症1例

田庆均;姜一化;周利平

关键词:线状, 漩涡, 痣样, 疾病患者, 色素沉着症, 自觉症状, 四肢, 躯干, 年龄增长, 临床资料, 近亲结婚, 发展过程, 遗传病, 色素斑, 棕色, 智力, 诱因, 小腿, 网状, 排列
摘要:线状和漩涡状痣样色素沉着症临床少见,现将所见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因躯干、四肢色素斑8年,于2007年5月22日来本科就诊.患者18岁时无明显诱因左小腿出现大小不等的褐色或深棕色斑点,随年龄增长,逐渐发展到躯干四肢,并排列成线状、网状或漩涡状,无自觉症状.病程发展过程中无红斑及水疱出现.平素体健,智力正常.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及遗传病病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确炎舒松-A及液氮冷冻治疗婴幼儿海绵状血管瘤300例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醋酸确炎舒松-A瘤体内注射治疗婴幼儿局限型海绵状血管瘤120例,瘤体内注射配合液氮冷冻治疗混合型海绵状血管瘤18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进先;陈艳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癀片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新癀片联合盐酸多西环素片治疗156例寻常痤疮,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56例患者均为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寻常痤疮患者,按Pillsbury法分类,Ⅰ-Ⅲ级入选,临床表现为粉刺、毛囊炎性丘疹、脓疱.入选患者近4周内未应用治疗痤疮的任何口服及外用药物,无肝、肾功能障碍等系统性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除外.

    作者:易顺强;李奇俊;董玲;刘丽;程翠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及护理

    我们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法对45例尿道口CA进行治疗并加强护理,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5例尿道口CA患者均经临床和相关检查确诊.男31例,女14例;年龄19~72岁,平均36岁,病程15天~1年,平均2.2个月.

    作者:叶静;刘辉峰;张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三种方法治疗睑黄瘤的疗效观察

    睑黄瘤临床上可采用冷冻、CO2激光、多功能电离子及手术切除等方法治疗,为比较冷冻、手术切除和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睑黄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采用随机开放性对照试验,用三种方法共治疗了睑黄瘤82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作者:陈天丽;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口周黑子病临床分析

    观察调Q开关Nd:YAG激光(Medlite C3激光和Medlite C6激光)治疗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PS)口周黑子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Medlite C3激光和Medlite C6激光分别对4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Medlite C3激光能量密度4.0-5.5 J/cm2,光斑直径3 mm;Medlite C6激光能量密度3.0~5.6J/cm2,光斑直径3mm;共治疗1~4次,间隔时间3-6个月.8例患者中痊愈2例(2/8),显效4例(4/8),好转1例(1/8),无效1例(1,8),总有效率75.00%.Medlite C3激光的有效率为50%,治疗1次后即显效1例(1/4);Medlite C6激光的有效率为100%,治疗1次后即显效2例(2/4).治疗后8例患者均无瘢痕和色素沉着.

    作者:王竞;刘斌;王艳春;马睿;王延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1例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好发中年妇女,临床和组织病理都有鲜明的特点.现报道1例典型病例.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因双小腿黄红色斑块3年就诊于我科.3年前患者双小腿胫前隆起甲盖大小红色斑片,上有稍许鳞屑,后缓慢扩大,皮损数目亦增加,颜色逐渐转为红褐色,损害中央出现萎缩,局部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糖尿病史6年,否认局部有外伤和接触化学物质等病史,无发热、关节疼痛、脱发、全身乏力等症状.

    作者:党育平;赵广;袁小英;李东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304nm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他卡西醇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为观察他卡西醇软膏联合304 nm中波高能紫外线治疗面部白癜风的疗效和安全性,笔者从2008年1-10月对120例面部白癜风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向辉;翟晓翔;陈桂升;张翠侠;李敬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瘤型麻风1例

    患者男,36岁,四川广源人.因毛发脱落6年,双下肢出现结节1年余来我科就诊.患者2004年始发现头发少量脱落,未在意,后逐渐发现眉毛和睫毛也开始脱落.2008年双下肢出现结节和肿块,皮损不断增多,逐渐波及双上肢,同时面部开始发红、肿胀,伴有四肢乏力及麻木感.曾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未予明确诊断.近2~3个月面部肿胀、四肢结节及麻木感逐渐加重,2010年3月来我科就诊.自发病以来无全身疼痛,运动功能正常.既往体健,无结核、肝炎等病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无明确麻风患者接触史.

    作者:江彬彬;宋来涛;江维岩;王秋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儿童药物超敏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药物超敏综合征(DIHS)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疱疹病毒(HHV)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DIHS病例资料,对其中6例做了血液HHV PCR检测.结果:25例患儿中男17例,女8例.3岁前发病15例.致敏药物分别为抗惊厥药9例;解热镇痛药9例;抗生素4例.实验室检查: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17例,单核细胞计数升高11例,异型淋巴细胞7例;转氨酶升高22例,心肌酶升高17例,肾功能异常4例.血液HHV PCR DNA测定:6例中HHV6阳性4例,HHV7阳性2例,EB,HHV8和巨细胞病毒均为阴性.结论:儿童DIHS常见致敏药物为抗惊厥药、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其部分病例的发生可能与HHV6感染相关.

    作者:张立新;孙娟;马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消风止痒颗粒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本科应用消风止痒颗粒治疗急性湿疹4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75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女17例,男23例.对照组35例,女16例,男19例.全部患者都符合急性湿疹的诊断标准.

    作者:高晖;陈敬;李景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黄芩苷对UVB照射后小鼠表皮细胞Ki-67及PC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价外用黄芩苷对UVB照射后小鼠表皮厚度及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周龄大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单纯UVB照射和涂抹黄芩苷+UVB照射3组.末次照射24 h后取背部皮肤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组织中Ki-67、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黄芩苷预处理可抑制反复UVB照射引起小鼠皮肤表皮层增厚,真皮层单一核细胞浸润.Ki-67及PCNA在对照组表达分别(27.78±13.85)%和(20.68±10.64)%,UVB组表达分别(57.83±9.71)%、(62.48±8.7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涂抹黄芩苷+UVB照射组Ki-67及PCNA表达为38.69±11.76、42.83±10.37,虽高于对照组,但明显低于UVB照射组(Ps<0.05).结论:外用黄芩苷可通过降低照射小鼠表皮中Ki-67及PCNA的表达从而发挥其抗UVB损伤作用.

    作者:刘文丽;周炳荣;骆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TARC与CCR4在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与其受体CCR4在特应性皮炎(AD)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5例AD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清TARC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CCR4的表达.结果:AD患者血清TARC水平为(1169.1±106.5)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37.3±45.6)pg/mL的水平(P<0.01).CCR4表达水平为(60.1± 2.4)%,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TARC和CCR4表达水平均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TARC与CCR4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杨艳;李嘉彦;林路洋;周欣;罗育武;龚业青;张三泉;黄振明;刘玉梅;朱慧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阿维A、美能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9-2009年收治红皮病型银屑病45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35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3.5:1.年龄:10~75岁,平均43岁.红皮病型银屑病初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38岁(10~63岁).从寻常型银屑病发展为红皮病型银屑病的平均时间为11年(4周~40年),红皮病病程:12天~5个月,平均28天.

    作者:陈海亭;赵晔;王傲雪;张蕴颖;涂彩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维胺酯联合维A酸乳膏及干扰素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应用维胺酯胶囊、0.1%维A酸乳膏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扁平疣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0例扁平疣患者均为我科就诊患者,男20例,女40例,年龄18-45岁,平均27.2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1.8年.发病部位:单纯面部37例,单纯手背、手腕8例,同时发病者15例.入选标准:符合<临床皮肤病学>扁平疣诊断标准,年龄18周岁以上,1个月内未外用及口服维A酸类药物及免疫调节剂,无肝肾、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女性患者非妊娠、哺乳期及半年内无生育愿望.

    作者:夏继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30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现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带状疱疹230例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30例均来自我科就诊的病例,其中男122例,女108例,男女之比为1.13:1.

    作者:周世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

    为检测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A、IL-17F、IL-22、IL-23与白癜风的关系,随机抽取30例白癜风患者,进行期14例,稳定期16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7A mRNA,IL-17F mRNA,IL-22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IL-23的含量.进行期白癜风患者PBMC IL-17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P=0.001).进行期和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BMC IL-17F mRNA,IL-2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白癜风进行期与稳定期患者血浆IL-23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白癜风患者PBMC IL-17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血浆IL-23浓度高表达,提示Th17细胞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

    作者:刘栋;廖非;徐丽敏;乔树芳;焦振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抗癫痫药超敏综合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抗癫痫药超敏综合征(antiepileptic drug hypersensitive syndrome,AHS)是一种特异体质反应综合征,由含苯环的芳香族抗癫痫药物引起,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及拉莫三嗪等,其发病率为1/1000~1/10 000,与药物剂量无关.1一般在服药2~3周出现症状.AHS属于迟发型全身性过敏反应,无性别、年龄差异.2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文献报道引起药疹的主要抗癫痫药物(AED)为卡马西平(CBZ).常见的SDE有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EM),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EN)、剥脱性皮炎型药疹(ED).

    作者:蒋建华;刘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成人Still病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21岁.因咽痛、全身充血性红斑伴间歇性发热、阵发性关节痛1个月,于2009年6月19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个月前因咽痛,自行口服青霉素V钾片,次日全身发生充血性红斑,伴瘙痒不适.患者发病后10天曾左膝关节一过性疼痛,后转移至左碗关节肿胀、疼痛.患者于午后体温逐渐升高,高温度达40℃,物理降温无效,肌注氟美松5 mg后热退,次日午后又热,发热时皮损呈鲜红色,瘙痒明显,热退后皮损大部分消退,颜色变淡.

    作者:张洁;刘超;乔嘉伟;刘国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研究进展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LIS)又称Jessner-Kanof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良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疾病,病程中可有自发性缓解倾向,但可复发.该病较少见,好发于成人,儿童也可累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文就LIS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邵莉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Survivin与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新成员.其在皮肤恶性肿瘤、癌前期皮肤病、某些良性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性皮肤病中高表达.Survivin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分裂、参与肿瘤血管形成等多重功能参与皮肤疾病的发生.抑癌基因p53通过对抗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检测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基因的表达可以为肿瘤患者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指标,并且针对Survivin基因及Survivin联合p53基因的靶向治疗将为皮肤癌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郝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