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银娥;王刚
2004年我市在中美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即GAP项目中,将性病门诊就诊者、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者、娱乐场所的服务小姐设为常年艾滋病综合监测对象,以便大限度的发现HIV感染者,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STD/AIDS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将我市2004年艾滋病常年监测的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颖;李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对山东省一5代30人的先天性秃发家系进行HR、CDSN基因的突变筛查,以期寻找致病基因.方法:收集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样本,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采用虾碱性磷酸酶及核酸外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然后用ABI PRISM 3700自动测序仪进行测序,后用Autoassembler软件与基因组序列对比,查找有无突变.结果:未发现突变,但找到12个多态位点,其中11个是首次发现.结论:HR、CDSN基因可能与本先天性秃发家系无关.
作者:刘晨帆;宋亚丽;宋怀东;陈漪;盛燕;潘春明;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肠病性肢端皮炎(AE)是一种临床上多见于婴儿的锌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点,AE与获得性锌缺乏导致的AE样疾病有着本质不同;目前AE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有某些突破性进展,人们对体内转运金属离子的蛋白家族如SLC39家族的一些特性也逐渐开始有所了解.
作者:许阳;骆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全身皮疹伴瘙痒鼢6年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腰部出现圆形紫红色水肿性斑,无水疱,瘙痒剧烈.红斑的边缘略高出皮面,逐渐向外扩展,以后水肿减轻,出现色素沉着.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固定性药疹,服用抗组胺药物,效果不佳.以后皮损逐渐增多,并融合成片,且出现色素减退和色素沉着,1年前发展至四肢.患者发病前无服药史,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光敏性.既往体健.无家族史.自述体重无明显变化.
作者:史本玲;于斐;姜晓东;吴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由于梅毒临床表现的复杂性,使梅毒的诊断及治疗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我院102例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红;岳兰;郝江华;李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农民.因皱褶部位皮肤黏膜色素沉着、疣状增生5月余,于2004年10月21日就诊.患者5月前不明原因先于腋窝出现对称性灰棕色色素沉着,同时患处皮肤变得干燥、粗糙,伴微痒.渐于该部位色素沉着基础上出现乳头状增生及疣状赘生物.以后眼周、颈部、腹股沟、外生殖器及肛周部位出现同样皮损,并不断增多加重.
作者:郭琳;田伟;张树孝;孙志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生殖器疱疹(GH)患者伴发宫颈和男性尿道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情况,进一步探讨HSV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NGU)的关系.方法:用HSV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了56例GH患者的宫颈和男性尿道拭子标本.结果:56例患者中HSV PCR检测阳性共5例,阳性率为8.93%(5/56).20例女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宫颈HSV PCR检测阳性率为25.0%(5/20);36例男性GH患者尿道HSV 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生殖器疱疹患者伴发女性宫颈HSv感染更为常见,而伴发男性尿道HSV感染相对少见.HSV感染可能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一个致病因子,在女性宫颈炎的发病中可能更有意义.
作者:郑占才;谷巧凤;张晓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消白灵汤对体外培养的鼠黑素细胞的影响,探讨中药消白灵汤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中药消白灵汤及其主要成分不同浓度对体外培养的鼠B16F10黑素瘤细胞系黑素细胞生长增殖的情况;用NaOH裂解法测定中药消白灵汤及其主要成分不同浓度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结果:消白灵汤组、补肾阳药组和养血活血药组及其不同浓度在第3天至第5天均能明显促进黑素细胞增殖(P<0.05),且以消白灵汤组浓度为1mg/mL者刺激黑素细胞的增殖更明显(P<0.01);补肾阳药组浓度为2 mg/mL和3 mg/mL者和养血活血药组浓度为3 mg/mL者对黑素细胞合成黑素的能力均有所增强(P<0.05).结论:中药消白灵汤能促进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合成,并提示补肾阳药和养血活血药在治疗白癜风的组方用药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薛文辉;瞿幸;陈长斌;李民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们于2003年5月~2004年5月用中药木香液联合0.1%维A酸乳膏(商品名:迪维霜,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外用治疗扁平疣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乔曼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环状肉芽肿是属于肉芽肿性皮肤病,发病率低,病程慢性,治疗困难1.1998年7月~2004年7月我们使用卤美松软膏(商品名:适确得,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局限型环状肉芽肿,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蕾;许素玲;林秉奖;石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扁平苔藓(LP)是一种慢性或亚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基本组织病理改变为表皮角化过度,局灶性呈楔形颗粒层增厚,棘层不规则增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及真皮上部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带状浸润.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近年来许多研究认为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LP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精神紧张等可诱发本病.本文就LP发病机制的新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田伟;李俊燕;于志湖;张树孝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和神经降压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女性SLE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血浆中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女性SLE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水平升高,神经降压素水平降低,二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病情非活动期相比,病情活动期SLE患者神经肽Y水平显著升高、神经降压素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3个月后,二种物质的水平趋于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女性SLE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和神经降压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作者:李久宏;李萍;刘继峰;宋芳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梅毒疹虽然形态各异,但是很少发生于面部,而且,多数以玫瑰色斑疹形式出现,作者诊治1例以面部出现角化棘皮瘤样皮损的患者,经检查确诊为二期梅毒,临床罕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阳;王金海;霍耀宁;苏晓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采用过敏原体外定性检测的方法对163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进行检测,对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进行分析.163例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126例(77.3%),对1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的48例(38.1%),对2种及2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的78例(61.9%).吸入组阳性106例,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是尘螨、粉螨、普通豚草、蒿类植物、猫皮毛屑、狗皮毛屑、白桦树、榆树、梧桐树、桉树、桑树.食入组阳性62例,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是鱼、虾、蟹.过敏原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检测患者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可及时发现可疑的过敏原,有利于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叶俊;程浩;陈伟;岑建萍;虞海燕;周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全身起丘疹、结节伴瘙痒2年,双足底水疱3月于2004年5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起丘疹,逐渐泛发全身,并出现散在结节,皮肤瘙痒.先后诊断为湿疹、结节性痒疹,用过抗组胺药治疗,皮疹时轻时重.3个月前双足底起水疱,未作治疗.门诊以大疱性类天疱疮、结节性痒疹收入院.
作者:韩颜华;孙艳萍;王广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鬼臼毒素酊治疗局限性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对32例局限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外用0.25%、0.5%、1%鬼臼毒素酊进行自身配对双盲对照治疗6周.0.5%、1%鬼臼毒素酊的疗效优于0.25%鬼臼毒素酊(P<0.05),0.5%与1%鬼臼毒素酊在用药6周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1%鬼臼毒素酊局部不良反应更明显.0.5%鬼臼毒素酊外用治疗局限性斑块状银屑病有效且安全.
作者:刘凯;骆志成;李文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病,易复发,治疗比较困难.我院自2002年4月起外用他扎罗汀凝胶治疗银屑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150例资料完整的轻、中度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连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麻风固定疗程联合化疗(FD MDT)后的远期复发率.方法:MB方案疗程24个月,PB方案疗程6个月,停药后定期随访患者的临床、病理、细菌变化,以观察FD MDT远期复发率.结果:4 836例麻风患者采用FD MDT方案治疗,完成治疗4 310例,其中MB方案3 257例,复发12例,累积复发率为6.80/1 000,平均复发潜伏期101.9个月;PB方案完成治疗1053例,复发2例,累积复发率为2.38/1 000,平均复发潜伏期102.5个月.结论:凉山州、攀枝花两地20县FD MDT后复发率是低的,结果显示该方案疗程短、安全、疗效好,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切实可行.
作者:胡鹭芳;宁涌;罗九思;郑义强;喻林冲;伍友成;翦大明;王荣茂;张桂芳;吴斌;刘金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基底细胞癌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0例基底细胞癌进行了检测.结果:10例基底细胞癌均表达bFGF及NGF.结论:bFGF及NGF可能在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常建民;付裕;杨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们于2003年6月~2004年6月用四环素联合红霉素过氧化苯酰凝胶(商品名:必麦森,山东德美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寻常性痤疮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标准:16~36岁寻常性痤疮患者,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聚合性痤疮,继发痤疮;(3)2周内局部使用过治疗痤疮的药物;(4)4周内系统使用过抗生素药物或抗痤疮类药物;(5)对四环素及红霉素过敏者;(6)有肝、肾、血液及内脏疾病患者.
作者:方兴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