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心理学的非线性混沌理论

李桂侠;洪兰;吕学玉;杜辉;李世通;黄艳影;王亚娜;汪卫东

关键词:中医心理学, 非线性混沌理论
摘要:对混沌从初始含义到非线性混沌理论做了简单的介绍,并概要阐述了非线性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首次尝试用非线性混沌理论探讨了中医心理学的起源和对心理现象的理解.
世界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TIP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TIP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TIP联合西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5例.西药组于睡前半小时给予艾司唑仑片1~2片,TIP联合西药组在服用艾司唑仑片基础上配合每周两次TIP睡眠调控技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变化,观察周期4周.结果:组内比较,TIP联合西药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PSQI总分、睡眠质量、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联合西药组优于西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差值比较,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联合西药组优于西药组.有效率比较,TIP联合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2%,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29%.结论:本研究提示两种干预方法对原发性失眠症的改善程度不同,TIP联合西药组优于单纯艾司唑仑组,这提示在初始治疗阶段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是治疗失眠症更为有效的方案.

    作者:李桂侠;洪兰;林颖娜;李涛;黄艳影;刁倩;吕学玉;杜辉;汪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七味药酒治疗压疮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七味药酒联合护理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112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采用压疮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七味药酒外敷,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伤口愈合时间、压疮愈合计分表评分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和PUSH评分较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药酒联合护理治疗压疮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艳梅;郑向晖;杜艳萍;吉丽;胡玉霞;罗玲;芦璇;夏远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安徽省不同产区不同栽培品种银杏叶总内酯含量的研究

    目的:研究安徽省不同产区和不同栽培品种银杏叶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集安徽省6个产区不同品种银杏叶,分别测定其中总内酯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区不同栽培品种银杏叶总内酯的含量差别较大.结论:可为安徽不同地区合理栽培银杏提供参考.

    作者:周正华;杜安全;王先荣;王德群;刘守金;梁益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内服续骨活血汤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2例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椎体成形内服续骨活血汤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10年3月期间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内服续骨活血汤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共22例,随访时间为3~20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术前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及椎管矢状径变化情况.结果:22例患者术后随访未见内固定物失败,椎体矫正度丢失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配合续骨活血汤内服能在椎管减压和恢复椎体高度的同时重建了椎体的前中柱,使椎体重获生物学稳定,有效减少内固定应力,降低内固定的松动、断裂和远期椎体高度的丢失,促进骨折的愈合.

    作者:林志宏;洪启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药传统知识之经方法律保护刍议

    文章从中药经方的概念与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经方及其法律保护的现状,并对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难以有效保护中药经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试图明确经方的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经方传承人的惠益分享机制等来建构我国中药经方的法律保护体系.

    作者:喻小勇;田侃;贺云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候与相关实验室指标典型相关分析

    目的:以北京地区汉族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依据,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中医证候与相关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探讨ACS中医证候与7个实验室指标关系.结果:本组ACS证候为气虚、气滞、阳虚、寒凝、痰饮、血瘀、阴虚、热蕴.纤维蛋白原(FIB)与气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痰饮、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与寒凝有相关性.结论:部分中医证候与相关实验室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张莹;李庆祥;陈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心理学的非线性混沌理论

    对混沌从初始含义到非线性混沌理论做了简单的介绍,并概要阐述了非线性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首次尝试用非线性混沌理论探讨了中医心理学的起源和对心理现象的理解.

    作者:李桂侠;洪兰;吕学玉;杜辉;李世通;黄艳影;王亚娜;汪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居民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分析目前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辖区社区居民冠心病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全部冠心病患者,填写调查表,记录性别、年龄、体重、职业、吸烟、饮酒、病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中,男性占67.30%,明显的多于女性(32.70%),男女患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年龄(59.17±10.067)岁;以45~75岁之间多见,占全部患者总数的84.2%,尤其是55~64岁是发病高峰期,但35~44岁的患者也占9.32%,患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男性患者中超重者320人(75.1%),非超重者106人(24.9%);女性患者中超重者165人(79.7%),非超重者42人(20.3%),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职业以工人、农民居多,占总数的87.21%.在男性患者中吸烟者的比例高达67.61%;冠心病合并疾病中,高血压多,占56.08%,其次为糖尿病,占18.96%.结论:冠心病为我院辖区心血管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有必要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实行定期随访,指导用药,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高筱红;金红珍;任春琦;周书文;马立永;魏广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西方人对鼻周穴位按摩的接受性及掌握度的调查

    目的:通过教授<鼻炎穴位按摩保健操>,调查西方人对中医鼻周穴位按摩的接受性及掌握度.方法:在30min内完成对24名瑞典人<鼻炎穴位按摩保健操>的教授,随后立即发放问卷就接受性、掌握度及做操前后鼻腔通气改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00%的人认为本套保健操易于接受,在接受选项的文字补充中43.7%的人认为本套保健操很好而且对此很感兴趣.50%的人掌握<鼻炎穴位按摩保健操>,33.3%的人基本掌握本套保健操.结论:具有文化差异且不具备穴位知识的西方人群可以接受中医鼻周穴位按摩,同时通过1次<鼻炎穴位按摩保健操>的学习可以基本掌握按摩要领并且68.7%的鼻腔堵塞者鼻腔通气情况得到了改善.

    作者:汪玉娇;田楠;乔锦;南继红;关玲;孙书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谢晶日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谢晶日教授是黑龙江省名中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主任,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谢教授业医近40载,学验丰硕,活用经方和时方,擅长运用中医药对各种疑难杂病的诊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有独到之处.余有幸侍诊于侧,获益颇多,现将谢师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和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林晋濠;张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压波动对脑血管病的影响及其对血压波动的管理

    高血压病是导致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为了更有效的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应加强对血压的管理,重点是对血压的波动进行管理.

    作者:齐明;张根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思考

    回顾了中医心理学的发展,阐述了中医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对未来中医心理学理论发展提出了几种思路,是对中医心理学未来工作内容的展望.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对中医学理论和中国临床心理学乃至世界临床心理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从细胞水平观察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防治中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利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ylthiazol-2-yl]-2,5 diphenyltetrazolium broide,MTT)比色法动态观察各组含药血清作用下各组GMC不同时间点的增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LPS能明显刺激体外培养的GMC增殖,而与模型组相比,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GMC增殖.结论:高糖+LPS可促进GMC增殖,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高糖+LPS条件下GMC增殖,从而发挥预防和治疗肾小球硬化,进而延缓DN的进展.

    作者:孟凡荣;马建伟;赵宗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疗法对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疗法对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疗法组(A组,n=25)和对照组(B组,n=25).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术后结合针灸疗法.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在麻醉前(T1)、插管时(T2)、拔管时(T3)及术后30min(T4)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的变化及2组患者术毕至完全清醒时各项指标的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T2、T3、T4与T1比较,HR和MAP均升高,2组患者在T1、T4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毕至完全清醒时的各项指标,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患者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疗法能够保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缩短拔管的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韩旭;张艳军;李昂;范路路;王欣悦;解放军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炎复康栓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炎复康栓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1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10例、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原则,三种类型阴道炎患者分别分为治疗组、苦参碱栓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苦参碱栓对照组于每晚睡前分别给予炎复康栓、苦参碱栓,将药栓轻置于阴道后穹窿.2组均于月经干净3 d后开始连续用药,14 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比较各组治疗阴道炎的总疗效.结果:1)细菌性阴道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苦参碱栓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9%,苦参碱栓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滴虫性阴道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0%,苦参碱栓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复康栓能有效治疗细菌性、白色念珠菌性、滴虫性阴道炎,明显改善症状,复发率低,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玲歌;张媛媛;张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试探中医时间医学与胃肠动力学的内在联系

    中医时间医学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宏观角度上反映着人体生理活动和脏腑活动的节律.现代胃肠动力学发现,胃肠道的消化、运动能力也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节律性.本文通过对两者节律性的对比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彭薇淇;尚文璠;李泽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帕病1号方治疗强直少动型早期帕金森病2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帕病1号方对强直少动型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帕病1号方治疗,对照组30例予美多芭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帕病1号方和美多芭均可改善早期帕金森患者的运动症状(P<0.01),且疗效相仿(P>0.05);帕病1号方和美多芭均可改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P<0.01),但帕病1号方疗效优于美多芭(P<0.05).结论:帕病1号方治疗强直少动型早期帕金森病在改善运动症状上疗效与美多芭相仿,在改善生活质量上则优于美多芭.

    作者:赵彩燕;雒晓东;林明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温胆宁心治疗失眠症(心胆气虚证)临床处方优化研究

    目的:观察温胆宁心3个备选处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明确有效药味.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原方组、核心方组及核心方加减组,每组30例.疗程4周,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3个备选处方在PSQI量表总分的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处方有效率依次为原方55.56%,核心方57.14%,核心加减方61.54%,但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个处方都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且其作用基本相当;核心加减方有效率在3组中高,可作为优化处方备选之一.

    作者:李涛;杜辉;洪兰;林颖娜;张锦花;汪卫东;高荣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腰痛中医外治疗法临床研究

    在临床上中医外治疗法广泛用于治疗腰痛,对近十年来中医外治疗法如针刺、灸法、推拿、刮痧、拔罐、外敷、小针刀、埋线等疗法治疗腰痛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腰痛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在临床研究上仍然存在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较少等情况.今后临床研究应采用严谨的实验设计方法,进行规范化研究,使疗效客观化,从而推广中医外治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王亮;王莹莹;杨金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养正消积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养正消积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本病35例,并设3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实体瘤近期有效率(CR+PR)、中医症候总改善率分别为48.57%、31.43%和85.71%、54.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在乏力、咳嗽、痰稠、咯血、胸闷气急、胸痛、纳呆、发热、腰膝酸软等症候方面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自汗、心悸等方面的改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生活质量(KPS评分)、免疫指标(NK细胞、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Ⅱ(IL-Ⅱ)、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改善及临床获益率等方面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及肝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能有效地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改善临床症候和生活质量,提高免疫指标,上调IL-Ⅱ和TNF水平,并减少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束家和;周荣耀;吴丽英;钟薏;王文海;刘宏杰;张怡;刘慧;付晓伶;张彦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