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泵脉冲染料激光治疗194例鲜红斑痣疗效分析

王宏伟;王家璧;晋红中;文世骏;姜国调

关键词:泵脉冲染料激光, 激光治疗, 鲜红斑痣, 毛细血管, 血管发育异常, 可选择性, 色斑, 皮损面积, 皮肤, 力学原理, 患者, 血管丛, 激光机, 发病率, 紫红, 制造, 真皮, 损坏, 浅层, 颈部
摘要:鲜红斑痣为一种先天的皮肤毛细血管发育异常,在皮肤的浅层形成毛细血管丛,其发病率为0.3%,大部分发生面部和颈部,约85%的患者发生在单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面容,疾病在出生时为淡红色斑,逐渐发展为暗红色斑或紫红色斑,部分可出现结节,在成人时皮损面积也增大[1].泵脉冲染料激光是第一个根据选择性光动力学原理制造的激光机,它可选择性的破坏毛细血管而不损坏周围的真皮和表皮.研究表明泵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是有效和安全的[2].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皮肌炎是一种以皮肤及横纹肌的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合并恶性肿瘤,为探讨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使本病达到及时正确的治疗,笔者收集了1984年9月~1999年8月我院皮肌炎患者的病历资料,现将其合并恶性肿瘤18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石国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慢性光化性皮炎真皮浸润细胞免疫表型及角朊细胞Fas抗原的表达

    目的:研究慢性光化性皮炎(CAD)不同时期皮损内浸润细胞免疫表型及Fas抗原在角朊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了8例患者的早期皮损及9例患者的后期皮损内的真皮浸润细胞免疫表型;同时检测了表皮角朊细胞Fas的表达.结果:早期及后期皮损内浸润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CD3+),但早期与后期皮损内浸润T细胞的亚群分布不同,早期以Th/i细胞为主,而后期则是Tc/s细胞占多数.早、后期皮损角朊细胞均可表达Fas抗原,尤其后期皮损明显,显著高于早期皮损组.结论:CAD皮损早期以Th/i细胞为主,而后期则转变为以Tc/s细胞占优势,可能是导致皮肤炎症的抑制以及皮疹由急性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Fas介导的角朊细胞凋亡可能与CAD皮损的发生、转化有关.

    作者:周晓鸿;冒长峙;危群;李学平;张晓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结节性硬化病1例

    结节性硬化病在临床上较少见,我科近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华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一家3代同患神经纤维瘤病

    例1,女,16岁,学生.生后3、4个月时全身皮肤即出现散在的咖啡色斑,随年龄增长,色斑逐渐增多、增大,并出现皮下结节,少数结节长大后变松弛,向下悬垂,无明显自觉症状.查体: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科所见:全身皮肤散在大小不等的境界清楚的淡咖啡色斑,多数呈卵圆形,直径2~5cm不等.全身可见数十个肤色结节,主要分布躯干,粟粒至鸭蛋大小,突出皮面,其中肚脐处及背部各有一结节呈悬垂形,伴周围皮肤松弛,结节触之有疝囊样感觉(图1).

    作者:魏欣净;戴文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误诊2例分析

    我科于1999年7、8月份各诊治1例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均为误诊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延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迪维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

    我所从1999年1月~3月采用0.025%迪维霜(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5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隋丽华;史月君;郭晨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56例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系病原体检测分析

    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及混合感染的发病呈上升趋势.

    作者:马骥雄;王文艳;吴东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早期梅毒吉海反应发生情况的分析与处理

    近几年,性病门诊中梅毒病人呈现普遍迅猛上升趋势.为了解梅毒治疗中吉海反应发生的有关情况以及对吉海反应症状处理效果,我们对性病门诊的梅毒病人进行全面检查,详细登记,正规治疗,跟踪随访.本文着重介绍早期梅毒的吉海反应发生率以及对症治疗等有关情况.

    作者:王亚平;王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特比萘芬霜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脂溢性皮炎以红斑基础上的鳞屑性损害为特征,好发于面部,头皮及躯干上部,也常累及外耳道及耳周.患病率在2%~5%之间,倾向慢生和复发,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近来我们用特比萘芬霜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56例,并与脂溢性皮炎的疗法之一,即外用氢化可的松霜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徐刚;黄玉玲;汪杰;肖翠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大连市区真菌病的病原菌分析

    为了解大连地区真菌病病原菌的分布动态,本科室对1998年6月~1999年6月来我所就诊的皮肤病患者中收集标本1764例,分别进行镜检与培养,共检出致病真菌630株,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军;陈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自拟治疣汤治疗扁平疣108例临床观察

    我们于1996~1997年用自拟治疣汤,治疗扁平疣108例,取得满意疗效,今报告如下:

    作者:马鸿明;高文惠;张国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84例麻风足底溃疡防治6年观察报告

    足底溃疡是麻风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足部畸残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其发生率约为30%.临床观察表明,麻风患者足部一旦发生溃疡,初期是反复发作,后来便经久不愈,产生更多的溃疡或并发骨髓炎.长期以来,足底溃疡是麻风防治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用通常的外伤处理办法收效甚微.国外曾报道足部溃疡的治疗原则是安静休养,尽可能使患肢得到休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麻风患者大多为农民,要使其安静休养不太可能.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护办法,从1990年起,我们选择284例患者开展了以使用防护鞋为主的足底溃疡防护研究,现将6年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献军;夏远先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白癜风冲剂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且难治愈性皮肤病,针对其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笔者采用中药组方制成冲剂.(已注册命名为白癜风冲剂),治疗患者183例,效果尚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中华;董玉池;燕霞;朱新凤;董艳霞;桑智先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转化生长因子α在尖锐湿疣损害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TGF-α在尖锐湿疣(CA)发病中致细胞增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CA损害中TGF-α的原位表达,并以20例健康男性正常包皮组织作为对照.结果:两组TGF-α表达阳性率相同;CA组TGF-α表达阳性者中的表达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过度表达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CA组织细胞可合成与分泌较多的TGF-α,在其发病中作为中间介质发挥致细胞增生的作用.

    作者:刘彤;赵恩兵;顾伟程;瞿佩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清热利湿法治疗皮肤病湿热证的研究

    皮肤病中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如湿疹、带状疱疹等多可辨证为湿热证,现代医学常用抗组胺类、皮质类固醇类、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复发率高;而传统医学采用清热利湿法治疗,常获得较好疗效.本研究采用清利饮作为研究清热利湿法的突破口,进一步验证了其临床疗效,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扩充了传统的皮肤病湿热证的范围,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翠娥;杜锡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92例不洁性交后包皮龟头炎病原菌分析

    为了解性病性包皮龟头炎的病原体感染情况,1995年11月~1998年11月我们对门诊诊治的192例典型的不洁性交后包皮龟头炎病人作了病原体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尔恂;吴延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84例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下称激素)制剂的不断增加及其广泛应用甚至滥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合理地应用激素并预防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对84例外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杨磊;黄殿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泵脉冲染料激光治疗194例鲜红斑痣疗效分析

    鲜红斑痣为一种先天的皮肤毛细血管发育异常,在皮肤的浅层形成毛细血管丛,其发病率为0.3%,大部分发生面部和颈部,约85%的患者发生在单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面容,疾病在出生时为淡红色斑,逐渐发展为暗红色斑或紫红色斑,部分可出现结节,在成人时皮损面积也增大[1].泵脉冲染料激光是第一个根据选择性光动力学原理制造的激光机,它可选择性的破坏毛细血管而不损坏周围的真皮和表皮.研究表明泵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是有效和安全的[2].

    作者:王宏伟;王家璧;晋红中;文世骏;姜国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角化棘皮瘤误诊为孢子丝菌病1例

    患者,高××,69岁,农民.20多年前在左前臂曲侧无明显诱因发生一淡红色丘疹,质硬,上有细小鳞屑,丘疹迅速增大隆起为半球状结节,中央有角栓,稍有痒感,长至桃核大后,生长缓慢,曾到当地医院诊治,用药不详,无明显疗效.因不影响劳动与生活,故未继续治疗.近3年来,结节表面角化明显,开始破溃,有白色分泌物并有异味,到当地医院诊断为固定型孢子丝菌病(未作真菌培养),给予10%碘化钾,10 ml每日3次,口服1个月未见明显疗效.遂到我院就诊.

    作者:李安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蜱叮咬1例报告

    蜱属于节肢动物门、蛛行纲、寄螨目、蜱总科,分硬蜱和软蜱.常叮咬狗、牛、马,偶尔叮咬人.主要流行于美国、欧洲和澳州等地,国内亦有发现[1,4].四川地区目前少见报告.我科于1999年2月发现1例蜱叮咬人体并在体表寄生长达2月余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模桂;姚利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