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绍芬
目的 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配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对照组60例,给予曲克芦丁片配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统计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松龄血脉康胶囊配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曲克芦丁片配合肠溶阿司匹林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疗效确切.
作者:宋彦君;赵亚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房颤)与脑钠肽(BNP)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房颤患者76例,分为快室率房颤与慢室率房颤两组,正常对照组42例,留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BNP.结果 慢室率房颤组血浆BNP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快室率房颤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慢室率房颤组.结论 BNP不仅是反映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与房颤有较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霞;姚福梅;周宁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护理.方法 对36例老年OSAS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SaO2、脉搏、呼吸的变化.结果 36例OSAS患者接受治疗前后SaO2 、脉搏、呼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气道正压是老年OSAS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徐彦梅;朱静;王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穿刺部位出血肿胀与包扎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0年12月100例行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手术患者使用不同加压包扎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为传统包扎,B组为改进方法.观察患者从包扎至24h拆除绷带之间患者手部肿胀青紫麻木及有无出血情况.结果 A组手部肿胀青紫严重,B组手部肿胀青紫麻木明显较A组轻.结论 改进后的包扎方法能明显减轻患者手部肿胀青紫麻木及出血情况,且简便易行不增加患者任何费用.
作者:侯英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健康教育能缩短精神病患者恢复期的疗程和平均住院时间,消除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各种心理负担,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恢复和增强他们的生活能力,对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预防病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为了解缓解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提高患者的职业康复和社会回归率,本研究对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2008年4月-2009年4月的缓解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书莲;肖红;张少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被定义为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粪便性状改变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形态学及生化学异常的依据[1-2].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包括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敏感性增高、局部炎症、应激和精神因素等,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因此治疗IBS的药物种类较多,但目前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主要用于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对近年来有关治疗IBS的药物作一概述.
作者:高伟;蔡春江;司雁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急诊科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体会.方法 对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死亡,38例患者抢救成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完全纠正.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诊断、正确应用胰岛素、合理补液、补钾及有效控制诱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正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为3.30%,宫缩乏力是人类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 严密观察产程,加强产前、产时、产后的监测和护理是降低人类产后大出血发生的关键措施.
作者:曹福林;王小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就诊时间将20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0%;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均轻微,不需停药,不影响疗程,部分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制剂,其主要成分为银杏黄酮甙和银杏内酯等多种活性物质,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作者:黄甫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研究不同种类溶栓药物对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风险有无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4-2006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收集病人在入院后72h之内的临床资料,以胸痛发作至心源性休克发生的时间作为因变量,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Cox生存分析模型,计算各因素在相同时点发生心源性休克的风险函数.结果 高龄、男性、有外周动脉疾病史能增加发生心源性休克的风险,溶栓成功、较高的体质指数和平均动脉压能降低心源性休克的风险.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发生休克的风险高于他部位心肌梗死的患者.溶栓药物种类没有进入Cox回归方程,而溶栓效果与症状发作至溶栓时间的相互作用对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有影响.结论 成功的溶栓治疗能极大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风险,而该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接受溶栓治疗,不在于溶栓药物种类的选择.
作者:张敏;马虹;杨永丽;赵玲;蔡乙明;肖践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内镜下直接观察到幽门松弛或处于开放状态胆汁反流入胃或陈旧的斑块状稠厚胆汁附着胃壁及绿色的黏液糊并结合病理.结果 40800例患者中检出胆汁反流性胃炎4896例,占受检总数的12%.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重点是调整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同运动,提高幽门括约肌功能控制胆汁反流,积极治疗并症合并症,消除诱因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季粉林;潘良;史晓梅;冯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前有很多胸痛经常会发生在没有明显的冠脉粥样硬化的病人中,或者发生在冠脉粥样斑块病变较轻的病人,还有些心肌梗死病人在成功PCI后病变血管没有发现残余狭窄,但仍出现慢血流现象或持续的胸痛等缺血症状.目前认为这些症状与冠脉微血管病变有关.本研究对冠脉微血管病变的病因、临床表现、临床指标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徐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硝酸甘油是血管扩张剂,具有扩张血管及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用于治疗心绞痛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其临床作用显著,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就其治疗老年人心功能不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介绍如下,希望能给临床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带来帮助.
作者:韩慧;鲍国红;隋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其病情凶险,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如何早期诊断及给予恰当的治疗,对降低母儿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其高危因素、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珍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我院2005年1月-2010年9月共收治6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单侧62例,双侧6例,均采用经皮穿刺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威海村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软通道引流治疗.结果 63例硬膜下血肿全部清除,5例因脑萎缩明显遗留少量硬膜下积液,经治疗后好转,无死亡病例.未发生张力性气颅、颅内积气、颅内血肿、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及癫痫等.结论 经皮穿刺软通道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良好,并发症明显减少,且具简单、微创、高效、经济、痛苦少等优点.
作者:衡建伟;李广峰;李子健;孙君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其意义.方法 对30例诊断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结果 30例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出心肌缺血者27例,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改变占76%.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及时检出以及对治疗指导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昝春辉;王军;李金斌;郑宪文;边军吉;赵克伟;李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对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的手术前后精心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与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及护理效果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使用呼吸机的102例患者,进行救治及特殊护理效果观察分析.结果 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为96.07%,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及使用呼吸机时的特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刚;吴金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社区综合干预观察对高血压的控制疗效,并逐步探索高血压社区防控的新模式、新方法.方法 首先进行社区高血压人群的筛查,选取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居民8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非干预组),两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前者还增加健康教育、定期巡诊、随访、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制定健康运动方案等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两组均定期检查理化指标,进行干预前后对比.结果 干预组除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外,其他诸如体质指数、血脂等指标良性改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控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需要长期、持续进行下去.
作者:卢帮爱;陶明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超声检测技术分析评价左室构型无改变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的超声特征,探讨其对临床诊治高血压及早期预测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价值.方法 入选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健康体检者及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56.3±14.8)岁.高血压组32例,均选择左室构型正常者,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9.6±13.5)岁.应用二维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分别检测对照组及高血压组受试者的颈动脉二维超声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相关参数.结果 高血压组的经颈总动脉直径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峰值速度(Vimax)及经颈总动脉直径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加速度(Aci)均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经心率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加速时间(Ati)及经心率和脉压校正后的颈总动脉后壁减速时间(Dti)均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颈动脉僵硬度(β)测值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颈动脉可扩张度(DC)测值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的IMT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病人在心脏左室构型尚未发生改变时其颈动脉的弹性功能已经减低,颈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早于颈动脉结构及心脏构型的改变.超声检测技术能够为评价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弹性功能提供早期可靠信息.
作者:郭丽苹;左云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