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英敏;季文慧;王悦喜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健康人做对照,2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未服用任何调脂药物,n=80例)和阿托伐他汀组(10mg/d,n=120例)治疗1周,测定治疗前后MMP-9、GMP-140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ACS患者血浆MMP-9、GMP-14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CS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组成分的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浆MMP-9、GMP-140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下降程度与TC(r=0.327,P=0.576;r=0.123,P=0.591),LDL-C(r=-0.312,P=0.921;r=-0.125,P=0.652)的变化无相关性.结论 ACS患者早期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干预,可明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抗血小板活化及改善内皮功能,对于ACS的临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金元;李秀昕;刘丽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1 病例患者1,男,70岁,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加重1周为主诉而入院.入院后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以活动后加重,休息时减轻.入院后给予硝酸甘油持续静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心绞痛症状缓解不明显.查体:P70次/分,BP110/70mmhg,神志清,呼吸平稳,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
作者:张丽红;申慧明;王冬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30例高血压脑出血行超早期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30例中死亡4例,死亡率13.3%.术后随访6月以上,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法,Ⅰ级3例,Ⅱ级8例,Ⅲ级9例,Ⅳ级5例,Ⅴ级1例,生存质量良好率76.9%.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取超早期手术,应用快速、简单的手术方式,能降低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因此有手术指征患者应积极争取超早期手术.
作者:姜之全;张少军;娄飞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本文简要回顾有关代谢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丽;张军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临床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283例患者进行分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同时监测血压、血糖、血浆胰岛素、血脂等相关指标.结果 (1)脂联素水平与HDL-C、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相关.(2)糖尿病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3)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血浆脂联素水平进行性降低.结论 低血浆脂联素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旭;叶振梅;石长英;杨文生;单东风;张金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脑电图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电图检测中48例具有中央颞区放电且具有相应临床特征的儿童良性癫痫.结果 48例患儿清醒状态下描记脑电图背景活动基本正常,在中央和(或)颞区出现尖和(或)棘波36例,正常12例,正常者再行睡眠脑电图描记,尖和(或)棘波出现在NREMⅠ-Ⅱ期.尖棘波位于中央颞区一侧或双侧38例,合并其他部位散在性尖棘波发放的有10例,额区有棘波发放1例,一侧或双侧枕区明显者4例,一侧和(或)双侧顶枕区明显5例.有1例在清醒描记时有典型的中央颞区棘慢综合波发放,过度换气后各导同步出现3.5Hz棘慢综合波发放.结论 绝大部分BECT患儿具有典型的脑电图表现,有少数患儿可出现其他部位异常放电,应注意加以鉴别.
作者:刘玲;蒋晓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与脑脊液标本中病毒特异性抗体IgM阳性率的差异,并探讨其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同期进行了血清与脑脊液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IgM的89例病毒性脑炎住院患者资料,统计抗体阳性率,比较:(1)两种标本中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的差异;(2)一种标本检测与两种标本同时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的差异. 结果 (1)血清标本病毒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为53.93%,脑脊液标本病毒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为34.83%,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25).(2)两种标本同时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71.91%,与任何一种标本检测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2). 结论 (1)检测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可获得较脑脊液高的阳性率;(2)两种标本同时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是一种提高病毒性脑炎病原学诊断阳性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贵香;邹伟;刘淑云;单桂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1 病例患者,男,59岁,主因头晕2小时入院.患者于工作中突然出现头晕伴大汗,无耳鸣视物不清,无胸闷胸痛,当时测血压180/110mmHg,入院后呕吐一次.既往高血压病史十余年.查体:T35.8℃P80次/分R18次/分BP180/90mmHg.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也可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作者:胡茂林;堵伟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已成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方法,而支架内再狭窄(ISK)仍是多年来困扰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顽症之一,尽管加强了抗血小板、抗凝、抗炎等药物治疗,冠脉内支架再狭窄仍居高不下,其发生率高达20%~30%,大大影响了PCI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近年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 TM)的上市,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证明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可以明显降低再狭窄率.我们将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Cypher TM)应用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观察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于树杰;王莉萍;许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冠心宁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并肺癌(IPF-Ca)的疗效.方法 42例IPF-Ca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卧床休息等综合治疗.另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结果加用冠心宁治疗组其临床、放射、生理(肺功能)三方面疗效判定均较一般治疗组明显改善.结论 冠心宁注射液治疗IPF-Ca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向民;刘晓军;张贵军;李俊峰;刘邯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预防及减少肺癌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对28例中晚期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和护理,从中总结出常见并发症的种类、预防措施、临床表现、护理要点及工作体会.结果 一般常见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迅速处理,1例脊髓损伤患者2个月恢复,随访3个月,未见其它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 认真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和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保证.
作者:李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科自2006年4月~2007年4月共收治护理了50例长期卧床患者,卧床时间2~13 个月,平均卧床时间5个月,50例患者在长期卧床的情况下经过精心护理、治疗,均未发生褥疮、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等护理并发症.针对长期卧床患者我们着重抓好皮肤、呼吸、口腔、泌尿系的护理,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实践证明此措施是正确有效的.
作者:葛蕾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缺氧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绝大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逐渐加剧,冠脉由狭窄到闭塞,合并血栓形成,使管腔发生急性梗死.急性心梗是我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情危重、变化快、猝死率高,并发症多、其预后很大程度取决于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作者:赵亚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心脏起搏器主要适应于那些因严重心跳过缓同时又伴有头晕、胸闷、身体乏力、心绞痛昏厥发作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若去医院进行检查,患者之心动过缓经用阿托品试验后仍不能升至每分钟90次,或心电图出现显著的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颤又伴有心室率缓慢,二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或三束支传导阻滞等异常变化者,均应听从医生的忠告,及早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作者:马兴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表现与脑血管造影(DSA)脑血管异常改变的关系.方法 经初步筛选后,对临床表现为TIA的5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 5例患者均有与临床表现对应的血管异常改变.结论 TIA患者经相应无创性血管检查,明确有血管狭窄或动脉斑块形成者,应尽早行DSA,找到其可能病因,针对病因给予有效的治疗.
作者:张颖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30例高心病及冠心病患者应用葛根素400mg加液体静脉点滴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P<0.05).结论 葛根素是降脂、降血粘度的有效药物.
作者:吕培轩;赵芬;李鑫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08例确诊的肺栓塞患者进行常规抗凝治疗,早期静脉应用普通肝素24小时,之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5天~12天,肝素治疗第1天开始重叠应用华法林共3天~5天,此后单独应用华法林,并进行随访1年.结果 108例肺栓塞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异常得到有效改善.随访期间,全部患者中近控5例,显效39例,好转45例,无效6例,恶化4例,死亡9例,总有效率82.4%.9例死亡患者有7例死于发病后14天内.华法林长期抗凝后可减少复发.结论 肺栓塞患者应用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有效;口服华法林宜从3mg开始,维持量3mg~4mg以达到理想INR目标值(2.0-3.0).
作者:金凤表;侯瑞田;王珠秀;马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在脑卒中抢救和治疗过程中,适当及时地建立有关治疗管道,并对这些治疗管道进行良好护理,关系着抢救治疗的成败.现将对脑卒中患者各种治疗管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牛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与氧载体透射疗法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阿魏酸钠与氧载体透射疗法联合治疗14天,并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5%.治疗后ET-1水平明显下降,PT和FIB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阿魏酸钠与氧载体透射疗法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通过拮抗内皮素,清除自由基,使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王红燕;何新霞;高松;韩卫红;薛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