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前早期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218例护理体会

刘静

关键词:血栓溶解疗法, 心肌梗死, 急救医疗服务, 护理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急危重症谱系中病死率高的病种,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国内外资料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外早期溶栓救治及特殊护理是提高救治率、减少病死率的有效措施和方法[1].我院急救中心从2003年2月~2006年2月开展了院外早期心肌梗死的特殊溶栓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218例院外救治护理报道如下.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脑性瘫痪与产科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造成小儿运动功能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就其病因的探讨有了新的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者:尚(青鸟);杨慧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脉络宁对冠心病左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脉络宁对冠心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5年3月~2006年3月我院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脉络宁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滴,1次/d,14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变.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EF、CO、Ve/Va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脉络宁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脏供血、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肌动蛋白、肌钙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在心肌缺血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肌动蛋白(actin,克隆号HHF35)、肌钙蛋白T(cTnT)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缺血心肌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第二代EliVision TM免疫组化方法 、图像分析技术检测HHF35、cTnT及Fn在正常心脏、急性心肌梗死和可疑缺血心肌的人尸检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HHF35、cTnT、Fn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可疑心肌缺血组与正常心脏组的表达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可疑心肌缺血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2)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可疑心肌梗死组,Fn与HHF35、cTn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6、0.527(P<0.05).结论 肌动蛋白、肌钙蛋白T和纤维连接蛋白可能成为人心肌缺血的诊断指标.

    作者:王蕾;郭子新;席丰;孙雷;王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咪达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评价咪达普利对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1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咪达普利,5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25m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监测24h动态血压.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临床疗效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咪达普利降压作用可持续24h.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轻、中型高血压患者短期使用咪达普利安全、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

    作者:虞华鹏;殷洁;高成志;赵震;姜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应用替罗非班后主要不良反应(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 本组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2),观察组持续应用替罗非班72h,对照组除不给予替罗非班外,其他药物与观察组相同.观察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和主要不良反应(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心绞痛发作长一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ST段较对照组也有较多改善趋势;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可以进一步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电图,治疗剂量无严重出血如颅内出血的发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秀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50例疗效观察

    参芪扶正注射液是从中药党参黄芪中提取,具有扶正固本、补益心气、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我院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深部脑白质缺血患者影像表现与MTHFR基因多态性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MTHFR的纯和子突变TT型基因是否为诱发皮质下深部脑白质缺血的危险因子,并证实皮质下深部脑白质缺血影像表现与MTHFR基因C/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影像表现符合皮质下深部脑白质缺血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为影像表现正常者,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两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采用χ2检验,得出病例组MTHFR基因纯合突变TT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11.765,P<0.001).运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得出TT型和非TT型患者影像表现的分级程度上有差别,携带TT型基因的患者影像表现分级重.结论 MTHFR纯和突变TT型基因是深部脑白质缺血发病的危险因子,且TT型基因与深部脑白质缺血的易感性和影像表现呈正相关.

    作者:杜亚强;任庆云;刘斋;何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甘露醇降颅压致肾损害15例临床分析

    当颅高压确立时,首先要处理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以保证脑组织可维持生命的低限度的代谢活力,对部分非手术减压的患者,甘露醇的应用则是首选.今将我科近几年来处理的颅高压患者中急性期应用甘露醇后出现的肾损害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郑志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卡铂、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卡铂、香菇多糖胸腔内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病例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排除胸腔积液后注入卡铂和香菇多糖,并观察了胸腔积液的变化,持续4周以上.结果 本组病例总有效率为92.5%,其中显效为82.1%,有效为10.4%.毒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的恶心呕吐、发热、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占病例总数的22.4%,11.0%,34.3%,9.0%,3.0%.结论 卡铂、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治疗方法 .

    作者:杜建民;阎萍;张征;王洪玲;杨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典沙注射液与利君特舒存在配伍禁忌

    典沙为甲磺酸培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为喹诺酮类抗菌药,临床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及呼吸道感染等.

    作者:郭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神经黏蛋白与中枢神经损伤

    神经黏蛋白(Neurocan)是由神经元分泌的特异性蛋白质,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可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神经黏附分子和神经元胶质细胞黏附分子结合,调节细胞连接,影响轴突生长[1].而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Neurocan的表达增加,并抑制轴突生长.Neurocan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成和损伤后的修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谭峰;万赛英;陈文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国产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18例住院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国产卡维地洛起始剂量2.5mg/次,2次/d,若耐受,每2周剂量加倍,直至20.0mg/次,2次/d,共8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及组间的心功能分级,血压、心率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6、8周与治疗前比较血压、心率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除个别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外,无一例发生严重低血压及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国产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路航;高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临床医师继续医学教育试题(2006年8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糖基化终末产物在心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机制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是一组随着衰老、糖尿病以及肾功能衰竭逐渐积累于循环组织中的性质各异的分子.AGEs形成于还原糖的羰基和靶蛋白活性氨基的聚合,这种毒性分子与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可诱导体内多种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GEs参于了心血管病的发病过程.弄清AGE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干预,将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徐群;刘正湘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液心脏停搏后不良反应少于晶体停搏

    已有不少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血液或晶体停搏液在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由于血液的成分比晶体停搏液更接近于正常生理状态,因此在心脏手术中可带来显著的临床益处.为明确血液是否能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加拿大多伦多Sunnybrook和女子学院Guru等检索了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对照试验登记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荟萃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在Circulation[2006,114(1 Suppl):I331]上发表.

    作者:《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激光血管外及穴位照射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激光血管外及穴位照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激光血管外穴位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除全血比黏度低切、HDL-C无改变外,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CH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期间所有的治疗病例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激光血管外穴位照射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改善血脂、血液黏稠度和临床症状.

    作者:陈可劲;鲁光华;李中和;邓木秀;林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亚低温对脑梗死治疗的远期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脑梗死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75例大脑中动脉皮层支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以发病后6、12、18个月3个时间点按欧洲卒中评分(E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指数)、痴呆程度(CDR评分)和语言功能(ABC评分),进行评分并分别记录.结果 两组患者6、12、18个月时ESS评分,MBI指数、ABC评分、CDR分级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对脑梗死患者在远期脑保护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蒋坤维;李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小肠部分切除术中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女,85岁,因右腹股沟区肿物3d,肿物红肿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2d于2006年3月10日入院.

    作者:郑素婷;崔振吉;解秀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国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留置动脉鞘管的护理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近30年来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技术之一,其相应的护理技术在过去近10年里有着明显的改进.本文以穿刺股动脉途径为重点综述国外PTCA术后留置动脉鞘管的护理进展:动脉外鞘管拔除责任者、拔除时间、拔管后局部压迫方法 等内容,旨在提升PTCA术后的护理质量.

    作者:洪静芳;夏晓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