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张文晓;王敏敏;李保卫;王明辉;王坤

关键词: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慢性乙型肝炎, 肝脏纤维化
摘要: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HBV感染的患者125例,以肝脏穿刺活检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应用SWE技术检测肝脏的弹性模量值,分析患者的弹性模量值与病理学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程度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患者的弹性模量值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肝脏纤维化程度患者的弹性模量值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SWE通过测量肝脏的弹性模量值能对肝脏纤维化进行量化分析,能够为临床CHB患者提供一种简单、无创的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评估手段.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腹膜癌误诊为卵巢癌1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4岁.因子宫肌瘤病史17年,下腹痛20 d,发现盆腔包块2 d入院.查体:痛苦面容,营养中等;腹部略隆起,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min.妇科查体:宫颈正常大小,表面光滑,无举痛及摇摆痛,触血(-);子宫前位,质略硬,如孕2个月大小,压痛;左侧附件增厚,触诊欠清,右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子宫附件+盆腔彩超检查示:腹盆腔内探及液性暗区,较大前后径约2.3 cm,子宫右侧探及混合性回声(图1),与子宫分界欠清,大小约2.9 cm×3.0 cm×3.1 cm,内见低回声及片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左附件区探及无回声(图2),大小约5.4 cm×3.3 cm×4.4 cm.

    作者:郭山伟;刘钰;孙苗苗;张晓童;南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颅底凹陷症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策略研究进展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 BI)又称基底凹陷症或颅沉降,临床虽不常见,但危险性极高,其症状主要由颅底凹陷症引起后颅窝容积压缩,使脑干及延颈髓受压、神经根受到牵拉而产生神经根刺激及自主神经紊乱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神经根刺激症状主要以枕颈部放射性疼痛,手指发麻及上肢肌肉萎缩,后枕部感觉减退、进行性四肢无力或感觉异常,甚至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自主神经紊乱常表现为血压不稳、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引起猝死.虽然外科医师对有神经压迫症状的BI患者已达成早期手术的共识,但目前由于临床上对BI诊断困难,在临床症状与平片检查结合的基础上通常不能及时诊断而延误佳治疗时机.因此寻求高敏感度影像学检查是提高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对BI的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技术,手术治疗也逐渐趋向于内窥镜治疗.

    作者:刘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抗癌药物紫杉醇的作用机理及机制

    紫杉醇是一类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树皮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研究表明,紫杉醇具有一定的微管毒性,在纺锤体装配期发生作用,可以抑制有丝分裂的进行[1].目前,由紫杉醇开发的制剂作为一种化疗辅助药物广泛的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尤其是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肺癌等发病率较高的癌症.本文从结构及构效关系、提取分离方法、合成路线和抗癌作用机制几个方面阐述紫杉醇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概况.

    作者:徐晚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肥胖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疗效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肥胖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早期疗效影响分析.方法 对我科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期间300例需要行THA的患者根据入院时人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107例,BMI≥25)与非肥胖组(193 例,BMI<2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假体骨折、脱位、感染、深静脉栓塞),并分别在术后1、2、6个月时间比较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变化,将以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相比较,前者在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深静脉栓塞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总数发生率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假体脱位、假体骨折及感染的发生率,肥胖组虽然高于非肥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非肥胖组高于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会增加THA术中难度,增加THA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术后早期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有影响.

    作者:曹恒;刘明廷;石辉;李健;徐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柔性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效分析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自2015年1月开始对医院门诊护士实施柔性管理模式,对比柔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的改善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施柔性管理后,护士工作要求、诊室就诊秩序、患者健康教育、医院感染管理等方面质量显著改善(P<0.05);患者对护士仪表、就诊秩序、服务态度及护理安全等方面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护士对排班模式、培训方式、人性化管理等方面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柔性管理能有效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度.

    作者:纪象芹;苏婷婷;宋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学专业中药学教学质量监控初探

    中药学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方剂学、经典课程以及临床课程的学习.故对中药学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中医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对中药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大多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尚缺乏系统、全程的质量监控体系.我们在十几年的中药学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作者:林海燕;于佳宁;于京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肋软骨膜在肋骨软骨移植重建下颌髁突过程中对髁突改建的影响

    目的 对比观察带肋软骨膜的肋软骨移植重建下颌髁状突过程中软骨组织学变化及骨形态发生蛋白质-2(BMP-2)的表达情况,探讨肋软骨膜在肋软骨移植改建髁状突过程中作用的机制及意义.方法 以健康新西兰白兔为研究对象,制作带肋软骨膜(实验组)和不带肋软骨膜(对照组)的肋骨软骨移植重建髁状突的动物模型,采用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重建后不同阶段(2、4、8周)软骨组织学变化及其BMP-2的表达.结果 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软骨组织内细胞增殖明显早于对照组.重建的髁状突软骨组织内BMP-2表达程度存在差异:在2、4、8周时实验组BMP-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肋软骨膜在肋软骨移植重建下颌髁状突过程中可能对软骨生长和改建有促进作用.

    作者:董鹏飞;李国华;王芳;王玉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主动灌注与分流栓在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中心肌保护作用比较

    目的 建立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并对比主动灌注法与分流栓(shunt)法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体重在50~60 kg的雄性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1(shunt-55%狭窄)组、A2 (shunt-75%狭窄) 组、B1 (主动灌注-55%狭窄) 组、B2 (主动灌注-75%狭窄) 组,(n=6).手术组缝扎前降支近端部分管腔,分别建立55%、75%冠脉狭窄模型后,检测主动脉压(P0)力与狭窄后冠脉灌注压(P1),计算出冠脉有效灌注压(P1/P0);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I酶(CK-MB)、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 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部分缝扎法成功建立了冠状动脉狭窄55%、75%的心肌缺血模型.模型建立成功30 min(或ST段抬高1 mm)后,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狭窄组的有效灌注压(P1/P0)均显著下降(P<0.01),TNF-α、cTnI、Mb、CK-MB、IL-6、IL-10显著上升(P<0.01).与A组相比,B组的有效灌注压(P1/P0)显著增加(P<0.01),TNF-α、cTnI、Mb、CK-MB、IL-6、IL-10显著降低(P<0.01),提示B组心肌损伤程度低于A组.结论 与传统的shunt法相比,主动灌注法可以更好的维持心肌灌注压力,提高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封赞祥;侯芳;刘宝辉;李伟;王锋;钱兆洋;王玉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严重的免疫介导的视神经和脊髓主要受累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视神经炎和急性脊髓炎是其主要临床表现.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2007年Wingerchuk等[1]提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概念.NMOSD临床表现复杂,少数患者以后区综合征(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或呃逆)起病,且该症状多出现在疾病早期,容易误诊,延误治疗.本文报道1例以后区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并进行文献复习.

    作者:吴欣彤;陈金波;宋晓文;鲁文先;贾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3D打印导板在经椎间孔内镜技术定位穿刺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板在椎间孔镜手术穿刺中的定位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月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椎间孔镜手术的4例患者,其中男2例,女2例.通过Mimics软件获得腰椎的三维立体图形,设计佳的穿刺路径并制作个性化穿刺导板.术中将导板严密贴合于穿刺部位,沿3D打印导板定位穿刺,通过C型臂透视机观察进针的准确性.结果 4例患者顺利制作了3D打印穿刺定位导板,并在导板引导下完成定位穿刺操作.4例患者中穿刺精准度满意者2例,合格者1例,差者1例.术中C型臂X光机透视定位均显示穿刺成功,未出现重要组织及血管的损伤.结论 3D打印导板可以有效提高椎间孔镜穿刺的准确性,降低透视次数以及有效提高手术率.

    作者:李承龙;李泽福;李勐;刘鹏飞;邵伟;李珍珠;韩新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HBV感染的患者125例,以肝脏穿刺活检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应用SWE技术检测肝脏的弹性模量值,分析患者的弹性模量值与病理学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程度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患者的弹性模量值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肝脏纤维化程度患者的弹性模量值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SWE通过测量肝脏的弹性模量值能对肝脏纤维化进行量化分析,能够为临床CHB患者提供一种简单、无创的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评估手段.

    作者:张文晓;王敏敏;李保卫;王明辉;王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VA泡沫处理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软组织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按解剖层次分层填充带管医用PVA泡沫进行灌注负压封闭引流处理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全层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出现早期全层软组织感染患者均一期行分层填充带管医用PVA泡沫进行灌注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密封后,深层间断灌注、浅层负压引流,后期由深至浅,逐层撤出填充带管的医用PVA泡沫,终创口闭合.结果 大部分患者创口6~7 d可见新鲜肉芽组织长出,14~21 d深层死腔已基本消灭,肉芽组织覆盖骨骼,21~28 d浅层软组织可逐渐闭合创口.随访2~3年,51例患者感染治愈,骨折愈合,1例患者后期感染迁延不愈合,予以取出内置物行骨搬移后治愈.结论 分层填充带管医用PVA泡沫进行灌注、负压封闭引流处理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全层软组织感染有良好的效果.对各层组织填塞压迫、破坏性少,窦道形成率降低,缩短疗程,能够良好的处理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全层软组织感染,避免了骨髓炎甚至截肢的发生.

    作者:田秀娥;成帅;任强;王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联合RASSF1A与FHIT基因甲基化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RASSF1A与FHIT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对预测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方法 收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经过WHO病理组织学标准确诊的NSCLC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另获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前或体检时获取入组者血液标本,提取DNA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PCR(MSP)法检测RASSF1A与FHIT基因甲基化率,将年龄、性别、病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等指标对甲基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两类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对诊断NSCLC的敏感性、特异性等进行分析.结果 NSCLC患者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为66.67%(20/30),FHIT基因甲基化率为60%(18/30).各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RASSF1A和FHIT基因甲基化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RASSF1A和FHIT基因甲基化均为NSCL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RASSF1A和FHIT基因甲基化能够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而阳性、阴性预测值不存在差异.结论 RASSF1A和FHIT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可显著提升NSCLC的诊断水平,但对于早期诊断并无明显优势.

    作者:解桢;李天月;刘洪建;黄秉韬;张连国;张庆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清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A组(UAER<20 g/min);B组(UAER 20~200 g/min);C组:(UAER> 200 g/min).同时选择30例健康查体者设为N组(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ysC和β2-MG水平,并与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CysC:A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2-MG:A组、B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A组、B组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A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CysC、β2-MG和Ccr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53.77%、41.51%、31.13%;特异性分别为83.33%、66.67%、80.00%;准确性分别为60.29%、47.06%、41.91%.3.CysC、β2-MG、Ccr均与UAER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84、0.756、-0.700,Scr与UAER呈中度相关,r=0.421.CysC、β2-MG与Sc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0.458,与Cc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3、-0.559.4.CysC、β2-MG、Ccr、Scr与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4、0.785、-0.780、0.520.结论 血CysC和β2-MG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志,较Scr、Ccr能更敏感、更准确的反映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其中以血CysC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李睿;牛晓春;王庆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Graves病1例分析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mphadenitis, HNL)是一种非肿瘤、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性免疫相关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颈部.Graves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临床疾病.2017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1例HNL合并Graves病患儿,现将其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马江磊;初卫江;李坤霞;于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型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62例诊断明确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左心力衰竭并需要正性肌力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左西孟旦治疗组和对照组.左西孟旦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左西孟旦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多巴酚丁胺药物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生化、肝肾功等指标;观察1周内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血液、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并记录所用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果 左西孟旦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周期内左西孟旦治疗组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左西孟旦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轻微降低(P<0.05).结论 左西孟旦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使收缩压轻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不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左心衰竭的患者中,应用左西孟旦安全、有效.

    作者:王洪云;赵拥军;秦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加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又称加速康复外科或术后促进康复程序,是采用有循证医学依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使患者获得快速康复[1].ERAS理念由丹麦Henrik Kehket教授[2]在2001年正式提出,因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显著加速术后康复进程,在欧美国家备受推崇.ERAS在骨科中的应用始于关节外科.由于创伤骨科患者年龄跨度大,病种多及病情复杂等特点,系统性分类较复杂.因此,创伤骨科的ERAS,应当更加注重围手术期及术后的康复[3].本文主旨观察分析加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特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某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2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临床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芸;盛莉莉;田荣娜;崔营营;王岩英;徐凌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区域院感防控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感染管理控制在现代化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医院在推动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同时,也对感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院感管理工作点多、面广、量大,如何突破院感管理的瓶颈、促进院感工作健康发展,是急需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1].我院重视院感管理,推行感控精细化管理[2],创新推行区域院感防控管理模式,即通过对各科室环境区域的划分,把具体的感控项目落实到每个区域,责任到人,区域责任人对分管区域内的感控项目及医务人员行为全权负责,从细微处入手,提高医院感染防控实践能力.

    作者:徐凌艳;张曙光;王桂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TLR-4、TNF-α和IL-1在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急性肺损伤大鼠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IL-1)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模型组, 假手术组采用仅无菌开腹与盲肠翻动, 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急性肺损伤模型,分别于假手术及CLP术后6、12 h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1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LR-4和TNF-α在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结果 模型组在两个时间点中血清TNF-α和IL-1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LP 12 h组在血清中TNF-α和IL-1水平显著高于CLP 6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LR-4和TNF-α在模型组两个时间点中肺组织中表达均增强,TLR-4 在肺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NF-α主要分布在气道上皮细胞和巨噬样细胞表达.结论 TLR-4、TNF-α和IL-1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肺损伤的指标.

    作者:王蔚琛;石磊;刘巍;蔡虹静;夏永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花生红衣原花青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survivin表达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花生红衣原花青素(PSP)通过下调survivin表达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胰腺癌细胞株,配制100、200、300、400、500、600 μg/mL不同质量浓度的PSP,CCK-8法检测并计算不同质量浓度PSP在72 h内对胰腺癌细胞的抑制率,选取IC50=450 μg/mL作为PSP处理组剂量,并设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胰腺癌细胞GSK-3β和β-catenin磷酸化程度、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胰腺癌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Annexin V-FITC/PI法检测24、48、72 h时PSP对胰腺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PSP处理组胰腺癌细胞GSK-3β和β-catenin磷酸化程度于12 h达到高(P<0.01).PSP处理组胰腺癌细胞survivin 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在PSP的作用下,胰腺癌细胞中survivin蛋白表达量在72 h时低(P<0.01),caspase-3和caspase-7表达量在72 h时高(P<0.01),胰腺癌细胞凋亡率随着时间延长越来越高,在72 h时达到51.59%(P<0.01).结论 PSP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

    作者:宓伟;刘金辉;郭孟竹;刘成娟;田诚;李长振;唐金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