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立;吕长俊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有氧运动疗法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造模、中药、运动、联合五组;空白组普通喂养,造模及其他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中药组与联合组每日灌胃中药健肝汤10 ml/(kg·d)(含生药1.5 g/ml),空白组、造模组、运动组每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运动组、联合组每日有氧运动(游泳)1 h;8周后各组大鼠股动脉取血送检生化指标,处死后测肝脏湿重,计算肝指数.结果 联合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且与造模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药配合有氧运动疗法可有效防治脂肪肝.
作者:刘志学;董孟华;孟祥辉;魏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丁酸钠对结肠癌Lovo细胞p53的三个重要靶基因,p21wafl、Bax和Gadd45的调控,进一步探讨其抑制细胞增生、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Lovo细胞常规培养分别用1.25、2.5、5.0、10 mmol/L丁酸钠进行干预.用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AnnexinV-FITC/PI双标记观察细胞凋亡;RT-PCB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丁酸钠对p21wafl、Bax和Gadd45三种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丁酸钠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Lovo结肠癌细胞的增生,诱导其凋亡,并阻滞Lovo细胞停滞于G2/M期.p21wafl、Gadd45和Bax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其中以Gadd45的表达变化明显.结论 2.5 mmol/L以上浓度的丁酸钠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增生,诱导凋亡;丁酸钠参与结肠癌Lovo细胞周期的调控,2.5 mmol/L以上浓度的丁酸钠可以引起Lovo细胞的G2/M期阻滞;丁酸钠的上述作用可能与其调控Lovo细胞中p21wafl、Bax和Gadd45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成霞;张尚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属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分解,易溶于水.
作者:胡蓬勃;王学东;孙斌;吴立强;杨艳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中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PCa组织及19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AT1R的表达及MVD.结果 AT1R在PCa组织和BPH组织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AT1R在PCa不同组织分化组间、不同临床分期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阳性表达率随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PCa组织中MVD明显高于BPH组织(P<0.01),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分别为P<0.01,P<0.05);PCa组织中AT1R表达阳性者MVD明显升高(P<0.05),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r=0.647).结论 AT1R高表达和微血管形成在PC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两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AT1R及MVD对判断PCa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异性阻断AT1R可能是治疗PCa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车梓;孙立江;王建伟;李斌;王兆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致残率高,且极易复发[1].目前临床对脑梗死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寻找一种能从组织结构及功能上修复坏死神经元的种子细胞意义重大.
作者:蔡磊;李雅娜;刘桂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5年6月-2008年6月采用三维椎弓根系统(atlas fixator,以下简称AF)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明;巩守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作为治疗痔的新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作者:韩勇;杨振林;贾中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一种常可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占宽QRS心动过速80%以上,如诊断失误,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室速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体表心电图(简称心电图),但心电图诊断室速有相当的难度.
作者:张文博;闫晓红;刘莉;马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RNAi技术,以胃癌SGC7901细胞COX-2作为靶点,建立有效的RNA干扰方法,为胃癌及其复发和转移提供基因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设计并合成6条COX-2 siRNA和1条阴性对照siRNA,用3种不同的转染试剂分别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中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TOPtranfection能够有效介导报告基因DNA(pcDNA/lacZ)转染SGC7901细胞,细胞转染率为56.0%,明显优于其它两种转染试剂,转染的pcDNA/lacZ-siRNA对报告基因产生显著抑制;TOPtranfection介导的COX-2 siRNA有效抑制了胃癌细胞COX-2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抑制效率达90%以上,高达98.3%,同时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COX-2蛋白表达71.5%.结论 TOPtranfec-tion能够有效介导COX-2siRNA转染SGC7901细胞;靶向COX-2的RNA干扰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中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为胃癌的治疗以及抑制胃癌复发和转移提供基因治疗新的靶点和方法.
作者:李玉明;蒋宏;吴峰阶;于兴泉;宋丙潭;刘春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阿霉素小鼠肾病模型并探讨IL-18结合蛋白(IL-18BP)通过结合内源性IL-18对该模型的干预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造模组(ADR-MCN组)、IL-18结合蛋白治疗组(IL-18BP治疗组)3组,用阿霉素7.5 mg/kg尾静脉注射进行造模,治疗组于第5、7、12、21天腹腔注射0.5 mg/kg剂量mIL-18BP(鼠源性IL-18结合蛋白),隔周检测尿蛋白一次,观察并记录其生命体征;42 d后心脏采血处死小鼠,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和生化指标.结果 ①ADR-MCN组24 h尿蛋白定量(UPE)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及IL-18BP治疗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ADR-MCN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18BP治疗组(P<0.01),总蛋白(TP)、白蛋白(ALB)显著低于后两者(P<0.01),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IL-18BP治疗组血清IL-18水平比ADR-MCN组明显降低(P<0.01),且与24hUPE呈显著正相关(r=0.708,P<0.01).结论 ①昆明鼠微小病变性肾病模型建立.②IL-18BP可通过特异性结合内源性IL-18抑制其下游致炎因子的释放,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发挥干预作用,从而调节免疫平衡,改善肾脏功能.
作者:董孟华;刘志学;孟祥辉;栾希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俗称第二代试管婴儿,是目前先进的辅助生殖技术.方法为使用显微操作技术将精子注射到卵细胞浆内,体外培养到早期胚胎,再放回母亲子宫内发育着床.
作者:姚志伟;王雁林;荣抗美;张冬梅;何秀香;孟丽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乙型肝炎出现血清高胆红素血症常提示肝脏功能损害严重,临床治疗棘手.笔者在总结多年治疗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血清高胆红素血症,并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张素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大部分中老年患者牙列缺损的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垂直距离降低,利用黯垫式可摘局部义齿(RPD)不仅可修复缺损的牙列,还能恢复合适的垂直距离,重新建立正常的牙合关系,并能有效缓解颞下颌关节的症状[1,2].
作者:高晓丽;王莹;黄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73岁,汉族,3个月前因为胆管癌在我科行胆管癌根治术,术后恢复顺利出院.于20余天前无病因与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不适,疼痛为阵发性,可以自行缓解,后腹痛加重,并持续时间长,伴恶心、呕吐,给予输液、保守灌肠治疗.
作者:付勇;于利伟;李显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脓毒症是指机体被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或其毒素所致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其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全身性炎症反应、凝血/纤溶系统障碍和免疫功能紊乱等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刘晓立;吕长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阿维菌素(又称齐螨素、豁极灭,Avemectin)原药白色或黄白色结晶粉,常温下不易分解.按中国农药毒性分极标准,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0 mg/kg,属高毒农药[1].该药在人体中毒临床报道较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多见,可表现为中枢抑制、呼吸抑制、血压异常[2],严重者可因频繁抽搐窒息或出现室颤而死亡.
作者:吴立强;胡业佳;姜海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在封堵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试验对象,应用TTE测量60例患者房间隔缺损大小,在TTE的检测下对ASD行经导管封堵,评价TTE在封堵ASD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TTE成功引导57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无残余分流,总的成功率为95%(57/60).结论 TTE对于应用封堵器封堵ASD术前病例选择、指导选择封堵器型号、导管通道建立以及放置封堵器的全过程和术后疗效评价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樊维娜;李跃荣;王芳;刘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克林霉素辅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11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阿奇霉素和白霉素组57例,静点阿奇霉素针剂,1次/天,10 mg/(kg·d),疗程5 d,5 d后静点白霉素针剂10 mg/(kg·d),分2次静点,疗程5 d;观察组: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组58例,静点阿奇霉素针剂,1次/天,10 mg/(kg·d),疗程5 d,5 d后静点克林霉素磷酸酯25 mg/(kg·d),分2次静点,疗程5 d.结果 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组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和白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克林霉素辅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传统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和白霉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秀红;段培锋;李建厂;朱淑霞;王建勇;杨华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06年5月-2008年10月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12例BE患者进行60W APC治疗,术后予埃索美拉唑辅助治疗,对其疗程、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12例均完成治疗,10例仅需1次APC治疗即获得消除,2例需2次治疗.8例治疗期间有轻度并发症,为胸骨后疼痛,口服埃索美拉唑1周内症状改善.结论 AP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E的方法.
作者:陆文;张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骨折尤其是伴有骨缺损时,经常采用骨移植的方法来治疗.骨移植的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陶瓷移植、自体移植骨中加入富含血小板的血清(platelet-rich plasma,PRP)等,其骨诱导性、骨传导性及成骨特性则构成骨移植成功的基础.
作者:王桂龙;侯玉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