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霞;刘在贵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对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并发肺栓塞的8例患者的诊断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分别于术后4~35 h内发生不同程度的肺栓塞,表现为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降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痊愈出院,无死亡发生.结论 提高对布-加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肺栓塞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治愈率.
作者:李乃选;于腊梅;王文明;盛玉国;王保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前,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修复皮肤粘膜缺损和进行软组织充填的有效性已经被动物实验和初期临床应用实验所证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真皮替代物.ADM是由动物或人类供者所供皮肤制成的无细胞组织薄片.
作者:宋冰;杨佑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国内外的临床试验业已证实他汀类药在调整血脂的同时有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发展,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本研究旨在采用血脂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评价国产他汀类药血脂康对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影响.
作者:李克清;唐兴华;王磊;魏雅萍;黄树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无法维持满意位置,而切开复位内固定,因骨折端粉碎严重,无法穿针或行钢板螺钉固定.我院自2002年8月-2005年8月应用三维单边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胜江;付丽娟;杨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皮瓣修复2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皮瓣血运、质地良好.结论 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满意,是临床上较理想的选择皮瓣之一.
作者:陈仲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喘憋性肺炎也叫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大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我院自2004年11月至2006年2月联保应用万托林、普米克令舒、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三者联用比单用沐舒坦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福玲;高俊芳;胡燕;付洪杰;于振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以损伤小,无痛苦,恢复快等优势而在全国各医院广泛开展.近年我院开展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80例,现将腹腔镜的一些手术技巧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勇;于利伟;张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拟老年痴呆(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 大鼠海马背侧微量注射甲基软海绵酸(大田酸),胰岛素侧脑室注射;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脑内GFAP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GFAP表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胰岛素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GFAP表达减少.结论 胰岛素提高拟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生长发育,抑制GSK-3β和OA对tau蛋白的磷酸化作用,以及改善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有关.
作者:李清春;李宝玉;赵冬梅;崔存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人4-1BBL胞外区蛋白与4-1BB表达阳性细胞的结合与激活活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人4-1BBL胞外区蛋白与A549细胞的结合活性,并进一步采用免疫组化分析人4-1BBL胞外区蛋白与4-1BB阳性细胞的结合活性,然后研究人4-1BBL胞外区蛋白对Jurkat细胞IL-2释放的影响.结果 4-1BBL胞外区蛋白能与4-1BB表达阳性的A549细胞系以及激活的Jurkat细胞特异性结合,并能维持激活的Jurkat细胞释放IL-2.结论 所获得的人4-1BBL胞外区蛋白具有结合与激活双重活性,在肿瘤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作者:姜文国;李欣;张树平;熊冬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8 kg,因发热25 d入院,心脏彩超示三尖瓣占位.入院后白细胞14.77×109/L,红细胞3.77×1012/L,血小板286×109/L,纤维蛋白原含量6.63 g/L,凝血酶原时间(PT)13.5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0.7 s.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余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三尖瓣占位切除术.
作者:闫玉荣;王耀岐;齐美;贾树山;刘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组合异种骨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 ①通过观察240例四肢长骨骨不连病例行自体骨及重组合异种骨(RBX)植骨术后的伤口渗液情况,对比不同植骨材料对伤口愈合的影响;②通过比较49例RBX植骨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2周、4周不同时间的外周血相关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观察RBX体内植骨的免疫学反应.结果 自体骨与RBX植骨术后的伤口渗液情况无明显差异;RBX植骨术前与术后1周、2周、4周不同时间的外周血相关免疫学指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组合异种骨无明显免疫原性,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王志刚;刘建;胡蕴玉;孟国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环枕筋膜挛缩综合征是指由于劳累等因素导致环枕筋膜中的环枕后膜紧张、挛缩,从而压迫、刺激临近的血管、神经,出现的以经常性头痛、头晕、后枕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1].此病征临床多发,但由于症状无特异性,极易与颈椎病等相混淆,故临床报道较少,临床误诊误治率较高.经笔者文献检索CNKI等数据库,自1996以来相关文章仅3篇.笔者2年来采用水针刀疗法治疗36例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孟华;刘志学;孟祥辉;魏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圈套器是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重要工具,当圈套器的挤榨压为零时,便失去了对息肉的切割能力而报废.但对胃巨大结石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工具,还能做到废物利用.本文将此法介绍如下.常规胃镜检查发现结石后,将圈套器从活检口进入,将结石套住用机械力量用力进行切割,将巨大结石切成小块,即用网篮或圈套器取出.
作者:刘建华;崔书华;牟爱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青年冠心病(CHD)患者在临床逐渐增多,大多无先兆、起病急、来势凶险,多数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就诊,有的甚至猝死,目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回顾性总结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王秀花;张瑞军;唐淑华;张玉玲;段福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虽然近年来有关腹腔实质脏器及空腔脏器的诊断已有全面研究,但胃肠道和肠系膜损伤的病例诊断困难,报道较少.现在CT已成为这些病例的首选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病人发病率和致死率是关键[1].现将10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和肠系膜损伤患者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腹部外伤的诊断水平.
作者:张红梅;高廷军;张延霞;张玉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离、培养和鉴定胎鼠脊髓神经干细胞,为建立稳定的脊髓神经干细胞系提供基础.方法 应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胎鼠脊髓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的神经干细胞.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不断增殖的能力,表达神经巢蛋白,并能经过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 分离到的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为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治疗提供了基础.
作者:燕景锋;樊立华;杨照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腹部外科手术后出现腹腔内感染,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不同程度受抑制,除了感染本身对机体的损害外,还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成为腹腔感染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细胞因子在腹腔感染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炎症介质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静脉血中的细胞因子TNF、IL-6和IL-8进行动态检测,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腹部术后的变化和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庆华;陈强谱;王连文;郭丽芳;栾顺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现场评价NP30/抗体检测试剂盒在大山区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筛查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云南省大山区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3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现场,随机抽取10~70岁的村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血吸虫病病史个案调查;收集粪便标本作病原学检查;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分别采用NP30/抗体检测试剂盒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SEA/ELUSA法)进行血吸虫病免疫学诊断.结果 3个村共筛查村民506人,粪便孵化法检测阳性164例,阳性率为32.41%;NP30和SEA/ELISA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8.3%和75.0%;在164例粪检阳性血清样本中,NP30和SEA/ELISA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7.88%和84.71%.在342例粪孵阴性血清样本中,NP30和SEA/ELISA的检出率分别为44.15%和70.47%.结论 NP30/抗体检测试剂盒在大山区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大规模筛查病人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吴玉龙;程梅;李红星;孟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神经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征1948年Buerker发现小鼠肉瘤Sl80细胞有神经营养作用后,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的研究日渐增多,其结构、功能也已基本阐明.NGF是发现早、典型、研究多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是从小鼠颌下腺中分离的分子量为140 000的糖蛋白,由α、β、γ三种肽链按α2βγ2的比例构成,肽链间以共价键结合;人的NGF受体基因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为单拷贝基因,有6个外显子,第一个外显子编码信号肽,第二、三个外显子编码膜外区,第四个外显子编码跨膜区,第五、六个外显子编码胞内区.
作者:徐清;赵冬梅;黄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7岁,因胸痛伴呼吸困难2 h入院.有冠心病史20余年.查体:呼吸急促、紫绀,右肺可闻及哮鸣音和细湿啰音.动脉血气分析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心电图示:V1~V4的T波倒置,出现SⅠQⅢTⅢ征.磁共振显示肺栓塞.
作者:侯家梅;李玲;孙作永;张海萍;王浩;方涛;张秀洲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