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玉友;张冰;刘少青;尹洪山;李庆元;李刚;苏庆国;梅延辉
1 病例资料例1.孕妇26岁,孕1产0,来我院例行产前检查.B超所见:胎位ROA,胎儿脊柱排列整齐,内脏未见异常,沿脊柱向头端检查未见正常颅骨光环,仅见大小约31.1 mm×29.9 mm的不规则偏强回声团块.
作者:周桂花;陈秀平;宫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当前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包括噻嗪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
作者:徐文香;李翠香;张芳;张洁;王新霞;张艳敏;张文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压力有所增加,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许多精神疾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治疗,某些精神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而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EPS)、迟发性运动障碍、抽搐、镇静及其他副作用如恶性综合征、体重增加、心血管系统改变、肝功能改变、催乳素水平增加、抗胆碱能作用、性功能障碍和血象改变等,这些副作用与抗精神病药物的潜能有关.
作者:张会忠;王晓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颌骨骨折是常见的颌面部损伤之一,以往多采用单颌结扎固定或颌间牵引固定等保守治疗方法,均收到较好效果,但也存在着固定时间长、进食受限、口腔卫生差、固定稳定性差等问题.
作者:杨佑成;王丽芳;徐慧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阿米卡星局部封闭预防阑尾炎伴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效果.方法 选用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的病人216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同法切除阑尾,缝合腹膜后,研究组用阿米卡星(0.4 g)均匀浸润注射在手术切口边缘肌层及皮下层内;对照组碘伏擦洗、甲硝唑冲洗切口.同法逐层缝合切口.结果 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术前临床表现、术后病理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5% vs 9.26%,P<0.05).结论 阿米卡星局部封闭可有效预防阑尾炎伴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扈文涛;杜华英;侯俊岭;王星际;平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突发性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耳科疾病,这种耳聋大多为感音神经性,病人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低点,少数病人可在3 d以内,可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症状.
作者:李风泽;王延飞;牛克峰;蒲章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回顾分析了2002-2005年我院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加用保肝干预治疗前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对比情况,旨在探讨抗结核同时保肝治疗的必要性及有效的途径.
作者:仲光维;孙百福;王树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2002年8月-2006年4月对我院12例(19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血Cr>443 μmol/L)急诊行输尿管镜探查,气压弹道碎石.到达结石处后,使用瑞士EMS气压弹道碎石机击碎并取出结石,对于较大或碎石困难的结石,不求取净结石,快速打通输尿管腔,留置双J管引流.结果 12例19侧均一次性打通输尿管腔,留置双J管.9例16侧输尿管结石一次取净;3例3侧肾盂残留少量结石,其中2例口服排石药后自行排出,1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自行排出.12例未出现输尿管撕脱、断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2例血Cr术后3~7 d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术后1~4 d消失.12例术后3~7 d,平均5 d出院.双J管术后1~2 个月拔除.10例随访2~30个月,平均14个月,血Cr正常,彩超或KUB平片无泌尿系结石复发.结论 对于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急诊输尿管镜下碎石,疗效确切,创伤小,可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结石.
作者:迟玉友;张冰;刘少青;尹洪山;李庆元;李刚;苏庆国;梅延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着人类生命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开展有关肺结核病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临床意义.瘦素(leptin)是瘦素基因即肥胖基因的产物,具有降低脂肪沉积和调节能量代谢的作用,可作用于胰岛β细胞,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作用脂肪组织,调节物质代谢等[1].
作者:杨传锋;岳金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育龄妇女中占4%~7%,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是贯穿影响妇女一生的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与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血压及血浆脂质代谢异常相关,65%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20%的瘦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都可能抑制卵泡发育与成熟,解决胰岛素抵抗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关键[1].为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有生育要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本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爱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法形成150 cm H2O(14.63 kPa)高眼压,诱导大鼠视网膜缺血60 min,建立急性青光眼模型.模型加药组:在青光眼模型的基础上腹腔注射6%灯盏细辛液1次,剂量150 mg/kg;加药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急性高眼压60 min,分别在3、5、7 d观察视网膜节细胞数及视网膜各层厚度.结果 模型加药组节细胞数及IPL、INL厚度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增多或增厚.结论 灯盏细辛对实验性青光眼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晖;李清春;李有杰;张慧;李淑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6岁,因发现纵隔占位14年,上感后胸闷咳嗽20 d入院.患者于14年前查体时发现后纵隔占位,无症状,诊断为神经源性纵隔肿瘤,未接受医生手术切除的建议.
作者:刘建伟;张庆广;张连国;陈茂华;刘典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8岁,因恶心、呕吐伴高血压3年入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在本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血肌酐一直平稳下降.术后第20天出现血肌酐升高,伴肝酶升高,考虑可能与环孢菌素有关,减低其用量,提高骁悉用量,并加强保肝治疗.
作者:王建新;杨建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磨牙后区是口腔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好发部位之一,治疗时需要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同时对于切除肿物所留组织缺损应及时修复.否则术后局部瘢痕挛缩,张口受限,吞咽及语音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作者:李纪奎;王玉良;左金华;卢金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鼻咽部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鼻咽部淋巴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17例鼻咽部淋巴瘤病例的CT表现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及侧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其中6例病灶局限,境界清楚,11例呈浸润生长,病变范围较大;CT见病灶密度相对均匀,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相邻咽后壁头长肌及颅底骨质受侵少,多伴有多发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密度、信号均匀,中心坏死少.结论 鼻咽部淋巴瘤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扫描能清楚显示鼻咽部淋巴瘤的部位、形态、范围,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有助与鼻咽癌、鼻咽腺样体增生的鉴别.
作者:陈开平;颜勇;杨文;刘万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小剂量茶碱联合小剂量激素对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 45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茶碱激素组(A组)23例,给予无水缓释茶碱每晚200 mg口服,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每天250 μg吸入.单纯激素组(B组)22例,仅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每天500 μg吸入及每晚口服安慰剂,疗程13周.结果 治疗前、后的呼气峰流速值(PEF)及其变异率(PEFR):A组分别为(296±96)L/min、(452±149)L/min、(23±8)%、(8.9±3)%,B组分别为(314±123)L/min、(442±151)L/min、(24±8)%、(9±3)%,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气道反应性(B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夜间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A组(1.3±0.8)次,B组(3.8±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茶碱口服联合小剂量激素吸入同单纯大剂量激素吸入对哮喘具有相同的疗效,但减少了夜间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次数,且避免了因大量使用激素而产生的副作用.
作者:袁静;李波;刘艳华;高凤菊;徐芳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社区居住的老年人50%以上、长期护理机构中的居民超过65%有睡眠障碍.社区中的老年人有50%应用处方或非处方催眠药.睡眠有2个时相,即非快动眼睡眠(NREM),也称慢波睡眠(SWS),以及快动眼睡眠(REM),也称快波睡眠(FWS)或异相睡眠(PS).
作者:周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121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叶酸(Fol)、维生素B12(Vit B12)等指标,并与43名健康对照者相比.结果 ①脑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和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ol 及Vit B12 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②血浆HCY水平增高组发生脑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5.706,95%CI为2.35~11.54.③与脑梗死有关的因素分别为HCY、Fol、Vit B12、TG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发现HCY、TG、DBP和SBP为脑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④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与血Fol、Vit B12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⑤男女患者之间血浆HCY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雌激素水平影响血浆HCY水平.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
作者:葛汝丽;苏长海;韩笑峰;周晓生;郑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itamin E,VE)能否抑制阿霉素(doxorubicin, DXR)的肾毒性.方法 用DXR,DXR与VE处理肾小球内皮细胞(CRL-1927),通过碱性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程度.结果 10 μmol/L DXR处理细胞后,彗尾长度明显增加.DXR与VE共同处理细胞后,彗尾长度与DXR处理细胞相比明显变短,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结论 DXR造成了肾小球内皮细胞的DNA损伤,而VE抑制了DXR的肾毒性作用.
作者:张慧;刁汇玲;高金祥;李清春;李宝玉;崔存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1985年,Campbell和Day等首先提出QT离散度(QTd)的概念,认为QTd反映了心室复极时间和空间的异质性.
作者:刘海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