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治疗对成人急性偏瘫运动功能影响研究

王忠功;彭爱学;韩修英;程方敏;孙奉辉;李新营

关键词:康复疗法, 脑卒中, 急性偏瘫
摘要:脑卒中是导致成人急性偏瘫的主要原因,该病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为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科自2005年2月-2006年12月对由于脑卒中导致急性偏瘫的140名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给予常规扩冠、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治疗,研究组同时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有助于冠心病的治疗.

    作者:李乃娥;李跃荣;王壮生;曹景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Ki-67指数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关,且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加;Ki-67指数与肿瘤的大小无关.结论 Ki-67是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对影响预后的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

    作者:韩玉贞;吕增华;朱玉红;吴淑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拇指指腹缺损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采用5种不同的术式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27例拇指指腹缺损的患者,分别采用腹部任意皮瓣、邻指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岛状瓣及趾腹皮瓣等5种不同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本组27例皮瓣,26例成活,1例拇指桡侧指动脉岛状瓣失败,改邻指皮瓣后成活.术后随访2个月~3年,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指腹两点分辨觉各不相同,带感觉神经皮瓣明显优于不带感觉神经的皮瓣.结论 修复拇指指腹缺损要根据情况而定:年轻患者或有高要求者,首选趾腹皮瓣,其次为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或拇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等相对精致皮瓣修复;老年人及体弱不耐受长期卧床者,选择邻指皮瓣、腹部任意皮瓣等简单皮瓣.

    作者:盛奎升;徐艳艳;康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康复训练、电针和吞咽治疗仪治疗吞咽障碍的研究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约为30%~40%,主要原因为脑干疑核受损引起的延髓麻痹及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并发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甚至窒息,危及生命.近一年来,我科采用康复训练、电针和吞咽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刚;张广慧;吴方荣;程方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四层肌-皮瓣交叠式缝合修复颈前造瘘口1例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颈前造瘘口在蝶形胶布的牵拉下多可自行愈合,无需缝合.少数患者因各种原因愈合困难.对本例患者,先两次常规缝合瘘口未愈,后用四层肌-皮瓣交叠式缝合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爱清;吴建华;高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观察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普遍开展,如何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成为白内障围手术期的重要研究课题.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的炎症反应消退后又突然复发,甚至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葡萄膜炎即为迟发性葡萄膜炎反应[1],近年来己引起一些眼科学者的高度重视[2,3].本文收集我院1999年3月-2005年12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17例,对其发生情况和处理进行分析.

    作者:尹建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52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技术对52例直肠癌病人实施根治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文礼;李国峰;胡宗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女性尿道外口异位3例报告

    笔者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尿道外口异位3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女,43岁,因查体发现子宫肌瘤入院.妇科检查:子宫如孕4个月大,双附件无明显异常.诊断为子宫肌瘤,拟行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在为病人实施术前准备插尿管时,在正常位置未发现尿道外口,表面仅见一不规则残留痕迹,导尿管不能插入.嘱患者用力排尿,发现紧贴阴道前壁有数滴尿液流出,遂在无菌操作下用示指轻柔在阴道前壁上方寻找,在阴道前壁正上方约2 mm处发现变异的尿道外口,再次常规消毒,成功将尿管插入.

    作者:张丽;王辉;孙红英;于风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电刺激小脑、全身封闭治疗对脑瘫患儿康复作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电刺激小脑、全身封闭治疗对小儿脑瘫的康复作用.方法 对两年内来我院就诊的脑瘫并进行康复治疗的患儿,随机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初诊年龄随机分为三组.A电刺激小脑组30例,采用小脑电刺激治疗+神经生理学疗法(Bobath+Vojta);B封闭治疗组30例,采用全身封闭治疗+神经生理学疗法(Bobath+Vojta);C康复组30例,采取神经生理学疗法,由治疗师上午、下午各执行30 min治疗,其余时间指导家长在病房进行.上述三组疗程均为3个月,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估三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电刺激小脑或全身封闭治疗结合神经生理学疗法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电刺激小脑或全身封闭治疗可作为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较好辅助手段.

    作者:乔昌秀;乔秀惠;吴伟;唐永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改变

    目的 建立操作简便,与人体肝癌发生发展过程相似的肝癌动物模型.方法 取体重150~200 g雄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饲以含二乙基亚硝胺(DEN,80×10-6)饮水,连续12周后改为自由饮水.对照组常规自由饮水.结果 病理学检查证实DEN诱发的肝癌为肝细胞癌,诱癌率为70.6%(36/51),大鼠肝癌癌变过程大致经过肝细胞损伤期、肝细胞增生-硬化期和肝细胞癌变期等三个阶段.结论 饲以低剂量DEN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建立成功率高,是一种较理想的研究人体肝癌发生的动物模型.

    作者:李笑岩;白咸勇;刘同慎;韩玉贞;刘利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远尺桡关节损伤治疗价值的探讨

    远尺桡关节损伤多为前臂的旋转、扭闪等外力造成,引起远尺桡关节掌背侧韧带损伤或三角软骨盘破裂,不及时调治将影响关节的功能.尺桡骨骨折的病人更易忽视远尺桡关节或三角软骨盘损伤的诊治,导致后期关节酸软无力,腕关节畸形,活动受限.我院近年来收治28例此类病人,采用手法复位或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闫生文;尹建新;宋永利;王学成;于明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口服发泡剂治疗胃镜下治疗失败的山楂性胃石16例

    自2001年12月-2006年12月,作者应用口服发泡剂治疗胃镜下治疗失败的出楂性胃石1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广利;王旭;刘成霞;崔树华;刘玲;王伟;马振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46例临床分析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血管炎之一.发病诱因以感染占首位,病源可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1,2],而支原体感染诱发HSP国内少见报道.本文对我院2003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46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过敏性紫癜(HSP)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莲美;贾秀红;王宝宏;傅振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乙酰唑胺和阿可乐宁控制眼内压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全身应用乙酰唑胺和局部应用0.5%阿可乐宁控制老年性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超乳术)后控制眼内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36例受试者36眼,随机选择12眼局部应用0.5%阿可乐宁行术后治疗,12例(12眼)口服乙酰唑胺,其余12眼不给予降压药药物治疗(对照组).统计资料主要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阿可乐宁组手术后24h的眼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该项前瞻性研究表明,阿可乐宁可有效的预防超乳术后眼内压的升高.采用阿可乐宁的病人其眼内压低于乙酰唑胺组和对照组病人.考虑到局部应用危险性较小,因此认为超乳术后好采用0.5%的阿可乐宁,而不采用口服乙酰唑胺.

    作者:张晶;周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衰的概念也已几度更新.现代概念认为,心衰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1].心衰实质上是由于能量不足造成基因表达异常而引起的一种超负荷心肌病,是心脏储备力耗竭,进而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2].

    作者:张玉传;张子彬;李宗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S期激酶相关蛋白2在宫颈上皮内肿瘤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肿瘤(CIN)、宫颈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演进过程中作用和意义.方法 用鼠抗人Skp2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两步法标记12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肿瘤、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肿瘤和宫颈鳞状细胞癌Skp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76.6%、83.3%.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上皮内肿瘤、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癌Skp2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而宫颈上皮内肿瘤与宫颈癌比较Skp2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kp2参与了正常宫颈组织向宫颈上皮内肿瘤的演变,可能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作者:李冰;曹璋;徐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痛觉过敏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突触功能及其结构的改变,构成了突触的可塑性.突触可塑性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突触功能的增强,二是突触功能的减低.

    作者:孙雪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

    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是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公认原因.为了解雌二醇(E2)、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N-MID)、白细胞介素-6(IL-6)之间及与骨质疏松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检测了61例绝经后妇女的血清E2、β-CTX、N-MID、IL-6水平,以期为临床预测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敬波;王连文;王爱玲;高梅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乏氧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HIF-1α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 初步研究乏氧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HIF-1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Tca8113细胞置于1%O2、5%CO2、94%N2混合气体的乏氧培养箱内培养,分别在乏氧培养1/2、1、3、6、12和24 h时取出.每个时间段均设常氧培养对照组(5%CO2、95%O2).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HIF-1α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HIF-1α的表达在乏氧12 h明显升高并达高峰,24 h时又下降至常氧水平.每个时间段乏氧组HIF-1α的表达均高于其相应的常氧对照组.结论 乏氧影响了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HIF-1α基因的表达水平,肿瘤细胞通过上调HIF-1α基因的表达适应肿瘤乏氧的微环境,有利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王霞;王培源;孙善珍;吴淑华;曲迅;张祥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眼球摘除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巩膜包埋羟基磷灰石植入物作为眼球摘除术后眼成形的填充物.观察92例眼窝成形术的效果,其中自体巩膜包裹义眼台Ⅰ期植入术72例,异体巩膜包裹Ⅱ期植入术20例.结果 义眼活动度良好,眼睑饱满.随访3~12个月未发现球体脱出、移位、内陷,植入物性能稳定、可靠、效果满意.结论 羟基磷灰石适合于任何需要行眶内植入的患者.

    作者:周燕;李童;刘桂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