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周建芹;赵桂杰

关键词:心肌炎, 病毒, 暴发性心肌炎
摘要: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是儿科急症之一,该病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且表现多样,心外症状表现多见,如不及时发现、早期治疗,常在数小时至4 d内死亡[1].因此,及早诊断、早期治疗是抢救暴发性心肌炎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自1995-2004年收治的13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为大家早期认识本病提供帮助.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腺素α1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胸腺素α1(Tα1)对哮喘患者Th1/Th2免疫反应的调节以及其对气道高反应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缓解期哮喘患者25例(哮喘组),给予胸腺素α1(Tα1)隔日一次皮下注射,每次1 mg/kg,疗程1.5月.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5名.分别对哮喘组用药前、后,对照组留取血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述三组血清中IL-4、IL-5、IFN-γ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哮喘组用药前血清中IL-4含量[(52.15±8.96)pg/mL]与对照组[(13.33±11.16)p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组用药后血清IFN-γ量[(1185.52±67.10)pg/mL]显著增加,与对照组[(138.25±6.25)pg/mL]和用药前[(144.58±1.06)pg/mL]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IL-4含量[(14.15±4.86)pg/mL]较用药前[(52.15±8.96)pg/mL]明显降低(P=0.001).结论本研究显示:Tα1能上调Th1型免疫反应,下调Th2型免疫反应,抑制IL-4和IL-5的过度表达,从而对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有治疗和抑制作用.

    作者:刘伟;毛继芳;时衍同;贺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C12细胞缺糖损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目的在体外模拟能量代谢障碍研究PC12细胞缺糖损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电镜观测形态改变,MTT检测功能异常,RT-PCR测定Bcl-2在RNA水平上的表达.结果电镜观察到细胞有凋亡现象;MTT显示细胞活力降低;RT-PCR结果表明Bcl-2在6~16 h表达上调.结论缺糖损伤的PC12细胞既有形态的变化也有功能上的变化,并同时伴随着凋亡和坏死两种死亡现象.

    作者:宋晓冬;蒋少锋;牛新华;徐艳岩;武玉永;单长民;左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真菌性角膜溃疡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52例52眼真菌性角膜溃疡分为两组,治疗A组35例应用氟康唑、角膜病灶局部清创及碘酊烧灼综合治疗,治疗B组17例单纯应用氟康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广谱抗真菌药物氟康唑联合局部清创及碘酊烧灼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显著.

    作者:任莉;雷宁玉;张会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电脑中频治疗产后尿潴留60例疗效分析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病证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可影响子宫复旧,并可引起泌尿系感染.我们应用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张奉梅;陈玉美;高梅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体组成学研究近况

    人体组成学(human body composition)是人体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人体内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的数量规律、体内外各种因素对组分间数量关系的影响以及活体测定人体组分的方法.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体组成学研究已较为成熟,广泛应用于保健医学、体质测定、营养评定、运动医学领域,而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就人体组成学的概念与理论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陈强谱;傅廷亮;管清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标准的探讨

    左心室肥大是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时至今日,有关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不少于几十条,但一般认为既往沿用的单项标准敏感性高者特异性低,而特异性高者敏感性低.近年来,我们以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LVM及LVMI)为对照研究,对传统ECG标准及本文的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曹庆德;张开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玻璃酸钠在角膜裂伤术中的应用

    临床上角膜裂伤多伴虹膜嵌顿、脱出或挫裂,以往我们处理这类病人,是以虹膜恢复器将虹膜复位,缝合角膜后再用林格液形成前房,我们称硬性复位,复位过程中加重了虹膜和角膜内皮的损伤.自1998年我们采用玻璃酸钠前房注入虹膜复位法治疗此类病人49例,收到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孙瑞泉;徐明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与降纤酶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人64例.发病时间6~72 h,其中颈动脉系统梗死4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22例.符合以下标准:①无昏迷或抽搐;②无出血史、消化道溃疡或血液系统疾病;③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④血压不超过180/110 mm Hg,患者肌力在4级以下.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在性别、年龄、病残程度、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奉辉;田东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999-2004年43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重度贫血,产后绒癌.发生时间以剖宫产术后3周以上占多数(67.44%),部分病例(16.28%)在6周以上.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间不仅局限于产褥期内,主要病因是子宫切口裂开.针对出血病因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李景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母血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间的关系.方法于孕晚期测定了71名孕妇母血、脐血、羊水中微量元素水平,其中IUGR组21例,对照组35例,巨大儿组15例.结果IUGR组母血清Zn、Se、Mn、Fe、Mg、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Pb、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巨大儿组;其中,巨大儿组母血清Fe含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Ti、Co、Li三组间无明显差别.IUGR组脐血清Se、Mn、Cd、Fe、Cu、Mg明显低于对照组;Pb、Ni明显高于对照组;Zn、Ca、Ti、Co、Li三组间无明显差别.IUGR组羊水中Zn、Se、Mn、Fe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巨大儿组,Ca、Co三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某些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发育关系密切,其中Zn、Se、Mn、Fe、Mg、Cu、Cr缺乏可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而Cd、Pb、Ni升高亦可致低体重儿.

    作者:尹卓莲;周咏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产程中徒手旋转配合改变产妇体位矫正持续性枕后位317例

    持续性枕后位(POP)是头位难产中常见的一种胎方位,降低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1].笔者选择2000年2月至2005年9月待产的产妇,进入活跃期产程阻滞的持续性枕后位,施行了经阴徒手旋转及经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配合改变产妇体位的联合方法矫正枕后位(OP),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岳峰;肖永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胶原酶溶核术前后诱发电位的临床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有上升及年轻化趋势.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其微创、简单、无痛苦、价格低廉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术后CT、MRI影像学改变与临床改善的表现不符,缺乏客观的疗效判断依据.我们用体位诱发电位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术前、后检测进行对比,可准确的反映其疗效的可靠性.

    作者:蔡勋;蔡曰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p2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p2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p27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蛋白在60例胃癌组织、17例异型增生和15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结果p27蛋白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58.82%,38.33%,表达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早期胃癌与异型增生组相比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进展期胃癌p27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早期胃癌(31.82%vs 56.25%,P<0.05);且随着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器官转移等,p27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P<0.05).结论p27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进行性下调,其可作为判断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作者:郭光红;马振滨;边瑞民;于风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Barton骨折治疗中T形钢板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分析Barton骨折T形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0年2月-2004年8月收治Barton骨折32例,其中22例切开复位T形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随访时间5~20个月,术后3~4个月,X线显示桡骨远端骨折全部愈合.采用改良Gartland和Wertey(GW)评分系统对腕部进行功能评定,优15例,良4例,总优良率86.36%,差3例.结论采用T形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固定牢固,可达骨折解剖复位,有利于腕关节早期的功能锻炼,大限度地恢复腕关节功能.

    作者:周升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心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很高、致残率也很高的疾病,不仅导致患者的生理残疾,同时在精神心理上也给病人带来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是常见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并发症,近几年已经引起人们重视.

    作者:李爱平;魏彩华;刘英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骨不连50例分析

    随着生物学、生物力学、材料学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带锁髓内钉成为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优先选择的内固定方法,在国外占90%,在我国正在普及当中.作者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不连50例54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妊娠和分娩中子宫平滑肌及胎盘内皮素受体A表达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临产前、后子宫平滑肌细胞及胎盘滋养细胞内皮素受体A(ETA)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析60例足月妊娠剖宫产产妇子宫下段平滑肌细胞及胎盘滋养细胞ETA的表达,观察临产前、后两组的表达强度.结果临产组子宫平滑肌细胞及胎盘滋养细胞ETA的表达显著强于未临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ETA可能通过参与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和局部前列腺素的合成参与分娩发动.

    作者:刘志强;王豫黔;张洪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以及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各种因素所引起的并发症也相应增多.本文收集自2001年2月至2004年2月间489例共696次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插管行血管介入治疗所发生的28例并发症做回顾性分析.

    作者:赵怀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人肥厚型心肌病9例误诊分析

    我院自1993年5月至2004年10月累计收治9例老年人肥厚型心肌病误诊病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9例肥厚型心肌病误诊中,男3例,女6例,年龄60~80岁(平均69岁),9例均为住院患者.初诊到确诊时间为1~6个月.其中误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冠心病5例(心力衰竭2例,心绞痛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9例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按<实用内科学>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确诊.

    作者:赵晓昙;张惠琴;朱秀文;赵晓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妊娠子宫扭转2例分析

    妊娠晚期约有80%子宫有不同程度的右旋,大多在30°左右,明显者可达45°.子宫沿纵轴扭转超过45°称为子宫扭转,临床极为少见.自1876年首次报道至今不足百例.一旦发生常易误诊,危及母子生命[1,2].近十年内,我院收治2例,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缨;苗华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