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平;魏彩华;刘英秀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是儿科急症之一,该病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且表现多样,心外症状表现多见,如不及时发现、早期治疗,常在数小时至4 d内死亡[1].因此,及早诊断、早期治疗是抢救暴发性心肌炎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自1995-2004年收治的13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为大家早期认识本病提供帮助.
作者:周建芹;赵桂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肛裂是指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的非特异性全层裂开所形成的纵行溃疡,绝大多数位于肛管的后正中线.其治疗包括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肛裂的手术方法有多种,我们采用小切口小针刀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Ⅱ、Ⅲ期肛裂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李良臣;张爱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生物学、生物力学、材料学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带锁髓内钉成为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优先选择的内固定方法,在国外占90%,在我国正在普及当中.作者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不连50例54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999-2004年我科对24例患者实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42~72岁,平均61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头坏死3例,陈旧性髋臼骨折并股骨头脱位2例.
作者:王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胎盘及性接触传播.为了解滨州市献血者梅毒感染流行状况及对血液质量的影响,笔者对2001-2004年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进行了梅毒检测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曲翠娥;郑洪泽;郝守伟;焦群;张秀铮;韩增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分析Barton骨折T形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0年2月-2004年8月收治Barton骨折32例,其中22例切开复位T形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随访时间5~20个月,术后3~4个月,X线显示桡骨远端骨折全部愈合.采用改良Gartland和Wertey(GW)评分系统对腕部进行功能评定,优15例,良4例,总优良率86.36%,差3例.结论采用T形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固定牢固,可达骨折解剖复位,有利于腕关节早期的功能锻炼,大限度地恢复腕关节功能.
作者:周升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人64例.发病时间6~72 h,其中颈动脉系统梗死4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22例.符合以下标准:①无昏迷或抽搐;②无出血史、消化道溃疡或血液系统疾病;③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④血压不超过180/110 mm Hg,患者肌力在4级以下.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在性别、年龄、病残程度、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奉辉;田东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从1998-2004年,共收治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4~53岁,平均年龄3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6例,挤压伤4例,钝器伤5伤,锐器伤1例.伤后至手术的时间为0.5~32 h,其中超过24 h者2例,均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延误.
作者:李国峰;刘云婷;唐树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外伤性迟发性血胸系外伤48 h后发现的胸腔积血.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2.5%~16.7%[1].因该病发作迟,症状出现晚,如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容易被忽视,以至于出现凝固性血胸、胸腔感染、休克等并发症.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外伤性迟发性血胸30例,占同期血气胸的9.8%,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房炳华;张景松;孔庆国;赵爱华;刘宝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解剖一成年女尸,发现其左侧肌皮神经变异,其臂丛的各干、股、束构成正常,臂丛内、外侧束的内、外侧两根夹持腋动脉于其前方呈锐角汇合成正中神经,正中神经在臂部发出两支支配臂前群肌.第一支神经在臂中部分出后斜向外下进入肱二头肌,并分出肌支支配该肌,在入肱二头肌前分出肌支支配喙肱肌.第二支神经分出后沿肱二头肌内侧下行,分肌支支配肱肌,并在肱二头肌下端外侧穿出深筋膜,移行为前臂外侧皮神经.笔者对两支神经做了测量,第一支神经起始部横径为0.82 mm,第二支神经起始部横径为1.24 mm,两条神经起始部间距为13.58 mm.该尸右侧臂丛及肌皮神经行程正常.
作者:刘洪付;张力;李滨;孙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腺素α1(Tα1)对哮喘患者Th1/Th2免疫反应的调节以及其对气道高反应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缓解期哮喘患者25例(哮喘组),给予胸腺素α1(Tα1)隔日一次皮下注射,每次1 mg/kg,疗程1.5月.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5名.分别对哮喘组用药前、后,对照组留取血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述三组血清中IL-4、IL-5、IFN-γ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哮喘组用药前血清中IL-4含量[(52.15±8.96)pg/mL]与对照组[(13.33±11.16)p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组用药后血清IFN-γ量[(1185.52±67.10)pg/mL]显著增加,与对照组[(138.25±6.25)pg/mL]和用药前[(144.58±1.06)pg/mL]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IL-4含量[(14.15±4.86)pg/mL]较用药前[(52.15±8.96)pg/mL]明显降低(P=0.001).结论本研究显示:Tα1能上调Th1型免疫反应,下调Th2型免疫反应,抑制IL-4和IL-5的过度表达,从而对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有治疗和抑制作用.
作者:刘伟;毛继芳;时衍同;贺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选择68例临床确诊为心肌梗死(心梗)的患者,就其左室造影结果与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室壁瘤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43例,女15例,年龄40~81岁,平均62岁.使用仪器为GE公司FIVE SYSTEM二维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0~3.5 MHz.经胸探查心脏,重点观察心尖四腔、两腔及左室短轴切面.
作者:徐付印;张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高血压急症时,由于血压突然升高,严重损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病情危重,及时应用作用迅速、平稳、安全可靠的降压药是关键.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静脉注射药物品种有限,而且副作用多,我们应用盐酸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病人3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军;李国;张奇志;解华本;孟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ⅡP)又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特发性意指原因未明,为一组原因不明的进行性下呼吸道疾病,病理过程一般为进展缓慢的弥漫性肺泡炎和/或肺泡结构紊乱,终导致肺泡结构破坏,形成肺泡腔内完全型纤维化和囊泡状的蜂窝肺.本病预后不良,大部分患者因肺纤维化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存活时间仅3~5年.我国尚无确切的患病率,至今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近年,由于研究方法的改进,电视胸腔镜(VATS)/开胸肺活检的开展,在国外近年来本病已成为呼吸病理研究的热点.国内相关报道也日益增多[1~6].
作者:张祥盛;吕长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肝炎的主要指标,国内献血员筛选仍以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为依据[1].HBsAg是HBV感染的特异性指标.大学生多集体生活,易造成肝炎的流行.每年对入校新生的肝功能检查和HBsAg的检测是很必要的,为此,我们对入校新生集体组织抽血检查,现将2003年、2004年入校新生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灿;张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面中部骨折是指眶上缘至上颌牙列之间的骨骼发生骨折,包括上颌骨、颧骨颧弓、鼻骨、蝶骨、筛骨和泪骨以及由它们所共同形成的眼眶、鼻腔等结构的骨折,因位于面部中份,故将其称为面中部骨折.面中1/3毗邻颅底、眼眶和鼻腔,此区发生骨折,伤情较重,合并伤多,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近二十年来多数学者关注的焦点.现就面中部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几个问题做一综述,以期为提高面中部骨折的救治质量提供有益帮助.
作者:孙乐刚;刘玲;王晓丽;杨佑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前臂双骨折是较常见的骨折,占全身骨折6%左右.无论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及早正确的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是获得满意治疗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自2002年2月至2004年12月对46例前臂双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芳;张霞;张桂兰;张翠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间的关系.方法于孕晚期测定了71名孕妇母血、脐血、羊水中微量元素水平,其中IUGR组21例,对照组35例,巨大儿组15例.结果IUGR组母血清Zn、Se、Mn、Fe、Mg、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Pb、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巨大儿组;其中,巨大儿组母血清Fe含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Ti、Co、Li三组间无明显差别.IUGR组脐血清Se、Mn、Cd、Fe、Cu、Mg明显低于对照组;Pb、Ni明显高于对照组;Zn、Ca、Ti、Co、Li三组间无明显差别.IUGR组羊水中Zn、Se、Mn、Fe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巨大儿组,Ca、Co三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某些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发育关系密切,其中Zn、Se、Mn、Fe、Mg、Cu、Cr缺乏可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而Cd、Pb、Ni升高亦可致低体重儿.
作者:尹卓莲;周咏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有上升及年轻化趋势.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其微创、简单、无痛苦、价格低廉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术后CT、MRI影像学改变与临床改善的表现不符,缺乏客观的疗效判断依据.我们用体位诱发电位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术前、后检测进行对比,可准确的反映其疗效的可靠性.
作者:蔡勋;蔡曰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持续性枕后位(POP)是头位难产中常见的一种胎方位,降低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1].笔者选择2000年2月至2005年9月待产的产妇,进入活跃期产程阻滞的持续性枕后位,施行了经阴徒手旋转及经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配合改变产妇体位的联合方法矫正枕后位(OP),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岳峰;肖永侠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