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徐鲁军

关键词: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摘要: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目前对毛支无特效疗法,以往采用常规剂量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疗效欠佳.我们将以上两药联合大剂量雾化吸入治疗毛支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24例分析

    近十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导致各种并发症增加.晚期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甚至可危及产妇的生命.为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病例24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兰;赵金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剂量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目前对毛支无特效疗法,以往采用常规剂量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疗效欠佳.我们将以上两药联合大剂量雾化吸入治疗毛支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鲁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炎症中常见的妇科病,往往病程迁延,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从而影响了妇女的健康.桂枝茯苓胶囊配合月经期静滴抗生素等治疗各种慢性盆腔炎患者194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正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特征及误诊探讨

    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是由于结核杆菌侵袭支气管粘膜、粘膜下层或进一步深入破坏弹力纤维网和肌层,终瘢痕愈合导致支气管狭窄,通常为肺结核的一部分.本病的病程和预后变异较大,可以是无症状到严重的支气管狭窄伴肺不张和支气管扩张,而且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因此临床误诊率较高.为了强化对EBTB早期诊断意识,本文对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间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90例EBTB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

    作者:高绪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50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老年人所占人口构成比上升,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呈日渐上升趋势.所报道,ARF病死率高达到50%~70%,主要原因之一可能为老年病人ARF所占比例增高,以及老年人接受外科复杂手术增多[1].我院从1994年6月-2000年5月应用血液透析治疗50例老年ARF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可诚;高春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同步行硬膜减张缝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同步术中行硬膜减张缝合修补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36例符合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A组(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同步术中行硬膜减张缝合修补)和B组(传统去骨瓣减压硬膜敞开),调查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后期对颅骨修复的影响及术后6个月根据GCS评价进行疗效判断.结果A组并发症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痫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A组颅骨修复手术平均时间短、平均术中出血量少、术中植片下积液少等差别较B组有显著意义;A组恢复良好率高于B组,A组重残及死亡率低于B组,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同步术中行硬膜减张缝合修补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较好方法,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杜忠胜;刘晓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牛蒡汤治疗咽炎89例分析

    近年来,我们采用牛蒡汤内服治疗咽炎89例,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62例,女27例,年龄9~20岁者20例(22.5%),20~50岁者67例(75.3%),50~60岁者2例(2.2%).病程1 d者17例,2~4d者59例,5~10 d者13例.表现为咽部粘膜充血、疼痛.

    作者:黄鸣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全血反复冻融后对HLA基因分型结果的影响 (附1例鼻咽癌患者全血分析)

    为提取鼻咽癌患者全血中的DNA进行综合分析,需要较长时间内收集相当数量的鼻咽癌患者血样,冻存后集中送到骨髓库组织配型实验室进行HLA基因分型,这就难免存在血液反复冻融问题.为此我们将同一份鼻咽癌全血分成两组,一组立即提取全血DNA,进行HLA基因分型;另一组将全血反复冻融后再提取DNA,进行HLA基因分型,以探讨血液反复冻融对DNA及HLA基因分型结果的影响和异地采集血样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会昌;陈妍;翟培聪;李钦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胰岛素瘤的外科诊治分析(附8例报告)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Whipple三联症.平均病程23个月,B超和CT联合诊断为6例,单发瘤5例,多发瘤3例.7例行手术切除,1例术中未能找到.术后随访中,1例为MEN-Ⅰ,2例出现恶变并转移.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胰岛素瘤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数量等因素确定,术后随访非常必要.

    作者:欧琨;陈强谱;张帆;管清海;林绪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保留尖牙残根在套筒冠义齿上的应用(附3例报告)

    利用尖牙的残根来进行套筒冠义齿修复缺损牙列,固位力可以调节,采用该固位体的义齿稳固性好,能较好的恢复咀嚼功能[1].

    作者:张云涛;侯玉东;慈浩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内窥镜下诊治鼻出血180例

    鼻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出血,而且有些病人出血来势凶猛,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需尽可能迅速找到出血点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我科于2002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鼻内窥镜(德国Wolf公司生产的5507.101型鼻内窥镜)诊治鼻出血1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车娟;蒲章杰;栗岩;吴玉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特重度烧伤患者96例救治体会

    特重度烧伤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救治难度大.我科自2001年7月至2005年6月共成功救治特重度烧伤患者96例,复诊及随访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勇;崔光怀;徐传臻;刘文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解剖型钢板治疗高龄股骨颈基底型骨折

    由于社会的老龄化趋势,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近年来不断增多.由于高龄患者骨质疏松,股骨颈基底型骨折空心钉或螺纹钉等固定,把持力差,骨皮质易断裂,给临床治疗带来不小的难题.1995年5月-2005年2月,笔者应用德国LINK公司解剖型钢板治疗70岁以上股骨颈基底型骨折21例,随访病人15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庆文;马建民;王玉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49例临床评价

    胸腰椎骨折脱位是脊柱损伤的好发部位,椎管减压内固定加植骨术是治疗的常用方法.我院自2001-2004年,用AF系统内固定+椎体植骨术治疗49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病人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徐伟敏;巩文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48例麻疹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此病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全球猖獗.我国儿童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较高.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80年代后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据WHO报告,尽管1995年以来全球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79%,每年仍有440万麻疹病人,并有100万儿童死于麻疹[1].现将我院2001年10月-2005年4月148例麻疹住院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于洁;傅振荣;黄椠;赵国英;马莲美;李蕾;胡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实验性脑损伤中c-fos的表达与脑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c-f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Feeney's自由落体法制作局灶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受伤时间段c-f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观察脑组织的水肿情况.结果c-fos mRNA在伤后15 min即有高水平表达,并出现两次表达高峰,分别出现于30 min和16 h.c-fos蛋白随受伤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在16 h表达强,随后表达下降,48 h时表达又有升高现象.脑水肿在伤后30 min开始发生,逐渐加重,6 h达高峰,持续至16 h,后逐渐减轻,48 h基本正常.结论脑损伤后c-fos的首次表达高峰可能参与了损伤神经元的修复和生存,与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有关.c-fos第二次表达高峰与脑水肿所致缺血缺氧有关,参与脑损伤后的继发性损害.

    作者:吴淑华;李建民;王霞;李勐;李冰;朱玉红;吕增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冠脉径线测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心脏成像技术冠脉径线测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对36例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并对冠脉左右主支内径进行测量,将多层螺旋CT所测得结果与冠脉造影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心脏成像技术与冠脉造影测量所得左右冠脉主支内径的测量值非常接近,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与冠脉造影比较,测得左右冠脉主支内径相关性较好,多层螺旋CT在冠脉内径测量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且成像时间短、无呼吸运动伪影,是一种临床使用价值很高的技术.

    作者:刘新疆;马建群;邢学玲;张培功;马爱武;张作兵;张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眼后节疾病透巩膜给药的研究进展

    1传统给药方式的局限性近年来,人们在优化药物在眼内靶组织的转运和维持药物在该组织中的有效浓度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大部分眼病的药物治疗仍继续采用眼表局部点滴的方法.由于角膜上皮形成的阻碍液体交换的强大屏障以及泪液引流和溢出而导致的大量的角膜前丢失,限制局部药物充分吸收.据估计,仅有低于5%的局部用药量可透过角膜进入眼内组织,其大部分是通过富含血管的结膜基质和睑缘静脉结膜途径全身吸收的[1].尽管后到达眼前房组织的量只占相当小的比例,局部用药仍然是有效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采用了较高的药物浓度.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提高局部用药的眼部接触时间和转运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包括油膏、凝胶、脂质体和各种维持和控释的底物,如结膜嵌入物(Ocusert)、骨胶原屏障、水凝胶晶体等;更新的局部药物转运系统应用聚合凝胶、胶质系统和环化糊精,这一应用将为局部药物治疗学提供新的活力[2].

    作者:肖兴爽;刘爱英;申家泉;于志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51例

    学龄前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发病率为2%~3%[1],发病率较高,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是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我科自2001年对51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实行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裴壮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α-干扰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肌肉注射α-干扰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30例经静脉滴注病毒唑;治疗组30例使用α-干扰素5万u/k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5 d.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3.3%和56.7%,止泻时间分别为(2.20±0.80)d和(4.20±1.65)d,平均住院日分别为(5.20±1.10)d和(8.60±1.40)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α-干扰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好于病毒唑,缩短了患儿病程,可考虑临床应用.

    作者:曹爱国;孙培;荆友科;郝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