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动脉高压的新近观点

张文博;徐文香;闫晓红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前列环素, 一氧化氮, 抗凝, 血管扩张剂, 外科手术
摘要: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可由许多不同疾病所引起,近年来有关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都有一些新进展,本文予以重点介绍.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方法在绝经后妇女取器术中临床效果分析

    绝经后妇女,因子宫萎缩,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时间较长,取出时有一定困难;为减少受术者痛苦,寻找既安全又有效的取器方法,我院选择了绝经后取器者90例,分别在取器前应用不同方法,并进行临床比较.

    作者:赵长珍;傅瑞华;傅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血栓形成的一个过程,易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尽管普通肝素对该病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但其药动学和药理学特性限制了它的使用,而低分子量肝素是从普通肝素中分离提纯出来的一种新抗凝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量效关系明确、副作用少等优点,近年来已取代普通肝素用于抗凝治疗.现将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张风霞;王秀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

    目的:研究无细胞棒状杆菌纳米制剂(Non-cell Nano Scale Product from Corynebacterium Parvum,NCP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ψ)产生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NCPP与短棒状杆菌制剂(Corynebacterium Parvum Product,CPP),10 d后检测NO水平发现NCPP具有与CPP相同的作用.结果:NCPP组和CPP组与对照组比较,检测结果显示,NCPP和CPP均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Mψ产生NO的水平,两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NCPP和CPP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CPP与CPP具有相同作用,可激活巨噬细胞,分泌产生高水平NO以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

    作者:李玮;张利宁;宋静;高尚先;王群;张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兼用氧透射载体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氧透射载体疗法(简称OBT)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72例CHF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疗法基础上联用OBT,每日90 min,10 d为1疗程.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两组在有效率、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OBT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心衰治疗方法.

    作者:王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骨挫伤的MRI表现(附16例报告)

    目的:探讨MRI在骨挫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骨挫伤患者的MRI资料并总结其MRI表现.结果:T1WI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斑点状、地图状及长条状低信号,T2WI表现为不规则高信号(10例)、等信号(2例)、低信号(2例)或混杂信号(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肿胀和关节腔积液.结论:MRI检查是诊断骨挫伤的首选方法.

    作者:薛海波;许昌;秦东京;杨青霖;张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RP-HPLC法测定颗粒型盐酸伊托必利的人血浆浓度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伊托必利血药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外标法,血样经乙醚-氢氧化钠混合溶剂提取后,以nucleosil 250 mm×4.6 mm,5 μm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在257 nm波长处定量检测.结果:血药浓度在10.0~16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定量浓度为10.0 ng·ml-1,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低、中、高三个浓度的相对回收率为102.8%~106.3%.检测了20名健康受试者服用盐酸伊托必利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变化.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精确,适用于伊托必利的血药浓度检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庆忠;陈芳;李淑翠;栾海云;顾世芬;陈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家兔主要脏器组织内游离毒质含量的研究

    目的:应用家兔中毒模型,探讨有机磷中毒家兔主要脏器组织中残留毒质含量的变化.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TNB酶动力法动态测定主要脏器组织标本中游离毒质(FOP)含量.结果:随中毒时间的延长,主要脏器组织中FOP的含量发生相应变化.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96 h后胆汁中仍可检测到高浓度的FOP,各组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刘长福;安国花;王桂兰;王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脑炎26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每3~5年为一次流行周期.近年来MP感染有上升趋势,且重症病例增多并可累及多个系统,以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更明显,表现为脑炎、脑膜炎.我科于2001年8月至2003年9月收治住院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06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者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芬;宁宝华;刘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早期应用舒氧康救治重度CO中毒

    急性重度CO中毒,是急诊工作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为探求重度CO中毒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大限度的缩短清醒时间,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防止因病致残等情况的发生,我院自2001年1月开始,对早期应用舒氧康救治重度CO中毒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万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乳牙根充效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乳牙牙髓及根尖周病变,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根管治疗术[1].由于乳牙发育过程及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因而不同牙位其治疗效果有所不同,为了探讨根充效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我们对125个根管治疗后的患牙动态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分析判断不同牙位的根充效果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作者:赵锡群;赵明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氧化亚氮在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的应用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育龄妇女实施避孕的一项有效措施,绝经后适时取出宫内节育器可预防引起其他并发症.2000-2003年我院对66例绝经妇女施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其中36例吸入50%氧化亚氮+50%氧气混合气体实施手术,起到了有效的镇痛作用.

    作者:王元芳;张敏静;刘志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糖尿病假性腹膜炎误诊1例报告

    病人男性,42岁,以腹痛、呕吐、烦躁、乏力2 d入院.既往有胃痛、胆囊炎、糖尿病史.体检:体温38.5℃,脉搏140次/分,呼吸40次/分,血压94/68mm Hg.神志清,呼吸浅快,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作者:黄晓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238例临床分析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本症越来越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羊水过少238例作一分析.

    作者:李连瑛;徐秀燕;张翠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同时行美容修复治疗体会

    面部皮肤肿瘤,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且严重影响人们的容貌及心理.1998-2003年,笔者对106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切除肿瘤同时进行了美容修复,一次手术成功10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玉;李国华;董岩;苗小金;杨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糖尿病继发深部念珠菌感染32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继发深部念珠菌感染在糖尿病病人中时有发生,并且极易导致误诊、误治.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糖尿病继发深部念珠菌感染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韩英;顾保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未能早期就诊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急症,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也是各型青光眼中唯一通过早期诊断治疗可达到治愈的疾病[1].而临床上许多患者因对此病认识不足,错过佳治疗时机,导致视功能下降甚至失明.为此,我们对199例AACG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寻找患者未能早期就诊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降低其发生率及致盲率.

    作者:刘秀莲;孙献芳;王秋芹;刘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滨州市1985-200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策略分析

    全面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大规模的麻疹暴发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其发病率也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乃至终消灭该种传染病,现将滨州市1985-2000年麻疹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孙丽丽;赵金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的临床分析

    下颌第三磨牙(简称智齿)是阻生牙中常见的,此牙容易引起冠周炎及邻牙的龋坏.笔者介绍一种以涡轮钻法为主拔除下颌近中阻生智齿的手术方法,并把它与劈开法、增隙法进行比较.

    作者:曹高学;郝海燕;刘华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15例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鞍区颅咽管瘤病人,均行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8例达到肿瘤全切除,4例近全切,3例部分切除.术中垂体柄保留5例,术中断裂1例,术中未见垂体柄9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保护下丘脑结构和功能,对降低术后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永良;李建民;赵学林;隋德华;李勐;徐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非心脏手术病人术后发作急性心肌梗死18例临床分析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上升,患冠心病的同时并发其他疾病需行手术治疗的机会也增加,在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创伤、刺激和出血等可诱发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各种严重并发症[1],而手术本身也可增加心脏负担,目前已是外科手术死亡的重要因素.故术前如何明确冠心病的诊断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预防术后发生心肌梗死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院1982年1月-2001年7月收治术后发作心肌梗死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奇志;解华本;孟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