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美琴;黄晓云
目的 初步探讨蛋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突变与广西壮族老年患者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64例广西壮族老年患者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及3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MS基因A2756G突变频率.结果 病例组A2756G A/A、A/G及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81%、15.63%及1.56%,对照组分别为86.67%、13.33%及0,病例组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0.63%和9.37%,对照组A及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3.33%及6.67%,2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基因A2756G突变与广西壮族老年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无明显相关,该突变可能不足以构成广西壮族老年缺血性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钟冬梅;黄晓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女性胸痛患者综合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Framingham危险因素评分(FRFS)、临床血管评分(CVS)及Gensini评分(GS),对疑诊冠心病(CHD)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女性患者328例作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症状、危险因素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CHD组和正常冠状动脉(NCA)组间的年龄和糖尿病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及典型胸痛的比例在CHD组显著高于N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冠心病的发生率、典型症状比例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2~3支病变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P<0.05).FRFS在正常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患者中差异显著(P<0.05).FRFS与GS评分呈正相关(r=0.425,P=0.000),其多见于典型胸痛症状组(r=0.462,P=0.000).结论 FRFS是影响GS即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FRFS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可以帮助推测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复杂和严重程度,为指导女性患者是否进一步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评价患者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孙津津;张海涛;罗惠兰;于心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全脊髓麻醉(total spinal anesthesia,TSA)初是以椎管内麻醉的严重并发症被重视.实施椎管内麻醉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大剂量局麻药进入蛛网膜下腔,局麻药随脑脊液分布作用于延髓、脑室壁细胞等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全脊髓麻醉.肋间神经阻滞、椎旁神经根阻滞、臂丛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及眼科手术的球后麻醉均可以导致全脊髓麻醉的发生.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全脊髓麻醉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一些顽固性疼痛,即为全脊麻疗法.
作者:刘声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临床效益和风险.方法 选择慢性肾脏病 (Scr 265~442μmol/L)患者214例,剔除12例消化道出血者,终202例患者进入临床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1例,给予基础治疗及阿司匹林(75 mg/d口服);对照组101例,给予基础治疗及安慰剂(3 粒/d).2组均随访2年,以Scr水平较基线值增加1倍,或需要进入血液透析作为为主要研究终点,以主要心血管事件作为次要研究终点.结果 (1)治疗2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达到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8%、24.8%(P>0.05).(2)观察组次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9% vs 20.8%,P<0.01).(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 vs 3.0%,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千红;侯亮;姚树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表现.结果 17例中,位于额叶6例,颞叶4例,小脑半球3例,小脑蚓部、胼胝体、脑干及第四脑室各1例.MR中,病变信号与脑灰质相比,肿瘤在T1WI上呈等信号或等低信号,其中1例周缘可见弧形高信号影,在T2WI及FLAIR中以高信号为主,部分瘤内可见小囊状或不规则更长的T1、T2信号区,1例可见液-液平,钙化在T1WI及T2WI中均为低信号影;注射Gd-DTPA增强扫描,3例呈小片状强化,4例病变内部见结节样强化,5例瘤周呈环状强化,线样强化3例,2例未强化,2例瘤周可见轻度水肿.结论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可提高对此肿瘤的术前正确诊断率,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作者:王文娜;周倩静;曾利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IV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IV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经1个月准备期,血糖、血压、血脂等达标后,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组给予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肾功能、24 h尿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除对照组低切黏度与纤维蛋白原外,2组肾功能、尿蛋白定量、血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除血尿素氮与低切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等各指标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能有效降低DN患者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杜彦侠;陈亮;丁英钧;高怀林;于明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儿,男,4个月20天,因发热5d伴抽搐3次于2011年3月5日住院.患儿缘于入院前5d无明显诱因发热,高体温39.3℃,伴咳嗽,呈阵发性非痉挛性咳嗽,有痰,不易咳出.抽搐3次,每次持续约10 min,无口吐白沫,可自行缓解,伴有腹泻黄水样便,每天6~7次,无恶心、呕吐,当地医院就诊,查血WBC 18.2×109/L,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右肺上野近肺门处密度增高影, 拟诊支气管肺炎,建议住院治疗.患儿家属为进一步治疗到我院就诊.
作者:崔占杰;史湘舟;蒲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接种与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1%和9.51%;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在围生(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在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HBV者中,仅5%~10%发展成慢性[1].
作者:祝美琴;黄晓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cy)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信封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给予依那普利5 mg口服,每日2次;试验组66例,给予依那普利5 mg口服,每日2次,维生素B6 20 mg口服,每日3次,腺苷钴胺0.5 mg口服,每日3次,叶酸5 mg口服,每日1次.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每周检查血压1~2次,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药物剂量,使血压波动于130/85 mmHg左右.于治疗结束后测定Hcy、测量坐位血压、心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在给药前及试验结束时进行动态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测定.结果 试验组血压节律性得到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cy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cy无明显变化(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低Hcy药物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其降压、降低Hcy安全、有效,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节律性.
作者:刘秀丽;冯吉芳;闫海燕;袁栋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女,55岁.因下肢水肿伴疼痛1个月余,加重3 d于2010年7月1日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水肿,踝关节疼痛,局部皮肤潮红,无发热.于外院查血白细胞计数6.8×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1×109/L,占15.3%,血清游离T3 3.14 pmol/L (正常值3.14~5.55 pmol/L),无嗜睡、大便干结、明显乏力等不适,给予优甲乐及中药等治疗,病情无缓解.
作者:邱宇珍;周咏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患者,在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6个月发生的心血管事件.方法 将2008年9月-2010年9月行PCI治疗的患者206例,随机分成4组,糖尿病组(A组)70例、空腹血糖受损组(B组)36例、糖耐量减低组(C组)35例、非糖调节受损组或正常血糖组(D组)65例.对4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部分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等,对近期预后进行评估.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A、B、C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C型病变均多于D组(P<0.05);心功能方面,6个月时心脏超声测EF值,结果示:A、B、C、D 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对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进行运动试验初步筛选,A、B、C组运动试验结果阳性发生率与D组比较有差异(P<0.05),而A、B、C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4组患者中对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A、B、C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高于D组(P<0.05);A、B、C组新出现其他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D组(P<0.05).A、B、C组HbA1c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调节受损与2型糖尿病有类似血管损害,早期发现血糖异常、尽早干预血糖对PCI患者预后非常重要.
作者:刘万莲;郭文;陈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14例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cANCA阳性3例,2例识别PR3;pANCA阳性11例,10例识别MPO.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受累,常伴发热、乏力、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肾受累占92.8%,其中61.5%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活检多为肾小球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性新月体肾炎;肺受累占71.4%,60.0%发展为呼吸衰竭,影像学多见结节状、斑片状模糊阴影;其他尚有神经、消化系统,眼、鼻、皮肤、关节等脏器受累.92.8%有贫血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临床误漏诊情况严重.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后,7例(50.0%)缓解,3例(21.4%)维持透析治疗,4例(28.6%)死亡.结论 ANCA相关小血管炎呈多系统损害,肾、肺易受累,给予免疫抑制治疗部分患者病情有明显缓解.对可疑患者应及早行ANCA等相关检测,以期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胜;周平;胡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男,45岁.因进行性言语不清、呛咳1年于2010年7月8日入院.患者呈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症状以言语不清,构音障碍,吞咽呛咳为主.查体:伸舌不能出口,舌肌萎缩可疑,舌肌震颤,咽、舌腭弓上提不能,咽反射迟钝.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癌胚全套、神经肿瘤相关抗原(NSE、SCC)均正常.肌电图加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示神经源性损害,胸锁乳突肌失神经电位.腹部B型超声、心电图、肺部X线片、头颅和颈的MR等均正常.
作者:吴海波;张云云;魏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 急诊PCI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5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29),在给予急诊PCI治疗的基础上均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入院后第2天、30天、90天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IIINP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LVEDD 和LVESD 降低 (P<0.05),LVEF 较基础值有所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PIIINP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降低AMI患者血清PIIINP水平,有效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发生.
作者:杨伟;徐晓辉;王爽;张超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女,27岁,因左胸壁肿物1个月入院.体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部无压痛、叩击痛,左侧胸部触及一约2 cm×3 cm质韧肿物,表面光滑,不可活动,轻压痛,表面无红肿,局部无发热,肝、脾肋下未触及.胸部CT:左侧第9肋骨间隙见一约2.0 cm×2.6 cm等密度肿块,边界欠清晰,边缘较光滑,相邻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双肺野未见异常密度灶,纵隔及胸腔内未见明显异常,考虑神经纤维瘤可能.实验室检查:Hb 106g/L,WBC 17.1×109/L,L占0.507,考虑胸壁肿瘤.2012年1月16日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肌层,侵及胸膜,包绕肋骨,肋骨未见骨质破坏,将侵及胸膜及包绕肋骨一并切除.病理考虑为淋巴瘤,行免疫组化检查不能确定来源.
作者:似继承;黄犇;刘海涛;张玉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58岁,因阴道分泌物增多15 d入院.患者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色微黄,较稀薄,无异味,无腹痛,无阴道出血,二便正常.患者20年前因子宫肌瘤于某医院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恢复佳,至今未感不适.生育史:2-0-0-2.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好,全身皮肤未见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全腹软无压痛.妇科检查:外阴未见异常;阴道畅,少许淡黄色分泌物,黏膜无充血;宫颈光滑,无节育环尾丝,外口6点下方6 mm处见一长约4 mm杆状物穿出,头部呈光滑圆头形,穿孔处无活动性出血.
作者:邓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单次大剂量用于穿透性胎盘植入保守性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995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经临床及B型超声证实为穿透性植入性胎盘的18例住院患者,一次性静脉滴注MTX 150 mg/m2+5%葡萄糖500 ml,48 h后一次性肌注甲酰四氢叶酸钙(CF)15 mg/m2解毒,观察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18例患者用药后14~33 d阴道排出变性胎盘组织,并经病理证实.未发生宫内感染及大出血,无1例中途改子宫切除.结论 采用一次性大剂量MTX静脉用药治疗穿透性植入性胎盘是安全有效的,具有临床进一步探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晖;郭会平;刘新;汪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0.5~3岁早产儿的屈光状态及变化规律.方法 2009年4月-2011年5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者及门诊患儿进行随访调查,回访186例(372眼),男102例(204眼),女84例(168眼),同时纳入随机对照组足月儿186例(372眼),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检测两者屈光状态并作比较.结果 0.5~3岁早产儿以远视为主;随年龄增长,早产儿远视比例及屈光度均值呈下降趋势,其中0.5~1.0岁年龄段早产儿较足月儿远视屈光度值降低(P<0.05),另4个年龄段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年龄段早产儿随着出生体质量增加,生理性远视屈光度偏大.结论 (1)与同年龄足月儿相比,0.5~1岁早产儿屈光发育过程中由远视朝正视化或近视方向发展趋势更明显;(2)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是一种能快速、方便、有效检测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甜;周炼红;张俊涛;余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山东省文登市100位健康长寿老人生态环境的调查,探索生态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方法 选取山东省文登市12个乡镇100个常住家庭100位长寿健康老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其居住地空气、水源、气候、土壤等资料,上门走访健康长寿老人健康状态,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长寿老人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白蛋白、A/G水平及乙肝五项等生化指标,并对生态环境和长寿的相关性进行评析.结果 文登长寿之乡地理环境优,空气、水源、土壤质量好,日照充足,温度、湿度适宜,四季分明.100位长寿健康老人FPG、TC、TG、LDL-C和HDL-C水平正常者分别占86.5%、93.8%、81.3%、69.8%和60.4%;肝功能良好,ALT、乙肝表面抗原均无一人异常;肾功能良好,血肌酐、血尿酸水平正常者分别占100%和94.8%.结论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民健康长寿和生命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彬;初然梁;刘永伟;王东;刘昆;王景新;赵建霞;李尚烈;姜基植;刘殿武;张江华;李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老年脓毒症患者使用谷氨酰胺(Gln)对其营养状况、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Gln强化营养组(n=20)和对照组(n=20).2组使用等热能肠外营养.Gln组另给予Gln 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7 d.比较2组治疗前第1天和治疗后第8天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T辅助淋巴细胞(CD4)、T辅助淋巴细胞(CD4)/抑制性淋巴细胞比值(CD4/CD8) 、C反应蛋白(CRP)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结果 Gln组治疗后的血清Alb、PAB、IgG、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CRP水平及APACHE 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且GIn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 将Gln应用于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不仅能提供能量和促进蛋白质合成,同时可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对老年脓毒症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侠;汤哲;王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