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色塑化液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郭建村;刘明叶

关键词:根尖周炎, 牙病, 无色塑化液, 治疗
摘要:慢性根尖周炎大多因牙髓坏疽和因为急性根尖周炎未经彻底治疗,反复发作、疼痛、肿胀、化脓而发病,临床治疗比较困难.我们应用无色牙髓塑化液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患者200例258颗牙,经1年~3年的临床观察,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59例死亡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1 154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163例(14.1%),死亡59例(36.2%).现将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孙冲;宋奎勤;张景荣;刘传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头孢哌酮致双硫醒样反应1例

    头孢哌酮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高效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应用头孢哌酮后饮酒而致的双硫醒反应,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膝关节结核的手术治疗

    膝关节结核的发病率较高,在骨关节结核中仅次于脊柱结核.膝关节结核的治疗,手术是主要手段之一.我院自1976年至1998年共手术治疗膝关节结核病人3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宋建华;杜志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体外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120例临床分析

    体外冲击波治疗尿路结石,是一项综合当代科学技术的先进医疗技术.经过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和设备的不断完善,目前已作为常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穆玉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息肉20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无特殊的临床表现,经常误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现将我院从1989年1月-1997年12月间诊治的20例分析如下.

    作者:魏学功;杨旭东;杨淑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公认[1].同型半胱氨酸酸(Hcy)代谢障碍导致Hcy浓度升高,这种高水平的Hcy在A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世寿;刘焕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现代医学成像技术新进展

    影像学是高新技术与医学的结合点,未来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首先依赖于以计算机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进步,并随之使现代医学影像学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医学影像学已由传统单一普通X线加血管造影检查形成包括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X线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MRI、普通X线检查的数字化成像(CR和DR)以及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等多种技术组成的医学影像体系[1].笔者就近年来现代医学成像技术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陈丹;陈胜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川芎嗪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46例临床观察

    1999年9月-2000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应用川芎嗪治疗老年性支气管肺炎病人46例,临床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的抗肿瘤活性物质bryostatin国外研究概况

    bryostatin 1是从海洋苔藓虫Bugula neritina Linnaeus(总合草苔虫,又称多室草苔虫)中分离提取的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1982年美国亚里桑那州立大学Pettit研究小组用活性跟踪的方法,首次分离得到并用质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确定了它的结构[1].体外试验表明,bryostatin 1对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活性(ED50为0.89 μg/ml),体内试验以10~70 mg/kg剂量给药,延长寿命率达52%~92%.经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CI)生物鉴定,bryostatin 1现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是极有希望的新型抗癌症药物.笔者主要对bryostatin 1的生物活性和临床试验的国外进展加以概述.

    作者:卢华;李成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癔症性黑朦眼病的心理治疗

    癔症性黑朦眼病常因精神受到创伤后出现除视力突然下降或失明外,尚有情绪低沉、忧郁、焦虑、悲伤、呆滞等神经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防止病情波动,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代惠琴;李建华;张桂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后囊破裂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式选择

    外伤性白内障,特别是角膜穿透伤引起者,常伴有晶体后囊膜的破裂,这给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增加了困难.对后囊膜缺损较大的病例,是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还是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线固定术, 是临床上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我院自1995至1999年间24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分析如下.

    作者:田杰;董春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窘迫综合征 72例

    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率高达50%~76%.1987年11月至1999年12月我科共收治胸部创伤患者942例,其中严重胸部创伤并发ARDS者72例(占7.6%),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阎武星;王少猛;李学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后泌乳的影响

    剖宫产是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之一[1].其原因可能与剖宫产后的疼痛及焦虑有关[2],因此术后镇痛可能改善乳汁分泌.本研究旨在通过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与常规度冷丁镇痛的对比观察,探讨PCEA对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的影响.

    作者:赵秀红;吴红枝;郭丰霞;张立新;黄永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药新用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的常见呼吸道疾病,我国发病率为0.5%~2%.临床上传统采用解痉平喘药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但有时单纯的传统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可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死亡率.现将其有关治疗药物综述如下.

    作者:李光忠;吴立新;贾素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服萝卜汁促进剖宫产后产妇肠功能恢复

    剖宫产术后出现腹胀、腹疼,排便、排气功能障碍,影响产妇正常进食,使产乳量及母乳喂养率降低.为此,我们对120例足月妊娠、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采用口服萝卜汁的方法,促进排便、排气及肠鸣音恢复等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桂芹;卢卫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双黄连加复方丹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46例

    1996-2000年,我们应用常规西医加中成药双黄连、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46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的44例病人对比观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许国华;顾杰;熊庆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法与膝胸卧位法

    胎位不正是孕期妇女的常见现象,对于胎位不正的孕妇,应于妊娠后2个月,尽量采取措施,使其胎位转成头位,以降低经阴道分娩时的危险性.传统的纠正方法是膝胸卧位法.我们根据中医艾灸至阴穴能纠正胎位不正的理论,运用现代的低能量氦-氖激光技术,施行穴位照射纠正胎位不正,并与膝胸卧位法做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鲍秀敏;支洪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肥皂洗手效果与搓手时间、次数的相关性

    医院内感染中常见的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染,工作人员的手既接触无菌部位,又接触污染物.工作人员的手每天无数次给病人进行各种治疗、护理,由于手上分布大量的细菌,因此医务人员正确洗手、保持手的清洁尤其重要.笔者就肥皂洗手的次数和搓手时间进行监测比较,为临床医务人员正确洗手进行自我防护、防止医院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率提供了依据.

    作者:盛莉莉;朱玉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黄连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186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自1998年3月至1999年4月,我院对凡是具有反复发作的上腹不适或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上消化道症状,且近期持续一周以上者,门诊及住院病人共218例,均经胃镜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诊为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其中做尿素酶试验(HPUT)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186例,女98例,男88例;年龄在18~72岁,平均年龄(44.1±13.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人,对照组73人.两组患者在病史、临床表现、年龄性别等方面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王云阁;尹俊凤;王福猛;吝杰;张秉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生儿肺炎与围生期因素的关系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病,死亡率较高,多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特点.笔者重点分析、探讨新生儿肺炎与围生期因素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爱菱;慈慧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