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青
足踝部严重的损伤除皮肤软组织缺损外,同时伴有血管、神经、骨关节等深部组织缺损,使创面处理十分困难1-2].我们自1998年11月以来应用胸脐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11例,达到了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元磊;董宏鹏;唐媛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早产是一个重要、复杂而又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是围产儿死亡和疾病的首要原因.引起早产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环扎术用于治疗宫颈机能不全,预防早产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手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PANP) 对术后男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问卷形式调查45例直肠癌PANP手术和48例传统根治术手术前后性功能情况,比较分析行直肠癌根治术的PANP组和传统手术组术后性功能指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 PANP组45例中完全保护盆底自主神经的21例性功能均达到Ⅰ级,未受损害,占46.7 %;受到损害的24例,占53.3 %.在48例传统术式的患者中12例达Ⅰ级(25.0 %),而36例性功能都受到影响,占75.0 %,有显著性意义(P<0.05) .术后局部癌肿复发率PANP组为8.9 %(4/45),未明显高于传统组6.3 %(3/48) (P>0.05),复发者均为DukesC期患者.结论 PANP组患者术后性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PANP手术与传统根治术相比,前者对直肠癌患者性功能状况有明显改善.但同时需说明:未发生转移的Dukes A 期和Dukes B 期可以进行PANP,不增加局部癌肿复发率,但是对于DukesC期患者可能增加局部复发率.所以对于DkesC期患者重点应该放在彻底切除肿瘤和淋巴结,而不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作者:辛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首先于1872年由George Huntington报道,后以其名字命名.Huntington初描述本病的主要特征为遗传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病,以异常运动和精神障碍为特点.现在仍以异常运动、痴呆和家族史三联征为本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芳;陶淑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贝尔麻痹的方法 .方法 将确诊为贝尔麻痹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急性期静脉给予灯盏花素.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灯盏花素能有效改善微循环,能有效治疗贝尔麻痹.
作者:张志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网络成瘾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网络成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参加军训、学习、娱乐等疗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2周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经12周护理干预后,SDS、SAS、SCL-90因子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网络成瘾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从而有效地戒除网瘾.
作者:魏秋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表现,提高超声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8例102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其超声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囊肿大小3~12 cm,其超声表现分为六型:单纯囊肿型,多囊型,囊内均匀光点型,囊内光团型,混合型,厚壁型.结论 超声医师在超声图像特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病史及实验室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
作者:陆艺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U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150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均行TURP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36 g.平均电切时间40 min.无电切综合征发生.1290例(86 %)3个月随访IPSS和 QOL 分别由术前的28.8±2.2,和5.7±0.8降至术后的8.9±1.8 和 2.0±0.4,残余尿量由术前的平均96 ml降至术后的20±15 ml,平均大尿流率(Qmax)和平尿流率(Qave)由术前的5.8/s和4.6/s增至术后的19.8/s和13/s.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徐武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度妊高征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妇分娩时机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145例重度妊高征合并FGR患者,按孕周大小共分6组,A组28~30-1孕周、B组30~32-1孕周、C组32~34-1孕周、D组34~36-1孕周、E组36~37-1孕周、F组37~39孕周,回顾分析其围生儿结局.结果 孕28~34-1周3组的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死亡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孕34~37-1周两组(P<0.01),而孕34~37-1周两组与孕37~39周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37~39周组的羊水Ⅲ度污染、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孕34~37-1周两组(P<0.01).结论 重度妊高征合并FGR患者分娩时机宜在孕34~37-1周.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白塞病(Behcet diseas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发展和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多系统损害疾病.因其病变部位好发于口腔、眼、生殖器,过去多称为口-眼-生殖器三联征.因本病病因和发病机理仍未完全阐明,目前也无特效疗法.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经络学说从肝论治本病,有效的控制了本病发展和复发,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农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以菏泽一个农村1166人为对象,调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率.项目包括:调查问卷、视力、裂隙灯检查、非接触眼压计测定、眼底、视野.结果 应答率为86.0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率为1.29%.结论 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是防盲的重要课题,应当加强宣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防治知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邓志峰;张洪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环境,凝血实质是系列酶促反应过程,凝血检验对临床各科的疾病诊断有很大的意义,除了对出血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以及各种抗凝治疗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
作者:吴慧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患者猝死的特点,以便降低住院精神患者猝死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调查1990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住院患者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发生猝死11例,猝死发生率为0.48‰.11例猝死者中,8例表现为紊乱性精神运动性兴奋,饮食差或拒食,且多为合并用药,5例死亡前心电图检查异常.结论 住院精神患者猝死发生因素涉及多个方面,要减少猝死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梁兆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本病为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有时也累及房室结)的病变,出现起搏功能和(或)冲动传出障碍而致的一系列的心律失常,引起头昏、眼朦、一过性意识障碍及晕厥等症状.提示:迷走神经对房室结功能影响大于对窦房结功能影响.部分迷走高敏心电图上可貌似各种心律失常,阿托品试验有助于对其鉴别,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淑云;宋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 对60例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行为、服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在坚持规律服药、低盐和低脂饮食、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儿童首次癫痫发作家长焦虑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通过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住院的103例首次癫痫发作儿童家长焦虑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及评分.结果 首次癫痫发作儿童的家长的状态--特质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且焦虑程度跟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显著相关,与病人男女家属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只有正确了解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才能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其焦虑程度,更有利于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及患儿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作者:王文霞;马霞;宋薇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重型颅脑损伤特点为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尽管患者的脑损伤可能是可逆,但如护理和操作不当,则导致附加的不可逆损伤.因此,密切关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现将近年来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学在医疗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是当代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的一门重要学问[1].
作者:李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化疗药物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 比较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和未接触化疗药物的临床护理人员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及毛发、流产、先天畸形等.结果 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临床护理人员与未接触化疗药物的临床护理人员有明显差别.结论 为保证临床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应加强防护措施.
作者:祝桂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37例患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均采用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调节麻醉平面至T4~S,手术时间持续约1.5小时后经硬膜外管追加1.73%碳酸利多卡因,6~8 ml/h ,视手术情况酌情增减,术中持续监测并记录BP、HR、SPO2、ECG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术中镇痛完全,肌松良好,患者对手术刺激无任何不良主诉. 2例患者加大镇静药用量使手术得以完成,1例患者改全麻行气管插管后完成手术.结论 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起效快、肌松好、阻滞完全,术中用药量少,牵拉反应轻,便于术中管理、术后镇痛,术后并发症少,是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
作者:赵伟;董兆鹏;胡宇;曹永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