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玲;孙尚慧;乔美琴
为探讨桥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出血量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现将我院神经内科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桥脑出血2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梅;刘太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124例进展型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2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7d后改为肠溶阿斯匹林口服,对照组开始即口服肠溶阿斯匹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在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监测血常规,PT、APTT、INR.结果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4d后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治疗组96.8%,对照组79.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显效率治疗组80.6%,对照组53.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邱素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多年来,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治性治疗几乎全部采用开刀的方法.开放式摘除椎间盘髓核,由于其手术切口大,剥离组织范围广,出血多,不可避免的软组织损伤、骨损伤、脊柱稳定性受破坏,卧床和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以及常见的神经根粘连或硬膜外腔粘连等缺点,而使患者对手术非常恐惧.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伤脊柱外科手术已成为当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热点和主要趋势.
作者:叶火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肿瘤血管是肿瘤生长和浸润转移的形态学基础,不仅向肿瘤组织提供营养,也向肿瘤宿主输出大量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的扩散和转移.肿瘤血管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与基因改变、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及细胞外基质和微循环环境的改变均有关系.VEGF是促进血管生成的主要调节因子,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密切相关,但也存在不同观点,争议较大.现就VEGF组织表达与非小细胞的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刘瑞娟;王旭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苏北农村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类型特点,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间接比例法药敏试验测定苏北两县2001年结核病人的初始分离株对异胭肼(INH)、利福平(RIF)、乙胺丁醇(EMB)和链霉素(STR)的敏感性.结果 152株临床分离株的总耐药率为32.9%,耐多药率为17.1%,同时耐INH和STR是常见的耐两药或多药类型,其次是耐INH和RIF,RIF耐药株中,92.9%的同时耐INH.结论当地农村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趋向于对多种抗痨药物同时耐药,RIF耐药可作为耐多药的标志.
作者:杨本付;徐飚;蒋伟利;周佩源;姜庆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LASIK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应用Schwind Supratome微型角膜刀和Lasersight LSX型准分子激光对672例1298眼行LASIK手术.结果并发症有:游离角膜瓣3眼(0.23%),角膜瓣形成不全4眼(0.31%),角膜血管翳出血23眼(1.77%),结膜下出血506眼(38.98%),角膜瓣位置偏离10眼(0.77%),薄角膜瓣2眼(0.15%),角膜层间异物残留36眼(2.77%),激光手术过程中激光停止发射16眼(1.23%).结论虽然LASIK治疗近视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技巧的提高和熟练掌握机器的性能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孔玲;许庆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自1998年3月至2004年2月共收治各型颅脑损伤2856例,死亡168例,病死率为5.9%.我们分析了引起168例死亡的主要原因,以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
作者:徐成;闫业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DU)相关发病原因.方法对42例DU患者DU根治前后的胃液pH值、空腹胃酸及氨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DU患者其空腹胃酸、氨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根除HP后,空腹胃酸显著下降,氨浓度明显下降.结论 HP感染使DU患者胃酸分泌增多,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DU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刘香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探讨uPA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58例人脑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10例内减压术中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标本的uP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随着胶质瘤恶性度的升高,其uPA蛋白及mRNA表达率和表达水平逐渐增高,而正常组织表达率及表达水平极低.结论人脑胶质瘤中uPA蛋白和基因的高表达反映了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作者:陈剑;赵洪洋;种衍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后,心衰症状无改善或恶化,加用卡维地洛从3.125mg每日2次开始,逐渐增量至每日12.5~25mg,随访观察3个月,于治疗前后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比值.结果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减低(P<0.05),LVEF、E/A比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5例,主要为低血压、心动过缓.结论卡维地洛治疗RHF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作者:高东升;张金国;赵家琦;刘立新;徐存理;刘雪玲;崔英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层血管造影(MRTA)对舌咽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40例经手术治疗的舌咽神经痛患者的MRTA表现及手术结果.结果 40例患者中MRTA检查有血管压迫或接触的34例,手术发现有血管压迫或接触者33例;MRTA检查无血管接触的6例中,手术发现有血管压迫或接触者2例.MRTA检查的敏感性94.6%,特异性83.3%.结论 MRTA成像能较好地显示舌咽神经脑池段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舌咽神经痛的病因诊断及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前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齐先龙;张素;郑宁;王五一;居传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院内感染菌群分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常规方法结合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鉴定细菌及药敏试验,必要时用K-B法补充药敏试验.结果 5487株细菌主要来源于痰、尿、血液及分泌物;以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25.1%、18.6%、8.9%、8.4%和2.9%,舒普深和泰能耐药率均在11.6%以下,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产ESBLs的阳性率为17.3%~30.3%;非发酵菌对舒普深的耐药率低于11.6%;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奈替米星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低于8.5%和1.6%.结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作者:董海新;高东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 细胞凋亡概述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指为维护体内稳态,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性死亡,它在正常组织的发育更新、稳态维持和疾病防治中都起重要作用.这种死亡细胞具有与坏死细胞不同的形态特征,包括线粒体损伤,质膜及核膜出泡,染色质凝集,DNA片段化和凋亡小体的形成等.
作者:韩晓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7例腰椎间隙感染患者手术治疗,总结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体温下降时间、ESR、细菌培养、抗菌素治疗时间等指标.结果随访3月~5a,平均15个月.所有病例无复发,术后3周下床活动,ESR术后3周下降至正常,CRP术后2周转阴,住院时间平均46d.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减压充分、疗效可靠、疗程缩短、能迅速缓解患者痛苦等优点,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牛士贞;邢宝华;陆继收;魏彦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检测病房环境气载内毒素的浓度.方法采用国际标准AGI-30收集器和LAL凝胶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用AGI-30收集病房环境气载内毒素,再用LAL凝胶法进行测定,并计算出病房环境气载内毒素的浓度EU/m3.结果收集到病房内和病房外走廊环境中的气载内毒素并计算出浓度分别为33-267EU/m3 和66-512EU/m3 .结论本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作为病房环境评定的一种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苗增民;李松;张彬;柴同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本文用普通显微镜观察血尿患者尿沉渣各种形态红细胞及相关成分,发现异型红细胞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尿蛋白浓度与肾上皮细胞和管型的出现呈正相关.
作者:王中东;黄麦华;王学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积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的治疗经验.方法将16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测产后30min、2h的出血量;产前产后24h血红蛋白变化;第二、三产程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第二、三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分娩时应用钙剂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
作者:王春玲;高爱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实质良性孤立结节误诊为肺癌的常见原因,为减少误诊提供诊断对策.方法对36例肺实质良性孤立结节诊断为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见误诊原因为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与癌难以鉴别、病史误导、不能准确认证和经验不足、CT技术未得到充分应用等.结论密切结合临床,充分利用现代检查手段,能够提高诊断率.
作者:刘金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了定量研究临床血液灌流吸附后血样中甲基对硫磷的清除效率.方法采用血样中加入甲基对硫磷标准溶液,用HA230树脂吸附柱进行实验室血液灌流实验,将灌流吸附后血样经前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进行检测.结果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2.1%~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4.68%~5.97%.1.0ml血样中加入10~50μg甲基对硫磷标准品,经灌流吸附后血中毒物的清除效率为 65.7%~79.2 %.结论用HA230型树脂灌流器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甲基对硫磷中毒,能清除大部分毒物,迅速降低血中甲基对硫磷浓度.
作者:卢英华;陈雁君;孙平;张建萍;全先高;闫惠芳;王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息肿胶囊对家兔的利尿作用和对家兔尿电解质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家兔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双氢克尿噻组(10mg/kg)、息肿胶囊低剂量组(3g/kg)、息肿胶囊中剂量组(6g/kg)、息肿胶囊高剂量组(12g/kg),称重,标记.方法灌胃给药1次,外生殖器局部麻醉后插入导尿管从膀胱收集尿液,记录5h尿量,用量筒测量尿量,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中氯离子(Cl-)、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的含量.结果息肿胶囊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增加正常家兔尿量.高剂量组能升高尿中Na+、Cl-浓度,降低尿中K+浓度,与NS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息肿胶囊各剂量组引起的尿中Mg2+ 、Ca2+变化与N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息肿胶囊对正常家兔具有利尿作用,并可增加尿中Na+、Cl-浓度,减少尿中K+浓度.
作者:陈维刚;曹焕美;王永开;王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