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军
睾丸由间质和生精小管两部分组成.间质中的内含物主要包括Leydig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管和血管等;生精小管由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和不同发育期的生精细胞共同组成生精上皮,其外包有基膜和类肌细胞.哺乳动物体内的雄激素95%由睾丸Leydig细胞分泌,肾上腺皮质的网状带仅分泌少量雄激素.
作者:游海燕;高惠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估精浆蛋白电泳带谱对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正常生育男子和21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包括14例双侧输精管结扎和7例双侧附睾尾梗阻),采用不连续SDS-PAGE分析精浆蛋白带谱变化,并分别测定精浆总蛋白质含量.结果正常生育男子与梗阻性无精子症者比较,虽然总蛋白质含量有差异(P<0.05),但精浆蛋白带谱分析基本相同.结论精浆蛋白电泳带谱分析对梗阻性无精症的诊断及定位无临床意义.
作者:张杰;夏强;张孝斌;詹炳炎;徐世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供精人工授精(AID)成功率的因素及其佳治疗方案.方法 98对夫妇行131个AID周期,其中8例行AID联合促排卵治疗3个周期以上未孕,遂改为ICSI.结果 AID共20例妊娠,且均发生在第1~3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5.3%.女性患者年龄大于35岁和不孕年限大于10年的妊娠率显著降低.精子活动率在处理前妊娠组和非妊娠组相似,而处理后妊娠组显著高于非妊娠组(0.02<P<0.05).每周期定时授精1次与2次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8对夫妇行10个供精ICSI周期,有5例妊娠,周期妊娠率为50.0%.结论①无精子症患者的治疗首选供精AID;② AID的妊娠率随女性患者年龄的增长和不孕年限的延长而下降;③增加授精频率并不提高妊娠率;④当AID联合促性腺激素3个以上周期未孕时,ICSI将是佳选择.
作者:赵军招;周玮;黄学锋;林金菊;叶碧绿;林文琴;陈亦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前列腺增生(BPH)病理生理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和30例有膀胱出口梗阻的BPH患者膀胱和前列腺组织中iNOS的表达.结果 BPH组前列腺组织中iNOS呈阳性染色,主要分布于前列腺的上皮细胞及上皮下组织中,间质平滑肌组织中均为阴性;对照组的膀胱壁、膀胱颈部和前列腺组织中均无iNOS阳性染色.结论 iNOS仅在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有特异性表达,提示它参与了前列腺增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刘玉强;柳豪;史本康;许复郁;徐祗顺;由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从1997至现在采用康宁克通A(是一种长效肾上腺皮质类药物,施贵宝药厂生产)硬结内浸润注射法治疗阴茎硬结症13例.
作者:姜平晶;周家发;佟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精索静脉曲张(Vc)所致不育症是常见病,多表现为精子密度低下,活率、活力降低,畸形率升高,精子功能如精子膜功能、核蛋白异常.我们从临床实践中观察发现手术后配合中药辩证论治,患者精液分析和精子功能相关参数改善明显.
作者:孙中明;鲍严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对正常人及白细胞精子症精子功能的影响.方法精子顶体酶的活性检测采用BAEE/ADH联合法.结果白细胞精子症及正常人精子顶体酶的活性分别为(27.68±10.06 mU/ml,n=18;43.63±7.61 mU/ml,n=18)(P<0.01);白细胞精子症及正常人精子一氧化氮合酶分别为(2.74±0.39 U/mgpr,n=18;2.74±0.39 U/mgpr,n=18)(P<0.01).结论白细胞介素-2对精子顶体酶和一氧化氮合酶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这可能是导致精子受精能力下降的原因.
作者:张玮;边淑玲;朱辉;倪江;姒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长期低温作业是否能造成精子DNA的损伤.方法对长期工作在寒冷地区的部队官兵进行现况调查及自身对照,通过精液标本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和染色质结构分析,检测精子DNA单双链的损伤情况.结果调查组单细胞凝胶电泳Ⅰ级彗星率平均4.4%,对照组仅1.9%;染色质结构分析中COMP α t平均22.9%,对照组为19.3%,两组相差显著.半年后重复检测调查组,各项检测指标明显下降.结论长期工作在寒冷地区的部队官兵精子DNA单双链损伤是可逆的.提示低温作业不影响男性生殖力,但加强寒冷地区作业人员的男性生殖健康预防保健工作仍然十分重要.
作者:丁晓萍;阎素文;张宁;鲁海鸥;张黎;柳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检测前列腺组织中总睾酮、结合睾酮和游离睾酮的含量,并分析其与前列腺生理和组织增生的关系.方法 14例相对年轻正常前列腺组织、2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1例相应年龄段前列腺对照组织,制备组织胞浆和胞核提取液,乙醚萃取分离游离和结合睾酮,采用125I标记睾酮放免试剂盒测定睾酮的含量.结果前列腺组织中睾酮存在结合和游离2种状态,结合态为多,约占2/3;3组比较,总睾酮、游离和结合睾酮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前列腺组织中睾酮存在游离和结合二种状态,共同维持局部高水平的总睾酮含量,并且随年龄增长而保持稳定,有利于睾酮在前列腺生理和组织增生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江洪涛;陈昭典;付鸿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在我国有人对1万对不育夫妇进行了调查,男性不育已达55%,我国的男性不育症患者至少有3 500万人[1].男性不育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众多,其中精子形态异常是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曲继英;苏启昌;王作立;张伟;邱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不育夫妇约占已婚育龄夫妇的10%~15%,其中30%是由男性因素引起的[1].每10个男性中就有一个因为严重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需要寻求不育专家的帮助.因精子发生障碍所致的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于少精子症尤其是无精子症男性患者来说,供精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该治疗方法对男性不育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并往往引起社会家庭伦理道德方面的巨大争议.1992年比利时Palermo[2]等使用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ICSI)进行辅助受精获得成功,并分娩健康活婴儿.ICSI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得过去用传统方法不能治疗的男性不育症患者有了生育的可能,为男性因素引起不育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目前已成为治疗少精子症、阻塞性无精子症和一些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的首选方法.
作者:于丛一;庄广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对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nNOS神经纤维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同系WKY鼠各12只,都随机分为4周观察组(6只)和12周观察组(6只).第4周和第12周末时,观察阴茎勃起功能,并检测阴茎组织nNOS神经纤维数目.结果 4周组和12周组中,SHR和WKY鼠在阴茎勃起次数和阴茎组织nNOS神经纤维数目上,都有显著差异(P<0.01).SHR 4周组和SHR 12周组,在阴茎组织nNOS神经纤维数目上,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阴茎勃起次数和勃起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有减少的趋势.结论高血压使阴茎组织中nNOS神经纤维数目减少,这可能是高血压引起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机理之一.
作者:程建利;胡礼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1996年1月至2002年3月行耻骨上经膀胱前腺摘除术136例,其中1999年2月以后均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喷涂于前列腺窝止血74例,较前取得更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峰;伍松合;唐乾利;刘祖军;王清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输精管结扎对前列腺增生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临床系列输精管结扎组16例,行双侧输精管及输精管静脉结扎;设对照1组40例,口服安宫黄体酮2 mg,3次/d,长期服用;对照2组40例,口服保列治5 mg,1次/d,长期服用.调查系列采用大样本抽样方法,调查了55岁以上男性1 240例,其中结扎组850例,对照组390例.对其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直肠指诊、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等指标分年龄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比较.结果临床系列输精管结扎组有效率66.7%,对照1组35.5%,对照2组68.8%.调查系列结扎组各年龄段BPH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输精管结扎可明显降低人在老年期BPH的发病率和减轻临床症状;并对人BPH有治疗作用,远期疗效优于性激素治疗.
作者:边疆;郭贤坤;聂勇;张燕;高吴阳;王毅;程启秀;李文莉;景正莲;刘汉丹;张荣;周承贵;程世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慢性前列腺炎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患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梗阻和下尿路刺激症状.尿流率的变化能反映出梗阻程度.我院2002年7~11月对7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50例(BPH)患者应用前列安栓(丽珠集团丽珠中药厂生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尿流率变化,报告如下.
作者:慈健;刘树民;宫大鑫;孔垂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三磷酸腺苷(ATP)刺激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分泌睾酮时细胞外液Ca2+浓度的变化对钙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hCG、ATP刺激Leydig细胞时Ca2+的变化.结果人Leydig细胞具有对hCG、ATP敏感的钙通道,当细胞外液含有Ca2+时,Leydig细胞对hCG的刺激反应敏感,而当细胞外液无Ca2+时无反应.细胞外液无论有无Ca2+,Leydig细胞对ATP的刺激均有敏感反应.结论细胞外液Ca2+浓度的变化可能在hCG、ATP对Leydig细胞代谢调控中起作用.
作者:吴婷;张炜;眭元庚;张健宁;王黎熔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