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合欢花黄酮浸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得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合欢花黄酮得率的影响,对浸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对合欢花黄酮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时间>温度。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60%,浸提时间2 h,浸提温度70℃,合欢花黄酮得率为2.31%。结论:该工艺稳定、合理、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翼;赵敏;王伟;张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自1998年国家试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来,中医专业学位一直设置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之中,与西医学在同一试行办法下开展,并不能充分体现中医学特色。为服务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医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1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医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独立设置中医专业学位,分为博士、硕士两级,含中西医结合及民族医。
作者:《中国中医药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华蟾酥毒基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不同浓度华蟾酥毒基与血浆的蛋白结合率。结果:华蟾酥毒基在透析内液中的线性范围为3.7~59.2μg/mL,透析外液中为0.01~1.12μg/mL。3种不同浓度的华蟾酥毒基在透析内液和透析外液中的回收率分别为81.26%、85.57%、87.99%和80.26%、87.49%、89.90%。华蟾酥毒基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4.56±0.539)%。结论:浓度因素对华蟾酥毒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没有显著影响。
作者:张培培;孙星;林桂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建立焦虑大鼠模型,研究中药复方滋肾疏肝胶囊的抗焦虑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确定性空瓶刺激法制备焦虑大鼠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西泮片给药组、滋肾疏肝胶囊给药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分别以蒸馏水、地西泮片、滋肾疏肝胶囊灌胃给药。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5-羟色胺1A受体(5-HT1A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数据。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攻击行为和修饰行为频率均显著性升高(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OE%和OT%值均显著性下降(P<0.01),海马区5-HT1AR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滋肾疏肝胶囊给药组大鼠攻击行为和修饰行为频率均显著性降低(P<0.01),OE%和OT%值均显著性升高(P<0.01),海马区5-HT1AR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滋肾疏肝胶囊对焦虑症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5-HT1AR基因可能是该药物的作用靶点。
作者:郝志;徐凯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心胶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缺血模型组,舒心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复方丹参片组。前两组灌胃生理盐水,舒心胶囊组按大(2.4 g/kg)、中(1.2 g/kg)、小(0.4 g/kg)灌胃给药,复方丹参片组给药90 mg/kg。连续7 d。检测各组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舒心胶囊中剂量组、大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P<0.05,P<0.01)。结论:舒心胶囊具有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大鼠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作者:王军山;刘桂荣;闫滨;张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康复训练组、电针加康复训练组,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肿胀度、疼痛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肿胀度和疼痛指数(PRI、VAS、PPI)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电针组、康复训练组比较,电针加康复训练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有显著性改善(P<0.05,P<0.01);总有效率电针加康复训练组95.00%,临床疗效电针加康复训练组优于电针组和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陈超;张一;郭海英;姚秋近;王卉;张峰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通便汤联合思连康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通便汤为主方辨治,同时服用思连康,对照组单纯口服思连康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便汤联合思连康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作者:张永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揭示了元气-阴阳-五行理论在逻辑上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只有按照中国科学传统的基本逻辑规律才能对此求解。基于运动的角度定义五行,以相应的图示解释其逻辑完备性,认为阴阳五行运动模式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基本的、完备的方式,以此为基础对氢原子的运动行为进行了说明。元气-阴阳-五行理论所形成的逻辑模型,与现代科学所揭示的物质理论、生命理论可以互通,东西方科学传统不存在根本对立性的差异。
作者:田进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对相关方剂的梳理,分析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治痰方法,治痰时应斟酌邪正双方的关系,根据痰的寒、热、燥、湿属性拟定治法。《伤寒论》治痰法有辛通行气法、涤痰通阳法、实则泻之法、辛甘温散酸敛法,《金匮要略》有宣肺清热法、渗湿燥湿法、祛邪开闭法、痰瘀同治法、补益法。可以看出仲景治痰不仅有祛邪之法,还有补益之法。
作者:陈烨文;许琳;龚一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不同产地茯苓的不同药用部位中多糖含量的比较,建立茯苓多糖含量测定方法,为茯苓加工商品规格提供含量依据。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多糖含量。结果:安徽省茯苓多糖含量比其他省茯苓多糖含量高,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多糖含量高低依次为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结论:不同产地茯苓药材多糖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茯苓不同药用部位多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发现,颜色越深,质地越松泡,腐烂、浸染,茯苓药材中碱溶性多糖含量越低。
作者:宋潇;谢昭明;黄丹;钟灿;周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各100例,治疗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背部啰音明显处(阿是穴)中药敷贴,治疗2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X线检查阴影明显处中药敷贴,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3组患儿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治疗2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组、治疗2组X线检查肺部阴影消退情况、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肺炎,能促进炎症渗出物吸收,有利于肺部啰音消失和阴影消退。
作者:郑丽敏;黄建群;吴继红;刘伟刚;徐海滨;叶秀莲;周美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76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单双月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5组,分别采用温针灸、手法针灸治疗,4周后比较腰椎功能(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及腰椎功能治疗后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JOA、改良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李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加减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热毒壅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柴葛解肌汤加减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0周、2周、4周主要症状的改善及治疗前后血清指标的变化,并评价其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主要症状甲状腺痛缓解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症状及血清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葛解肌汤加减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能达到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其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低,并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颜士欣;杨文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从产地、采收时间、生态因子、生长年限、野生品与栽培品、栽培方式等方面,对近年来影响黄芩药材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作者:庞力贤;张文岭;吕维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醒脑开窍法对大鼠阳明腑实证发热的免疫调控及肠道改变机制。方法:参照文献造模法,建立大鼠阳明腑实证发热模型,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和4组给药治疗组,各治疗组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大承气汤、醒脑静注射液合用大承气汤、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观察其解热效果及脑、肠等组织、血浆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比值变化;观察醒脑开窍法对发热动物肠道动力功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阳明腑实证随着体温的升高,模型组较空白组IFN-γ/IL-4的比值降低、小肠推进功能减退(P<0.05),结肠组织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阳性染色强度及范围减弱。治疗后,各治疗组IFN-γ/IL-4比值较模型组升高、小肠推进功能增强(P<0.05),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表达增强。结论:醒脑开窍法治疗肠病发热可能通过影响脑-肠轴的免疫调控以维持机体的稳态。
作者:刘亚娟;张思超;崔卫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阿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钙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A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嗅三针组和嗅三针对照组,每组10只。制作AD大鼠模型和AD嗅神经切断大鼠模型,通过嗅三针治疗,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并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CaMKⅡ含量。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正常对照组和嗅三针组均明显短于AD模型组(P<0.01),嗅三针对照组短于AD模型组(P<0.05),嗅三针组短于嗅三针对照组(P<0.05),AD模型组与A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组织CaMKⅡ含量比较:正常对照组、嗅三针组和嗅三针对照组均明显低于AD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低于嗅三针对照组(P<0.05),AD模型组与A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能够显著增强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且能提高海马组织CaMKⅡ含量表达,其治疗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嗅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作者:牛文民;刘智斌;杨晓航;王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消疲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采用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谷维素治疗,治疗组加用消疲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球蛋白下降,白球比例失调改善,对照组球蛋白下降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疲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骆红霞;李月翠;胡伟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独活寄生汤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独活寄生汤的研究现状。方法: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发表年度、文献类型分布、学科分布、基金支持、期刊来源、作者6个方面统计分析独活寄生汤的研究现状。结果: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纳入844篇,中医学文献588篇,占文献总量69.50%;中药学文献86篇,占文献总量10.17%,其次为外科领域。其中以《陕西中医》载文量多,福建中医药大学刘献祥发表的研究论文多,临床应用领域文献占绝对优势,而基础研究较少。结论:独活寄生汤研究的领域比较广泛,但目前尚未形成较为规范的研究体系。
作者:车萍;韩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71例,总有效率94.67%,对照组有效63例,总有效率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经肝肾功能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未发现不良事件,且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CVA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好且安全。
作者:占国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脾益智胶囊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海马β-连环蛋白(β-catenin)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20只,建立MCA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给予健脾益智胶囊、尼莫地平混悬液灌胃。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于术后7 d、14 d、28 d观察海马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术后7 d,中药组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术后14 d中药组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P<0.05);术后28 d中药组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中药组7 d、14 d 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P<0.05)。结论:健脾益智胶囊可提高β-catenin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提示健脾益智胶囊能可能通过激活Wnt通路以促进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作者:冯珂;纪立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