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昌
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认为肾小球肾炎应以气血理论为纲,以气血同治为大法,辨病与辨证结合,立宣发肺气、疏肝理气、活血祛瘀、健脾补肾益气四项主要治则进行辨治.
作者:施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搜集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倒漏斗图分析等统计评价.结果:共计10篇随机对照试验88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总有效率合并效应量RR=1.17,95%CI[1.09,1.24],在证候改善方面合并效应量RR=1.38,95%CI[1.18,1.62],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倒漏斗图分析显示不对称;未见半夏白术天麻汤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在降压疗效和证候改善方面有显著作用,且较为安全,低质量的原始研究和研究间异质性影响了本系统评价的可靠性,有必要开展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价.
作者:朱梅;鞠建庆;李运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病机多以心肾阴虚为主,分为偏于虚或偏于实两大类四证型,治疗以养阴益气为主,行气活血为辅,养心安神为佐,注重中西医结合,处方精当,用药轻灵,疗效显著.
作者:吴敏;房玉涛;赵元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多为肾虚、气虚、血虚等,标实多有气滞、血瘀等.针对其病机特点及月经的周期变化,以分期论治、标本兼顾为基本治法,消补结合、平和缓图取效为用药原则.
作者:王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当归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加热提取当归挥发性成分,以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其主要成分结构.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无论是成分种类还是其相对含量均存在很大的差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经气质联用分析,可鉴定出43种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顶空进样经气质联用分析,鉴定出43种挥发性化学成分;二者共有成分为24种.结论: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建立较为全面的当归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作者:孙国明;巩丽丽;周严严;蒋海强;容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从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两方面,对三七活性成分治疗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免疫、肿瘤等方面的研究作一详细概述,以期为三七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详细资料.参考文献21篇.
作者:王海燕;容蓉;田景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马勃多糖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和生命延长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真菌发酵法生产马勃菌丝,并提取马勃菌丝胞内多糖(CGP).建立S-180肉瘤和抗艾氏腹水瘤(EAC)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将所得马勃多糖进行抗S-180小鼠肉瘤和EAC的实验,观察马勃多糖抗肿瘤效果并分别计算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结果:高、中、低剂量马勃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41.7%、36.2%、30.7%,对EAC荷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8.9%、46.7%和26.4%,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马勃多糖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并能有效延长EAC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作者:姜明华;田易玲;徐凌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密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进展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就中西医采用内治、外治、内外合治、综合治疗等方法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23篇.
作者:张蔚苓;胡国华;叶利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针灸治疗便秘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1911年1月1日~2013年3月31日中国知网针灸治疗便秘的临床文献,对纳入文献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及归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240篇文献中,针灸治疗便秘涉及13条经脉的72个穴位,以膀胱经、胃经、任脉居多,其中只有天枢、足三里、大肠俞等10个穴位的使用频次超过10%.结论:目前针灸治疗便秘常使用的穴位多数分布在与支配胃肠相同或相近的神经节段支配区内.
作者:邱学梅;杜帅;陈少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采用反相HPLC建立何首乌提取液益生菌发酵前后指纹图谱,观察何首乌提取液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与活性的相关性.方法:以Agilent ZORBAX SB-AQ(4.6 mm×150 mm,5.0 μm)为色谱柱,以A(乙腈)和B(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2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建立了有13个共有峰的HPLC色谱图,并比较了色谱峰相对峰面积的变化.结论:何首乌提取液经益生菌发酵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较大,中药经过发酵可通过多途径影响化学成分,进而改变药物的药理药效.
作者:史玉霞;周洪雷;王真;张玲;郑德;黄真;孙筱林;楚新红;康和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对三步三位九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规范操作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该手法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结合腰椎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采用顺摩逆按、顺拿逆推的方法,达到调补脏腑,疏通经络,减轻疼痛,促进组织修复的目的.
作者:曹林忠;秦大平;张晓刚;宋敏;王斌;宋鹏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检索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2012年),维普数据库(1989~~2012年),万方数据库(1989~~2012年),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慢性胃炎随机对照临床文献,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纳入的117篇文献中,随机对照文献43篇占36.7%,对43篇随机对照文献进行分析:仅有11.6%的文献描述了随机分组的方法,72.1%的文献对组间均衡性进行了描述,明确诊断标准的文献占65.1%,既有纳入标准又有排除标准的文献占14.0%,说明疗效标准出处的文献占62.8%,对统计学方法及统计工具都进行了描述的文献占25.6%,仅有4篇(9.3%)文献对不良反应进行了报告,2篇(4.7%)文献对随访情况进行了记录.被引用频次超过20次的文献有6篇,仅有2篇文献属于课题基金项目,有3篇文献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1的期刊上.结论:针灸治疗慢性胃炎文献的总体质量偏低.
作者:侯云霞;杜帅;陈少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近10年中医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文献,认为其发病与痰瘀、火热、毒邪等因素密切相关,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为发病基础,而火热是当代CAS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其病位在足阳明人迎脉,病机以脏腑亏虚为本,痰、瘀、热、毒为标,标实始终存在;证候则以实中夹虚、虚实夹杂为常见,且与现代研究中的理化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参考文献23篇.
作者:栗洪娟;王丽媛;宋婷;丁元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艾灸治疗.采用Ashworth量表(A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分别评定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ASS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治疗后1个月FMA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结束B1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艾灸配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手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霍新慧;赵百孝;周钰;刘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从五脏禁刺、血脉禁刺、部位禁刺、腧穴禁刺、心身禁刺五方面,浅析《素问·刺禁论第五十二》中蕴含的学术思想,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何亚敏;刘密;李铁浪;常小荣;阳晶晶;谢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筛选公认的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上炎证量化指标,为其证候客观化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系统的古今文献整理和大样本的临床回顾性调查,建立证候备选条目池,编制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上炎证诊断量表入选条目专家咨询表,向全国范围内的30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30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对问卷指标的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较高.结论:急躁易怒、脉弦、目赤、面红、头痛、舌质红、头胀、口苦、头晕、舌苔黄10个条目均数超过平均算数均数1.8、满分率>0.5,且变异系数<0.25,提示为主要症状条目.
作者:赵浩;李运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生大黄、清半夏、常山对正常大鼠胃肠功能和脑-肠轴β-内啡肽(3-EP)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与中药升降浮沉的相关性.方法:将64只Wistar大鼠分为两大组,每组随机分为4组,连续给药后,一组测定大鼠的结肠推进率和胃排空能力,另一组测定大鼠血浆、下丘脑、胃窦、小肠中β-内啡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生大黄能明显促进大鼠的胃肠蠕动功能,使大鼠下丘脑、胃窦β-EP含量降低明显(P<0.05),小肠中3-EP降低更明显(P<0.01),血浆中β-EP含量有上升的趋势;清半夏促进胃肠功能也比较明显,使大鼠胃窦、小肠中β-EP含量降低较明显(P<0.05),下丘脑和血浆中含量变化不大;常山可明显抑制大鼠的胃肠功能,使血浆中β-EP含量下降趋势明显(P<0.05),其他位点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具有沉降趋势的生大黄与清半夏以及具有升浮药性的常山通过影响脑-肠轴中β-EP含量,改变胃肠的运动从而发挥其升浮或者沉降之药性.
作者:仲宗亮;张盼盼;金国泰;王树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盆腔炎颗粒对慢性盆腔炎大鼠核因子κB(NF-κB)及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混合细菌加机械损伤法复制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盆炎净组及盆腔炎颗粒大、中、小剂量组,造模2周后,各治疗组灌胃给药2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NF-κB、核因子κB结合蛋白(I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ICAM-1 mRNA、TNF-αmRNA表达.结果:盆腔炎颗粒可以显著降低模型大鼠NF-κB、IκB、TNF-α、ICAM-1、TNF-αmRNA及1CAM-1mRNA的表达,盆腔炎中剂量组子宫组织NF-κB与TNF-αmRNA及ICAM-1mRNA表达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F-κB活化的抑制在活血补肾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抗炎及抗粘连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瑞芬;武志娟;宗惠;师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考证了朝鲜古代医典《医方类聚》所引的我国已佚养生类文献《修真秘诀》,认为《修真秘诀》成书于北宋时期.《修真秘诀》的大部分内容见于《正统道藏》,将两者对勘,补足了《医方类聚》点校本的许多阙字.《修真秘诀》仅存其中的唐宋内丹道教的遗文和糅合佛教、道教元素的《释氏修炼正经》,对于北宋时期佛、道交涉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齐;李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从枸杞子的名称演化、植物来源、产地、药性、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了本草学考证,并与近现代中药书籍记载进行了比较,为枸杞子的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资料.
作者:张秀云;崔利锐;周凤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