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观察

洪学敏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硬膜外麻醉, 内脏牵拉, 舒芬太尼
摘要: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医院接诊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36)实施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n=36)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麻醉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防治内脏牵拉效果.结果 试验组麻醉成功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脏牵拉反射防治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5,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可有效预防术中内脏牵拉,降低手术应激,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苏醒延迟1例

    患者,女,52岁,体质量62 kg,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清扫术,既往有高血压史,血压一般控制在140~150/80~90 mmHg,ASAⅡ级,术前辅助检查:心电图、肝、肾功、电解质、血尿常规正常,T 36.6 ℃,HR 88 次/min,BP 148/90 mmHg,入室监测:血压、心电图、SpO2. 施全凭静脉麻醉,以咪达唑仑5 mg,依托咪酯18 mg,舒芬太尼0.03 mg,维库溴胺8 mg 静脉注射快速诱导, ID6.5 气管导管,机控呼吸 VT 500 ml,RR 12次/min,I:E 1:2,Plimit 31 mmHg,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0.15 mg/(min· kg),丙泊酚5 mg/(h· kg),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气腹压力维持在15 mmHg.

    作者:刘珂庆;王光;王建喜;郑黎;司鹏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胎鼠海马神经细胞无血清原代培养法及鉴定

    目的 建立简便的胎鼠海马神经细胞无血清原代培养及纯化方法,为体外研究神经细胞相关模型做准备.方法 取E18-19 d的SD孕鼠,分离出胎鼠海马,经机械吹打及0.125%胰酶消化后,台盼蓝计数,DMEM/F12+10%FBS接种于PDL包被的盖玻片上,第2天全量更换为Neurobasal Medium+2%B27,此后每3天1/3~1/2换液,每2天MTT测细胞相对生长率,第8天的细胞用β-ⅢTublin染色做神经细胞鉴定.结果 胎鼠海马组织经过0.125%胰酶消化后,台盼蓝计数,可得到92%以上的活细胞.神经细胞体外生长良好.MTT结果显示,培养7~8 d的神经细胞长势好,细胞核立体感强,轴突联接成网络,可以做神经细胞鉴定.结论 此方法培养胎鼠海马神经细胞可以获得长势良好、细胞形态基本一致的、细胞纯度较高的神经细胞,可以作为体外研究神经细胞的良好模型.

    作者:王平;陈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对留置输尿管软镜导入鞘管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M受体阻滞剂索利那新对输尿管软镜导入鞘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155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术前准备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61例术前2周留置F5 DJ管,B组45例口服多沙唑嗪和索利那新2周,C组49例在B组口服药物基础上于术前48 h开始给予黄体酮肌内注射后,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结果 输尿管镜导入鞘置入成功率:A组57例(93.4%),B组39例(86.7%),C组44例(89.8%).A组48例(78.7%)留置DJ管期间发作腰痛、尿频、尿急、尿痛中1~3项,56例(91.8%)出血肉眼血尿,其中23例(37.7%)血尿严重被迫静卧休息.B组出现上述症状5例(11.1%),C组3例(6.1%),无严重血尿者;口服药物后均无严重低血压、急性尿潴留等不良反应.3组术中均未出现输尿管穿孔、撕脱、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联合应用多沙唑嗪和索利那新2周,能达到类似放置DJ管扩张输尿管的效果,术前肌内注射黄体酮并不需要.

    作者:杨风光;黄超;许清江;魏永宝;张延榕;高祥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发作性睡病伴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多导睡眠图改变

    目的 探讨发作性睡病伴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多导睡眠图改变.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发作性睡病患者98例,按是否伴有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异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伴有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异常,对照组患者不伴有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异常,再与49例健康正常人对比.观察3组受试者在多导睡眠图各项参数及行为分布特点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多导睡眠图参数监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及对照组与健康正常组在大于5 min觉醒次数、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潜伏期、REM次数、2期睡眠百分比、慢波睡眠百分比等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半程睡眠行为异常发生率为34.69%低于后半程的6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异常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发生率高,发作性睡病患是否伴有行为异常与睡眠前后半程有关.发作性睡病伴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异常患者其临床特征主要是发出声响或进行一定的颜面肢体动作,较少防御攻击行为.

    作者:邓方渝;廖之明;向凤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性, 67 岁,主因腰部、右臀部及右大腿疼痛1 个月,加重20 d入院. 入院前无发热、多汗、乏力等现象. 查体可见L3 椎体上下水平有明显压痛、叩击痛,腰椎活动度中度受限. 双下肢运动、感觉无明显异常. 入院查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可见:L2~3椎体略后移,L1~5椎体边缘骨质变尖,附件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各椎间隙未见明显狭窄. 腰椎CT 可见:L2 椎体后下缘弧形低密度影且局部骨皮质不连续,L3 椎体后上缘小片状低密度影. 腰椎MRI示:L2~3椎体见条片状异常强化影,以后部明显,边界欠清,L2~3椎体水平两侧腰大肌及椎体后方见条片状异常强化,边界欠清. 根据影像学资料可知L2~3椎体异常信号伴周围异常信号,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详细追问患者病史,患者自诉长期做皮草工作. 实验室检查:PPD试验(-);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检阳性,1:200. 嘱患者于石家庄市疾控中心再次抽血化验明确诊断,布氏杆菌凝集试验结果回报:阳性. 根据患者职业、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资料诊断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腰椎). 疾控中心给予患者布鲁杆菌病相关药物治疗,同时我科给予患者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症状逐渐减轻,腰椎活动较前改善,要求办理出院,回家自行口服药物治疗. 随访患者可知,患者症状目前已几乎消失,恢复正常生活,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提高,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阴性.

    作者:高博;曹参;王政;任强;曹旭阳;翟金帅;张隆;李西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我院肾内科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肾内科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规范医院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方法 通过HIS系统查询医院肾内科2015年1月-12月应用的所有药物,并按销售金额进行排序,选取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并利用HIS系统随机抽取应用上述10种辅助用药的住院医嘱200条,列出所有超说明书的辅助用药,通过查阅相关指南、文献等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中,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的包括氧化樟脑注射剂、前列地尔注射剂、疏血通注射液、阿魏酸钠注射剂、胸腺五肽注射液、喜炎平注射剂6种.经过查阅相关指南、文献,前列地尔注射剂、疏血通注射液、阿魏酸钠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有大量临床文献支持,以上4种药用药相对合理;氧化樟脑注射剂、胸腺五肽注射液基于个别系列案例或专案报道,以上2种药用药相对不合理.结论 医院肾内科辅助用药超说明用药不可避免,用药也相对合理,临床医师应谨慎用药.我国也应尽快颁布有关超说明书用药指南,使临床医师的超说明书用药有证可循,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李作美;康乐;邓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腓动脉终末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效果观察

    目的 评估腓动脉终末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采用腓动脉终末穿支蒂皮瓣对18例足踝部皮肤缺损进行修复,观察、评估腓动脉终末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18例皮瓣全部成活,足踝部功能良好,皮瓣修复优良率为88.9%(16/18);3例术后蒂部卡压,3例足踝皮瓣臃肿,对症处理后明显改善.结论 腓动脉终末穿支蒂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其皮瓣血供可靠,无需牺牲主干血管,且质地、厚薄适中,因此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韩仲兵;张长春;王坤;朱坤;许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DR与CR成像系统在胸部摄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成像系统与计算机X射线摄影(CR)成像系统在胸部摄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放射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采用CR成像系统进行胸部摄片的患者60例作为CR组,选取医院放射科同时期接收的采用DR成像系统进行胸部摄片的患者60例作为DR组,比较两种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摄影时间及X线接收情况.结果 DR组的优质片率为91.67%明显高于CR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4,P<0.05).DR组的曝光量与曝光速度均明显低于CR组,平均摄影时间明显短于C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成像系统相较于CR成像系统,成像质量更高,摄影时间更短,接收X线曝光剂量更少,若经济允许可作为胸部摄片的首选方式.

    作者:古珍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生菌制剂联合标准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生菌制剂联合标准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标准三联疗法,观察组使用益生菌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14 C-UBT值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4 C-UB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14C-UBT值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高于对照组的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患者采用益生菌制剂联合标准三联方案治疗,较单纯三联疗效疗效较佳,且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作者:叶振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在医院就诊的TIA患者60例,均行MRA和3D-ASL检查,对比分析MRA、3D-ASL及联合检查对TIA的诊断价值.结果 联合检查的诊断正确率高于3D-ASL检查及MRA检查.3D-ASL检查发现,随着梗死病灶由急性向慢性转变,T1W1信号逐渐降低,T2W1信号逐渐升高,FLAIR T2W1显示佳,可反映脑血流灌注低信号区,而MRA检查示双侧大脑前、中动脉中断中度血管狭窄.结论 MRA与3D-ASL检查各具优势,但MRA联合3D-ASL检查对TIA的诊断正确率较高.

    作者:李文华;卢东霞;王殿峰;张凤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胃食管反流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在胃食管反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在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患者205例,将其分为A、B、C、D、E组,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B组给予奥美拉唑,C组给予兰索拉唑,D组给予雷贝拉唑,E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28 d后比较5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胃食管内pH改善情况、黏膜瓣愈合能力、烧心症状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费用.结果 A、D2组的总有效率高,分别97.56%,B、C、E 3组的总有效率相当,A组治愈率高,D组治愈率次之,B、C、D 3组治愈率相当.A、D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与B、C、D 3组任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的pH改善率、黏膜破损愈合率、烧心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平均费用为(408.8±59.8)元,是5组患者中治疗费用高的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治疗效果明显、价格相对适宜的特点,适用于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鄢小华;林常誉;林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医院接收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个疗程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整体评估.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另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量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量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的治疗进程和效果未受到明显的影响.结论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加入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提升治疗效果且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借鉴和推广.

    作者:周小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2014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规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复发8例,复发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中复发26例,复发率为43.33%.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突出,安全性较高,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吴娟;刘春燕;吴惠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儿童热性惊厥97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7月儿科收治住院的97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其发病临床表现、性别、年龄、发作时体温、惊厥持续时间等.结果 儿童热性惊厥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双眼凝视上翻、四肢痉挛性抽搐、口吐白沫、口唇紫绀、意识丧失,发作后意识很快转清晰,该病好发于男童(男:女为1.62:1),主要发病年龄以<3岁(77.32%)的婴幼儿为主,发作时体温大多在38.1~41℃(46.39%),惊厥持续时间以1~5 min(50.52%)多见.结论 儿童热性惊厥好发于<3岁的婴幼儿,男童多见,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预防措施及疾病宣教.

    作者:肖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养肝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养肝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87例,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肝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TBil、AST、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Bil、AST、ALT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肝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均得到了有效改善.

    作者:张铁成;任亚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天花粉中葫芦素类三萜的分离及其结构鉴定

    目的 研究中药天花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C18层析柱、微孔树脂MCI、SPE固相萃取柱及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低损耗现代色谱技术.结果 从中药天花粉(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4个葫芦素类三萜:雪胆素甲(1)、葫芦素R(2)、葫芦素D(3)、葫芦素B(4);通过对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等波谱技术的综合解析,确定化合物结构,并阐述了其波谱特征.结论 从天花粉中得到4个葫芦素类三萜,其中雪胆素甲(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且为首次从天花粉中分得葫芦素F型三萜.葫芦素三萜具有毒性,本文的分离为阐述天花粉的临床毒副作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作者:叶淼;黄庆勇;许文;张玉琴;徐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抑郁症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抗核抗体分析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体液免疫状态和自身免疫情况,以期了解其是否具有自身免疫倾向.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抗凝全血中的B淋巴细胞各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血清抗核抗体(ANA)筛查,分析各指标在疾病进程中的变化.结果 (1)抑郁不同程度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初始B淋巴细胞、记忆性B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2淋巴细胞亚群和浆母细胞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组血清ANA筛查阳性率为32.8%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体液免疫应答加强,血清ANA阳性率偏高,具有自身免疫倾向,且其体液免疫负向调节作用可能随着抑郁程度加重而加强.

    作者:马琼卉;余红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医院接诊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36)实施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n=36)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麻醉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防治内脏牵拉效果.结果 试验组麻醉成功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脏牵拉反射防治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5,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可有效预防术中内脏牵拉,降低手术应激,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学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精神科进修医师临床带教体会

    精神科的理论知识抽象缺乏生动性,精神病患者的检查不主动配合,进修生的学习氛围不浓厚,其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学生对精神疾病诊治的掌握,故精神科进修生的临床带教工作难度大.如何才能提高精神科进修生的临床带教工作质量,以便提高学员们的积极性.通过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得学生掌握临床诊治原则,为学生的诊断思路提供合理化的思维模式,加深学生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得学员顺利完成进修的预期任务.

    作者:石广念;周芳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医院2013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抽选60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并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混合型白血病患者PT、APTT、Fib及D-D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组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PT、Fib及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PT和APTT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0.05);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混合型白血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患病期间PT、Fib、D-D水平显著升高,表现出明显出血倾向,纤溶系统处于亢进状态,对凝血与纤溶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其变化对诊治急性白血病意义重大.

    作者:范金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