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毅
例1,患者男,6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胸痛5个月入院.初步诊断为食管癌,收住我院消化内科. 查体:消瘦体型,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无湿啰音,心界不大,肝脾未触及,双肾无压痛、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化验血常规示 RBC 3.2 ×102/L,Hb 94 g/L,WBC 4.87 ×109/L,PLT 150 ×1012/L,电解质 Na+135 mmol/L, K+4.3 mmol/L, Cl-102 mmol/L, Ca2+2.4 mmol/L. 2016年4月22日,经鼻电子胃镜(5.9 mm)见食管中段黏膜增生,环周浸润,呈结节样改变,表面溃烂,有少量污苔,食管明显狭窄,取活检组织4块,病理报告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胸腹部CT检查显示纵膈淋巴结肿大,食管中下段黏膜增生,管腔狭窄,患者拒绝手术治疗. 中医症候:面色无华,纳呆,吞咽哽咽,胸痛,疲乏,四肢无力. 脉沉无力,舌质淡,舌苔薄白,舌底瘀斑,痰湿重,属脾气亏虚. 2016年4月25日,在经鼻胃镜直视下,经口置入导丝至十二指肠腔内,退出经鼻胃镜保留导丝,沿导丝由小口径至大口径送入食管支架推送器,直视下推送至狭窄段食管上方2 cm处,同时保证支架长度覆盖病变,超过病变下缘2 cm,缓慢释放合金支架,完成置入.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消失,仅出现轻微胸痛,对症治疗后胸痛缓解. 给予替吉奥胶囊(维康达,山东新时代制药公司生产)40 mg口服,每天2次,连续服用2周,停用1周,同时给予中药通膈散(组分:水蛭20 g,土元、守宫各30 g,全蝎、蜈蚣各40 g,僵蚕、蜂房各60 g,川贝、牡蛎、赤石、玄参各50 g)研末冲服,每天10 g,每天3次. 患者长期服用替吉奥、通膈散治疗后多次复查胃镜,食管通畅,可自主进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病情稳定,随访患者仍健在.
作者:杨渊;裴霞霞;杨明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在肿瘤科的适用范围.方法 分析该院2016年1-12月46例肿瘤患者在呼吸系统感染、癌性发热及骨髓抑制方面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效果.结果 在呼吸系统感染方面,尤其是合并病毒性感染及肝肾功能异常方面,喜炎平注射液有较好的效果;喜炎平对骨髓抑制也有较好效果,但对癌性发热效果不明显.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对于肿瘤患者仍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巍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P-R间期、QTc、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心率、P-R间期、QTc、LVEF、6 min步行距离及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QTc、LVEF、6 min步行距离、FS均显著升高(P<0.05),心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心率、LVEF、6 min步行距离、FS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P-R间期、Q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倩;李慧伟;何建平;钟春元;谢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热毒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单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治疗.治疗5 d后,观察2组患儿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血浆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8,P<0.05).治疗前,2组患儿的CK-MB、CK、LDH及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2组患儿的CK-MB、CK、LDH及ALT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结论 热毒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心肌酶水平及肝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崇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片中氯霉素和己烯雌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仪器为Agilent1100,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150 mm×4.60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庚烷磺酸钠缓冲溶液-乙腈(62:3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9 nm.结果 氯霉素、己烯雌酚线性范围分别为0.2028~1.6224 mg/ml(r=0.9998)和0.2050~1.6440μg/ml(r=0.999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1%(RSD=1.242%)和98.0%(RSD=0.856%).结论 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黄家敏;陈康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BI)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51,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P<0.05).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2组丙泊酚用药量、阿曲库铵总用药量及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并观察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及阿曲库铵的总用药量均小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均较为稳定.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中,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停药后清醒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对IL-6、IL-10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7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各38例,单一组单纯接受更昔洛韦治疗,联合组在更昔洛韦治疗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后遗神经痛、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单一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2,P<0.05).治疗后联合组出现后遗神经痛1例(2.63%),单一组出现后遗神经痛5例(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98±0.68)分低于单一组的(4.36±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0,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IL-6水平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其后遗神经痛,同时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洪;陈代勇;管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将66例进展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予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贲门癌根治性切除率高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长、停胸引时长、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长短于对照组,失血总量、术后胸引总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进展期贲门癌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宇洋;刘东举;郝帅;阎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在儿童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5月在医院进行诊治并行短小手术的儿童93例,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应用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统计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5 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记录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T0和T1时,2组患儿的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T4点时,研究组患儿的MAP、H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平均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短小手术过程中联合应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不仅可以保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麻醉深度易控,术后拔管时间短,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研究应用.
作者:郑彬耀;肖全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发病急骤的血液类恶性肿瘤. 2002年,据WHO统计,每年全球白血病新发病例约有30万,病死率达74%,居致命恶性肿瘤第九位. 近30年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中医治疗白血病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著名老中医孙一民教授经过长期临床观察,认为急性白血病大多具有热毒炽盛、阴液不足的特点,运用鲜药养阴清热、凉血解毒,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显著,不仅可以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且具有防止白血病复发、防治白血病并发症的优势[1].
作者:李艳娜;王泽民;张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为规范医院精神科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6月的5000张精神科门诊处方,对比药品新修订版说明书和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对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5000张精神科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处方632张(12.64%);其常见的形式为超适应证用药.结论 由于药品说明书更新的相对滞后,精神科临床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较常见,有一定的合理性,药学人员应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使超说明书用药行为逐步规范化.
作者:包文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应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18日-2017年1月9日医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其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联合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
作者:肖志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R、PVC次数及PAC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SBP和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给药具有协同作用,对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易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因素及实施对策.方法 收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医院6名中药房工作人员在调配后的200例处方,通过对患者的回访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因素,尔后实施相关对策.结果 临床医师处方不规范发生率为2.00%;中药饮片质量不合格发生率为3.00%;中药调配不准确发生率为1.50%;发药交代不清楚发生率为2.50%;饮片调剂量不准确发生率为1.00%,中药饮片质量不合格为影响中药调剂质量为重要的因素,因此,临床上应对中药药材质量不合格情况进行高度重视.结论 通过分析中药调剂质量影响因素,然后实施针对性对策,能显著提高中药调剂质量,保障每位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蒋咏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外科围术期留置针穿刺及拔针时机.方法 将小儿外科手术患儿168例随机分为3组各56例.A组常规到手术室由手术室护士进行留置针穿刺,术后保留留置针输液;B组由责任护士于手术前预置静脉留置针穿刺并保留,术后保留留置针输液;C组由责任护士于手术前预置静脉留置针穿刺并保留,术后回病房液体输入完毕后常规拔针,第2天再由责任护士进行重新穿刺并保留.3组均采用同样方式进行封管.比较3组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及家属和医师满意度.结果 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86%低于A组的39.29%和B组的48.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堵管、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渗出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家属满意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医师满意度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给予静脉留置针留置,术后当天液体输入完毕后拔针的效果佳,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儿的伤害小,医师满意度高.但患儿家属满意度相对较低,需要与家属有效沟通,取得配合.
作者:王瑶;李婧;张克颖;李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本科室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解决办法,减少危急值误报率,避免因假危急值产生的医疗过错.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发生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的5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生床旁血气假危急值的原因.结果 分析发现,导致新生儿床旁血气分析假危急值的原因主要有:(1)使用浓度为250 U/ml的肝素钠抗凝;(2)在患儿烦躁不安、哭闹、情绪不稳定时采血;(3)采血过程中反复抽吸、动作过快过猛发生溶血;(4)输入含Na+液体时不规范抽血.结论 为减少新生儿床旁血气分析过程中假危急值的出现,选择固态肝素锂抗凝的采血器进行采血,采血前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不安和哭闹,规范临床护理人员标本采集的正确操作,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熟练操作,防止标本溶血尤为重要.
作者:鲁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SST)及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消化内科收治的AUGIB患者10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联组55例和血凝酶组52例.三联组给予血凝酶联合SST及奥美拉唑治疗,血凝酶组给予血凝酶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三联组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血凝酶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0,P<0.05).三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明显低于血凝酶组的3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凝酶联合SST及奥美拉唑治疗AUGIB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给予甘露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头颅CT、双抗体夹心法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第8天、第20天时评估和检测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体积、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结果 入院时,2组NIHSS评分、脑水肿体积及AQP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d及治疗20 d时,2组NIHSS评分、脑水肿体积及AQP4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且治疗20 d时2组NIHSS评分、脑水肿体积及AQP4水平均较治疗8 d时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脑水肿体积及AQP4水平在治疗8 d和20 d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能有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B型超声(B超)精确定量法应用于诊断腹腔积液的临床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7例,从不同部位(肝下、脾下、直肠膀胱)注入37℃生理盐水模拟不同量的腹腔积液,从200 ml开始,以每200 ml递增,大量至2400 ml,设为y植;B超测量腹腔内相应部位大实时液性暗区厚度,设为x值.通过数学线性方程y=ax+b(a为变异系数,b为液性暗区厚度常数)评估不同腹腔注入积液量与大实时液性暗区厚度改变的影响情况.并观测比较患者身高,体质量、腹围与拟合参数的相关性及影响差异.结果各部位不同灌注量均值线性拟合良好.其中除直肠膀胱部位R-Square值<0.9外,其余部位R-Square值均>0.9.身高会对变异系数a和液性暗区厚度b产生影响,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不能提高拟合效果.体质量对变异系数a基本没有影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系数b有影响,并且随着体质量的增加,可提高拟合效果,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腹围对变异系数a基本没有影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系数b有影响,随着腹围的增加,b也随之不断增加,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改变拟合的效果,R-Squar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精确测量法能较为准确地测量腹腔积液量,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有良好作用,但临床应用的同时还应兼顾身高、体质量及腹围等影响因素.
作者:俞雪华;周丽华;舒积法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