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王永红;王海涛;赵飞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抑郁, 舍曲林, 抗精神病药
摘要: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应用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PANSS评分及CG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NSS评分及CGI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应用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药物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应用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PANSS评分及CG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NSS评分及CGI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应用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药物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王永红;王海涛;赵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64排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64排CTA与3D-DS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影像学资料、手术资料,以手术为基准,比较64排CTA与3D-DSA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35例患者共计发现动脉瘤38个,其中单个动脉瘤患者有32例,2个动脉瘤患者有3例,动脉瘤平均直径为(17.6±1.5) mm;3D-DSA检出动脉瘤38个,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64排螺旋CTA动脉瘤检出37个,漏诊1个,假阳性1个,两者对动脉瘤检出率分别为100.0%、97.4%,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可应用的一种无创影像检查手段,能将其作为动脉瘤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大部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以直接参照64排螺旋CTA的诊断结果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饶子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120例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医院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预防性全身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预防性全身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胸腔引流、拔管时间、住院天数、肺炎发病率、积脓症或局部感染的发病率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在成功进行引流后气急、胸闷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2组患者在胸腔引流、拔管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肺炎3例(5.00%),对照组患者出现肺炎5例(8.33%),2组患者肺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6,P=0.464).观察组中出现积脓症或局部感染2例(3.33%),对照组中出现积脓症或局部感染4例(6.67%),2组积脓症或局部感染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02,P=0.402).结论 采取预防性全身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未见明显效果,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不必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应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指征.

    作者:王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与免疫异常相关的感染性疾病[1].该病是国内常见传染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和危害严重等特点[2].据相关资料统计,在我国,每年因CHB而死亡的患者达30万[3].临床对CHB及其并发症的治疗,除了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外,通常采用积极抗病毒治疗方案.其中核苷类抗病毒药物(NAs)是一种能够抑制HBV复制,终清除病毒,控制病程进展的有效药物,且具有用药方便、适应证广、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CHB的临床抗病毒治疗[4-5].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恩替卡韦(ETV)与其他NAs在治疗CHB中的不同特点,提示ETV在治疗CHB中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将其作为临床CHB治疗的一线用药.

    作者:郑文灿;余梅;法艳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血液透析超过1年的尿毒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β2-微球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β2-微球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2-微球蛋白水平降低,血白蛋白水平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可显著降低患者B2-微球蛋白水平,维持肾功能稳定,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魏培丹;贾辰;徐石张;易建伟;陈效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我院门诊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的构建、管理与优化

    目的 分析该院门诊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的构建、管理与优化的效果,为我国大型综合医院门诊药房现代化自动配药系统的构建管理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介绍该院门诊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的构建(智能拆零摆药机、自动整盒发药机)及介绍自动化配药系统模式药房的药事管理,探讨提高配药系统工作效率的优化措施,并评价该院自动化配药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 优化后,智能拆零摆药机药品种类由35种增加至47种,同时加快了每张处方拆零药品平均落药时间;自动整盒发药机药品种类由302种增加至357种,机器药槽利用率由69.58%提高至80.25%.在处方总数增加的情况下,自动整盒发药机直发处方率升高,患者高峰期平均候药时间缩短,机器调配内差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院门诊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可以满足大型综合医院的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工作需求,不断优化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陈靖辉;梁灿华;梁玫;尧献赏;陈炳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破碎QRS波和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破碎QRS(fQRS)波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纳入医院收治的CHF患者2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BNP、hs-CRP水平.对比CHF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静息时心室率、6 min步行距离、fQRS及hs-CRP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治疗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治疗后静息时心室率、6min步行距离、fQRS及hs-C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与hs-CRP呈正相关(r=0.476,P=0.012).结论 fQRS波与血清hs-CRP在临床诊断CHF中具有高度相关性,相较于单一检测诊断价值更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心力衰竭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欧凛;张冰;陈龙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目的 观察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要点.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尿液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0例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给予质量控制,对照组200例尿液常规检验;并对2组患者的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以及检验质量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标本不合格率为5.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检验质量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8.396,P<O.05).结论 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应用质量控制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不仅可加强尿检标本的保存、采集、输送以及检验等环节工作的质量控制,并且可降低不合格率,提高检验工作效果和准确性,从而确保工作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菜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工分离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质量及输注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手工分离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的质量及输注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2月需要输注血小板成分输血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手工分离血小板的患者44例纳入手工组,采用单采血小板的患者106例纳入单采组.另选择中心血站供应的手工分离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各10袋,比较两种血小板的质量及2组治疗疗效.结果 单采血小板计数高于手工,单采白细胞含量、红细胞含量低于手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血小板血小板总量、血小板体积、酸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组血小板校正计数指数、纤维蛋白原上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组血小板回收率高于手工组,单采组凝血酶原活性变动率、活化部位凝血活酶时间变动率低于手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组与手工组血小板校正计数指数有效率、血小板校正回收有效、总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手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采血小板质量明显优于手工分离血小板,但不能增进疗效.

    作者:潘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我院2014-2016年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抗抑郁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4-2016年门诊抗抑郁药的用药频率(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现有抗抑郁药1 1个品种,在2014-2016年年总销售金额和年总DDDs均逐年提高.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重摄取抑制剂(SNRIs)是医院抗抑郁治疗的主要药物,二者占抗抑郁药总销售金额的80%以上.结论 医院门诊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逐年增多,其中SSRIs和SNRIs两类新型抗抑郁药占据了抗抑郁病药销售金额和临床应用的主导地位.

    作者:余田;赖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医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12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基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对2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经临床总结分析,手术时间≥3 h、非层流室、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诱发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在切口感染方面,试验组患者发生率为0.83%低于常规组患者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51,P=0.0309).结论 通过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与落实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秀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某院抗肿瘤药物应用现状及分析

    目的 评价医院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6年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销售金额等按药品类型和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细胞毒素类抗肿瘤药物应用多,其中比卡鲁胺片DDDs高,消癌平针的销售金额大.结论 医院抗肿瘤药使用情况基本符合肿瘤治疗原则.

    作者:程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克罗米芬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促排卵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克罗米芬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促排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医院妇产科接收并治疗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促黄体激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重组人促黄体激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促排卵个数、排卵率、成熟卵泡个数、取卵率,受精卵个数、受精率、有效胚胎移植个数、优质胚胎移植个数、优质胚胎移植率、妊娠率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促排卵个数及成熟卵泡个数均多于对照组,排卵率及取卵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受精卵个数多于对照组,受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有效胚胎移植个数及优质胚胎移植个数均多于对照组,优质胚胎移植率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上采用克罗米芬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美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脾破裂治疗的6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进行保脾手术,对照组进行脾切除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疗效理想,安全指数高,生活质量理想,值得在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陈树;赵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氟米龙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氟米龙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医院诊治的HSK患者50例(59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30眼)与对照组25例(29眼).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0.02%氟米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效果、视力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视力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2组患者中治疗有效者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氟米龙治疗HSK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邢志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入住医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8例,按《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将其分为高血压1级组70例,高血压2级组180例,高血压3级组98例,比较3组BMI、LP-PLA2、TC、TG、HDL、LDL、RBP水平.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LVH)亚组120例及无左室肥厚(NC)亚组228例.比较2级组、3级组高血压患者中LVH亚组和NC亚组患者的RBP水平及RBP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BMI、LP-PLA2、TC、TG、HDL、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1级组患者血清RBP水平为(35.43±5.84) mg/L,高血压2级组患者血清RBP水平为(49.13±5.38) mg/L,高血压3级组患者血清RBP水平为(67.5±13.59) mg/L.高血压1、2、3级组患者血清RBP水平随血压级别升高逐渐递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2级组及高血压3级组患者中,LVH亚组患者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NC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BP水平与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29,P=0.012.结论 RBP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

    作者:李秀珍;孙敏丽;朱舒舒;张康振;郭守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予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腹痛、腹胀)、生命体征恢复时间(心率、呼吸)、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炎性因子、血淀粉酶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1).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腹痛、腹胀)、生命体征恢复时间(心率、呼吸)、淀粉酶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炎性因子、血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肯定,可有效促进各项症状消退,稳定生命体征,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水平,降低血淀粉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50例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50例.中医组采用加味牵正散内服联合马蓖散外敷,配合针刺运动、闪火罐法.西医组用强的松口服配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甲钴胺穴位注射的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医组和西医组的治疗方案相联合.7d为1疗程,3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3组临床疗效、Portmann评分及平均起效时间.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西医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的Portmann评分明显较中医组高(P<0.01).中医组和西医组的治疗起效时间分别为(11.7±1.8)d、(12.5±2.0)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起效时间为(6.2±1.1)d明显早于中医组和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相对单一中医治疗或者单一西医治疗有着更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彦君;毕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杞菊地黄丸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杞菊地黄丸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E)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ISHE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口服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采取杞菊地黄丸治疗,对比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压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自测肱动脉血压和24h动态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SBP、24h SBP和P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BP和24h DBP虽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HE患者服用杞菊地黄丸后,不仅使收缩压得以改善,舒张压也得到了改善,其应用在老年ISHE的治疗中是具有临床价值的.

    作者:苏庆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应用他汀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药物二级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他汀药物进行二级预防,结合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服用他汀药物依从性好70例(58.33%),依从性差50例(41.67%);依从性差组年龄大于依从性好组,经济能力差、缺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知识及存在他汀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依从性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因素复杂,应实施相应措施提高其依从性.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